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本锋 赵成勇 +3 位作者 肖湘宁 殷威扬 郭春林 李亚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1-506,共6页
针对抑制由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阐述了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的原理。对SSDC设计中的控制器结构、输入信号的选取、相位补偿和增益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从工程应用的角... 针对抑制由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阐述了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的原理。对SSDC设计中的控制器结构、输入信号的选取、相位补偿和增益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便于工程实现的SSDC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东北-华北联网的高岭背靠背换流站附近绥中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设计了相应的SSDC。实时数字仿真(RTDS)和实际控制器的闭环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SSDC能有效地抑制SSO,并对HVDC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相位补偿 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 实时数字仿真器 高岭背靠背换流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特高压直流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5
2
作者 穆子龙 李洪兵 李志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3-99,共7页
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可控为出发点,采用极大极小值原理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针对向家坝—上海±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可能发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建立一种基于比例积... 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可控为出发点,采用极大极小值原理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针对向家坝—上海±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可能发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建立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UHVDC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damping controller,SSDC)模型。对不同方式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SSDC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交直流互联电网送端系统汽轮机组的轴系扭振,可在相当大范围内保证系统的SSO稳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极大极小值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3
作者 狄依容 甄永赞 胡永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5-2875,I0002,共12页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新型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更多历史轨迹信息来增加控制器维数,得到扩展PID控制算法的统一格式。其次,通过引入步长因子,设计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扩展PID松弛格式。最后,为减小计算量与存储量,对给定时间窗口内的历史数据采取稀疏技术,使该扩展PID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兼顾了计算量少与控制效果佳的优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方法,与基于常规PID控制的方法相比,拥有更强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阻尼控制 双馈风电场 PID控制 扩展PID控制 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阻尼控制技术抑制海上风电次同步振荡
4
作者 徐涛 刘泽楠 +2 位作者 鲁亚楠 王辰宇 郑坤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3,共9页
海上风电耦合制氢经柔直并网系统中的风电机组、柔直、制氢系统中均包含大量的控制器与电力电子设备,三者之间的交互耦合作用使得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变得极为复杂。为降低系统的SSO风险,提出了一种... 海上风电耦合制氢经柔直并网系统中的风电机组、柔直、制氢系统中均包含大量的控制器与电力电子设备,三者之间的交互耦合作用使得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变得极为复杂。为降低系统的SSO风险,提出了一种在风机与制氢系统侧安装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SSDC)的风-氢协同阻尼抑制SSO的方法。建立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法得到了系统存在的振荡模态以及各状态变量的参与因子;基于风-氢耦合并网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设计了风-氢侧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电磁暂态仿真平台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在风机单侧安装SSDC,协同阻尼控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阻尼,加速了振荡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 附加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性直流抑制送端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长宇 刘博昊 +3 位作者 肖仕武 卢文清 梁倍华 李善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7,73,共9页
利用柔性直流控制的灵活性抑制次同步振荡被广泛研究,但是对于有功、无功控制回路的抑制效果不同的机理解释很少。针对柔直近区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直抑制次同步振荡策略。通过对电气阻尼曲... 利用柔性直流控制的灵活性抑制次同步振荡被广泛研究,但是对于有功、无功控制回路的抑制效果不同的机理解释很少。针对柔直近区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的柔直抑制次同步振荡策略。通过对电气阻尼曲线负阻尼频段分析,结合柔直变流器控制特点,选取附加控制的最优位置,通过基于功率外环附加阻尼控制提高火电机组电气阻尼。然后,建立复转矩系数传递函数,分析有功、无功外环附加阻尼控制效果的强弱与柔直功率外环参数相关,主要是与传输有功、无功功率大小有关,揭示柔直功率外环d轴和q轴附加阻尼控制时对电气阻尼影响差异的机理。最后,通过PSCAD时域模型仿真验证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电气阻尼 复转矩系数 附加阻尼控制 抑制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的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睿 李兴源 +3 位作者 刘天琪 王渝红 杨毅强 李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93,共5页
采用矩阵束算法分析了实际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在孤岛运行方式下次同步和低频振荡共存的现象,并获得保留系统关键特性的低阶模型。采用带通滤波器分离低频和次同步振荡模态,基于降阶模型设计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降低... 采用矩阵束算法分析了实际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在孤岛运行方式下次同步和低频振荡共存的现象,并获得保留系统关键特性的低阶模型。采用带通滤波器分离低频和次同步振荡模态,基于降阶模型设计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降低振荡模式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单独调节各通道的增益、相位、输出限幅及滤波器参数为不同频段的振荡提供恰当的阻尼,进而同时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EMTDC/PSCAD实例仿真证明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直流附加阻尼控制 “三华”电网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双馈风机区间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7
作者 施星宇 傅俊诚 +3 位作者 李泽文 王炜宇 曹一家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2644,I0015,共13页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提升系统区间振荡阻尼效果。首先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建立以伪梯度矩阵为参数的数据驱动模型,并提出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参数在线更新方法,提高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度;然后设计数据驱动离散二阶滑模面,生成控制律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同时降低风速变化等扰动对控制器阻尼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工况变化和扰动下,所提阻尼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大幅提升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滑模控制 区间低频振荡 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粒子群优化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宝华 单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39,646,共9页
含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线路并网可能会引发次同步振荡,为了提高该系统的稳定性,在复转矩系数法分析的基础上,该文设计了采用粒子群优化策略的附加阻尼控制器来抑制振荡的发生。该控制器以转子转速偏差为输入信号,... 含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线路并网可能会引发次同步振荡,为了提高该系统的稳定性,在复转矩系数法分析的基础上,该文设计了采用粒子群优化策略的附加阻尼控制器来抑制振荡的发生。该控制器以转子转速偏差为输入信号,经增益移相等环节后加入转子变流器的外环中,采用电气阻尼最低点的频率和需要补偿的角度计算附加阻尼控制器移相环节的时间常数,然后采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对控制器的时间常数和增益实现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后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以更好地补偿系统的电气阻尼,有效地抑制双馈风力发电场的次同步振荡,使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同时克服了传统阻尼控制器只对单一工况有效的缺点,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 同步振荡 粒子群算法 附加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9
作者 方琛智 任永峰 +3 位作者 郭明珠 陈建 常勇 邬锦波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601,共10页
针对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根据虚拟同步机(VSG)控制原理构建网侧逆变器序阻抗模型,根据其幅频特性曲线判断系统稳定性。然后,分析得出... 针对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复合控制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根据虚拟同步机(VSG)控制原理构建网侧逆变器序阻抗模型,根据其幅频特性曲线判断系统稳定性。然后,分析得出电流环PI控制器作为关键因素加剧了振荡,故采用自抗扰(ADRC)控制器进行替换,同时设计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控制器,以达到协同抑制扰动的目的。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相应的单一控制与复合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鲁棒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虚拟同步发电机 同步振荡 附加阻尼控制 直驱风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侧与网侧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综合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宝平 林涛 +3 位作者 陈汝斯 张健南 盛逸标 徐遐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6,62,共8页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之间的参数协调优化问题。使各控制器之间以及对应同一振荡模式的各通道之间的参数协调配合,以综合抑制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式之间的阻尼耦合;在协调优化过程中,对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比阈值进行动态设定,即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频率越大,其所需阻尼比的阈值越小。特征值分析与时域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显著地改善系统各频段的阻尼特性;相比于传统的阻尼控制策略,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同步振荡 阻尼耦合 机侧/网侧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 动态阻尼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阻尼控制的区域电网新能源基地次同步振荡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鹏 黄云辉 +3 位作者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肖厦颖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0,115,共7页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新能源基地不断接入电网,导致系统转动惯量降低,产生次同步振荡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有源阻尼的新能源基地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有源阻尼控制器附加于新能源并网装置的有功功率环上,通过采集电网频率,实...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新能源基地不断接入电网,导致系统转动惯量降低,产生次同步振荡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有源阻尼的新能源基地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有源阻尼控制器附加于新能源并网装置的有功功率环上,通过采集电网频率,实现对振荡频段内的输出信号进行幅值和相位校正,改善系统的次同步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有源阻尼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特征根分析法和Prony算法进行验证。最后,以某市区域电网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当该电网出现次同步振荡后,在新能源基地上附加有源阻尼控制,可以快速抑制次同步振荡,提升系统阻尼,验证了有源阻尼控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有源阻尼控制 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抑制次同步振荡的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狄依容 甄永赞 胡永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3-612,共10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无模型自适应理论设计一种双馈风电机组d、q轴阻尼联合控制方法,并给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其次,将该无模型自适应阻尼控制方法与传统次同步阻尼控制... 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无模型自适应理论设计一种双馈风电机组d、q轴阻尼联合控制方法,并给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其次,将该无模型自适应阻尼控制方法与传统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相结合,得到一种自适应增强阻尼策略。最后,基于IEEE 39节点改造模型,验证该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多机等值模型算例表明,该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策略对多机风电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该自适应增强阻尼控制策略可显著提升次同步振荡控制性能,对工况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弥补传统次同步阻尼控制的不足,体现出较强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 阻尼控制 同步振荡 双馈风电场 自适应增强阻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A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朋威 任正 +2 位作者 王新宇 杨梓锋 郭创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8,共11页
为解决当前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中常用的传统附加阻尼控制器存在建模精度不足、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偏格式或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通过系统I/O数据估算系统伪梯度,由... 为解决当前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中常用的传统附加阻尼控制器存在建模精度不足、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偏格式或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通过系统I/O数据估算系统伪梯度,由预测器输出附加阻尼控制信号,作用在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的q轴参考电压信号中,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线路串补度、风速等工况条件改变时能维持良好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在所有测试工况下均优于传统附加阻尼控制器和采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机 偏格式动态线性化 全格式动态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UDE附加阻尼支路的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建 任永峰 +2 位作者 孟庆天 薛宇 何晋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85-2000,共16页
针对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支路振荡抑制策略。首先,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并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建立了网侧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其次,... 针对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支路振荡抑制策略。首先,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并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建立了网侧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其次,深入分析引入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对弱电网下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电流环引入UDE附加阻尼支路的振荡抑制策略,并基于UDE的附加阻尼控制采用滤波带宽思想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通过动态电压补偿方式实现阻尼支撑,可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提升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 同步振荡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及其相位补偿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酿 肖湘宁 +2 位作者 李伟 高本锋 郑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5-1021,共7页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SSDC)是解决由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建立交直流系统发电机转速到电气转矩环节解耦传递函数结构分析了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SSDC)是解决由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建立交直流系统发电机转速到电气转矩环节解耦传递函数结构分析了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荡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窄带通多通道SSDC结构及其相位校正计算方法,并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GUI)的高压直流输电SSDC参数整定与分析软件。呼辽直流输电工程引起伊敏电厂三期两台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EMTDC/PSCAD实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新结构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同步阻尼控制器 交直流系统 相位校正 图形用户界面 高压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熙 王梦婷 +3 位作者 施星宇 徐珊珊 袁超 杨宏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01-3613,共13页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易发生次同步振荡,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提...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易发生次同步振荡,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动态特征,以摆脱控制方法对建模准确性的依赖,增强控制器自适应性。首先,基于无模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结构,并提出一种适用于阻尼控制的一步向前加权预测控制算法;进一步地,从理论上证明改进控制算法下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一致最终有界性及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并提出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最终,在综合考虑风速、风电场有功/无功出力、风机台数、线路串补度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很强的自适应性,在多种工况下均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远取 谢小荣 姜齐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研究了HVDC引起SSO的系统运行条件,进而设计了多模式SEDC控制器,分别在大/小扰动下分析了SEDC改善模式阻尼和暂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提高机组轴系多个模式的阻尼,在大/小扰动下均能有效抑制SSO,避免出现SSO发散风险,保障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SEDC可望成为解决HVDC-SSO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模式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平 胡弢 吴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1,共5页
提出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中采用多通道变参数的次同步附加阻尼控制(SSDC)来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通过测试信号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发电机... 提出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中采用多通道变参数的次同步附加阻尼控制(SSDC)来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通过测试信号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发电机电磁转矩对调制功率的相位滞后特性,据此选择合理参数设计多通道变参数的SSDC。对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表明,VSC加装多通道变参数SSDC后对次同步振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振荡 同步振荡 阻尼 同步阻尼控制 多通道变参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次同步谐振附加阻尼控制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郑翔 徐政 张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的问题,基于相位补偿原理设计了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对发电机转速差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和移相,产生附加控制信号来调节TCSC的触发角,使TCSC能够在整个次同...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的问题,基于相位补偿原理设计了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对发电机转速差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和移相,产生附加控制信号来调节TCSC的触发角,使TCSC能够在整个次同步频段提供正的电气阻尼来抑制次同步谐振。基于IEEE SSR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表明,所设计的TCSC附加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TCSC 附加阻尼控制器 相位补偿 测试信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改进自抗扰直流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毕悦 刘天琪 +2 位作者 赵磊 李兴源 顾雨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180,共7页
针对送端电网大规模风电接入可能加剧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对系统进行次同步振荡特性辨识,根据主模比指... 针对送端电网大规模风电接入可能加剧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对系统进行次同步振荡特性辨识,根据主模比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反馈信号,得到系统在次同步频段内各振荡模式对应的低阶传递函数;结合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ITAE)指标与极大极小值原理确定被控系统控制目标,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寻优确定多通道自抗扰控制器参数。在PSCAD上搭建含大规模风电的测试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在送端电网多种运行方式和不同故障情况下都能有效抑制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鲁棒性较强,同时低阶自抗扰控制器也具有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同步振荡 自抗扰控制 改进遗传算法 附加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