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筋土计算中等效附加应力法的改进 被引量:35
1
作者 介玉新 王乃东 李广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等效附加应力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加筋土中筋的作用等效成外力加在土骨架上,取加筋土中的土体进行计算。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纤维加筋、分层加筋和土钉墙等不同情况,且能够克服一般复合材料方法中复合材料本构模型难以建立,和把筋土分开考... 等效附加应力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加筋土中筋的作用等效成外力加在土骨架上,取加筋土中的土体进行计算。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纤维加筋、分层加筋和土钉墙等不同情况,且能够克服一般复合材料方法中复合材料本构模型难以建立,和把筋土分开考虑的方法中接触面单元过多的弊病。但以前的等效附加应力法需要迭代计算,这给有限元编程带来困难,而且不利于已有程序的改编。对等效附加应力法进行改进,只要在原有土的弹性矩阵或弹塑性矩阵中加上一个附加矩阵就可以直接求解。这就使得不需要迭代就可以直接应用等效附加应力法进行加筋土计算,大大简化了编程难度,改进方法的提出有助于等效附加应力法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纤维加筋土 土钉墙 等效附加应力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数值计算的等效附加应力法 被引量:85
2
作者 介玉新 李广信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4-616,共3页
关键词 加筋土 等效附加应力法 计算 水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微动疲劳寿命的附加应力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明鉴 张德志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通过引进新的微动疲劳参数 ,对微动疲劳寿命进行定量分析。将微动作用的效果作为一种附加应力 ,与普通力学分析中得到的宏观应力一起作为总应力作用于构件。用这个总应力按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或对照疲劳寿命S -N曲线得到疲劳寿命 ,这个疲... 通过引进新的微动疲劳参数 ,对微动疲劳寿命进行定量分析。将微动作用的效果作为一种附加应力 ,与普通力学分析中得到的宏观应力一起作为总应力作用于构件。用这个总应力按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或对照疲劳寿命S -N曲线得到疲劳寿命 ,这个疲劳寿命就是微动疲劳寿命。这种方法称为附加应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疲劳寿命 附加应力法 计算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应力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5-2002,共8页
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实际沉降超过计算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沉降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在分析桩土沉降关系和桩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附加应力法。首先根据桩土作用计算桩土附加应力,然... 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实际沉降超过计算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沉降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在分析桩土沉降关系和桩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附加应力法。首先根据桩土作用计算桩土附加应力,然后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经工程实例验证后,利用附加应力法研究了桩长、桩间距、扩底、桩帽等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与现行方法计算的沉降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附加应力法可以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桩帽转移荷载能力、桩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接近;利用桩帽将路堤大部分荷载转移到桩顶可以有效减小路基沉降;扩底比桩长加大更经济合理;按"强桩、大间距、大桩帽"原则设计的复合地基比密桩复合地基更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路基 沉降 附加应力法 扩底桩 桩帽 等沉面 等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介玉新 李广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69,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加筋土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加筋土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加筋土看成由土与筋材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两者通过界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是把加筋土看成宏观上均匀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但是第一种方法至...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加筋土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加筋土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加筋土看成由土与筋材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两者通过界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是把加筋土看成宏观上均匀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但是第一种方法至少需要筋、土、界面三种本构关系模型和相应计算参数,当加筋层数较多时,计算处理的工作量较大.后一种思路的缺点在于复合材料是各向异性的,其刚度矩阵计算、方程求解都比较困难,而且它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参数也难以获得.为此介绍了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等效附加应力法.它的基本思路是把加筋土中筋的作用等效成附加应力沿筋的方向加在土骨架上,取加筋土中的土体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土 等效附加应力法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土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介玉新 李广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55,共5页
纤维加筋土是一种三维加筋的复合体,无法分离出筋、土的界面作用关系,所以无法用考虑筋、土、界面三者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计算。把纤维加筋土当成复合材料进行计算,需要根据纤维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理论推导或试验,建立加筋土... 纤维加筋土是一种三维加筋的复合体,无法分离出筋、土的界面作用关系,所以无法用考虑筋、土、界面三者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计算。把纤维加筋土当成复合材料进行计算,需要根据纤维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理论推导或试验,建立加筋土复合体的本构模型,这种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往往比较复杂。本文提出的等效附加应力法可以利用已有的素土的本构关系模型,不需建立新的模型,能够简单方便地用于纤维加筋土乃至一般加筋土的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土 等效附加应力法 计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介玉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48,共6页
加筋土中筋材与土的关系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与混凝土的关系类似。两者的计算方法也具有相似性。等效附加应力法根据附加节点力计算方法的不同分别对应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钢筋混凝土中经典的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构成了等效附加应力法的... 加筋土中筋材与土的关系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与混凝土的关系类似。两者的计算方法也具有相似性。等效附加应力法根据附加节点力计算方法的不同分别对应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钢筋混凝土中经典的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构成了等效附加应力法的理论基础。反过来,从等效附加应力的角度分析,虽然分离式、整体式、组合式3种方法的单元刚度矩阵不同,但在本质上其实是一致的,区别主要在于边界上等效附加节点力的分配有所不同。(整体式和分离式可看作是特殊的组合式。)等效附加应力法的思想揭示了3种方法内在的处理原理,并且能够用于解释3种方法计算结果异同的原因。借鉴接触面的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应变比例系数计算方法,也能在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中考虑筋材和土的滑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 等效附加应力法 节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基综合法迫降纠倾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彧 张贵文 +2 位作者 朱彦鹏 李春燕 衡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2,共7页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以倾斜结构物的缩尺模型为对象,进行应力解除法、应力附加法以及地基刚度软化法综合迫降纠倾的室内试验研究,对应力解除深度、应力附加值以及刚度软化注水量等纠倾参量依次设计3个水平数,分析和探讨3种纠倾技术的...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以倾斜结构物的缩尺模型为对象,进行应力解除法、应力附加法以及地基刚度软化法综合迫降纠倾的室内试验研究,对应力解除深度、应力附加值以及刚度软化注水量等纠倾参量依次设计3个水平数,分析和探讨3种纠倾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纠倾参量下的纠倾效果和回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纠倾参量取值由小增大,倾斜结构物的回倾量也由小增大。当设计参量的取值过大时,会出现因地基局部坍塌等纠倾失控的不良现象。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给出3种纠倾技术中主要设计参量的取值范围,讨论地基基础沉降量的估算方法,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倾斜结构物迫降纠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迫降纠倾 应力解除 应力附加 刚度注水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区房屋就地重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文兵 徐飞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3-437,共5页
为解决河南安林煤业有限公司压煤村庄实施房屋就地重建技术,结合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分析了老采空区的残余变形情况;通过附加应力法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 为解决河南安林煤业有限公司压煤村庄实施房屋就地重建技术,结合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分析了老采空区的残余变形情况;通过附加应力法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老采空区采动稳定后,采空区上方周围的建筑物仍会受到很小的残余变形,但残余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重建一般民房的载荷影响深度远小于裂缝带发育高度,不会引起老采空区的"活化",在对民房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房屋就地重建技术在该矿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重建 残余变形 老采空区“活化” 附加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竖直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临界扰动深度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文博 彭超 +1 位作者 张洪岩 马壮 《中国矿业》 2021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矿产资源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通过应力再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并形成应力拱承载上覆岩层的重量。当采空区地表进行建设时,地面竖直荷载的增加可能会破坏采空区的应力平衡状态,诱发采空区“活化”,导致安全隐患。为分析矿区地表开发利用适宜... 矿产资源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通过应力再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并形成应力拱承载上覆岩层的重量。当采空区地表进行建设时,地面竖直荷载的增加可能会破坏采空区的应力平衡状态,诱发采空区“活化”,导致安全隐患。为分析矿区地表开发利用适宜性,本文采用附加应力法和数值分析法,展开采空区地面竖直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临界扰动深度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竖直荷载影响深度与采空区垮落、裂隙带顶部界面接触时,刚好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结合矿区实际,计算得到矿区当荷载临界扰动深度为31.38 m,并利用FLAC 3D软件的模拟临界状态荷载(240 kPa)下采空区的稳定性,为矿区地灾防治、土地开发利用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稳定性研究 附加应力法 数值分析 荷载影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evaluating deformation response of existing metro tunnel due to excavation of adjacent foundation pit 被引量:10
11
作者 QIU Ju-tao JIANG Jie +2 位作者 ZHOU Xiao-jun ZHANG Yue-feng PAN Ying-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888-1900,共13页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generates soil deformation around existing metro tunnel with shield driving method,which may lead to the deformation of tunnel lining.It is a challenge to evaluate the deformation of s...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generates soil deformation around existing metro tunnel with shield driving method,which may lead to the deformation of tunnel lining.It is a challenge to evaluate the deformation of shield tunnel accurately an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tunnel upward displacement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s.A new simplified analyt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existing metro tunnel due to excavation unloading of adjacent foundation pit in this paper.Firstly,the additional stress of soils under vertical axisymmetric load in layered soil is obtained by using elastic multi-layer theory.Secondly,the metro tunnel is regarded as a Timoshenko beam supported by Winkler foundation so that the shear effect of tunnels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The additional stress acting on the tunnel due to excavation unloading in layered soil a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homogeneous soil.Additio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verified via two actual cases.Moreover,parametric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s of the metro tunnel by considering such factors as the variation of subgrade coefficient,offset distance from the excavation center to tunnel longitudinal axis as well as equivalent shear stiffness.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 tunnel simplified analytical method additional stress Timoshenko beam Winkler foun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lateral buckling analysis of idealized subsea pipelines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润 刘文彬 +1 位作者 吴新利 闫澍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416-427,共12页
In order to avoid the curing effects of paraffin on the transport process and reduce the transport difficulty,usuall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are us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oil and gas.The differences of... In order to avoid the curing effects of paraffin on the transport process and reduce the transport difficulty,usuall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are us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oil and gas.The differenc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ause additional stress along the pipeline,due to the constraint of the foundation soil,the additional stress can not release freely,when the additional stress is large enough to motivate the submarine pipelines buckle.In this work,the energy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deduc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global buckling modes of idealized subsea pipelin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buckling length and amplitude under different high-order global lateral buckling modes.To obtain a consistent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the principles of virtual displacements and the variation calculus for variable matching points are applied.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elasto-plastic theory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lateral global buckling of the pipelin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ateral buckling of pipelines are further studied.Based upon some actual engineering projects,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ones,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stress,the section rigidity of pipeline,the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trigging force to the high order lateral buckling are discussed.The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mall trigging force on pipeline is reliable in global buckling numerical analysis.In practice,increasing the section rigidity of a pipelin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e global buck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high order lateral buckling analytical solu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fluence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陷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机理及基于C#的软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超 田国灿 徐乃忠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2,共5页
在采煤沉陷区兴建建筑物,涉及到建筑物地基的长期安全稳定性,需要对沉陷区空间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文章分析了附加应力分析法在沉陷区地基空间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探寻出矩形建筑物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为拟建建筑物的尺寸选择提... 在采煤沉陷区兴建建筑物,涉及到建筑物地基的长期安全稳定性,需要对沉陷区空间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文章分析了附加应力分析法在沉陷区地基空间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探寻出矩形建筑物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为拟建建筑物的尺寸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附加应力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C#语言对采煤沉陷区空间稳定性评价与分析进行了程序设计与编写,实现了计算机对采煤沉陷区地基空间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为采煤沉陷区的地基空间稳定性评价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使得采煤沉陷区地基空间稳定性评价更科学、准确、便捷,为煤矿沉陷区兴建建筑物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区 地基稳定性 附加应力分析 分布规律 程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