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郭春义 赵剑 +1 位作者 刘炜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00-3408,共9页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virtual-resistor damping control,SVRDC)。该控制基于联络线上流过的电流和引入的虚拟电阻,将产生的附加分...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virtual-resistor damping control,SVRDC)。该控制基于联络线上流过的电流和引入的虚拟电阻,将产生的附加分量反馈到电压源换流器子系统定交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上,通过增加虚拟阻尼电阻和增强电气联系紧密度,来提高系统阻尼特性。采用特征根分析法研究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包含SVRDC控制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动态模型,并通过与PSCAD详细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小干扰动态模型的正确性。对比研究了有无SVRDC控制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VRDC控制可以有效抑制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在不增加系统实际损耗的前提下增强了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风电场协同光伏电站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盛师贤 周鑫 +3 位作者 王德林 廖佳思 李婧祺 康积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迅速增长的新能源并网容量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现象,以风电和光伏为主的新能源机组应具备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以含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阐明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虚拟同步控制和附加... 迅速增长的新能源并网容量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现象,以风电和光伏为主的新能源机组应具备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以含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阐明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虚拟同步控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增加系统阻尼的原理,以DFIG并网点处有功功率变化量为输入,分别在虚拟同步风电场有功控制环和光伏电站控制器上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然后,根据DFIG运行区域,设计两者的协同控制策略。当DFIG运行在转速恒定区时,考虑到风机变桨距控制响应速度慢、抑制振荡效果不理想的特点,使DFIG不再参与附加阻尼控制,而是控制光伏电站输出额外的附加功率来弥补DFIG的不足。最后,建立包含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仿真系统,通过Prony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该协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风电场 光伏电站 附加阻尼控制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万勋 李云丰 彭敏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71-3480,共10页
增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阻尼特性有利于抑制系统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振荡,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换流器平均值模型为基础,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 增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阻尼特性有利于抑制系统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振荡,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换流器平均值模型为基础,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直流系统并联阻尼电阻后的运行性能,并将无源阻尼方式转换至换流器控制系统中,得到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策略的实现方式。再次,以简化两端系统为例,研究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器参数的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推导阻尼控制器参数的选择原则。最后,搭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以验证虚拟并联电阻阻尼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虚拟并联电阻 阻尼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有源阻尼的LC滤波型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长明 董萱萱 +2 位作者 肖子语 阳佳峰 公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059-6069,共11页
LC滤波型永磁同步电机(LC-PMSM)驱动系统因具有固有谐振峰而易引起电流环谐振失稳问题,且LC滤波器增大了系统阶数,导致常规线性控制方法结构和参数整定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有源阻尼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LC滤波型永磁同步电机(LC-PMSM)驱动系统因具有固有谐振峰而易引起电流环谐振失稳问题,且LC滤波器增大了系统阶数,导致常规线性控制方法结构和参数整定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有源阻尼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考虑到逆变器侧电感电流可由控制器直接控制,首先,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感电流无差拍预测控制器,其能够实现对定子电流的间接矢量控制;其次,为了抑制系统固有谐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电容并联虚拟电阻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分析及参数设计准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LC滤波器 预测控制 虚拟电阻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附加自抗扰阻尼控制抑制低频振荡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曾四鸣 梁纪峰 +4 位作者 马燕峰 郑力文 李铁成 罗蓬 张珺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4,共8页
针对新能源大量并网降低系统惯性和阻尼引起电网功率振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VSG有功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来抑制低频振荡。首先介绍自抗扰控制器并分析附加阻尼控制抑制低频振荡的机... 针对新能源大量并网降低系统惯性和阻尼引起电网功率振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VSG有功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来抑制低频振荡。首先介绍自抗扰控制器并分析附加阻尼控制抑制低频振荡的机理,然后给出控制环节中参数的取值原则,最后以VSG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IEEE 4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附加自抗扰阻尼控制器能有效抑制系统的功率振荡,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抗扰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能源多机并网稳定性的自适应有源阻尼器
6
作者 何志方 贺卫华 +1 位作者 冯维明 张鹏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电网的电力电子接口装置,易与电网产生交互作用引发系统谐振,严重时将导致新能源并网振荡失稳。提出了一种频率/阻尼自适应有源阻尼器,将其布署在新能源接入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 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电网的电力电子接口装置,易与电网产生交互作用引发系统谐振,严重时将导致新能源并网振荡失稳。提出了一种频率/阻尼自适应有源阻尼器,将其布署在新能源接入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以实现对新能源并网系统未知频率的谐振抑制。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系统多频谐振产生机理,给出了基于多谐波检测的有源阻尼器工作原理,提出级联型多重二阶广义积分-锁频环(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frequency loop lock,SOGI-FLL)结构以实现对各频率谐波的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适应电阻控制策略,可分别为不同谐波提供合适的虚拟电阻值,以减少有源阻尼器带来的功率损耗,并详细分析了有源阻尼器接入后对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时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硬件在环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有源阻尼器的投入,可有效抑制新能源并网系统多频谐振,提高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 谐波检测 虚拟电阻控制 新能源并网 谐振抑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7
作者 方琛智 任永峰 +3 位作者 郭明珠 陈建 常勇 邬锦波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601,共10页
针对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根据虚拟同步机(VSG)控制原理构建网侧逆变器序阻抗模型,根据其幅频特性曲线判断系统稳定性。然后,分析得出... 针对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根据虚拟同步机(VSG)控制原理构建网侧逆变器序阻抗模型,根据其幅频特性曲线判断系统稳定性。然后,分析得出电流环PI控制器作为关键因素加剧了振荡,故采用自抗扰(ADRC)控制器进行替换,同时设计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控制器,以达到协同抑制扰动的目的。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相应的单一控制与复合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鲁棒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虚拟同步发电机 次同步振荡 附加阻尼控制 直驱风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的研究及新型有源阻尼控制 被引量:81
8
作者 陈新 韦徵 +2 位作者 胡雪峰 陈轶涵 龚春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9,共9页
相比较传统的L型滤波器,LCL滤波器以其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高次滤波衰减能力适合应用于大功率场合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文章详细分析了根据逆变器电压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同导致网侧等效阻抗的变化以及对并网逆变器采用不同电流控制方... 相比较传统的L型滤波器,LCL滤波器以其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高次滤波衰减能力适合应用于大功率场合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文章详细分析了根据逆变器电压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同导致网侧等效阻抗的变化以及对并网逆变器采用不同电流控制方式时的系统稳定性。针对LCL滤波器本身存在的谐振问题以及传统的增加滤波器无源阻尼电阻会带来系统额外的功率损耗,降低变流器效率等缺点,文章通过建立基于LCL滤波器滤波电容串联和并联阻尼电阻的系统控制模型,构建系统传递函数并利用系统传函等效原则,选择滤波电容电压前馈分别实现基于有源虚拟阻尼电阻串联和并联的LCL滤波器系统控制方案,给出前馈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采用基于有源虚拟阻尼电阻并联LCL滤波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功率损耗的同时,逆变器并网电流工作稳定且谐波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稳定性分析 LCL滤波器 有源虚拟阻尼电阻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交流微电网谐振抑制的有源阻尼器及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曾正 徐盛友 +1 位作者 冉立 陈民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抑制微电网中多台并网逆变器间因相互耦合所引发的谐波谐振,提出了一种有源阻尼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源阻尼器通过对其并网点处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分量进行检测和反馈控制,改变和重塑微电网内的谐波阻抗,向谐波网络引入足够的电阻和... 为了抑制微电网中多台并网逆变器间因相互耦合所引发的谐波谐振,提出了一种有源阻尼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源阻尼器通过对其并网点处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分量进行检测和反馈控制,改变和重塑微电网内的谐波阻抗,向谐波网络引入足够的电阻和电导分量,从而有效地阻尼谐波谐振的发生。由于有源阻尼器仅针对高次谐波电流进行补偿和抑制,可以大幅降低其额定容量。因此,在不改变微电网中并网逆变器软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个小容量的有源阻尼器变流器装置灵活地治理微电网内的谐波谐振。利用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谐波谐振 有源阻尼 虚拟电阻和电导 控制 逆变器 谐波分析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的次同步振荡特性与基于虚拟电阻的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玉鹏 安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文章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经串补线路接入无穷大系统的模型。考虑了转子侧变换器的影响,对双馈型风电机组次同步频率下的等值电路进行新的推导和分析,得到了风速、串补度对次同步振荡的频率及系统阻尼的影响特性,从机理上得到了DFIG转... 文章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经串补线路接入无穷大系统的模型。考虑了转子侧变换器的影响,对双馈型风电机组次同步频率下的等值电路进行新的推导和分析,得到了风速、串补度对次同步振荡的频率及系统阻尼的影响特性,从机理上得到了DFIG转子侧变流器比例系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特性。文章对不同工况的时域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基于机理分析提出了转子侧引入虚拟电阻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策略,该策略可以增大次同步频率下系统的阻尼,能起到抑制次同步振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次同步振荡 阻尼特性 虚拟电阻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阻尼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雷一 赵争鸣 +1 位作者 袁立强 鲁思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40,46,共6页
并网光伏逆变装置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感—电容—电感(LCL)滤波器,针对其固有谐振特性而采取的阻尼控制策略成为了研究热点。以LCL滤波器、逆变器、电网为整体进行建模研究,用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中最常用的虚拟电阻法,深入分析了逆变器控... 并网光伏逆变装置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感—电容—电感(LCL)滤波器,针对其固有谐振特性而采取的阻尼控制策略成为了研究热点。以LCL滤波器、逆变器、电网为整体进行建模研究,用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中最常用的虚拟电阻法,深入分析了逆变器控制行为和电网因素对阻尼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网的非理想电压源特性、系统控制延迟等因素会影响阻尼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有源与无源阻尼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系统控制延迟的影响,保证了阻尼具有较好的电网参数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容—电感(LCL)滤波器 并网光伏逆变器 无源阻尼 虚拟电阻 控制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经直流送出系统的复合式阻尼振荡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肖璐 王新宇 +3 位作者 任正 杨熠 周伟 刘荣顺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逐步成为大型风电场最佳并网方案,而该系统存在宽频振荡的风险。为抑制该类振荡,基于特征值分析法求取了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系统各参数对振荡失稳模式的动态影响,得出了通过...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逐步成为大型风电场最佳并网方案,而该系统存在宽频振荡的风险。为抑制该类振荡,基于特征值分析法求取了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系统各参数对振荡失稳模式的动态影响,得出了通过调节风电场网侧变流器控制参数可有效提升系统阻尼比的结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风电场网侧变流器控制参数优化算法;为进一步降低系统发生振荡的风险,使系统适应多种运行工况,在风电场与直流换流站间增设了虚拟电阻,并设计了基于该虚拟电阻的直流换流站送端变流器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系统时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网侧变流器控制参数优化与基于虚拟电阻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式振荡抑制方法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控制参数优化 虚拟电阻 附加阻尼控制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英敏 张婉欣 +3 位作者 李保宏 黑玉鹏 王腾鑫 张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当前新能源大量引入至电力系统,为了使其代替传统的水电、燃气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文中研究了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首先,根据光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式,提出由储能系统建立稳定的并网母线线电压,光伏系统分步并网的启... 当前新能源大量引入至电力系统,为了使其代替传统的水电、燃气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文中研究了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首先,根据光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式,提出由储能系统建立稳定的并网母线线电压,光伏系统分步并网的启动方式;其次,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系统的惯性阻尼支撑,提出在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加入虚拟同步控制;最后,在待启动机组和系统负荷并网过程中,利用储能系统配置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电网黑启动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保证电网稳定恢复。在PSCAD/EMTDC中搭建光储联合系统黑启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恢复过程中母线线电压偏差不超过0.65%、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1%,满足黑启动要求,验证了文中所提启动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储能系统 黑启动 分段恢复 虚拟同步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静止坐标系下阻抗建模及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学广 邱望明 +2 位作者 方冉 朱琳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106,49-52,共10页
为清楚分析双馈风力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发生机理,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静止坐标系下的阻抗模型。首先,将双馈风电机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阻抗模型转换为复矢量形式,通过频率变换得到其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频域阻抗模型。基于阻抗模型所代... 为清楚分析双馈风力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发生机理,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静止坐标系下的阻抗模型。首先,将双馈风电机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阻抗模型转换为复矢量形式,通过频率变换得到其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频域阻抗模型。基于阻抗模型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采用等效RLC串联电路,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及电网参数对并网系统等效阻抗及谐振频率的影响。分别从增大次同步频段阻尼和降低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频率的角度出发,在转子侧控制器中同时引入了附加阻尼和虚拟感抗控制,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谐振 阻抗建模 附加阻尼控制 虚拟感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疆东部以及青海新能源外送能力的±800kV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方案初设 被引量:8
15
作者 贺之渊 刘栋 朱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3-2451,共9页
西北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且已建成数个10GW级新能源基地。选取新疆东部、青海南部等具有代表性新能源基地,对这些地区电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各电网特性,提出了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直流组网方案,并对所提直流系统建立... 西北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且已建成数个10GW级新能源基地。选取新疆东部、青海南部等具有代表性新能源基地,对这些地区电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各电网特性,提出了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直流组网方案,并对所提直流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系统的潮流分布及转移能力、故障穿越特性等进行初步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直流系统可提升新疆东部及青海南部电网暂稳态特性、促进新能源外送,并可为解决西北地区整体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外送 新能源与火电打捆 特高压 直流电网 附加阻尼控制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