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 1
-
-
作者
Steven L. Roche
王宝祥
-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0年第1期60-66,共7页
-
文摘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对地层信息反射地震数据的利用需要对数据的相位和振幅作仔细考虑。地层勘探有一种方法就是计算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经常使用一个零相位子波并对最终得出的道的振幅和相位均作了周密检查。对地震数据与模型道相符的程度作了认真的研究。本文对采集方法以及用于得出零相位,相对振幅剖面的处理流程作了描述。振幅问题为本文要具体讨论的话题。反射相对振幅的保持是通过计算和应用一套表层一致的道标定来完成的。处理陆上数据,特别是将要叙述的可控震源数据在取得相对振幅剖面中所出现的困难颇多,包括耦合效应及震源产生的噪声。震源耦合以及接收器耦合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反射数据的振幅。来自诸如地滚波及空气波等产生的干扰限制了“标定”时窗的能力,致使不能正确计及震源耦合和接收器耦合。应用地表一致标定和球面发散校正可产生一个相对振幅叠加。然而,该叠加并不必然是最佳的信噪比叠加。大的振幅,震源产生的噪声以及随机环境噪声会通过共中心点(CMP)叠加处理造成叠加剖面质量下降。 CMP相异叠加(DIVERSITY STACK)可衰减那些在CMP道集内的振幅大和时间,空间可变的干扰。在通过耦合校正标定来取得恒定的反射信号振幅后,相异叠加可被证明为接近最佳信噪比叠加的真振幅处理。
-
关键词
陆上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震源耦合
检测器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陆上地震激发因素的选择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张付生
贾烈明
王莉
-
机构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
文摘
对于陆上地震采集而言,不同的地表条件,采用的激发因素是有差别的。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获得最佳品质的单炮记录,是提高地震剖面质量的关键。从激发的虚反射效应、激发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以及子波品质等方面,研究不同地表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探讨了最佳激发因素的选择途径,并且通过试验资料来证明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
关键词
陆上地震勘探
微测井技术
地震采集
虚反射
波阻抗
激发因素
-
Keywords
ghost reflection
wave impedance
micro log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hooting parameters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炸药激发子波信号的记录与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汪恩华
贺振华
李庆忠
-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63,共11页
-
文摘
炸药激发是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方式 ,激发因素对地震 (尤其是高分辨率地震 )勘探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已有诸多关于激发理论及参数选择方面的文献 ,但大多是在某种特定药型、药量条件下所作的分析 ,其结论不具广泛性。研究激发条件的目的是要获得理想的激发子波 ,但目前直接对激发子波进行观测并作分析的还不多。本文介绍了用不同药量的多种成型炸药在高速层中进行激发和观测的方法 ;对在弹性区形成的地震子波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包括子波波形、频谱、能量与药量的关系及地震波在高速层中的衰减规律等 ;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
关键词
成型炸药
地震子波
药量
爆速
高速层
陆上地震勘探
炸药激发
子波信号
记录
-
Keywords
shooting factor, formed explosive, seismic wavelet, quantity of explosive, exploded speed, high speed layer
-
分类号
P631.4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震源炸药在土介质中爆炸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吕淑然
杨军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与安全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
文摘
本文就震源炸药在土介质中的爆炸效应进行了研究 ,分别就爆炸空腔、压塑区、弹塑性区、弹性区的形成和计算进行了讨论 ,同时对炸药激发地震波的危害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用于地震勘探施工设计、预测震源炸药爆炸产生的各种危害效应 ,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
关键词
震源炸药
土介质
爆炸效应
研究
陆上地震勘探
压塑区
塑性区
-
Keywords
explosive cavity,compressed zone,plastic zone,seismic effect of explosion
-
分类号
P631.43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激发井深选择的优化技术
被引量:18
- 5
-
-
作者
刘艾奇
皇甫煊
-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物探公司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605-607,共3页
-
文摘
炸药震源是陆上地震勘探使用最广泛的激发方式。针对虚反射界面对其激发出的子波所产生的影响,从频率和振幅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经过野外实地试验,确定利用虚反射调查和激发子波监测的定量分析技术可较准确地选择激发井的深度。尤其在深层地震勘探中,将激发深度选择在虚反射界面1/4波长处,可获得能量较强的激发子波,有利于提高深层的反射能量,改善地震剖面的整体品质。
-
关键词
虚反射
子波
陆上地震勘探
炸药震源
地震剖面
井深
深层
激发方式
深度
准确
-
Keywords
ep prospecting
dynamite source
wavelets
explosive depth
phantom reflect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兴隆台城区三维炮点偏移校正技术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蔡加铭
刘永红
曹孟起
王强
-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
文摘
在城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如果设计的激发点离建筑物较近,无论采用炸药震源还是可控震源,都会对建筑物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观测系统中设计的部分激发点(炮点)位置和实际施工中采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从而给地震数据处理带来许多麻烦。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东部地区近地表速度相对较稳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大炮初至时距曲线区域综合量板进行炮点偏移校正的方法,即把若干个正常炮检点(炮点和检波点坐标位置与施工作业班报记录相吻合)的初至波旅行时绘制成炮检距—初至波旅行时区域综合量板,利用量板中的初至波旅行时和炮检距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寻找炮点偏移的真实位置,从而达到炮点偏移校正的目的。实际地震数据处理效果证明,该方法能一次性且较准确地完成所有炮点偏移校正,对我国东部地区陆上地震勘探炮点偏移校正具有普遍适用性。
-
关键词
炮点
校正技术
城区
偏移校正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陆上地震勘探
东部地区
近地表速度
初至波
可控震源
炸药震源
观测系统
时距曲线
施工作业
坐标位置
数量关系
处理效果
建筑物
炮检距
旅行时
检波点
利用量
-
Keywords
3D seismic exploration in urban districts,shot-point offset,synthetic time-distance curves template,offset,first break travel-time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N957.5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
被引量:72
- 7
-
-
作者
凌云
高军
吴琳
-
机构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2,189,共8页
-
文摘
陆上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也随之产生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最终成像储层反射地震属性信息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远大于地质和油气因素引起的储层信息变化,势必给储层的识别带来困难。以往的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一定的近地表影响,但它们难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原有时频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油田的三维开发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和开发钻井的验证,表明该补偿方法在消除近地表对地震属性的空间影响的同时,还满足相对保持储层振幅信息的处理要求。
-
关键词
空间域
发散
球面
陆上地震勘探
地表一致性
地震属性信息
大地吸收衰减
空间变化
补偿方法
近地表
激发能量
信息变化
振幅补偿
地震数据
开发钻井
空间影响
振幅信息
有效方法
储层
反褶积
和空间
时频域
岩性
子波
油气
-
Keywords
near-surface influence,ground attenuation by absorption,time-frequency-space domain,spherical dispersion and absorption,compensation for attenuation
-
分类号
P631.4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作者介绍
- 8
-
-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2-472,共1页
-
文摘
陈学强 高级工程师,1973年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专业,2005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一直从事陆上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及其方法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现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塔里木经理部副总工程师。
-
关键词
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物理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陆上地震勘探
高级工程师
硕士学位
信息技术
-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