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附近翡翠贻贝海区附苗和养殖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丕廉 方少华 +1 位作者 吕小梅 林丽玉 《福建水产》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卤味鲜美,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大,促使我国南方沿海翡翠贻贝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五十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已对翡翠贻贝的生长、繁殖和... 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卤味鲜美,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大,促使我国南方沿海翡翠贻贝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五十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已对翡翠贻贝的生长、繁殖和人工育苗等做了不少的工作。七十年代作者曾在惠安进行有关翡翠贻贝海区附苗和养成方面的实验。但是苗种供应和养殖过程中的脱落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于1980年—1982年在厦门附近海区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实验,本文报道该实验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附苗量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陵海区泥蚶天然附苗的初步观察
2
作者 蔡英亚 张志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76年第1期53-57,共5页
广东省阳江县海陵岛,自1960年筑通往大陆的大堤后,该岛西北方向的洋边海,形成了内湾,有大量泥蚶(Arca qranosa Linnaeus)幼苗附着,为目前本省天然蚶苗主要产区之一。遵照毛主席“必须实行科学研究、教育同生产相结合”的教导,我们于1975... 广东省阳江县海陵岛,自1960年筑通往大陆的大堤后,该岛西北方向的洋边海,形成了内湾,有大量泥蚶(Arca qranosa Linnaeus)幼苗附着,为目前本省天然蚶苗主要产区之一。遵照毛主席“必须实行科学研究、教育同生产相结合”的教导,我们于1975年9月10日至10月15日的开门办学中,在阳江县海水养殖场的大力支持下,边学习、边实践,进行了泥蚶幼苗生活习性的观察和人工平畦采苗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苗量 初步观察 泥沙 底质 中潮区 洋边海 壳长 着期 海陵 水温 自然海区 采苗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杂交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欧俊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在同一区域相邻的两个育苗场 ,采用杂交鲍作亲鲍 ,用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 ,南方育苗法工艺简单 ,成本低 ,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 10 6 .7只 /m2 ,生长速度快 ,后期稚鲍培育成活率达 95 % ,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近 30 0 0只 /m2 ... 在同一区域相邻的两个育苗场 ,采用杂交鲍作亲鲍 ,用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 ,南方育苗法工艺简单 ,成本低 ,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 10 6 .7只 /m2 ,生长速度快 ,后期稚鲍培育成活率达 95 % ,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近 30 0 0只 /m2 ;而北方育苗法工艺较复杂 ,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370 .6只 /m2 ,剥离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 ,后期培育成活仅为 12 % ,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 4 0 8只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技术 杂交鲍 附苗量 生长 后期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育苗法
4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76年第1期57-58,共2页
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自1965年试验成功以来,至今一直沿用静水育苗法。这种方法常因换水不及时或换水量不足,水质变坏,幼虫下沉,而致失败。溶解氧也有显著下降的现象发生。为了探讨稳产高产途径,我们于1974年~1975年,先后做了两次流水... 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自1965年试验成功以来,至今一直沿用静水育苗法。这种方法常因换水不及时或换水量不足,水质变坏,幼虫下沉,而致失败。溶解氧也有显著下降的现象发生。为了探讨稳产高产途径,我们于1974年~1975年,先后做了两次流水育苗试验,结果都比静水法好,幼虫生长发育快,平均15~16天绝大部分幼虫变态成苗,附着量比较大,平均每吨水体产苗9~10万左右,基本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育苗 静水 附苗量 换水量 流水法 着器 人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