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音节评注性副词附加模式及其性质、功用与动因
1
作者 李蓉蓉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评注性副词的主观情态凸显特征使其有别于其他副词。这一特征又使其常常单用或配合单用,进而发生再演化。双音节评注性副词和一些成分配合会形成特定附加模式,配合成分包括语气词、附缀、词缀。不同的配合成分加在副词后面时,内部的结... 评注性副词的主观情态凸显特征使其有别于其他副词。这一特征又使其常常单用或配合单用,进而发生再演化。双音节评注性副词和一些成分配合会形成特定附加模式,配合成分包括语气词、附缀、词缀。不同的配合成分加在副词后面时,内部的结构性质有所不同:后加语气词时,为临时组合,还是“副词+语气词”;后加附缀时,为附缀构造化演变,是“宿主+附缀”;后加词缀时,为合成词汇化演变,是“词根+词缀”。有一部分临时组合的“副词+语气词”经过高频使用会发生附缀构造化,形成附缀结构;有一部分附缀结构经过融合凝固会发生合成词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音节评注性副词 附加模式 附缀 词缀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绿绒蒿的发现与考证
2
作者 方震东 吴琮三 +1 位作者 李聪 和旭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128,共5页
自1931年英国植物猎人G.Forrest在维西采集到黄花绿绒蒿标本后到2018年的87 a时间里,再也没有专家学者真正发现该物种在野外的分布。由于过去存在的一些错误描述和记录,误导了后来的科研人员对该物种的正确认识,引起了分类学上不必要的... 自1931年英国植物猎人G.Forrest在维西采集到黄花绿绒蒿标本后到2018年的87 a时间里,再也没有专家学者真正发现该物种在野外的分布。由于过去存在的一些错误描述和记录,误导了后来的科研人员对该物种的正确认识,引起了分类学上不必要的混乱。通过研究和考证,本文澄清了过去对该物种及其相关物种的一些错误认识,理清了黄花绿绒蒿和栗色绿绒蒿在属内的分类关系,并为黄花绿绒蒿指定了一号附加模式以帮助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黄花绿绒蒿 栗色绿绒蒿 滇西绿绒蒿 富川山 碧罗雪山 湄公河-扬子江分水岭 附加模式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