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81-86,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应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坚持官民两个渠道并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走出去策略。文末还提出了"四个注意",即要注意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要注意了解对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要注意用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传播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中国文化内敛性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阿拉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教俗之争新态势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宪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92,共10页
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总统后,阿拉伯世界结束了“阿拉伯之春”以来宗教与世俗力量共处的状态,进入了教俗力量激烈博弈的阶段。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力量也效仿埃及,要求本国伊斯兰政权下台。埃及教俗力量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世俗... 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总统后,阿拉伯世界结束了“阿拉伯之春”以来宗教与世俗力量共处的状态,进入了教俗力量激烈博弈的阶段。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力量也效仿埃及,要求本国伊斯兰政权下台。埃及教俗力量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世俗力量担心执政的伊斯兰温和力量,坐稳江山后原形毕露,实行政教合一,建立神权统治,因而利用经济形势未有好转的机会和民众的不满,采取非常手段推翻了宗教力量政权。但是,这难以解决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面临的问题,况且极端势力会利用混乱局面扩大影响,从而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为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长远利益,教俗力量间需要做出明智的妥协。以军方为核心的世俗力量要尊重选举结果,改变以武力推翻民选政府的过时做法。宗教力量执政后则应该严格按照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政教分离的原则来制定宪法,放弃任何通过伊斯兰法来治理社会的意图,摒弃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对外政策。唯有如此,阿拉伯世界才能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俗力量 教俗之争 穆斯林兄弟会 阿拉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战乱与和平,动荡与稳定相伴相随。彻底消除战乱的威胁进而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安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阿拉伯各国人民长期以来苦苦追寻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目前仍是乱局一片的情势下,阿拉伯世界如何面... 在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战乱与和平,动荡与稳定相伴相随。彻底消除战乱的威胁进而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安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阿拉伯各国人民长期以来苦苦追寻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目前仍是乱局一片的情势下,阿拉伯世界如何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和谐与发展,是人们应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阿拉伯世界应该从外部、内部、宗教等方面去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设想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问题与原因 和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对中东剧变的认知变化与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包澄章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76,共17页
在国内政治发展、地区形势变化、域内外大国干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东剧变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安全、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五年多来,阿拉伯国家社会各界对中东剧变的成因、性质、结果及影响不断进行着反思。阿拉伯... 在国内政治发展、地区形势变化、域内外大国干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东剧变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安全、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五年多来,阿拉伯国家社会各界对中东剧变的成因、性质、结果及影响不断进行着反思。阿拉伯国家精英、学者、青年等群体对这场剧变认知的变化,反映了作为变革主体的阿拉伯人已从最初寻求推翻旧体制的狂热和盲目逐渐回归理性,这对阿拉伯国家探索发展道路和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进政治现代化、构建自身话语体系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中东剧变 政治与社会转型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闵捷 马云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53-59,共7页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期,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政策 阿拉伯世界 人文外交 国家利益 公共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第三条道路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宪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5,共9页
当前阿拉伯世界动荡所反映出来的态势是:世俗力量的救国和改造社会的道路难以为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渐趋式微。阿拉伯世界面临第三条道路的选择:或是选择移植西方式民主政体;或是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既适应现代社... 当前阿拉伯世界动荡所反映出来的态势是:世俗力量的救国和改造社会的道路难以为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渐趋式微。阿拉伯世界面临第三条道路的选择:或是选择移植西方式民主政体;或是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既适应现代社会和国际潮流,又尊重本地区历史和文化传统,包容宗教和世俗民主的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第三条道路 军事强人 西方式民主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土耳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信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0,共2页
一带一路是全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它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称,将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推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也是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度融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 一带一路是全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它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称,将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推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也是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度融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流,可以将具有中国悠远历史的茶文化对阿拉伯世界加以传播和推介,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价值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的战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茶文化 阿拉伯世界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浪潮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这股浪潮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作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世界 ,由于自身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受全球化浪潮巨...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这股浪潮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作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世界 ,由于自身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受全球化浪潮巨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阿拉伯世界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阿拉伯世界研究》创刊200期感言与寄语
9
作者 朱威烈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共3页
光阴荏苒,《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其前身《阿拉伯世界》于1978年创办,到1982年获教育部批准公开发行,至今已出到总第200期了。现任主编丁俊教授和编辑部都希望我作为创始主编能撰文以志纪念。盛情难却,这里谨就记忆所及稍谈一点往事和感受... 光阴荏苒,《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其前身《阿拉伯世界》于1978年创办,到1982年获教育部批准公开发行,至今已出到总第200期了。现任主编丁俊教授和编辑部都希望我作为创始主编能撰文以志纪念。盛情难却,这里谨就记忆所及稍谈一点往事和感受,权作200期感言与寄语。我在漫长的教师生涯里总共创编过三种刊物,它们是1978年起创办的《阿拉伯世界》、2007年起与国外合作出版的《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英文版)和2015年教育部批准出版的《中东地区发展(年度)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生涯 阿拉伯世界 中东地区 创编 感言 英文版 公开发行 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10
作者 武志勇 森娜 刘子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3,共7页
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 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道德经》传播;2000年至今,《道德经》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出现第一本汉语直译本。能够抚慰读者心灵,与阿拉伯文化中苏菲思想的精神相通,是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立足于悠久而友好的交往历史,英法等强势语种作为桥梁,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两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思想 阿拉伯世界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沟通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的友好桥梁——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口述实录
11
作者 孔寒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1950年3月出生于巴勒斯坦的图尔克利木市,1967年参加法塔赫,投身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69年到中国接受过短期的政治和军事培训。从1971年起,穆斯塔法开始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在这期间,他在北京大学获得了学...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1950年3月出生于巴勒斯坦的图尔克利木市,1967年参加法塔赫,投身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69年到中国接受过短期的政治和军事培训。从1971年起,穆斯塔法开始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在这期间,他在北京大学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担任过巴勒斯坦驻华办事处副主任,巴勒斯坦驻老挝大使、驻朝鲜大使,1992年至2002年任驻华大使。穆斯塔法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发展,见证并参与构建了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关系的发展。2015年,孔寒冰教授对穆斯塔法做了近二十小时的访谈。本文就是根据访谈整理的,讲述的是他怎样当上驻华大使及其在任十年间为发展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所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华大使 巴勒斯坦 阿拉伯世界 中国 斯塔 口述实录 阿拉伯国家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炮声犹在 民主欲奈何--阿拉伯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2
作者 李荣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3,共1页
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裹挟着金融危机的余波震撼全球。两年过去了,昔日政坛大佬或已亡故或已锒铛入狱,但枪炮声、呼喊声仍未远去,自由、民主的旗帜仍然立足未稳,公平正义仍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忽近忽远。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经... 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裹挟着金融危机的余波震撼全球。两年过去了,昔日政坛大佬或已亡故或已锒铛入狱,但枪炮声、呼喊声仍未远去,自由、民主的旗帜仍然立足未稳,公平正义仍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忽近忽远。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经济停滞并存,保守与激进的对抗、东方与西方的竞逐、大国势力的干涉与介入,西亚北非仍然是战争与动乱的热土。如何评估中东剧变发生的原因、具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枪炮 民主 金融危机 日常生活 阿拉伯 公平正义 政治动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进程
13
作者 周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阿拉伯世界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恐怖活动等都是各大媒体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点新闻。最近,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变革似乎成了这一切的关键,成了阿拉伯世界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阿拉伯人对民主的解读;阿拉伯... 阿拉伯世界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恐怖活动等都是各大媒体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点新闻。最近,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变革似乎成了这一切的关键,成了阿拉伯世界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阿拉伯人对民主的解读;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改革尝试;阿拉伯世界民主进程的瞻望诸方面对该问题作一初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民主进程 尝试与瞻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温和力量在阿拉伯世界的崛起
14
作者 郭宪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91,共10页
在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世界动荡中,各种力量激烈博弈,局势异常纷繁复杂。在这种扑朔迷离的进程中,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温和力量脱颖而出。他们审时度势,参加了世俗宪政体制下的议会和总统选举,并取得不菲的成绩。伊斯兰... 在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世界动荡中,各种力量激烈博弈,局势异常纷繁复杂。在这种扑朔迷离的进程中,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温和力量脱颖而出。他们审时度势,参加了世俗宪政体制下的议会和总统选举,并取得不菲的成绩。伊斯兰温和力量在军事强人政权垮台后能够脱颖而出,是其放弃建立神权统治的目标、接受政教分离的宪法原则和选择和平手段的结果。尽管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只要坚持走与世俗力量和解的道路,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伊斯兰温和力量将会创造新的辉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温和力量 穆斯林兄弟会 阿拉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祝贺《阿拉伯世界》公开发行十周年
15
作者 戴炜栋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2期3-3,共1页
《阿拉伯世界》自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公开发行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回顾它走过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来,编缉部的同志在有关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国内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了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阿拉伯世界》自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公开发行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回顾它走过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来,编缉部的同志在有关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国内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了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编缉 执行党 编辑质量 信息交流 世界经济 文化交流 一本 国际政治 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发展机遇,繁荣阿拉伯研究——贺《阿拉伯世界》创刊100期
16
作者 杨光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利用 创刊 繁荣 非洲研究 编辑部 刊物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面旗帜——贺《阿拉伯世界》创刊百期
17
作者 杨言洪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5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百期 创刊 旗帜 公开发行 无私奉献 意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尺竿头 更上一步——贺《阿拉伯世界》发行百期
18
作者 杨福昌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5期2-3,共2页
2005年9月,恰逢本刊公开发行百期。承蒙国内中东问题研究和阿拉伯问题研究的前辈、同行学者和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的抬爱,赐寄贺辞,他们都肯定了本刊20余载来的办刊宗旨和努力,也热情地鼓励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在由衷... 2005年9月,恰逢本刊公开发行百期。承蒙国内中东问题研究和阿拉伯问题研究的前辈、同行学者和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的抬爱,赐寄贺辞,他们都肯定了本刊20余载来的办刊宗旨和努力,也热情地鼓励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在由衷感激他们美好祝愿的同时,心里一直在提醒自己:对比兄弟刊物的进步和成绩,距离时代的要求和学科的发展,本刊相形见拙之处,实不知凡几,即鲁鱼亥豕,尚时有出现。在此,谨借百期之机,一吐衷曲,期盼着国内外的友人、同行专家、资深学者和年轻才俊,继续帮助我们,在本刊努力提升学术含量的过程中,慷慨提供、推荐各种研究心得、课题成果,为把这块专门从事阿拉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园地办成一个具有能代表我国水平的学术平台,我们会继续介绍阿拉伯国家学者对某一问题的论述,更希望刊登国内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如能实现,则本刊幸甚,中国的阿拉伯研究幸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公开发行 百期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阿拉伯国家 专家学者 同行专家 学术含量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百期感言
19
作者 国少华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新兴角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罕默德·赛利姆 包澄章(译)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7,共10页
本文认为,中俄对叙利亚危机的处理方法势必对未来阿拉伯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处理方法产生的积极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中国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贡献,通过协调一致的方法与阿拉伯世界新政权接触,巩固"中阿合作论坛",解决中阿双... 本文认为,中俄对叙利亚危机的处理方法势必对未来阿拉伯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处理方法产生的积极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中国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贡献,通过协调一致的方法与阿拉伯世界新政权接触,巩固"中阿合作论坛",解决中阿双边贸易尤其是与"阿拉伯之春"所在国贸易的不平衡,集中对这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把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提到阿以谈判的议程上去,并在巴以问题、伊核问题等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之春” “四点主张” “中阿合作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