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奈克拉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曹林萍 费小明 +3 位作者 雷芳 余先球 杨元林 汤郁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VEN+LDAC方案治疗的33例unfit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方案的治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共入组33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其中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29例,继发AML 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81天,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467(104~812)天,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95(104~637)天。诱导化疗结束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9.7%,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未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blood count recovery,CRi)总和达到36.4%,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orphologic leukemia-free state,MLFS)达到3%,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达到30.3%。中位治疗疗程为3.0(1.0~6.5)个疗程。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不良反应,多为≥Ⅲ级血液学毒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TP53基因、疗程数、治疗反应均会影响OS率(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疗程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AML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后有反应且维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剂量阿糖胞苷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邵越霞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总结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对2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于诱导治疗获完全缓解 (CR)... 总结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对2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于诱导治疗获完全缓解 (CR)后 ,使用以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 (每次HDAraC2.0g/m2) ,累计79例次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AraC累积剂量≤24g/m2 的条件下 ,其神经毒性较轻而且可逆 ;骨髓抑制、呕吐、药物热及皮疹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在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后即获缓解。肝脏、肾脏、心脏等受损极少。提示在HD -AraC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力的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使患儿安全完成巩固诱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瘤 剂量阿糖胞苷 不良反应 支持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冬 李娟 +4 位作者 罗绍凯 彭爱华 童秀珍 谭恩勋 洪文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半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28例,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方案。【...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半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28例,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方案。【结果】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完全缓解15例(54%),部分缓解6例(21%),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40%),部分缓解3例(10%),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对急非淋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效果较佳。ID-Ara-c 组完全缓解的15例中,急非淋有10例(67%),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占8例。对照组完全缓解的12例中,急非淋有7例(58%),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仅3例。【结论】对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疗效好,急非淋又优于急淋。但中等剂量阿糖胞苷发热和角膜、结膜炎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急性复发 阿糖胞苷 中等剂量 依托泊苷 伊达比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时杰 代荣钦 +3 位作者 臧玉柱 陈玉清 雷平冲 张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848,共1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脊膜的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5%。PCNSL对放疗敏感.但单纯放疗维持有效时间短。化疗在治疗PCNSL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脊膜的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5%。PCNSL对放疗敏感.但单纯放疗维持有效时间短。化疗在治疗PCNSL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甲氨喋呤(MTX)方案治疗PCNSL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剂量阿糖胞苷 甲氨喋呤 临床观察 治疗 PCNSL 非霍奇金淋巴瘤 单纯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敏 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AM L患者给予4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治疗后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8例初治患者中5年以...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AM L患者给予4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治疗后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8例初治患者中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为75.9%(44/58)。HD-AraC匀速静滴120 min时,血液和脑脊液中的AraC和AraU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安全有效,是AML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阿糖胞苷 白血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红薇 丁小萍 周雪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观察和护理 阿糖胞苷 剂量化疗 化疗后 预防出血 治疗 ARA-C 99年 死亡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8例护理
7
作者 张秋霞 李清芬 +1 位作者 李素娥 贾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剂量 阿糖胞苷 药物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和小剂量阿糖胞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8
作者 张天弼 哈德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80-481,共2页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NF-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疗效。方法:30例CML作为治疗组,采用IFN-α+LD-Ara-c治疗,18例CML作为对照组单用INF-α治疗,分别观察其在血液学和细胞...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NF-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疗效。方法:30例CML作为治疗组,采用IFN-α+LD-Ara-c治疗,18例CML作为对照组单用INF-α治疗,分别观察其在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学缓解率77%,细胞遗传学缓解率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 P<0.05)。结论:IFN-α+LD-Ara-c可改善CML的临床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剂量 阿糖胞苷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学 细胞遗传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完全缓解率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晴 张勤 陆冬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阿糖胞苷对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2016年7月—2019年3月采用常规治疗的32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大剂量阿糖... 目的研究大剂量阿糖胞苷对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2016年7月—2019年3月采用常规治疗的32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的32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在患儿治疗后其1年无病总生存率对比A组患儿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2年、3年无病总生存率大于A组患儿(P<0.05)。B组患儿在治疗后其中位生存时间多于A组患儿,其白细胞下降时间、血小板下降时间少于A组患儿(P<0.05);而生存质量评分对比A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在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大于A组患儿,总完全缓解率多于A组患儿(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来说,在运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后,能够促进其治疗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增强其2年、3年无病总生存率,但是,其各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较多,会产生骨髓抑制,临床中应对此实施用药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治疗 剂量阿糖胞苷 效果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缓解后患者15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祝辉 高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70-2071,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缓解后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9例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第1、3、5d用HD—Ara—C持续3h以上静脉滴注,1—2次/年... 目的 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缓解后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9例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第1、3、5d用HD—Ara—C持续3h以上静脉滴注,1—2次/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和5年的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和5年的DFS情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D—Ara—C用于AML缓解后的维持强化治疗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的DF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阿糖胞苷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无病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8法检测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惠君 周妮娜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索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剂量、时间与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梯度范围内(0.1~200μmol/L)、Ara-C作用不同时间(4~48 h),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ALL)和NB4(AML)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与特征规律。结... 目的探索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剂量、时间与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梯度范围内(0.1~200μmol/L)、Ara-C作用不同时间(4~48 h),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ALL)和NB4(AML)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与特征规律。结果 Jurkat细胞和NB4细胞在一定的Ara-C作用浓度范围内,均存在着随作用时间延长,增殖抑制逐渐提升的效应。在4 h和8 h 2个作用时间组中,随着Ara-C剂量递增,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而NB4细胞仅在0.5~50μmol/L浓度梯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与效应的相关性。结论 Ara-C作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剂量相关性,Jurkat对Ara-C的敏感性高于NB4。[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60-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剂量梯度 CCK-8法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焕杰 梁华 +2 位作者 贺雅琳 马彩军 杨少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四肢骨折手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1组(S1)、舒芬太尼2组(S2)和舒芬太尼3组(S3),每组15例。分别给予0.03ug·kg^-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四肢骨折手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1组(S1)、舒芬太尼2组(S2)和舒芬太尼3组(S3),每组15例。分别给予0.03ug·kg^-1·h^-1、0.04ug·kg^-1·h^-1、0.05ug·kg^-1·h^-1的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记录术后各时点镇痛、镇静效果评分、SpO2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评分:S1组各时点明显高于S2组、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评分:S1组各时点明显低于S2组、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三组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S3组有2例术后出现嗜睡,与S1组、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04ug·kg^-1·h^-1。用于小儿四肢手术后静脉镇痛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和镇痛 舒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永贵 朱兰英 毛海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 (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FBV)、透析前血球压积 (HCT)及透析 2h尿素...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 (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FBV)、透析前血球压积 (HCT)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 ;另外 ,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 0h、2h、4h血浆肝素抗 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 ,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 (P <0 0 5 ) ,第 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 (P >0 0 5 ) ,SH组则下降 (P <0 0 5 ) ,透析 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抗 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 4hLMWH组高于SH组 (P <0 0 5 )。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投药 剂量 低分子量肝素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可欣 李冬梅 +1 位作者 李树蕾 聂毓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 Cu- Zn SOD和 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予硝酸镧 6个月后 ,2 0 .0 mg· kg-1组 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 LPO的含量则显著升高 ;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较高剂量 ( 2 0 .0、1 0 .0 mg·kg-1)硝酸镧的直接损伤可使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较低剂量 ( 2 .0、0 .2及 0 .1 mg·kg-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类 投药 剂量 硝酸盐类 药理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体 过氧化物 心脏 药物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和亚惊厥剂量戊四唑对大鼠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丽君 王敏珍 +3 位作者 吴晓华 徐淑君 罗建红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3-215,224,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戊四唑刺激对大脑皮层内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 ( NMDA)受体 NR1、NR2 A和NR2 B 3种亚单位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 ( 35 mg/kg)和惊厥剂量 ( 5 0 mg/kg)的戊四唑 ,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分离大脑皮层 ,...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戊四唑刺激对大脑皮层内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 ( NMDA)受体 NR1、NR2 A和NR2 B 3种亚单位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 ( 35 mg/kg)和惊厥剂量 ( 5 0 mg/kg)的戊四唑 ,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分离大脑皮层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NMDA受体 NR1、NR2 A、NR2 B 3种亚单位的蛋白含量。结果 :注射戊四唑亚惊厥剂量和惊厥剂量组大鼠的行为学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但 NMDA受体 3种亚单位仅 NR2 A亚单位在 1h点有显著性增高 ,且惊厥剂量组 NR2 A的表达量比亚惊厥剂量组高 ( P<0 .0 5 )。惊厥剂量组 NR2 A和NR2 B表达有先增加再降低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 ,而 NR1亚单位改变不明显。结论 :戊四唑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戊四唑首先影响 NR2亚单位蛋白的表达 ,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唑/投药和剂量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小剂量L-甲状腺素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正言 杨荣旺 +3 位作者 梁黎 陈汉云 陈肖肖 杨茹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最适剂量。方法:138例CH患儿按总T3(TT3)、总T4(TT4)和TSH的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和重型三组,各组分别给予(3.5±1.0)μg/(kg.d)、(4.3±0.7)μg/(kg.d)、(4.7&#...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最适剂量。方法:138例CH患儿按总T3(TT3)、总T4(TT4)和TSH的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和重型三组,各组分别给予(3.5±1.0)μg/(kg.d)、(4.3±0.7)μg/(kg.d)、(4.7±0.6)μg/(kg.d)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片,并于1、2、3个月复测血清TT3、TT4和TSH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剂量;治疗至2岁左右测试发育商。结果:138例患儿左旋甲状腺素起始平均剂量为(4.3±0.9)μg/(kg.d)。治疗1个月后各组患儿的平均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2个月后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的上1/2,临床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但此时仍有32.6%的患儿TSH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治疗后各组临床和生化指标达正常的时间无差异(P=0.925),三组间的起始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间3个月内的平均用药剂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18例患儿治疗至2岁,智力测试平均发育商为116.7±17.0。结论:治疗CH的起始用药剂量以(4.3±0.9)μg/(kg.d)为宜;CH的治疗最好根据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量,做到剂量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疗法 左甲状腺素/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联合小剂量IL-2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夏大静 鲍建芳 +1 位作者 沈建根 邵传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IL-12与IL-2 的最佳剂量配伍,以充分发挥两种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从而减少使用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方法:静止的或用小剂量IL-2 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含不同浓度IL-12 和(或)... 目的:探讨IL-12与IL-2 的最佳剂量配伍,以充分发挥两种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从而减少使用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方法:静止的或用小剂量IL-2 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含不同浓度IL-12 和(或)IL-2 的培养液培养后,分别用3H-TdR掺入法和LDH释放法测定PBMC的增殖作用及杀瘤活性。结果:①5~50 IU/m lIL-12 单独不能诱导PBMC增殖,但能与小剂量(10 IU/m l)IL-2 协同而促进PBMC的增殖,且能延长增殖作用时间。②经IL-12 作用后,PBMC对NK敏感的K562细胞及NK抵抗的Raji细胞均产生明显的杀伤活性。激活的PBMC经IL-12 和IL-2 各10 IU/m l联合培养后,对K562 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72.0±4.2% 和65.4±5.8% ,显示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人PBMC在体外经10 IU/m lIL-2激活后,再加入IL-12 和IL-2各10 IU/m l共同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投药和剂量 白细胞介素12/投药和剂量 药物协同作用 单核细胞/药物作用 免疫疗法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化疗和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张天弼 许红雁 +3 位作者 温伟英 黄少芳 彭金秀 哈德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91-692,共2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化疗和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大剂量米托蒽醌(M ito)+阿糖胞苷(A ra-C)+足叶乙甙(V p16)方案和脐血输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35例,其中难治性21例、复发性14例。结果:完全缓解率68.6%,部分缓... 目的:研究大剂量化疗和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大剂量米托蒽醌(M ito)+阿糖胞苷(A ra-C)+足叶乙甙(V p16)方案和脐血输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35例,其中难治性21例、复发性14例。结果:完全缓解率68.6%,部分缓解率17.1%,总缓解率85.7%。骨髓抑制期短,无化疗相关死亡,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M ito+A ra-C+V p16方案和脐血支持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化疗 支持治疗 难治性白血病 脐血 临床研究 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 复发性白血病 Vp16方案 完全缓解率 骨髓抑制期 输注治疗 足叶乙甙 阿糖胞苷 米托蒽醌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
19
作者 刘子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总结出能直观反映小儿氯胺酮麻醉深度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5~6岁小儿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Ketamine,KTM)1mg.kg-1、2mg.kg-1,比较组内不同时点、组...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总结出能直观反映小儿氯胺酮麻醉深度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5~6岁小儿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Ketamine,KTM)1mg.kg-1、2mg.kg-1,比较组内不同时点、组间同时点心率变异功率谱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氯胺酮后,A、B两组心率变异功率谱中,除了心率(HR)外,其余成分值较基础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B组低频(LF)、高频(HF)、心率变异指数(HRVI)比A组小(P<0.05)。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后心率变异功率谱中除HR外,其他成分值下降且幅度与剂量有关,其中HRVI变化最为直观敏感,可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氯胺酮/投药和剂量 输注 静脉内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鸡投药须知
20
作者 周横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5期24-24,共1页
采用“一水二料三注射”的投药方式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一水”,是将可溶于水的药物投入饮水中供鸡群自由饮用,药物剂量要加倍;“二料”,是按正常治疗剂量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中供鸡采食;“三注射”,是对病情严重、饮食不佳的... 采用“一水二料三注射”的投药方式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一水”,是将可溶于水的药物投入饮水中供鸡群自由饮用,药物剂量要加倍;“二料”,是按正常治疗剂量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中供鸡采食;“三注射”,是对病情严重、饮食不佳的鸡分别进行注射治疗,从而兼顾不同病情的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方式 鸡群 药物剂量 注射治疗 治疗剂量 饮水 病情 采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