|
1
|
南海东北部陆架坡折海域跃层判定探讨 |
潘爱军
郭小钢
许金电
万小芳
吴日升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2
|
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海底滑坡及其影响因素 |
王磊
吴时国
李清平
王大伟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3
|
南海北部陆架坡折附近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其输运趋势 |
张洪运
庄丽华
阎军
马小川
|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4
|
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陆架坡折带类型及沉积作用特征 |
陈泓君
詹文欢
温明明
李丽青
|
《海洋地质前沿》
|
2015 |
6
|
|
|
5
|
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区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发育模式--以珠江组地层为例 |
陈维涛
施和生
杜家元
何敏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
6
|
陆架坡折带识别及其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 |
冉怀江
林畅松
代一丁
秦成岗
吴伟
张俞
乔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7
|
南海白云凹陷深水区渐新世—中新世断阶陆架坡折沉积过程响应 |
徐强
王英民
王丹
李冬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
8
|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在陆架坡折-陆坡区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沉积层序为例 |
陈维涛
徐少华
孙珍
何敏
姚佳利
王英民
卓海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
9
|
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类型与迁移演化及成因 |
黄文凯
邱燕
彭学超
聂鑫
卓海腾
付潮罡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10
|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陆架坡折带地质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潜力 |
张忠涛
秦成岗
高鹏
屈亮
刘道理
徐徽
徐乐意
周凤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4
|
|
|
11
|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SQ21.0层序陆架坡折带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
秦成岗
施和生
张忠涛
高鹏
徐徽
屈亮
刘道理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
12
|
陆架坡折带的识别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以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21Ma陆架坡折带为例 |
高鹏
秦成岗
全志臻
张忠涛
陆嫣
刘道理
屈亮
刘杰
徐乐意
徐徽
周凤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13
|
一种识别陆架坡折带“隐形构造”的时深转换方法 |
刘杰
秦成岗
全志臻
刘道理
王秀玲
徐乐意
张忠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14
|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近系坡折带成因类型及对地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龙更生
施和生
王英民
杜家元
刘军
张晓宇
刘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5
|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坡折带韩江组中段沉积层序与岩性地层圈闭研究 |
冉怀江
林畅松
代一丁
秦成岗
吴伟
张俞
乔阳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16
|
我国近海陆架锋面与生态效应研究回顾 |
刘东艳
吕婷
林磊
韦钦胜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7
|
关于南海北部深水重力流沉积问题的讨论 |
庞雄
柳保军
颜承志
刘军
李元平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
18
|
基于FVCOM的南海北部海域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
杨万康
尹宝树
杨德周
徐振华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
19
|
不同沉积体系域具有成因联系沉积体之间的脉络关系 |
逄建东
方中于
关伟龙
刘扬
刘涛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11 |
1
|
|
|
20
|
陆缘地壳强烈拆离薄化作用下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白云凹陷为例 |
庞雄
任建业
郑金云
刘军
于鹏
柳保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