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喂频率对陆基圆桶养殖大口黑鲈生长及水体水质的影响
1
作者 周刚 周诚 +2 位作者 陈碟容 卢思宇 李耀国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陆基圆桶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水体水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了2次/天和3次/天两种投喂频率实验。【结果】3次/天组的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高于2次/天... 【目的】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陆基圆桶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水体水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了2次/天和3次/天两种投喂频率实验。【结果】3次/天组的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高于2次/天组。投喂频率对水体中氨氮(TAN)、亚硝酸盐(NO_(2)-N)、悬浮物量(SS)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的浓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2次/天组高于3次/天组。两组养殖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其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属均为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红细菌属(Rhodobacter);对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常见致病菌丰度进行统计,发现3次/天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的平均丰度(0.08%)显著低于2次/天组(0.14%)(P<0.05)。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氨氮(TAN)、总氮(TN)和总磷(TP)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大口黑鲈陆基圆桶养殖模式中,3次/天投喂频率较2次/天投喂频率具有生长快、养殖水体关键水质指标水平低以及致病菌丰度低的优势。本研究结果可为陆基圆桶养殖大口黑鲈的科学投喂提供实际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投喂频率 陆基圆桶养殖 水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圆桶养殖技术
2
作者 张超 《水产养殖》 2025年第6期52-54,共3页
陆基圆桶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绿色健康设施化养殖模式,是一种建在陆地上的设施渔业,该技术利用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技术原理,将养殖对象圈在陆基圆桶内养殖,以大幅度提高养殖生物密度和产量。因其占地面积小、养殖密度大、周期... 陆基圆桶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绿色健康设施化养殖模式,是一种建在陆地上的设施渔业,该技术利用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技术原理,将养殖对象圈在陆基圆桶内养殖,以大幅度提高养殖生物密度和产量。因其占地面积小、养殖密度大、周期短、产量高、养殖环境可控,而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化养殖 陆基圆桶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 绿色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