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附条件不起诉:机遇、挑战与程序改良
1
作者 胡铭 陈高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6,共17页
附条件不起诉是轻微犯罪出罪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在辅助量刑预测、羁束检察裁量、个性化监督矫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全面激活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但数字时代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面临技术和伦理层面的双重困境,突围之路在于明晰数... 附条件不起诉是轻微犯罪出罪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在辅助量刑预测、羁束检察裁量、个性化监督矫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全面激活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但数字时代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面临技术和伦理层面的双重困境,突围之路在于明晰数字化评估与不起诉裁量间既联袂互动又适度分离的关系,在运用数字技术前主动开示数据并提供救济管道,寻求数字化监督考察平台的多部门联通共建。数字时代下附条件不起诉的程序改良宜从运用数字技术辅助识别适用条件出发,依靠数字技术呈现“可视化”的公共利益并严格限制裁量权,同时加强个性化考察模块开发的规范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数字时代 数字技术 检察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樊崇义 徐歌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与轻罪立法以及犯罪结构的调整相协调,立法者应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诉前分流作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普遍适用于轻罪案件,有助于彰显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激励犯罪嫌疑人复归社会以及优化司...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与轻罪立法以及犯罪结构的调整相协调,立法者应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诉前分流作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普遍适用于轻罪案件,有助于彰显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激励犯罪嫌疑人复归社会以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立法者设计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应当参考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已有经验。《刑事诉讼法》应厘清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并以适用于3年有期徒刑以下轻罪案件为原则。附加条件应兼具惩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特征并遵循比例原则。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的,考验期限为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管制的,考验期限为2年以下,但不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3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轻罪治理 审前分流 相对不起诉 考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的轻罪预防性治理模式——以附条件不起诉为中心 被引量:9
3
作者 余沁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刑事诉讼制度如何有效治理轻罪,是我国助推刑事司法现代化的重大改革议题。我国当前刑事诉讼制度推进轻罪治理,需要建立起以附条件不起诉为中心的轻罪预防性治理模式。附条件不起诉能够推动轻罪治理的预防性转向、提供轻罪治理的预防性... 刑事诉讼制度如何有效治理轻罪,是我国助推刑事司法现代化的重大改革议题。我国当前刑事诉讼制度推进轻罪治理,需要建立起以附条件不起诉为中心的轻罪预防性治理模式。附条件不起诉能够推动轻罪治理的预防性转向、提供轻罪治理的预防性激励,以及引导轻罪治理的预防性控制。作为轻罪预防性治理模式的中心,附条件不起诉应当遵循适用条件明确、项目设置突出矫治价值、监督考察程序健全的基本范式。随着实践与理论的推进,可以在未成年人案件、醉驾类案件、“超市盗”类案件等轻罪场景中进一步探索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适用,激发其实现轻罪预防性治理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预防性治理模式 有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陈瑞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63,共19页
自2012年我国法律确立附条件不起诉以来,该制度在实践中扩大了适用对象,逐渐成为一种有助于轻罪治理的制度模式。这种制度形成过程与欧美国家的相关制度发展保持了大体一致的态势。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体现了协商性司法的基本理念,... 自2012年我国法律确立附条件不起诉以来,该制度在实践中扩大了适用对象,逐渐成为一种有助于轻罪治理的制度模式。这种制度形成过程与欧美国家的相关制度发展保持了大体一致的态势。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体现了协商性司法的基本理念,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可以预防轻罪嫌疑人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发挥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具有较为强大的制度活力。未来,有必要将这一制度扩大适用到所有轻罪案件,完善其适用条件,确立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监督考察项目,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矫治体系,健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程序,将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上升为国家法律规范,使其发挥普遍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附条件不起诉 醉驾案件附条件不起诉 协商性司法 公共利益衡量 预防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适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文俊 时明清 《东方法学》 2012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恢复性司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对这一制度细化。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程序、适用中的补正问...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恢复性司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对这一制度细化。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程序、适用中的补正问题、与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辨析、考验期内未成年人的矫正方式和撤销后程序设计等方面都应加以完善和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犯罪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真文 刘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既是对未成年人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践总结,也是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重大突破。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新型的案件处理方式,在实践操作层面...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既是对未成年人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践总结,也是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重大突破。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新型的案件处理方式,在实践操作层面仍存有不少问题。有必要从制度操作层面扩大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健全考察帮教机制、细化相关程序和加强监督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范围 适用条件 适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林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52,161-162,共11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设立,有利于促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回归社会并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然而自新法实施以来,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瓶颈,并未发挥立法预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概念含义模糊、混用;立法规定之间相...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设立,有利于促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回归社会并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然而自新法实施以来,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瓶颈,并未发挥立法预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概念含义模糊、混用;立法规定之间相互矛盾;与酌定不起诉制度界限不明。为提高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规定的科学性,完整性与实用性,应当厘清附加条件、适用条件、义务三概念的内涵,分析附加条件存在的问题,探究与酌定不起诉之间的界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条件 适用条件 义务 酌定不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少军 《东方法学》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作为一项分流案件、提高诉讼效率、体现对轻罪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被很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广泛采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首次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 作为一项分流案件、提高诉讼效率、体现对轻罪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被很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广泛采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首次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同时,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救济程序 监督制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试点与实践推进制度创新——以L县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的试点为样本 被引量:8
9
作者 左卫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现代性制度正在实践中艰难形成。L县检察院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便体现了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践创新。地方性司法机构的"试点性改革"与"试错性试验",无疑推动...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现代性制度正在实践中艰难形成。L县检察院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便体现了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践创新。地方性司法机构的"试点性改革"与"试错性试验",无疑推动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应保持一种开放的胸襟与开放的心态,通过实践中的不断试点改革来确认与完善新的制度设置,以走出一条推进中国式法治建设有效、成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试点改革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鹏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2,共4页
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权的一种延伸,是检察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是起诉便宜主义、恢复性司法和刑罚个别化思想。它符合国际上"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趋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权的一种延伸,是检察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是起诉便宜主义、恢复性司法和刑罚个别化思想。它符合国际上"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趋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得以贯彻,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同时也是对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的完善。目前,附条件不起诉存在着法律依据缺失,司法标准各异,考察机制缺失等问题,有必要构建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自由裁量权 起诉便宜主义 恢复性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登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重要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处遇措施,在实践中应具有较高适用率。通过对东北地区检察机关实施新刑诉法的实证调研发现,附条件不起诉在实践中存在适用率低、适用对象特定、相对不起诉侵蚀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重要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处遇措施,在实践中应具有较高适用率。通过对东北地区检察机关实施新刑诉法的实证调研发现,附条件不起诉在实践中存在适用率低、适用对象特定、相对不起诉侵蚀附条件不起诉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部分检察官司法理念落后、知识储备不足、司法体制障碍、人员配置紧张等因素。有必要强化专题法律培训,纠正检察官认识误区,消除司法体制障碍,引入社会专业机构,降低检察官工作负荷,以有效提高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监督考察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权与制衡:论附条件不起诉中的权力配置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登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附条件不起诉有利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贯彻"教育优先"原则,但却将公诉、处遇决定、社会调查、监督考察等多项职权集于检察院,检察官在附条件不起诉中享有巨大裁量权,背离了现代检察制度权力制衡的理念。附条件不起诉中权... 附条件不起诉有利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贯彻"教育优先"原则,但却将公诉、处遇决定、社会调查、监督考察等多项职权集于检察院,检察官在附条件不起诉中享有巨大裁量权,背离了现代检察制度权力制衡的理念。附条件不起诉中权力配置有"一体化"和"分立化"两种模式,两者各有利弊。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实行"一体化"模式,扩张了检察官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时的自由裁量权。裁量有利于确定个别化处遇措施,但却存在滥用风险。为防止权力滥用,有必要对附条件不起诉中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予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权力配置 自由裁量权 监督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根基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中华 李耀杰 《法治研究》 2014年第5期40-47,共8页
根据新《刑诉法》确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检察机关可对符合要求的不法未成年人决定不予起诉,实现司法处遇非犯罪化。该制度关涉到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司法权力的制衡,然而,学界缺乏对其存在根基的理论支撑。实际上,刑罚机能及标... 根据新《刑诉法》确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检察机关可对符合要求的不法未成年人决定不予起诉,实现司法处遇非犯罪化。该制度关涉到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司法权力的制衡,然而,学界缺乏对其存在根基的理论支撑。实际上,刑罚机能及标签理论为未成年人司法处遇非犯罪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检察机关决定未成年人司法处遇非犯罪化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因所附条件的义务属性,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生效不需以审判机关的同意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司法处遇非犯罪化 条件”的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艳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9-183,共5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一种起诉裁量制度,是刑事不起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国内的一些检察机关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我国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必须严格地规定附条件不起...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一种起诉裁量制度,是刑事不起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国内的一些检察机关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我国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必须严格地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对象、附加条件以及相关的程序问题,以确保该制度在我国取得最大的法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程序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与附条件不起诉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必坚 范卫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0-163,共4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是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矫治和教育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欠缺明确规定,各地实践做法也不一致。为提升矫治犯罪人的受教育机会及效果,增强社区矫正的规范性,应当借...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是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矫治和教育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欠缺明确规定,各地实践做法也不一致。为提升矫治犯罪人的受教育机会及效果,增强社区矫正的规范性,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将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社区矫正制度嵌入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附条件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动检察视野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50,共4页
检察机关能动地运用检察权,可以适应社会情势的不断变化,更好地解决刑事纠纷,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能动检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基本目的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和能动检察有着相当的契合。目的刑论是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 检察机关能动地运用检察权,可以适应社会情势的不断变化,更好地解决刑事纠纷,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能动检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基本目的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和能动检察有着相当的契合。目的刑论是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当基础之一。总结司法实践,可以从适用条件和附加条件两方面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加以构建。为了防范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有必要从决定程序和救济程序的角度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加以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检察 附条件不起诉 自由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登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增设为立法目的,同时也将我国检察机关试行多年的附条件不起诉规定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将附条件不起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契合了未成年人福利下对未成年人案件的...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增设为立法目的,同时也将我国检察机关试行多年的附条件不起诉规定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将附条件不起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契合了未成年人福利下对未成年人案件的非公开性、非正式性、迅速处理性和个别化处理的要求,但却有悖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由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未成年人最大人权,因此,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促进未成年人福利方面所带来的人权保障要大于在正当程序层面上人权的消减,这是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得以确立的正当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人权保障 未成年人福利 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的“软法”解读
18
作者 潘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刑事诉讼法设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刑事程序上体现了对涉嫌特定犯罪的未成年人制度关怀。其正确实施对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更大限度地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将发挥独特作用。这一制度能否发挥预期效能,需要检察机... 刑事诉讼法设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刑事程序上体现了对涉嫌特定犯罪的未成年人制度关怀。其正确实施对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更大限度地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将发挥独特作用。这一制度能否发挥预期效能,需要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准确理解所涉的"软法"规范,正确行使附条件不起诉裁量权,维护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检察裁量 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检察机关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思考
19
作者 孟娇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5-46,共2页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基层检察机关应加强研究,在实践中探索落实的方法和途径,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贯彻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保护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浪 景孝杰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5,共6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不起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实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符合司法规律,而且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主要适用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犯罪嫌疑人,当然,拟附条件不...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不起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实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符合司法规律,而且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主要适用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犯罪嫌疑人,当然,拟附条件不起诉的嫌疑人在考察期间必须履行一定的附加义务。为了保障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确适用,必须设定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制约机制,并为被害人和被不起诉嫌疑人设定相应的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范围 监督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