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碎屑岩沉积构型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吴胜和
岳大力
冯文杰
张佳佳
徐振华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62,共1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01,420021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7ZX05049-006-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题(编号:ZLZX2020-02)联合赞助。
-
文摘
近10年来,国内外的沉积构型研究从之前的以精细表征为主扩展到成因机制分析。文中以同生逆断层控制的冲积扇、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浅水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指状砂坝以及大陆斜坡微盆地背景下的重力流沉积等为例介绍相关研究进展。(1)挤压盆地边缘复杂的同生逆断裂构造活动控制了冲积扇的构型要素类型、叠置样式、分布演化及定量规模,表现出有别于构造稳定条件下的冲积扇构型模式;(2)曲流河在可容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可发育顺流迁移型点坝,表现出特殊的微相类型、分布样式及旋回特征,而随着A/S值的不断增大,曲流河点坝可由鳞片状逐步演变为条带状,最后变为点状;(3)浅水三角洲中可发育类似于河控较深水三角洲中的指状砂坝沉积,其平面形态、微相组合样式、定量规模等特征受气候、沉积物供给、沉积水体等多因素的影响;(4)大陆斜坡微盆地内部可发育重力流水道、朵叶体、块状搬运体等多种构型要素类型,不同构型要素的空间分布样式、定量规模及构型演化模式受复杂地形地貌及构造活动的影响较为明显。综合原型模型分析、沉积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开展系统的定量化研究,建立定量的、可预测的碎屑岩沉积构型模式,是今后碎屑岩沉积构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沉积构型
冲积扇
曲流河点坝
浅水三角洲
陆坡微盆地
-
Keywords
depositional architecture
alluvial fan
fluvial point bar
shallow-water delta
intraslope minibasin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