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根藤中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黄兹宝
陈咪咪
+3 位作者
张勇
张小坡
董琳
张彩云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251-258,共8页
为了寻找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中具有降糖活性的阿朴菲类生物碱,以无根藤为研究对象,通过酸溶碱沉法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获取总生物碱,并通过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为了寻找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中具有降糖活性的阿朴菲类生物碱,以无根藤为研究对象,通过酸溶碱沉法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获取总生物碱,并通过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评价所得阿朴菲类生物碱对HL-7702细胞葡萄糖消耗活性。鉴定结果发现1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无根藤米丁(1)、无根藤米里丁(2)、小唐松草宁碱(3)、新木姜子素(4)、N-metilseconeolitsine(5)、N-methyl-2,3,6-trimethoxymorphin-andien-7-one(6)、10-O-甲基汝兰碱(7)、无根藤定碱(8)、norneolitsine(9)、O-甲基无根藤碱(10)、无根藤碱(11)、filiformine(12)、降南天竹碱(13),其中,化合物5和13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葡萄糖消耗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11显著促进HL-7702细胞葡萄糖消耗,具有研究开发成降糖先导化合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根藤
阿朴菲类生物碱
提取分离
波谱解析
葡萄糖消耗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荷包地不容生物碱成分研究及3种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毒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
4
2
作者
晏菲
马云淑
+2 位作者
汪波
陈成
王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995,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TLC、紫外光谱、NMR、MS等方法对荷包地不容(Stephania.dicentrinifera H.S.Lo&M.Yang)中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法进行同亚属植物中所得三种阿朴菲类(Aporphine,AP)生物碱的急性毒性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TLC、紫外光谱、NMR、MS等方法对荷包地不容(Stephania.dicentrinifera H.S.Lo&M.Yang)中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法进行同亚属植物中所得三种阿朴菲类(Aporphine,AP)生物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比较几种AP类生物碱的毒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分离和鉴定了3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AP型的荷包牡丹酮(Dicentrinone,Dico)和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Dic),以及原小檗碱(Protoberberine,PBB)型的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Tet)。其中Dico为首次从荷包地不容中分离出来,其LD_(50)=7.266 mg/kg,Dic的LD50=26.802 mg/kg,异可利定(Isocorydine,Isoc)的LD_(50)=32.16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地不容
阿朴菲类生物碱
荷包牡丹酮
荷包牡丹碱
异可利定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3
作者
赵奇志
赵毅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6-324,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包括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活性、离子通道作用活性、抗血清素活性、细胞毒性、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神经系统活性、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其他活性等十个方面,并对其构效关系...
综述了近年来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包括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活性、离子通道作用活性、抗血清素活性、细胞毒性、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神经系统活性、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其他活性等十个方面,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朴菲类生物碱
生物
活性
构效关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傅春燕
刘永辉
+2 位作者
周中流
尹文清
陈凯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2,共3页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g/L时,瓜馥木总生物碱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g/L时,瓜馥木总生物碱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它们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4535、1.3921、2.0200、1.9084、1.6413、2.7041g/L;从瓜馥木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的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6种病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1,2-亚甲二氧基-N-甲氧酰基-阿朴菲生物碱对6种病菌的EC50分别为0.1539、0.2334、0.1367、0.1735、0.4012、0.316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馥木总
生物碱
阿朴菲类生物碱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合成、抗黑色素瘤活性及其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
3
5
作者
万怡莉
仲辉
+1 位作者
陈莉
孙建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9-535,共7页
以A环1,2-亚甲二氧基为取代,合成了一系列在D环9,10,11位含不同取代基的共10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其结构均经ESI-MS、^(13)C NMR和^(1)H NMR确认。通过MTT实验探究此类化合物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潜在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构效关系...
以A环1,2-亚甲二氧基为取代,合成了一系列在D环9,10,11位含不同取代基的共10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其结构均经ESI-MS、^(13)C NMR和^(1)H NMR确认。通过MTT实验探究此类化合物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潜在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构效关系,同时采用斑马鱼体内急性毒性实验对活性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以显著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Ⅳa的抗黑色素瘤活性最强且安全范围大,可作为抗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朴菲类生物碱
合成
黑色素瘤
安全性评价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根藤中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黄兹宝
陈咪咪
张勇
张小坡
董琳
张彩云
机构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海南医学院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251-258,共8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2SHFZ037)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MS040)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Qhys2021-364)。
文摘
为了寻找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中具有降糖活性的阿朴菲类生物碱,以无根藤为研究对象,通过酸溶碱沉法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获取总生物碱,并通过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评价所得阿朴菲类生物碱对HL-7702细胞葡萄糖消耗活性。鉴定结果发现1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无根藤米丁(1)、无根藤米里丁(2)、小唐松草宁碱(3)、新木姜子素(4)、N-metilseconeolitsine(5)、N-methyl-2,3,6-trimethoxymorphin-andien-7-one(6)、10-O-甲基汝兰碱(7)、无根藤定碱(8)、norneolitsine(9)、O-甲基无根藤碱(10)、无根藤碱(11)、filiformine(12)、降南天竹碱(13),其中,化合物5和13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葡萄糖消耗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11显著促进HL-7702细胞葡萄糖消耗,具有研究开发成降糖先导化合物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无根藤
阿朴菲类生物碱
提取分离
波谱解析
葡萄糖消耗活性
Keywords
Cassytha filiformis
aporphine alkaloids
extraction-separation
spectral analysis
glucose consumption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荷包地不容生物碱成分研究及3种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毒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
4
2
作者
晏菲
马云淑
汪波
陈成
王辉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99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51)
文摘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TLC、紫外光谱、NMR、MS等方法对荷包地不容(Stephania.dicentrinifera H.S.Lo&M.Yang)中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法进行同亚属植物中所得三种阿朴菲类(Aporphine,AP)生物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比较几种AP类生物碱的毒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分离和鉴定了3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AP型的荷包牡丹酮(Dicentrinone,Dico)和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Dic),以及原小檗碱(Protoberberine,PBB)型的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Tet)。其中Dico为首次从荷包地不容中分离出来,其LD_(50)=7.266 mg/kg,Dic的LD50=26.802 mg/kg,异可利定(Isocorydine,Isoc)的LD_(50)=32.167 mg/kg。
关键词
荷包地不容
阿朴菲类生物碱
荷包牡丹酮
荷包牡丹碱
异可利定
LD50
Keywords
Stephania, dicentrinifera H. S. Lo & M. Yang
aporphine alkaloids
dicentrinone
dicentrine
isocorydine
LD50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3
作者
赵奇志
赵毅民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6-324,共9页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包括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活性、离子通道作用活性、抗血清素活性、细胞毒性、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神经系统活性、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其他活性等十个方面,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阿朴菲类生物碱
生物
活性
构效关系
进展
Keywords
aporphinoid alkaloid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tm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progress
分类号
Q946.91 [生物学—植物学]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傅春燕
刘永辉
周中流
尹文清
陈凯玲
机构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省新邵县红十字会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2,共3页
基金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项目(XK200805)
文摘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g/L时,瓜馥木总生物碱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它们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4535、1.3921、2.0200、1.9084、1.6413、2.7041g/L;从瓜馥木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的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6种病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1,2-亚甲二氧基-N-甲氧酰基-阿朴菲生物碱对6种病菌的EC50分别为0.1539、0.2334、0.1367、0.1735、0.4012、0.3168g/L。
关键词
瓜馥木总
生物碱
阿朴菲类生物碱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Keywords
Total alkaloid of Fissistigma oldhamii
Aporphine alkaloids
Pathogenic fungi
Inhibitory activities
分类号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合成、抗黑色素瘤活性及其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
3
5
作者
万怡莉
仲辉
陈莉
孙建博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9-5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1870325,No.31500277)。
文摘
以A环1,2-亚甲二氧基为取代,合成了一系列在D环9,10,11位含不同取代基的共10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其结构均经ESI-MS、^(13)C NMR和^(1)H NMR确认。通过MTT实验探究此类化合物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潜在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构效关系,同时采用斑马鱼体内急性毒性实验对活性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以显著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Ⅳa的抗黑色素瘤活性最强且安全范围大,可作为抗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阿朴菲类生物碱
合成
黑色素瘤
安全性评价
构效关系
Keywords
aporphine alkaloids
synthesis
melanoma
safety evaluation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914.5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根藤中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
黄兹宝
陈咪咪
张勇
张小坡
董琳
张彩云
《热带生物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荷包地不容生物碱成分研究及3种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毒性初步评价
晏菲
马云淑
汪波
陈成
王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朴菲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赵奇志
赵毅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研究
傅春燕
刘永辉
周中流
尹文清
陈凯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合成、抗黑色素瘤活性及其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
万怡莉
仲辉
陈莉
孙建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