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陆内型造山作用──以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宗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8,共10页
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碰撞作用和槽台学说的地槽回返作用不能解释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成因机制。壳幔拆离构造导致陆内A型俯冲是陆内型造山作用的成因机制。
关键词 秦岭-大别山 造山带 陆内型 造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陆内型造山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宗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目前流行的半真实、半虚假的新全球构造学说已经给中国大陆地质研究带来一定的困惑和困难。中国大陆各地质时代发生的造山作用皆属陆内型。用地体说、碰撞说、地缝合线说和安第斯造山模式论述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史是地质研究的几个误... 目前流行的半真实、半虚假的新全球构造学说已经给中国大陆地质研究带来一定的困惑和困难。中国大陆各地质时代发生的造山作用皆属陆内型。用地体说、碰撞说、地缝合线说和安第斯造山模式论述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史是地质研究的几个误区。秦岭-大别山属陆内型造山带,其形成与板块构造无关,采用壳-幔拆离构造的造山机制可解释超高压变质岩的生成。超高压变质岩是识别岩石圈收缩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事件最有效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作用 陆内型造山 地缝合线 岩石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