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被引量:
73
1
作者
金宠
李三忠
+3 位作者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王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构造运动仍体现出由东向西的穿时递进扩展变形,继而得出各时期变形时间的分界线。另外,通过计算各时期穿时变形的传递速率,并且通过传递速率作为联系纽带,得出燕山期向西递进变形的直接原因为湘赣及华夏陆块等地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而间接原因是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式,而滑脱层在燕山期构造传递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穿时递进特征
陆内复合构造系统
印支—燕山期
雪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被引量:
73
1
作者
金宠
李三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王建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西北大学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基金
中石化重大前瞻性项目(YPH08004)
文摘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构造运动仍体现出由东向西的穿时递进扩展变形,继而得出各时期变形时间的分界线。另外,通过计算各时期穿时变形的传递速率,并且通过传递速率作为联系纽带,得出燕山期向西递进变形的直接原因为湘赣及华夏陆块等地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而间接原因是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式,而滑脱层在燕山期构造传递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
不整合面
穿时递进特征
陆内复合构造系统
印支—燕山期
雪峰山
Keywords
unconformity
diachronously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intracontinental composite tectonic system
Indosinian-Yanshanian period
Xuefeng Mounta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金宠
李三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王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