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研究
1
作者 黎一婵 蔡青霖 +2 位作者 覃佩坤 李杰 吴建坤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加快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推广进程,可助力现代渔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经济任务目标。为全面了解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 加快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推广进程,可助力现代渔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经济任务目标。为全面了解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苍梧县流域地区年降雨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政策支持力度大,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得到一定发展,但开展清理西江干流苍梧段非法网箱大行动后,导致县域渔业产量急速下滑,渔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针对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思路:提高渔业转型升级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县域陆基圆池养殖基地、降低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能耗及推动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等,以期为梧州市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圆养殖模式 渔业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思路 苍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结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分析
2
作者 高雪梅 谭红连 +5 位作者 苏三婷 童桂香 苏美珍 陈静 陈谊 韦信贤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7-1775,共9页
【目的】明确广西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结节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特性,为科学防治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结节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患结节病的大口黑鲈肝脏组织,以常规细菌分离方法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观... 【目的】明确广西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结节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特性,为科学防治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结节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患结节病的大口黑鲈肝脏组织,以常规细菌分离方法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验证其致病性,利用PCR检测其毒力基因,并以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结果】从患结节病的大口黑鲈肝脏中分离出3株优势菌株,分别命名为NN202301、HZ202306和DH202310;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确认3株菌株均为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表明,菌株NN202301、HZ202306和DH202310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1.12×10^(6)、8.89×10^(5)和1.26×10^(6)CFU/mL;毒力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3株菌株均携带有gapA、ibeA、mce1A和pup 4种毒力基因,即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且其毒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药敏试验结果发现,3株菌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特治星、舒普深和多西环素5种抗菌药敏感,而对链霉素和万古霉素已产生完全耐药性。【结论】陆基圆池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结节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鰤鱼诺卡氏菌,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且存在多重耐药性,生产中可选用多西环素作为治疗大口黑鲈结节病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陆基圆池养殖模式 结节病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