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松林 宋振江 张小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联合组: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 目的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联合组: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全程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单用组:拉米夫定1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3月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疗程1年以上,两组在保肝基础治疗上无差异。结果治疗48周时结果显示,联合组肝功能ALT、ALB改善优于单用组(t分别为3.30、4.06,P<0.01),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单用组(x2=3.89,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YMDD变异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占国清 朱琳 +2 位作者 李金科 谢杏榕 李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ADV+LAM组(A组)38例,给予ADV10mg/d联合LAM100 mg/d口服;ADV组(B组)42例,ADV10mg/...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ADV+LAM组(A组)38例,给予ADV10mg/d联合LAM100 mg/d口服;ADV组(B组)42例,ADV10mg/d口服;LAM组(C组)22例,LAM 100mg/d口服,分别于完成24、48和72周治疗时,观察血清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48、72周A、B组HBV DNA水平较C组均显著下降(P<0.01),HBV DNA阴转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24、48、72周A组和72周B组ALT复常率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48、72周A组HBV DN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72周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血清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低于C组(P<0.05),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耐药性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28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爱萍 黄宏双 肖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或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 目的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或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B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周后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6周;C组26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阿德福韦酯:每次10 mg,po,qd;拉米夫定:每次100 mg,qd。结果在治疗48周末,A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82.1%,B组为64.2%,C组为38.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3,P<0.01)。A组血清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28.5%,B组为17.8%,C组为7.7%,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P<0.05)。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82.1%,B组为71.4%,C组为46.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P<0.01)。3组均未出现YMDD变异,C组出现2例rtA181V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耐药 肝炎 乙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唐海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35-2136,共2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即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6)和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单独治...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即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6)和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6),对两组患者的ALT复常、HBVDNA和HBeAg阴转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隋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周的ALT复常率96.4%,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8.6%(P〈0.05),治疗后24周、36周的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48周的BeAg阴转率28.6%,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17.996(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00-602,60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8例;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8例;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后行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TP、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eAg、HBV-DNA及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HBeAg、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HBV-DN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HBV-DNA转阴率、HBeAg转换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肾功能受损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肝功能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海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95-996,共2页
目的对患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14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72例,研究组患者为7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阿德... 目的对患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14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72例,研究组患者为7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无死亡现象,无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初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耿建章 范晓红 +3 位作者 陆海英 李静 田秀兰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37-839,843,共4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0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LAM初始联合ADV治疗组和变异后联合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初始联合组与变异后联合组...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0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LAM初始联合ADV治疗组和变异后联合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初始联合组与变异后联合组患者ALT与TBil在治疗4、12、24与48周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均无HBV DNA转阴的患者,治疗24周后,分别有4例(40%)初始联合组与4例(20%)变异后联合组患者HBV DNA转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初始联合组与变异后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0%(9/10)与40%(8/2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0%(6/10)与20%(4/2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在48周时,优于变异后联合组(P<0.05)。结论 ADV初始联合LAM治疗在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状况及抗病毒方面均明显优于变异后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抗病毒药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8
作者 严海明 陈建华 +2 位作者 叶一农 龙辉 王向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耐药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HBeAg阳性CHB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耐药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HBeAg阳性CHB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服用LAM(100 mg/d)和ADV(10 mg/d),1次/d,疗程为48周;单药组服用ETV(0.5 mg/d),1次/d,疗程48周。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在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P>0.05),但治疗36周时单药组ALT复常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5)。治疗12和48周时,两组间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7、1.976,P>0.05),治疗24和36周,单药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9.164,P<0.05)。两组间的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耐药,安全性良好。结论治疗48周时,LAM与ADV初始联合或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均具有较好的疗效;ETV单药治疗容易较早出现ALT复常和HBV DNA阴转;两组药物安全性好、耐药率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周先珊 万谟彬 郑瑞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或ADV+LAM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24例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74例接受ADV+LAM联合治疗,50例接受ADV单药治疗,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无差异。在基线...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或ADV+LAM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24例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74例接受ADV+LAM联合治疗,50例接受ADV单药治疗,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无差异。在基线或治疗期间发现病毒学突破的任一时间点上,进行HBV聚合酶基因测序以明确LAM和ADV的相关耐药突变情况,治疗期间监测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ADV单药治疗组患者HBV DNA下降的对数值,在第12周(1.99±0.64)和第24周(2.61±0.80)均明显低于ADV+LAM治疗组(2.55±0.74,3.19±0.82,P<0.01)。ADV单药治疗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在第12周(52.0%)和第24周(78.0%)时明显低于ADV+LAM治疗组(78.4%,P<0.01;91.9%,P<0.05)。在开始ADV治疗24周后,ADV+LAM治疗组中,血清HBV DNA下降到检测限以下的患者占70.3%,明显高于ADV单药治疗组的48.0%(P<0.05)。治疗第48周时,ADV+LAM治疗组43例患者疗效稳定,未出现ADV耐药,而ADV单药治疗组27例治疗时间达到48周的患者中,有4例(14.8%)出现了ADV耐药,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ADV联合LAM治疗与ADV单药治疗相比,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ADV联合LAM治疗可作为LAM耐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抗药性 病毒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鲍军 梁军才 +1 位作者 龚力 陈晓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HBV DNA、ALT、AST、TBil、Alb、HBV血清学标志物含量变化以及治疗48周时非rtM204I位点变异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挽救治疗后4、12周ALT、AST下降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24、5.271、4.476、5.125,P值均<0.01),挽救治疗24、48周后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40、2.307、2.886、2.908,P值均<0.05)。治疗4、12、24、48周后,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3.9%、86.8%、95.7%、1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79、5.75、10.29、5.89,P值均<0.05)。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在治疗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8周后未出现新的非rtM204I位点变异,而对照组非rtM204I位点变异情况为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既往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的挽救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联和治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褚卫明 那丽颖 黄利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15-3817,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均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两组ALT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均较基线值降低,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治疗24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相似,治疗48周时B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未见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B/C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怀鄂 游晶 +5 位作者 陈红英 范晶华 刘华 张茹薏 饶少锋 马思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观察初始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与LAM、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基因B/C型HBe Ag(+)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182例符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中治疗标准的基因B/C型HBe Ag(+)慢乙肝初始治疗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初始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与LAM、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基因B/C型HBe Ag(+)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182例符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中治疗标准的基因B/C型HBe Ag(+)慢乙肝初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LAM和ADV联合、LAM或ETV单药治疗48周,观察疗效。结果:基线水平无差异的3组患者分别经过3种方案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化学应答率(12周P<0.01,24周P<0.01,48周P<0.01)、HBe Ag血清学应答率(12周P<0.01,24周P<0.05,48周P<0.05)、完全病毒学应答率(12周P<0.05,24周P<0.05,48周P<0.05)均高于LAM组。联合治疗组在生化学应答方面较ETV组存在一定优势。结论: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是我国以B/C型基因为主的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优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发生再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栋强 陈芳 +4 位作者 康谊 丁岗强 肖二辉 彭真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血清,...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血清,应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拷贝检测,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对rt N236T、rt A181V、rt M204V、rt L180M耐药位点进行检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89例患者单用LAM治疗后均发生LAM rt M204V位点突变,联合ADV治疗后,9例发生ADV rt N236T单位点突变,5例发生ADV rt A181V单位点突变,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累计ADV耐药率为24.7%(22/89)。89例患者的HBV基因分型中,C基因型82例,其中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B基因型7例。结论与B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CHB患者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治疗中更易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基因型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初治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攀 韩玉坤 +2 位作者 管群 吴永杰 齐冬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恩替卡韦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例恩替卡韦初治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并对其病毒学(HBVDNA)和血清学(ALT)指标进行连续追踪和记录。结果经过1年时间... 目的 探讨对恩替卡韦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例恩替卡韦初治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并对其病毒学(HBVDNA)和血清学(ALT)指标进行连续追踪和记录。结果经过1年时间的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该患者的血清HBVDNA载量由换用该治疗策略时的2.(12×10^8IU/mL下降至1.19×10^3IU/mL,血清ALT也恢复至正常水平(≤40U/L)。结论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对该例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但能否推而广之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抗病毒治疗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Th22细胞及IL-22表达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凌 纪风兵 +1 位作者 杨军 周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22,Th22)、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22,Th22)、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拷贝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Th22细胞百分比、IL-22水平变化及HBeAg/HBeAb转化率、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HA、LN、PCⅢ、Ⅳ-C、Th22细胞百分比、IL-22水平及HBV-D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PT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白蛋白水平、HBeAg/HBeAb转化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降低Th22细胞百分比和IL-22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肝硬化 TH22细胞 IL-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静 朱萱 王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yl,AD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1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给予LAM 100 mg...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yl,AD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1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给予LAM 100 mg/d+ADV 10 mg/d,ADV组给予ADV 10 mg/d,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HBV DNA标志物。结果:治疗4周时,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联合组分别为1.83lgIU/mL,17.9%,28.2%,ADV组分别为0.96lgIU/mL,5.3%,10.5%,联合组均高于ADV组(P<0.05)。在12,24,48周时,联合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ADV组(P<0.05)。24,48周时两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周时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联合组ChildA级患者比例高于ADV组(P<0.05),48周两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相似(P>0.05)。48周内两组均无耐药发生。结论: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改善肝功能,优于单独使用ADV,且耐药率低,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硬化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建民 朱增红 胡庆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DV组(20例)和联合组(20例),分别换用或加用ADV片10mg/d治疗。结果两组ALT、AST、TBil值在治疗1、2年时分别与同...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DV组(20例)和联合组(20例),分别换用或加用ADV片10mg/d治疗。结果两组ALT、AST、TBil值在治疗1、2年时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1年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治疗2年时联合组ALT、AST值显著低于ADV组(P<0.01),两组TBil值差异无显著(P>0.05)。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耐药率在治疗1年时差异均无显著(P>0.05),2年时差异显著(P<0.05);两组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治疗1、2年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ADV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CHB在病毒学、生化学方面长期疗效优于单用ADV治疗,近期疗效相似,前者耐药发生率低,两组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应答 耐药 肝炎 乙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天高 厉景南 +1 位作者 施云珍 李朝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膦甲酸钠和阿德福韦酯组)36例,对照组(阿德福韦酯组)34例,完成4周和12周治疗时,分别...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膦甲酸钠和阿德福韦酯组)36例,对照组(阿德福韦酯组)34例,完成4周和12周治疗时,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和肝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4周和12周时,联合组肝功能恢复及病毒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可在生物化学及病毒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试验 拉米夫定 耐药 膦甲酸钠 阿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艳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31-632,共2页
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其中HBeAg阳性CHB患者近60%,常常表现为ALT持续或间歇升高,HBV复制活跃,肝组织重度炎症坏死,与HBeAg阴性患者相比,有较高的肝硬化比率[1]及较快速的病情进展[2]。而持续的高病毒载量又与肝... 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其中HBeAg阳性CHB患者近60%,常常表现为ALT持续或间歇升高,HBV复制活跃,肝组织重度炎症坏死,与HBeAg阴性患者相比,有较高的肝硬化比率[1]及较快速的病情进展[2]。而持续的高病毒载量又与肝细胞癌(HCC)直接相关[3],那么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4]成为CHB治疗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或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美金 覃后继 +3 位作者 何延专 黄其文 周耀南 丘海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36-638,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应用和单用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单药组与联合组各20例,分别以ADV与...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应用和单用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单药组与联合组各20例,分别以ADV与LAM联合或单用ADV进行治疗。观察治疗24周、48周时的血清HBV 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的HBV DNA及ALT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90%及95%,而单药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60%及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血清HBeAg转阴率为45%,单药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9)。结论 ADV联合LAM或ADV单药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ADV与LAM联合治疗可提高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其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抗药性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