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辉南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矿物化学与华北岩石圈地幔演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鲁江姑 郑建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吉林辉南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矿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辉南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的意义。橄榄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的Mg#和Cr#均表明该区陆下岩石圈地幔主体是... 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吉林辉南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矿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辉南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的意义。橄榄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的Mg#和Cr#均表明该区陆下岩石圈地幔主体是饱满的,同时也存在少量过渡和难熔型地幔。单斜辉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配分形式包括LREE亏损、倒U字型REE和LREE富集等不同类型,这些特征说明辉南陆下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低于10%的分离部分熔融作用,并遭受后期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但个别样品有碳酸岩熔体交代的残留。橄榄石Mg#和平衡温度无相关性,说明辉南陆下岩石圈地幔不存在明显的分层而是交叉并置的。这些地幔特征和华北东部其他地区新生代的主体地幔性质相似,显示饱满地幔和难熔地幔的共存,可能是熔-岩反应、侵蚀作用和上涌软流圈物质冷却转变置换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矿物化学 陆下岩石圈地幔 地幔置换 吉林辉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地幔属性:来自方辉橄榄岩元素地球化学和Re-Os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智慧 杨振宁 +1 位作者 王志伟 韩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2-1338,共17页
贺根山蛇绿岩带是中亚造山带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蛇绿岩带,然而研究者对它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还是陆内岩石圈地幔伸展的产物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归因于一直缺少橄榄岩Re-Os同位素的有效制约。基于此,本文对贺根山蛇绿岩中方辉橄... 贺根山蛇绿岩带是中亚造山带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蛇绿岩带,然而研究者对它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还是陆内岩石圈地幔伸展的产物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归因于一直缺少橄榄岩Re-Os同位素的有效制约。基于此,本文对贺根山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Re-Os同位素研究。方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斜方辉石、粗粒的铬尖晶石和少量单斜辉石组成。贺根山方辉橄榄岩具有难熔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高的MgO(45.1%~48.1%)含量,低的CaO(0.09%~0.26%)和Al 2O 3(0.58%~0.90%)含量及Tb/Yb比值,低于原始上地幔的^(187)Os/^(188)Os(0.1236~0.1263)同位素组成;橄榄石具有较高的Fo值(91.0~91.7)和NiO含量(0.26%~0.48%),而且单斜辉石具有低的重稀土含量,暗示了贺根山方辉橄榄岩是尖晶石相陆下岩石圈地幔高程度(20%~30%)部分熔融的难熔残余。另外,方辉橄榄岩相对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例如Nb、Ta),且单斜辉石具有高Ti/Eu值和低的La/Yb,揭示了地幔源区受到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的改造。另一方面,方辉橄榄岩显示出相对年轻的Re亏损模式年龄,t RD为454~825Ma,表明贺根山地区岩石圈地幔形成的时代应该在0.8Ga之前,而后经历过多期熔体抽离和交代,与区域上大规模地壳增生时代吻合,可能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响应。结合蛇绿岩中大量深源矿物(金刚石等)和捕获锆石的存在、南北两侧一致的地质记录,本文认为贺根山方辉橄榄岩可能是陆内伸展环境下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减压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根山蛇绿岩 方辉橄榄岩 RE-OS同位素 陆下岩石圈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德如 贺转利 +3 位作者 李鹏春 陈广浩 夏斌 符巩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1-332,共22页
湘东北地区发育一套晚燕山期(距今85~95Ma)的细碧质玄武岩。该岩石具碱性-拉斑质玄武岩亲和性,矿物成份以钠长石为主,呈斑状和交织结构,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富钠低钾,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可... 湘东北地区发育一套晚燕山期(距今85~95Ma)的细碧质玄武岩。该岩石具碱性-拉斑质玄武岩亲和性,矿物成份以钠长石为主,呈斑状和交织结构,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富钠低钾,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可变地亏损或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h、U、Ti和Hf相对富集而Y、Yb、Zr、P及Nb和Ta表现适度的亏损。Nd同位素成份(εnd(t)=-1.29~0.66)则暗示该岩石并不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结合中生代华南地区特别是江南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该细碧质玄武岩应产于板内构造环境,起源于一个不太富集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低度熔融,可能与晚三叠世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导致华南大陆内部因古缝合线或古深断裂活化而诱发的陆内造山事件有关。湘东北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是华南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的后造山阶段于距今90Ma左右开始的岩石圈沿长沙一平江断裂伸展裂陷的产物。郯庐断裂可能向南延伸至湖南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质玄武岩 陆下岩石圈地幔 陆一陆碰撞 长沙一平江断裂(陷) 晚燕山期 湘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中生代高镁辉石闪长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成因:氧化态和铂族元素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建 谢志鹏 +1 位作者 许文良 Keiko Hattori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0-1403,共14页
鲁西莱芜晚中生代高镁闪长岩中含丰富的超镁铁质捕虏体,主要为纯橄岩(>80%),少量方辉橄榄岩(<5%)和橄榄辉石岩(<15%)。测定了代表性捕虏体的亲铁、亲铜元素含量,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计算了捕虏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方辉橄榄岩遭... 鲁西莱芜晚中生代高镁闪长岩中含丰富的超镁铁质捕虏体,主要为纯橄岩(>80%),少量方辉橄榄岩(<5%)和橄榄辉石岩(<15%)。测定了代表性捕虏体的亲铁、亲铜元素含量,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计算了捕虏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方辉橄榄岩遭受了不同程度富Si熔体的交代,全岩富含Cr、Co、Ni和IPGE,高IPGE/PPGE值,是地幔深度部分熔融的残留。纯橄岩由铬铁矿和高Mg橄榄石组成,全岩富含Cr、Co、Ni,贫IPGE,低IPGE/PPGE值,可能为一种镁铁质熔体的堆晶岩。纯橄岩中橄榄石成分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范围,局部镁橄榄石(Fo)成分高达94,可能是堆晶中橄榄石与足够的铬铁矿反应的结果,原始熔体可能为玻镁安山质岩浆。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都显示高fO2值,FMQ+1.4~+2.4,与研究区早古生代相对还原的陆下岩石圈地幔(fO2低于C-CO2缓冲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数据表明,中生代扬子大陆和华北克拉通碰撞之前,特提斯大洋板块和扬子大陆边缘相继俯冲到华北克拉通东缘之下,导致当时岩石圈地幔的fO2陡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俯冲带 铂族元素和氧化态 高镁辉石闪长岩 纯橄岩 陆下岩石圈地幔 鲁西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