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
1
作者 谭宝东 潘军 +3 位作者 崔连旭 梁学军 潘裕烽 陆大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3-550,共8页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DNA样本进行APOE基因检测,并按照APOE基因...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DNA样本进行APOE基因检测,并按照APOE基因型分为APOE2型组(9例)、APOE3型组(58例)、APOE4型组(37例)。给予所有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健康状态[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血肿清除、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3组总有效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1)和复发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APOE3型组总有效率高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5)、复发率低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5)APOE2型组。3组KPS评分、血肿量及血肿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前APOE3型组较APOE2型组KPS评分高(P=0.009)、血肿量(P=0.000)和血肿面积(P=0.000)大,且APOE4型组较APOE2型组血肿量大(P=0.038);治疗后1个月APOE3型组KPS评分高于APOE2型组(P=0.000)和APOE4型组(P=0.000),血肿量和血肿面积均小于APOE2型组(P=0.000,0.000)和APOE4型组(P=0.000,0.000);治疗后3个月APOE3型组KPS评分高于(P=0.007)、血肿面积小于(P=0.046)APOE2型组。组内不同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发现,APOE2型组、APOE3型组和APOE4型组治疗后1个月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00,0.000,0.000),治疗后3个月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00,0.000,0.000)和治疗后1个月(P=0.001,0.000,0.000);3组治疗后1个月血肿量(P=0.000,0.000,0.000)和血肿面积(P=0.000,0.000,0.000)小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肿量和血肿面积小于治疗前(血肿量:P=0.000,0.000,0.000;血肿体积:P=0.000,0.000,0.000)和治疗后1个月(血肿量:P=0.002,0.000,0.000;血肿体积:P=0.000,0.000,0.000)。KPS评分、血肿量及血肿面积的处理因素与测量时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均P=0.000),APOE3型组KPS评分、血肿量及血肿面积变化幅度最大,提示APOE3型患者对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反应最佳,疗效最好。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疗效关系密切,且APOE3型患者表现出最佳疗效和安全性,有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载脂蛋白E类 多态现象 遗传 阿托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潜在机制
2
作者 王涛宁 杜昌旺 +1 位作者 李瑞春 梁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40,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通过chEMBL、NCBI PubChem Compound、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isGeNET等网络数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通过chEMBL、NCBI PubChem Compound、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isGeNET等网络数据库获取阿托伐他汀靶基因及CSDH的相关基因,韦恩图筛选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的潜在靶基因并使用R语言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阿托伐他汀药物分子与靶基因编码蛋白之间的结合能力。建立内皮细胞炎症模型,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FITC-Dextran透过实验检测阿托伐他汀对炎症模型中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19个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的潜在靶基因。富集分析表明,这些靶基因主要与调控炎症、血管生成和凝血/纤溶过程有关。根据蛋白互作分析结果,选择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白介素-8(CXCL-8/IL-8)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家族成员1(SERPINE-1)等5个靶基因与阿托伐他汀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上述靶基因编码蛋白与阿托伐他汀分子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效果。在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中,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上述基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炎症标志分子的表达或分泌(IL-6:F=64.526,P<0.001;CXCL-8/IL-8:F=37.779,P<0.001;ICAM-1:F=86.253,P<0.001;VCAM-1:F=39.631,P<0.001;MMP-2:F=264.413,P<0.001;MMP-9:F=86.675,P<0.001;SERPINE-1:F=71.180,P<0.001),并能减轻由于炎症所导致的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F=343.890,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CSD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P2Cm减轻阿托伐他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3
作者 赵诗晗 唐才林 +3 位作者 陈宇 黄伟康 罗凤蓉 白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3-1282,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Cm(protein phosphatase 2Cm,PP2Cm)特异性过表达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潜在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饲养♂C57BL/6J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敲除小鼠(FGF21-KO)和野生型(WT)小鼠12周后建模。...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Cm(protein phosphatase 2Cm,PP2Cm)特异性过表达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潜在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饲养♂C57BL/6J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敲除小鼠(FGF21-KO)和野生型(WT)小鼠12周后建模。分为Atorvastatin组、Control组、Atorvastatin+PP2Cm OE组、FGF21-KO+vehicle组、FGF21-KO+PP2Cm OE组、WT+vehicle组、WT+PP2Cm OE组。在第4、8、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运用q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测定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小鼠细胞、组织和血清中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浓度,BCAA分解代谢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究过表达PP2C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对变化最明显的FGF21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素、耐糖水平,使BCAA水平升高,而过表达PP2Cm可减轻以上变化。在Atorvastatin+PP2Cm OE组中,FGF21的mRNA、蛋白、浓度表达均上调。无论PP2Cm是否过表达,敲除FGF21均使BCAA、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高于WT组。结论FGF21可能是PP2Cm参与调控阿托伐他汀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子,过表达PP2Cm可通过调节FGF21减轻该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胰岛素抵抗 支链氨基酸 蛋白磷酸酶2Cm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支链-酮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仲宝华 张金忠 +1 位作者 王春良 石淑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脂、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心肌谱酶、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8%vs 80.33%,χ^(2)=6.157,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44±0.39)mmol/L vs(1.23±0.30)mmol/L,P=0.001;(55.36±13.37)%vs(50.29±10.44)%,P=0.021]。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血脂代谢、BNP、心肌谱酶和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气阴两虚 阿托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滋阴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微循环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改善的影响
5
作者 桂璐 王巍 张莎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旨在探究健脾滋阴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微循环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100例冠心病微循环障碍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 目的旨在探究健脾滋阴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微循环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100例冠心病微循环障碍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给予健脾滋阴汤。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微循环功能、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胸闷、胸痛、乏力疲惫、心悸气短、失眠盗汗的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冠状动脉流量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其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T波段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健脾滋阴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微循环障碍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微循环功能,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并改善患者心电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滋阴汤 阿托他汀 冠心病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学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立 钟凤林 +3 位作者 刘绍江 肖衡 王世海 何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名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名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BMD及血钙(Ca)、血磷(P)、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及1型胶原羧基端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Ca、P、β-CTX及P1NP都有不同程度改变,血Ca、P、β-CT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1NP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改变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提升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骨质疏松症 阿托他汀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独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卒中复发率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温淼 杨波 +3 位作者 于丹丹 张婧 杨中华 刘丽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672-3674,3680,共4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独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和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独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和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每组60例。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独用药组患者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卒中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NIHSS评分、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用药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8.3%(11/60)、8.0%(5/60),联合用药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分别为6.7%(4/60)、5.0%(3/60);两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33、0.13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发生高尿酸血症〔β=0.986,SE=0.737,Waldχ^2=0.463,OR=2.680,95%CI(0.967,7.744),P〉0.05〕、是否卒中复发〔β=0.220,SE=0.296,Waldχ^2=0.150,OR=1.246,95%CI(0.479,5.883),P〉0.05〕无影响。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较单独阿司匹林在降低缺血性卒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和卒中复发率中未体现出明显优势,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阿司匹林 阿托他汀 高尿酸血症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萍 刘秀红 +6 位作者 程向红 崔玉焕 杜亚军 郭停 杨琴 但国梅 杨宗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52-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应用于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应用于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继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血脂: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99±0.17)、(1.12±0.13)、(2.03±0.3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6±0.1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42±2.31)mg/L]、白介素-6(IL-6)[(18.12±3.54)p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APN)[(11.22±4.14)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继发心血管疾病:观察组继发心血管发病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阿司匹林 2型糖尿病 继发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磊 王宏涛 +3 位作者 魏聪 张军芳 唐思文 肖维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阿托伐他汀组(ATO)、阿司匹林组(ASP)、通心络组(TXL)、ATO联合ASP...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阿托伐他汀组(ATO)、阿司匹林组(ASP)、通心络组(TXL)、ATO联合ASP组(A+A)以及3药联用ATS低剂量组(ATS-L)、高剂量组(ATS-H),饲以高脂饲料同时灌胃给药,每组20只;另选20只同系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饲以普通饲料;12周末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形态变化,酶比色法、ELISA法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AS组动脉内皮剥脱,内皮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斑块形成明显。血清TC、TG、LDL、hs-CRP水平较CON组均明显升高(P<0.01),HDL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ICAM-1、VCAM-1及MCP-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TC、TG、LDL、hs-CRP水平(P<0.05或P<0.01),下调主动脉ICAM-1、VCAM-1及MCP-1蛋白表达(P<0.05或P<0.01),其中ATO、ASP、TXL 3组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A及ATS-L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3药单用组(P<0.05或P<0.01),但均高于ATS-H组(P<0.05);ATS-H组血清HD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用药组(P<0.05或P<0.01)。且三药联用ATS干预后动脉内皮完整,内皮下泡沫细胞明显减少,脂质斑块明显消退。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不仅具有确切的调脂作用,而且能够协同抗炎,延缓AS脂质斑块的形成,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三药单用及两西药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 - 通心络 阿托他汀 阿司匹林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篓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痰瘀互结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梦豪 张晓丹 +3 位作者 杨慰 余思思 蔡艳 李家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 考察丹篓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痰瘀互结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篓片,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管... 目的 考察丹篓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痰瘀互结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篓片,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VEGF、ET-1)、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脂蛋白a、ApoB/A1)、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缺血发作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心脏缺血总负荷)、SAQ评分、安全性指标(AST、ALT、Scr、BUN)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ET-1、TC、TG、LDL-C、脂蛋白a、ApoB/A1、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降低(P<0.05),NO、VEGF、HDL-C、SAQ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篓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痰瘀互结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临床症状,调节血脂,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篓片 阿托他汀钙片 稳定性心绞痛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淑琴 范恒 +1 位作者 邓立军 吴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NSE、UA、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阿司匹林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尿酸 高敏 C 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指标及超声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伟 高辰玮 +2 位作者 孙毅 刘伟亮 阎学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水平及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水平及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老年UAP患者13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曲美他嗪组69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嗪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硝酸甘油服用量、脂代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心脏超声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血清指标[Ang-2、YKL-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差异,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美他嗪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vs 67.2%,P<0.05)。2组治疗后SAQ评分、HDL-C、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曲美他嗪组治疗后SAQ评分、HDL-C、LVEF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服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LVEDD、LVMI、血清Ang-2、YKL-40、vWF、MMP-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曲美他嗪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服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LVEDD、LVMI、血清Ang-2、YKL-40、vWF、MMP-9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UAP能提升疗效,改善老年UAP患者脂代谢及心功能,下调血清Ang-2、YKL-40、vWF、MMP-9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曲美他嗪 阿托他汀 脂类代谢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庭学 吴国平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96-1297,130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肠溶阿司匹林 颈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高血糖诱导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冷昌龙 周梅 +4 位作者 李友维 林款 孙宾莲 舒细记 柳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糖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H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T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比较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分级评分,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糖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H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T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比较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分级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出血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免疫球蛋白G(IgG)、闭锁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T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评分、IgG荧光强度、IgG、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HT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评分、IgG荧光强度及IgG、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73±1.19)分vs(3.91±0.94)分,16.7%vs 41.6%,58.3%vs 91.6%,(1.00±1.04)分vs(2.58±1.13)分,(504.30±105.52)a.u vs(859.91±153.28)a.u,4.55±1.40 vs 12.06±3.73,1.87±0.41 vs 2.95±0.68,1.47±0.24 vs 2.12±0.23,P<0.05,P<0.01],ZO-1、occludin、claduin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55±0.20 vs 0.53±0.10,0.92±0.11 vs 0.35±0.07、0.58±0.04 vs 0.30±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抑制MMP-2、MMP-9激活,上调ZO-1、occludin、claudin5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抑制高血糖诱导的脑缺血后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小鼠 近交C57BL 模型 动物 脑缺血 脑出血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菁 周维智 刘晓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1组(34例)、干预2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干预1组和2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mg/d,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mg/d;对照组1:3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后3周检测血中CD62P、PAC-1、hs—CRP;治疗后6个月时超声检查斑块及血脂情况。结果干预1、2组及对照组比较:①斑块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3组不稳定性斑块数分别为54、46、49个,稳定性斑块为5、6、4个,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44、34、50个,稳定性斑块为15、17、5个。与治疗前自身和对照组比较,两个干预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干预组治疗后,CD62P、PAC-1及hs—CRP较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后两个干预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4.0mmol/L者,干预1、2组治疗前分别为2例和1例,治疗后为7例和14例(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治疗后急性脑血管事件,对照组3例,干预1组1例,干预2组0例。干预2组药物不良反应有6例(18.8%),干预1组有1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阿司匹林联合10mg/d的阿托伐他汀较20mg/d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C反应蛋白 阿托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红 龚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41-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用对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继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用对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继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心血管事件。结果:(1)血脂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炎症因子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血管事件机率的变化:观察组继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并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阿司匹林 糖尿病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阿托伐他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毅 李建宽 +1 位作者 杨红 李青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阿托伐他汀(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IO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bw)]和双环醇组[200 mg/(kg·bw)]...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阿托伐他汀(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IO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bw)]和双环醇组[200 mg/(kg·bw)],采用ATO灌胃造模。除模型组外,IOE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IOE,双环醇组给予双环醇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连续灌胃2个月后,测定各组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肝功能、肝脏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指标,观察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并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相关蛋白X(Bax)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IOE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β和IL-6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ALP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JNK和p38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IOE低、中、高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果表明,IOE对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以及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本试验结果可为预防和治疗临床长期服用ATO产生的肝毒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阿托他汀 药物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Lp-PLA2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长彬 周福亮 贾大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7-582,590,共7页
目的 评估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围手术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择期行PCI的NSTE-ACS患者193例,根据降脂... 目的 评估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围手术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择期行PCI的NSTE-ACS患者193例,根据降脂方案,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A20组)、阿托伐他汀40 mg组(A40组)、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组(A20+E10组)、阿托伐他汀4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组(A40+E10组)。观察围手术期血浆Lp-PLA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随访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析因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2个因素间无交互作用(P> 0.05),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均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浆Lp-PLA2水平(P <0.05)。术前各组Lp-PLA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各组Lp-PLA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 <0.001)。对4组Lp-PLA2围手术期变化值进行两两比较,A40组、A20+E10组、A40+E10组均高于A20组,A40+E10组高于A40组(P <0.05),其余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与术前比较,各组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围手术期Lp-PLA2变化值与LDL-C变化值无相关性(P> 0.05)。各组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行PCI的NSTE-ACS患者中,与中等强度阿托伐他汀(20 mg)相比,高强度阿托伐他汀(40 mg)可进一步降低术后Lp-PLA2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术后Lp-PLA2水平。围手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Lp-PLA2水平的降低作用不依赖于LDL-C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阿托他汀 依折麦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娟 王勉 +1 位作者 邓霖 吴文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考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 目的考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vWF、NO、FMD)、不良预后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预后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TC、TG、LDL-C、ET-1、vWF降低(P<0.05),HDL-C、NO、FMD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脂代谢、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阿托他汀钙片 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诱导的MIN6细胞铁死亡及相关机制研究
20
作者 魏倩影 陈欣 +3 位作者 秦瑶 李雨潇 秦璐 张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是否可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N6细胞分为对照组、Ator组、Ator+凋亡抑制剂(Z-VAD-FMK)组、Ator+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组和Ator...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是否可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N6细胞分为对照组、Ator组、Ator+凋亡抑制剂(Z-VAD-FMK)组、Ator+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组和Ator+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Fe^(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坏死基因受体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serine threonine kinase 3,Ripk3)、铁死亡相关基因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tor组相比,Ator+Z-VAD-FMK组和Ator+Fer-1组细胞存活率更高(P均<0.01)。透射电镜下Ator组细胞可见凋亡、铁死亡和自噬相关的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Ator组细胞Fe^(2+)相对荧光强度、MDA水平和ROS相对水平均升高,GSH含量下降;caspase-3、Acsl4、Ptgs2的mRNA及4-HNE的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Ator组相比,Ator+Fer-1组Fe^(2+)相对荧光强度、MDA水平和ROS相对水平均下降,GSH含量上升;Acsl4的mRNA表达减少,Gpx4的mRNA表达增加(P均<0.05);4-HNE的蛋白表达减少而GPX4的蛋白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or可能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下调GPX4表达,诱导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他汀 铁死亡 新发糖尿病 MIN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