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头鲔幼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日周期性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蕊 周胜杰 +2 位作者 赵旺 于刚 马振华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鱼水层分布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小头鲔幼鱼45°和90°口径均随着全长的增长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摄食阶段,初始发现食物时,小头鲔幼鱼做爆发性游泳运动,游泳速度与摄食游泳速度和摄食后游泳速度差异显著(P<0.05);捕食时和捕食后,小头鲔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会随食物的深浅变化而变化;而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变化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小头鲔陆基养殖、繁育等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开展南海金枪鱼陆基驯化养殖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鲔 陆基循环水养殖 摄食 游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循环水养殖美洲黑石斑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毕浩 侯文杰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采用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了美洲黑石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经146 d养殖,美洲黑石斑的成活率为96.33%,体质量由(120.02±10.14)g增至(335.3±12.2)g,增重率达279.37%,日均增长1.47 g;陆基循环水处理系统对水体中SS的去除率为54... 采用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了美洲黑石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经146 d养殖,美洲黑石斑的成活率为96.33%,体质量由(120.02±10.14)g增至(335.3±12.2)g,增重率达279.37%,日均增长1.47 g;陆基循环水处理系统对水体中SS的去除率为54.18%±18.9%,氨氮去除率为52.26%±6.71%,NO_2^--N去除率为77.76%±6.22%,试验期间养殖池水氨氮含量最高为0.522 mg/L,NO_2^--N最高为0.171 mg/L。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黑石斑适合在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为美洲黑石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石斑 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宣县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浅析
3
作者 彭子异 韦志东 +3 位作者 黄永颖 黄新财 石娜 韦覃智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广西武宣县自2020年底以来已发展陆基循环水养殖面积8690平方米,水产品产量达15万公斤,产值达400万元。本文分析了武宣县陆基循环水养殖的现状,找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陆基循环水养殖 陆基圆桶 陆基泥池 武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欢鹏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4期85-87,共3页
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先进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满足养殖需求,也能有效对水质进行调控和处理,降低水产养殖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在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水质管理和控制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先进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满足养殖需求,也能有效对水质进行调控和处理,降低水产养殖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在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水质管理和控制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贺州市平桂区“鱼跃天下”现代渔业产业园为例,详细阐述了水质管理和控制在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中的重要性及对相关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的分析,落实规范的循环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高密度循环养殖 质调控技术 现代渔业产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渔业农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海涛 王帮高 《农业知识》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写为RAS,是一种能够将开放水体的水产养殖变为可控环境养殖的技术,该技术是将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技术融合发展,实现苗种投放、养殖增氧、精准投饵、病虫害监测等各个生产...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写为RAS,是一种能够将开放水体的水产养殖变为可控环境养殖的技术,该技术是将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技术融合发展,实现苗种投放、养殖增氧、精准投饵、病虫害监测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农机渔艺融合,提升了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重点环节、规模养殖场以及设施养殖渔业的机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数字化 智能化 陆基工厂化循环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胡晓娜 吴兴兵 +6 位作者 朱永久 陈思奇 史则超 张远松 王龙 李晓莉 李学梅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长江流域的特色土著鱼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探究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瓦氏黄颡鱼幼鱼对不同密度的响应,设置了低密度组[LD,(2.03±0.09)kg·m^(−3)]、中密度组[MD,(3.49±0.37)kg&...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长江流域的特色土著鱼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探究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瓦氏黄颡鱼幼鱼对不同密度的响应,设置了低密度组[LD,(2.03±0.09)kg·m^(−3)]、中密度组[MD,(3.49±0.37)kg·m^(−3)]和高密度组[HD,(5.03±0.11)kg·m^(−3)]3个密度组,对其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MD组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饲料系数低于其他组,表现出更优的生长性能。体长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低值均出现在MD组,表明MD组瓦氏黄颡鱼幼鱼的生长离散程度较低,规格较均匀。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在HD组达到最大值(p<0.05),而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在LD组达到最大值(p<0.05)。溶菌酶(LZM)活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皮质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MD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P-Px)活性最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各密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胰蛋白酶(Trypsin)、脂肪酶(LPS)和淀粉酶(AMS)活性均在MD组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在本陆基循环水系统中,瓦氏黄颡鱼幼鱼在3.49 kg·m^(−3)养殖密度下表现出最佳的生长性能和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循环水养殖 瓦氏黄颡鱼 养殖密度 血液生化 抗氧化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试验初探
7
作者 徐军 孟忠雷 +2 位作者 陶嘉杰 毛志芳 宋之琦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46-47,103,共3页
为验证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的具体养殖效果,促进其在浙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对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和常规土塘养殖的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土塘养殖,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的水产品养殖密度... 为验证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的具体养殖效果,促进其在浙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对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和常规土塘养殖的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土塘养殖,陆基循环推水水槽式生态养殖的水产品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溶氧量表现更优,饵料比表现更佳,经济效益更好,综合性价比更高,符合当前水产品养殖方向,在浙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循环槽式生态养殖 常规土塘养殖 草鱼 鲈鱼 产量 产值 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