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类药物诱发痛觉过敏的药物干预 被引量:2
1
作者 顾永丽 孙增先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632-635,共4页
应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时可能诱发痛觉过敏,此时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不仅不能加强其镇痛效果,反而可能导致疼痛加剧,在这种情况下需应用其他的镇痛药物进行干预。该文总结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诱发痛觉过敏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 应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时可能诱发痛觉过敏,此时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不仅不能加强其镇痛效果,反而可能导致疼痛加剧,在这种情况下需应用其他的镇痛药物进行干预。该文总结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诱发痛觉过敏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选择镇痛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痛觉过敏 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强 李树人 崔伟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07-710,共4页
阿片类药物能够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即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目前它的机制并不确定,可能与中枢谷氨酸能系统活性增强、阿片受体功能改变、外周受体的作用、内源性神经肽的作用、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系统功... 阿片类药物能够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即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目前它的机制并不确定,可能与中枢谷氨酸能系统活性增强、阿片受体功能改变、外周受体的作用、内源性神经肽的作用、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系统功能降低以及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成分发生变化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痛觉过敏 分子生物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的诊断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郑碧鑫 宋莉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阿片类药物促使中枢敏化并诱导痛觉过敏这一现象被称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该现象已经被大量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所证实。近年来,随着OIH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也有更新... 阿片类药物促使中枢敏化并诱导痛觉过敏这一现象被称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该现象已经被大量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所证实。近年来,随着OIH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也有更新,但临床上对OIH的诊断,特别是如何区分OIH与阿片类药物耐受(opioid tolerance,OT)仍是一大难题。本文着重就OIH的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优化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痛觉过敏 药物耐受 诊断 防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4受体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卿文祥 鄢建勤 +3 位作者 张成梁 张俊杰 翟振平 呼家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究P2X4受体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组(N0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组(R1组)、瑞芬太尼1.0μg/(kg.min)组(R2组)、瑞芬太尼1.5μg/(kg.min)组(R... 目的:探究P2X4受体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组(N0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组(R1组)、瑞芬太尼1.0μg/(kg.min)组(R2组)、瑞芬太尼1.5μg/(kg.min)组(R3组)、瑞芬太尼5.0μg/(kg.min)组(R4组)。于处理前1 d(T1),尾静脉置管后30 min(T2),停药后30 min(T3),1 h(T4),2 h(T5),24 h(T6)测量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获得诱导痛觉过敏最佳的瑞芬太尼输注速度;随后取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生理盐水组(N组)、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瑞芬太尼1.0μg/(kg.min)组(R组)。于上述处理时间点T1,T2,T4测量大鼠PWMT和PWTL,并于停药后1 h选取大鼠脊髓腰膨大检测P2X4受体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另取成年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切口痛模型并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生理盐水组(I+N组)和切口痛模型并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瑞芬太尼1.0μg/(kg.min)组(I+R组)。于上述处理时间点T1,T2,T3,T4,T5,T6以及8 h(T7)和72 h(T8)测量大鼠PWMT和PWTL,于停药后1 h取大鼠脊髓腰膨大组织检测P2X4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状态。结果:T3和T5时间点PWMT和PWTL的趋势均为R4组<R3组<R2组<R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4时间点R2,R3,R4组的PWMT和PWTL趋势为R4组<R2组、R4组<R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2,R3,R4组在T4时间点的PWMT和PWTL低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组相比,R组大鼠T4时间点的PWMT和PWT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R组与N组两组大鼠脊髓腰膨大的P2X4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N组相比,I+R组大鼠在T4,T5,T6时间点的PWMT和PWT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I+R组大鼠脊髓P2X4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I+R组大鼠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较I+N组明显增强。结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可致大鼠痛觉过敏,单纯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可能与P2X4受体无关;瑞芬太尼可导致切口痛大鼠出现更明显的痛觉过敏,其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及P2X4受体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 P2X4受体 切口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使用阿片类药物产生痛觉过敏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5
作者 杨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89,共1页
表观遗传是指由环境因素通过改变基因转录而不改变DNA序列引起的表型的改变。表观遗传的一个主要分子学机制是DNA的富含CpG区域的碱基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甲基化通过抑制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或招募抑制因子,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并产生... 表观遗传是指由环境因素通过改变基因转录而不改变DNA序列引起的表型的改变。表观遗传的一个主要分子学机制是DNA的富含CpG区域的碱基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甲基化通过抑制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或招募抑制因子,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变化。很多因素均可引起DNA甲基化的改变,如年龄、生活方式、暴露于化学物质或使用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机制 阿片类药物 痛觉过敏 DNA序列 慢性 基因转录 去甲基化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锦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治疗 痛觉过敏 诱发 疼痛敏感性 耐受机制 镇痛作用 戒断反应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秀茹 林尧 +3 位作者 吴碧玲 陈文华 张良成 林鹏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全...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组于T_(4-5)、T_(6-7)椎旁间隙各注射0.33%罗哌卡因15 ml;C组于相同位置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均予七氟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术前24 h及术后24、48 h采用Von Frey纤毛测量机械痛阈。记录术后0.5、1、2、6、12、24、48 h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记录术中七氟醚、瑞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及PACU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泵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及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镇静过度、低氧血症、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48 h T组机械痛阈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0.5、1、2、6、12 h T组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镇痛泵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ACU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C组(P<0.05)。T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长于C组,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缓解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痛觉过敏 阿片类药物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病人术前内源性阿片肽、痛觉敏感度及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崇皓 张妙 +1 位作者 李怀亮 张林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疼痛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氧耗、降低通气功能等多种不良反应,减慢病人康复,是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过度镇痛则会产生痛觉过敏、呼吸抑制、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围手术期镇... 疼痛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氧耗、降低通气功能等多种不良反应,减慢病人康复,是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过度镇痛则会产生痛觉过敏、呼吸抑制、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围手术期镇痛治疗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直接相关,然而对于疼痛及镇痛评价仍然缺乏客观准确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兴奋 阿片类药物 痛觉敏感 呼吸抑制 内源性阿片肽 药物依赖 通气功能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丙诺啡透皮贴联合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兆宝 黄明勇 +1 位作者 罗君 何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67-469,472,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遗留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据报道,在60岁或以上的人群中PHN的发生率接近为50%[1]。顽固的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遗留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据报道,在60岁或以上的人群中PHN的发生率接近为50%[1]。顽固的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PHN的治疗目前多采用神经调控技术和药物联合治疗[2]。近年,阿片类药物逐渐应用于PHN的治疗[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诺啡 NEURALGIA 阿片类药物 加巴喷丁 疗效研究 痛觉过敏 中枢敏化 免疫力低下 生活质量 感觉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