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翻译实践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林海 石艳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是一本介绍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著作。作者结合翻译该书的实践,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提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可以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对文学翻译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 《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是一本介绍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著作。作者结合翻译该书的实践,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提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可以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对文学翻译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更易于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 功能对等理论 文学翻译 语言形式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全球化语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2
作者 林丰民 《阿拉伯世界》 2002年第2期63-68,共6页
全球化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全球文化一体化还是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全球化都对阿拉伯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阿拉伯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学的体裁、创作的手法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全球化对阿拉伯文学的... 全球化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全球文化一体化还是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全球化都对阿拉伯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阿拉伯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学的体裁、创作的手法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全球化对阿拉伯文学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阿拉伯文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表达。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阿拉伯文坛正在思考应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语境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多元化 文化一体化 负面影响 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 被引量:4
3
作者 晏如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1期15-17,9,共4页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44年来,中国翻译出版了160种阿拉伯文学作品,而自1890至1949年近60年中,仅出版了7种。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两件喜事 近年来,阿拉伯文坛上的最大喜事,当数埃及作家纳吉布·迈哈富兹荣获...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44年来,中国翻译出版了160种阿拉伯文学作品,而自1890至1949年近60年中,仅出版了7种。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两件喜事 近年来,阿拉伯文坛上的最大喜事,当数埃及作家纳吉布·迈哈富兹荣获198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消息初播之时,迈哈富兹先生正在午睡。夫人听到广播,喜出望外,急忙唤醒先生。睡意朦胧的老先生不以为然,说“不会的”,接着又睡起来。夫人听到电台反复播送,随后又将先生唤醒,不多时又有电话打来,共和国总理向先生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文学译介 文学翻译 《三部曲》 纪伯伦 诺贝尔文学 文学作品翻译 文学译作 翻译出版 畅销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与西欧骑士文学的渊源 被引量:2
4
作者 仲跻昆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3期29-33,共5页
阿拉伯文豪塔哈·侯赛因博士曾说过:“如果我们说,欧美西方尽管现在优越,但他们的一切优越、一切科学都要归功于中世纪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去的那些丰富、持久的文化根柢,那我们绝不是在过甚其词,也不是在吹牛胡说。”美国学者希提在... 阿拉伯文豪塔哈·侯赛因博士曾说过:“如果我们说,欧美西方尽管现在优越,但他们的一切优越、一切科学都要归功于中世纪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去的那些丰富、持久的文化根柢,那我们绝不是在过甚其词,也不是在吹牛胡说。”美国学者希提在其《阿拉伯通史》一书中也说:“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火炬主要的举起者。……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 尽管由于“欧洲中心论”的思想作祟,人们大多对西方文化、文学受古代阿拉伯文化、文学影响一事,不是一无所知,就是所知甚少,但这种影响的存在却是一个不容否认、不可忽视的事实。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学对西欧骑士文学兴起的影响,即是一例。 西欧的骑士文学繁荣于12、13世纪,以法国为最盛。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住在堡垒里,剥削农奴。“后来骑士土地成为世袭,于是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11世纪90年代开始的十字军东侵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接触到东方生活和文化。骑士精神逐渐形成了。爱情在他们生活中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并为她们服务。他们常常为了爱情去冒险。 在他们看来,能取得贵妇人的欢心,能在历险中取得胜利,便是骑士的最高荣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士文学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 骑士小说 十字军东侵 文艺复兴 爱情 西班牙 阿拉伯 中古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尔斯泰与阿拉伯文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顺贤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2期26-28,共3页
伟大的俄罗斯思想家、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对东方文化、文学情有独钟,其中包括阿拉伯文化和文学。
关键词 托尔斯泰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学 巴布教派 列夫·托尔斯泰 民间故事 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俄国文学 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忡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4期35-38,共4页
阿拉伯诗歌与欧洲诗歌阿拉伯诗歌的历史悠久.早在贾希利亚时期,诗人几乎都被各自的部落尊为代言人或历史的记录者,地位较高。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七首悬诗”看,诗歌的语言优美,格律齐整,体现出较为成熟的风格。伊斯兰教兴起后,诗歌被... 阿拉伯诗歌与欧洲诗歌阿拉伯诗歌的历史悠久.早在贾希利亚时期,诗人几乎都被各自的部落尊为代言人或历史的记录者,地位较高。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七首悬诗”看,诗歌的语言优美,格律齐整,体现出较为成熟的风格。伊斯兰教兴起后,诗歌被赋予弘扬宗教的新任务,到阿拔斯朝,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歌创作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了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帝国 中世纪 民间文学 安达卢西亚 普罗旺斯 欧洲文学 诗歌 《十日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蔡伟良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3期35-37,共3页
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学在安达卢西亚的传播如同中世纪阿拉伯东方一样,安达卢西亚阿拉伯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安达卢西亚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经济生活的富庶,都对文学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安达卢... 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学在安达卢西亚的传播如同中世纪阿拉伯东方一样,安达卢西亚阿拉伯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安达卢西亚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经济生活的富庶,都对文学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安达卢西亚诗风极盛,甚至是“男女老幼、贵族平民皆吟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卢西亚 阿拉伯文化 爱情诗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 自然景色 哲理诗 诗歌主题 写景诗 讽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代表会议暨“世纪之交的阿拉伯文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被引量:2
8
作者 仲跻昆 《阿拉伯世界》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外国文学学会 阿拉伯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的不幸与辉煌
9
作者 屈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0-51,共2页
阿拉伯文学的不幸与辉煌屈文 多年采,一提a阿拉(日,人们自先自想到宗教和战争;至于文学,如民除了《一千零一夜》之外,就没什么可谈的了。同丹国内出版的一些世弄文学、外国文学之类的作而集团各种文学辞书,大分担“亚非拉”浓... 阿拉伯文学的不幸与辉煌屈文 多年采,一提a阿拉(日,人们自先自想到宗教和战争;至于文学,如民除了《一千零一夜》之外,就没什么可谈的了。同丹国内出版的一些世弄文学、外国文学之类的作而集团各种文学辞书,大分担“亚非拉”浓缩在一个栏目(条目)里,目“独D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作家 《一千零一夜》 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 纳吉 《吉尔伽美什》 文学 政治自由 现实主义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与欧美文学的相互影响
10
作者 马瑞瑜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3期64-65,共2页
中世纪,当欧洲还处于黑暗的教会统治时,阿拉伯文学已似明珠熠熠夺目。阿拉伯文学对于西方文学的影响到处可见,例如,伊本·阿拉比的《登霄记》、麦阿里的《宽恕书》及《一千零一夜》都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光辉的人文主义思想、精美的... 中世纪,当欧洲还处于黑暗的教会统治时,阿拉伯文学已似明珠熠熠夺目。阿拉伯文学对于西方文学的影响到处可见,例如,伊本·阿拉比的《登霄记》、麦阿里的《宽恕书》及《一千零一夜》都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光辉的人文主义思想、精美的艺术手法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重大影响;意大利但丁《神曲》中关于天堂地狱的描写完全得益于《登霄记》及《宽恕书》;薄伽丘从口传的《一千零一夜》等东方故事中吸取了养分写出了《十日谈》;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十日谈》一样,模仿《一千零一夜》的楔子(或称“总引”)形式,先介绍故事缘由,后引出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欧美文学 阿拉伯作家 比较文学 《一千零一夜》 纪伯伦 现代主义 《十日谈》 伊本·阿拉比 侨民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语体风格
11
作者 王有勇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2期75-79,共5页
阿拉伯文学语体是为了适应文学艺术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言语体式,与口语语体相近,是一种非实用性的语体类型,其主要功能是借助形象语言反映色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语体风 文学作品 口语语体 文学创作 个性化 社会生活 形象语言 文学体裁 情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阿拉伯文学及其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上)
12
作者 康曼敏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在典籍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中,阿拉伯文学占有显著的地位.这支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奇葩,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何谓阿拉伯文学?历史上,古代是指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中古时期是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后来一提到阿拉伯近代和现... 在典籍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中,阿拉伯文学占有显著的地位.这支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奇葩,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何谓阿拉伯文学?历史上,古代是指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中古时期是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后来一提到阿拉伯近代和现代文学,则是指阿拉伯各国的文学.古代阿拉伯文学是以散文和诗歌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翻译出版 现代诗歌 《卡里来和笛木乃》 现实主义 阿拉伯帝国 文学 纪伯伦 狮身人面像 《一千零一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和伊斯兰文化研讨会侧记
13
作者 闻杰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1期12-12,共1页
由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联袂举办的《阿拉伯文学和伊斯兰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0月31日至12月2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以... 由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联袂举办的《阿拉伯文学和伊斯兰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0月31日至12月2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以及编辑出版界从事阿拉伯文学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和教学的30余名专家、教授出席了研讨会。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社科院外文所郅溥浩副研究员,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学院阿语系朱凯副教授,秘书长,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伊宏主持会议。上海外国语学院阿语系副系主任蔡伟良副教授致开幕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世界古代史和人类学家、杭州大学名毛昭析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他说,在商业大潮席卷全国的今天,阿拉伯文学和伊斯兰文化研究的园地依然绿茵葱葱,令人感到欣慰;对与会学者在陈设简陋的会议室里,清茶一杯,潜心进行学术研讨的执著精神备加赞赏。他勉励学者们发扬首创精神,不断奉献出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研讨会 文学研究会 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研究 社科院 外语学院 世界古代史 副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学巨匠阿卡德的爱情观和女性观
14
作者 李玲 《阿拉伯世界》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阿卡德理想中的爱情,应完美纯真、甘美如诗,具有柏拉图式的清纯。但他认为,女性有三大致命的人格缺陷:被动,幼稚,反复无常。阿卡德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20世纪初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感情经历的产物,许多观... 阿卡德理想中的爱情,应完美纯真、甘美如诗,具有柏拉图式的清纯。但他认为,女性有三大致命的人格缺陷:被动,幼稚,反复无常。阿卡德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20世纪初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感情经历的产物,许多观点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观 无常 阿拉伯文学 爱情观 作家 主观色彩 完美 观点 社会环境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阿拉伯文学及其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下)
15
作者 康曼敏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8年第1期37-39,共2页
在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散文是表达优美,结构精良,风格雄辩,含有严密思想的作品.关于它产生的年代,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但不少认为它产生在《古兰经》之前,然后与《古兰经》并行发展、繁荣.艺术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短明... 在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散文是表达优美,结构精良,风格雄辩,含有严密思想的作品.关于它产生的年代,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但不少认为它产生在《古兰经》之前,然后与《古兰经》并行发展、繁荣.艺术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短明了的方式阐明思想.它主要分为演说、批评、书信三大类.阿拉伯著名的演说家有:齐亚德·本·艾比、哈扎兹·本·尤素福、穆赫塔·沙格菲·本·弗贾埃、艾哈纳大·本·伊萨;麦地那的泰米姆·达利;沙姆的格兰和奥扎依.到了阿拔斯朝,散文创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数量上甚至超过了诗歌作品.当派别斗争和叛乱之火平息,阿拉伯的雄辩艺术(指演说)衰落时,人们便借助文化知识和写作艺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用笔代替了嘴.行政文书、国家的印刷品,艺术和文学的争鸣取代了演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民族 翻译出版 纪伯伦 作家 《古兰经》 黎巴嫩 伊西丝 艺术散文 外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阿拉伯文学奖面面观
16
作者 纪焕祯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8年第2期59-60,共2页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埃及语言学会就设立了小说创作奖,可惜后来中断了.1958年起,埃及正式设立国家文学荣誉奖,当年塔哈·侯赛因首先获得该奖,次年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嘎德得奖,1960年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获此殊荣,1968年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被推上领奖台.此奖一年一度,从未中断,得奖者以诗人和小说家居多,也有少数剧作家和大学教授.按章程规定,得奖人一般应为健在者,但也授予过刚刚去世的作家,因为有的作家生前硕果累累,但错过了机会,对此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予以追认.埃及是阿拉伯文学的沃土,在阿拉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自当首推埃及人.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创设于1901年.多少年来,阿拉伯文化机构先后推荐过埃及的塔哈·侯赛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诺贝尔文学 阿拉伯文学 科威特 短篇小说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诗歌创作 国家文学 小说创作
全文增补中
试论伊斯兰初期的阿拉伯文学
17
作者 蔡伟良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4期34-36,共3页
伊斯兰初期的阿拉伯文学通常指穆罕默德时期和四大哈里发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虽没有贾希利亚时期的文学那么辉煌,却颇富特色,是那一时期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一、穆罕默德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由于诗人大多来自贾希... 伊斯兰初期的阿拉伯文学通常指穆罕默德时期和四大哈里发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虽没有贾希利亚时期的文学那么辉煌,却颇富特色,是那一时期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一、穆罕默德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由于诗人大多来自贾希利亚时期,因此就其风格而言,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摆脱贾希利亚时期的诗歌风格.贾希利亚时期,诗歌是为部落服务的,就一定意义上说,诗人便是部落的代言人,是部落利益的卫道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 演说辞 《古兰经》 诗歌风格 阿拉伯文学 哈里发 诗人群体 政治斗争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侨民文学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晨 《阿拉伯世界》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丰富多彩、华丽优美的阿拉伯侨民文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阿拉伯文学中的一支特殊流派,极具文学价值。特定的历史背景使它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对阿拉伯传统文学进行了一系列勇敢的改革和创新,其结果使东西方文学成功地融合... 丰富多彩、华丽优美的阿拉伯侨民文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阿拉伯文学中的一支特殊流派,极具文学价值。特定的历史背景使它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对阿拉伯传统文学进行了一系列勇敢的改革和创新,其结果使东西方文学成功地融合了起来,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阿拉伯东方文学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民文学 文学价值 传统文学 东方文学 阿拉伯文学 独特 流派 东西方 勇敢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的初期文学
19
作者 海维谅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4期10-14,共5页
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在纳季德、希贾兹两行政区域统一后,于伊历1357年5月17日(公元1932年9月18日)宣布成立的。此后的领域包括东部达兰以外的南部阿西尔及纳吉朗等地。拥有如此辽阔的地域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便从长计议,开始考虑如... 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在纳季德、希贾兹两行政区域统一后,于伊历1357年5月17日(公元1932年9月18日)宣布成立的。此后的领域包括东部达兰以外的南部阿西尔及纳吉朗等地。拥有如此辽阔的地域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便从长计议,开始考虑如何推进全面的发展与建设。其首要者,乃是地方的治安,生命财产的保障。以前,从纳季德到麦加或由麦加往麦地那的旅客就结队旅行,其安全也无保障,凡独行者,在途中不但财物被歹徒抢走,且有性命危险。安定为治国之本。为地方安定,人民乐业计,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严厉执行伊斯兰教法令,决不容情。他曾亲自由利雅得出发,步行前往麦加。据说,他在途中只带两名要员,一位是有权威的法官,另一位是有执行权的警官。沿途私访查询,遇有杀人抢劫案件时,犯者被捕后即命法官审判,查明真相后就地惩罚,杀人者抵命,盗窃者砍手,强奸者死刑,冤枉人者鞭笞八十。随行警官立即执行,并以审判经过,及执行情况公诸官报UMMUL QURA,以周知国人。如是者数次,地方治安大有改善,旅客远途独行而安全无虞,是以生命财产均有保障,至道不拾遗,国家大治。在此环境之下,各项建设均有起色,而尤以文教为甚。教育振兴,出版受鼓励,从而人才辈出,颇有百鸟争鸣之气象,而政治已上轨道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王国 侨民文学 麦地那 阿拉伯文学 文学 安萨里 作家 文学作品 伊斯兰教法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千零一夜》看中世纪阿拉伯社会主流价值观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培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60-66,共7页
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民间神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反映中世纪阿拉伯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惟一经典作品。其所反映的,是阿拉伯民族统一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史,是了解和考察中世纪阿拉伯社会转型进程的一个缩影,是阿拉伯帝国... 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民间神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反映中世纪阿拉伯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惟一经典作品。其所反映的,是阿拉伯民族统一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史,是了解和考察中世纪阿拉伯社会转型进程的一个缩影,是阿拉伯帝国处于上升发展并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走向繁荣并形成其主流价值观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学 主流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