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5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74-81,共8页
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一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其发展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底层受害者和"落在最后"的农民的关怀与同情。从3个方面论述了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的突出表现:一是他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忽... 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一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其发展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底层受害者和"落在最后"的农民的关怀与同情。从3个方面论述了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的突出表现:一是他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忽视弱势群体的批判;二是他对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关于农民贫困根源的批判;三是他认为应以自由看待农民发展的思想。认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对推进我国"三农"发展,特别是对领会和贯彻中央新近提出的"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 现代主流经济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以自由看待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艳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共6页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首先创立了“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并把发展定义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森的“能力方法”对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森的基础上,“能力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森...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首先创立了“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并把发展定义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森的“能力方法”对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森的基础上,“能力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森的“能力方法”对我国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能力方法 阿马蒂亚·森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马蒂亚·森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3
作者 张旭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除对福利经济学基础研究的贡献外,阿马蒂亚·森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主要贡献有:对"发展"的重新认识、对饥荒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的分析、技术选择与项目评估、剩余劳动力与失业问题、社会安全体系与金... 除对福利经济学基础研究的贡献外,阿马蒂亚·森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主要贡献有:对"发展"的重新认识、对饥荒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的分析、技术选择与项目评估、剩余劳动力与失业问题、社会安全体系与金融危机等。森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蒂亚·森 发展经济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4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实践意义
5
作者 王永兴 郭恺钊 +1 位作者 徐凤琴 王大树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共1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有机连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有机性的重要证明。深入理解这一思想和方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处理好发展和安全这一对国家治理核心命题之间关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了其理论来源和历史脉络。研究结果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不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的赓续和发展。本文还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索,发现其内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指导性。最后,本文从解决主要矛盾、化解系统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在当代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经济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点、现实堵点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亿久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共8页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理清企业家精神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原点,分析了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现实堵点,主要包括供需结构性矛盾、企业家认知偏差、政府政策供给缺口及社会舆论环境支持弱化。据此,在问题导向指引下,从价值认同、制度保障和社会生态三方面出发探寻纾解之策,以期为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的工作实践和启示
7
作者 王艺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9,共4页
习近平同志的地方工作实践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在问题导向的实践哲学方面,正定时期破解“高产穷县”困境提出的“不抓工业不富,不抓商业不活”论断,确立了发展作为解决根本问题的核心地位;在战略谋划的系统思维方面,福... 习近平同志的地方工作实践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在问题导向的实践哲学方面,正定时期破解“高产穷县”困境提出的“不抓工业不富,不抓商业不活”论断,确立了发展作为解决根本问题的核心地位;在战略谋划的系统思维方面,福建“弱鸟先飞”的差异化发展理念和浙江“八八战略”的资源统筹布局,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生动的区域实践样本;在制度创新的改革逻辑方面,从福州“3820”战略工程到上海浦东的制度突破,形成了以改革释放生产力的实践范式。这些地方治理经验表明,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对区域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处在新发展阶段,面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代课题,重温这些地方实践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既要传承“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把握矛盾本质,又要借鉴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更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因地制宜改革要求。系统梳理这些实践脉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解,更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法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地方实践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8
作者 李振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40多年间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制度创新与灵活性,推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忽视了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40多年间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制度创新与灵活性,推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忽视了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难以全面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应当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和共享五个方面剖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提供相关政策启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就是扩展自由——阿马蒂亚·森和他的《以自由看待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人则 于含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7,共6页
“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 (AmartyaSen)被称做“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 ,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 ,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 。
关键词 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 自由 发展 印度 价值标准 经济条件 公共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恩富 程言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3,共8页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等,都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等,都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这些方面的规律性发展过程,既是对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不断充分的演绎过程,又是对其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风险应对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梅花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18-20,25,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关系理论、社会生产力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经济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发展风险中的一般作用包括:导向作用、保证作用、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关系理论、社会生产力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经济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发展风险中的一般作用包括:导向作用、保证作用、激励作用;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反作用、经济竞争中的"软实力"作用、风险社会中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发展 风险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振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85,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大明显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目标、内容、环境、方法等几方面呈现出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等几方面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民族特色,两...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大明显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目标、内容、环境、方法等几方面呈现出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等几方面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民族特色,两大发展趋势具有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全球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关联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涛 王姝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8,共7页
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表现在本位、重点、文化思维上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央集权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和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特征。中国发展道路具有独特的历史关系和... 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表现在本位、重点、文化思维上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央集权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和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特征。中国发展道路具有独特的历史关系和可持续性,也必然影响今后中国道路的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发展道路之间的历史关联的探讨,有助于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征和延续性,更有助于认识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经济思想 中国发展道路 历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经济特区发展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73,共4页
本文概述了江泽民经济特区发展思想 ,认为主要包括 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理论特点主要有 3个。这些思想指明了特区发展的方向 ,进一步促进了特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
关键词 江泽民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发展思想 社会发展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瑟·刘易斯经济发展思想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金兴 胡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9,共7页
文章简要评述发展经济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阿瑟·刘易斯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理论贡献。刘易斯按照古典传统,建立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模型,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 文章简要评述发展经济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阿瑟·刘易斯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理论贡献。刘易斯按照古典传统,建立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模型,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重视政府在落后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注意到政府的局限性。刘易斯对经济发展过程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当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刘易斯 经济发展理论 思想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思想文明进程中的民国经济思想——以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林远 邹进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9-128,F0003,共11页
民国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积极吸纳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就,进行全新的学术建构,创造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文明的学术体系,彰显了学术的独立性与生命力。其中,留学生在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三个方面甚至取得了跻身世界经济学学术... 民国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积极吸纳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就,进行全新的学术建构,创造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文明的学术体系,彰显了学术的独立性与生命力。其中,留学生在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三个方面甚至取得了跻身世界经济学学术之林的辉煌学术成就,影响了世界经济思想文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留学生 学术建构 学术体系 无形资产理论 货币理论 发展经济 民国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建波 沈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曲折中发展,前后历经了第一代学者、第二代学者、第三代学者以及新崛起的一代。与阶段划分视角、主题研究转换视角等传统分析思路不同,代际传承视角综合了整个学科的学术发展与人才教育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曲折中发展,前后历经了第一代学者、第二代学者、第三代学者以及新崛起的一代。与阶段划分视角、主题研究转换视角等传统分析思路不同,代际传承视角综合了整个学科的学术发展与人才教育发展情况。总体而言,第一代学者的奠基、第二代学者的深入挖掘、第三代学者的与时俱进与崛起的新一代学者的新追求,构成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主流化、现实化和国际化则成为今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思想 代际传承视角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科学技术和精神共同作用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构成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发展 动力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贸易思想综议及对当前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俊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2,共6页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仅需要新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也需要创新对外经济发展的思想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应在传统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仅需要新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也需要创新对外经济发展的思想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应在传统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更新对外经济发展思想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贸易理论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思想 思想理论 危机时期 国际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述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2期2-5,共4页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正确处理地...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践的产物 ,更是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成果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色彩。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 :第一 ,深刻分析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的方针原则 ;第三 ,缩小地区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江泽民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