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阿尔金构造带红柳沟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8
1
作者 康磊 刘良 +3 位作者 曹玉亭 王超 杨文强 朱小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6-1076,共11页
出露于阿尔金构造带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混杂岩带西段的红柳沟钾长花岗岩,SiO2>69.0%,Al2O3>13.0%,(K2O+Na2O)>7.0%,K2O/Na2O>1,A/CNK介于1.04~1.08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弱过铝质岩石。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 出露于阿尔金构造带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混杂岩带西段的红柳沟钾长花岗岩,SiO2>69.0%,Al2O3>13.0%,(K2O+Na2O)>7.0%,K2O/Na2O>1,A/CNK介于1.04~1.08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弱过铝质岩石。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Sr、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REE偏低(128.47×10-6~150.67×10-6),Eu负异常中等(δEu=0.59~0.67),L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其Nb/Ta、Zr/Hf比值接近上地壳,锆石具有负的εHf(t)值(-7.13~-5.12),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1786~1912M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源岩判别图解和Al2O3/TiO2<100指示其为中上地壳变质砂屑质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00.3Ma±1.2Ma,结合锆石CL图像具有岩浆环带特征和Th/U>0.4,推断该年龄为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石形成于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陆缘火山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钾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LA-ICP-MSU-PB定年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28
2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6 位作者 黎春泉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4,共11页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花岗质片麻岩侵入到下元古界阿尔金群和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蓟县系塔昔达坂群中,主要由黑云二长—钾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其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有富硅和富铝的特征,w(Al2O3)、w(TFeO)、w(TiO2)、w(MgO)、w(CaO)、...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花岗质片麻岩侵入到下元古界阿尔金群和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蓟县系塔昔达坂群中,主要由黑云二长—钾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其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有富硅和富铝的特征,w(Al2O3)、w(TFeO)、w(TiO2)、w(MgO)、w(CaO)、w(P2O5)与w(SiO2)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w(K2O)与w(SiO2)呈正相关关系,反映它们为同来源和同时代的产物。其w(K2O)/w(Na2O)=1.16~2.65,A/NCK大部分为1.05~1.18,里特曼指数δ=1.31~2.01,表明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总体呈右倾斜的"V"型特点;洋中脊花岗岩(ORG)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而高场强元素Hf、Ta、Nb和Zr则具不同程度的贫化现象,显示出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在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样品点落于同碰撞花岗岩区。其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035±77)Ma,表明阿尔金山地区存在有1000Ma左右格林威尔(Grenville)期碰撞造山作用的岩浆活动记录,说明塔里木板块和柴达木微板块之间在新元古代早期曾经存在板块的汇聚碰撞,这对于研究阿尔金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前寒武纪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构造带对塔东南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金海 雷刚林 +3 位作者 刘良 肖中尧 魏红兴 车自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5,共10页
阿尔金构造带包括阿尔金碰撞造山带和阿尔金逆冲-走滑断裂系。阿尔金造山带是塔里木盆地周边已知的最古老的碰撞造山带,以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为标志的峰期碰撞造山作用发生于晚寒武-早奥陶世,这次碰撞造山作用很可能引起相邻塔东南地... 阿尔金构造带包括阿尔金碰撞造山带和阿尔金逆冲-走滑断裂系。阿尔金造山带是塔里木盆地周边已知的最古老的碰撞造山带,以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为标志的峰期碰撞造山作用发生于晚寒武-早奥陶世,这次碰撞造山作用很可能引起相邻塔东南地区的大幅度隆升,导致塔东南地区的中-上奥陶统遭受剥蚀,并使塔东南地区在志留-二叠纪期间总体处于不利于沉积的地质环境,隆升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从中生代开始的阿尔金逆冲-走滑断裂系错移并改造了阿尔金碰撞造山带,并在阿尔金山和塔东南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侏罗纪沉积盆地,这些盆地中沉积了塔东南地区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阿尔金断裂系的压扭特性容易在断裂两侧形成次生的构造圈闭,隐伏的车尔臣断裂两侧是这种次生构造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它们应该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带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从侧面说明,塔东南地区的油气勘探应该加强寻找山前冲积扇-水下扇储集体内发育的油气藏,并且在地面油砂附近寻找残存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阿尔金碰撞造山 阿尔金走滑断裂系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 油气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阿尔金杂岩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5 位作者 陈暑荣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阿尔金杂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的中阿尔金地块中,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含)石榴黑云斜长辉石角闪岩、榴闪岩、石榴斜长辉石岩类等岩石组成.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阿尔金地块北部... 阿尔金杂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的中阿尔金地块中,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含)石榴黑云斜长辉石角闪岩、榴闪岩、石榴斜长辉石岩类等岩石组成.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阿尔金地块北部和中南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地块北部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具大洋(洋脊)和大陆岛弧两种,其实质上为构造蛇绿混杂岩带(英格里克构造蛇绿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而地块中南部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由此表明,在中元古代以前中阿尔金地块可能是一个古岛弧,在古岛弧的北侧还存在有一个古大洋盆地(或古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性火山岩 阿尔金杂岩 地球化学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构造带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侠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其在西北部塔里木地块和东南部柴达木—祁连地块的天平式摆动控制下,承受着挤压和拉张交替的波动力学作用,产生了一系列逆断层与正断层或反转断层;晚期,在青藏地块整体隆升而派生向北推挤...  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其在西北部塔里木地块和东南部柴达木—祁连地块的天平式摆动控制下,承受着挤压和拉张交替的波动力学作用,产生了一系列逆断层与正断层或反转断层;晚期,在青藏地块整体隆升而派生向北推挤的作用下,上述二地块各以不同速度向北滑移,因而在其间形成了剪切作用力,并使阿尔金构造带形成左行走滑断裂性质的断裂带,因此,阿尔金构造断裂带是一条被动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天平式摆动 左行走滑 地幔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尔金构造带中段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姚俊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阿尔金构造带位于天山—昆仑山之间,宽约200km,延伸1500km以上,是一个以东西向构造为背景,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导的断裂隆起构造带。前者控制着构造带的基底构造格架,后者控制着区域构造格架。北东向构造、东西向构造,以... 阿尔金构造带位于天山—昆仑山之间,宽约200km,延伸1500km以上,是一个以东西向构造为背景,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导的断裂隆起构造带。前者控制着构造带的基底构造格架,后者控制着区域构造格架。北东向构造、东西向构造,以及它们的联合、复合构造,构成了阿尔金构造带的主要构造面貌。在阿尔金构造带内及其邻近地区发育着拉张型、扭动型、挤压型三种盆地。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其中以扭动型盆地最具有找油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盆地类型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早古生代绿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9
7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5 位作者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99-807,共9页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混杂岩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绿片岩构造岩块。对绿片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岩属于基性火山岩类(拉斑玄武岩类),并存在洋岛(板内)型(OIB)、洋中脊型(E-MORB)和火山弧型(IAT)三类玄武岩。E-MORB型...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混杂岩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绿片岩构造岩块。对绿片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岩属于基性火山岩类(拉斑玄武岩类),并存在洋岛(板内)型(OIB)、洋中脊型(E-MORB)和火山弧型(IAT)三类玄武岩。E-MOR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它们的TiO2含量均较低,为0.93%~1.75%,平均1.34%;P2O5含量为0.09%~0.15%,平均0.13%;高场强元素Zr为79×10-6~146×10-6,Hf为2.6×10-6~3.5×10-6,Nb为6.6×10-6~15.3×10-6,轻稀土呈亏损-略富集型,具洋中脊玄武岩特征。IAT型TiO2含量比E-MORB型更低,为0.4%,P2O5为0.08%;高场强元素Zr为56×10-6,Hf为1.6×10-6,Nb为5.9×10-6,轻稀土呈略富集型,具岛弧型玄武岩特征。而OIB型均富集TiO2,含量为1.96%~3.08%,平均2.49%;P2O5为0.23%~0.34%,平均值0.26%;高场强元素Zr为204×10-6~237×10-6,Hf为4.2×10-6~7.2×10-6,Nb为14.6×10-6~22.1×10-6,轻稀土呈富集型,具洋岛(板内)玄武岩特征。OIB、E-MORB和IAT组合的出现说明在早古生代阿尔金南缘可能存在过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片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阿尔金南缘构造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辉绿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8
8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5 位作者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2,共9页
对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辉绿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区辉绿岩墙群为拉斑系列岩石,其主量元素以中等TiO2(1.19%~1.59%)、高MgO(5.51%~7.88%)、贫K2O(0.04%~0.84%)和P2O5(0.10%~0.20%)... 对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辉绿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区辉绿岩墙群为拉斑系列岩石,其主量元素以中等TiO2(1.19%~1.59%)、高MgO(5.51%~7.88%)、贫K2O(0.04%~0.84%)和P2O5(0.10%~0.20%)、Na2O〉K2O为特征;高场强元素(HFSE)丰度特征显示其为E-MORB型或过渡型玄武岩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显著[(La/Yb)N=1.93~3.61,LREE/HREE:3.01~4.10],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呈略富集型。结合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分析推测,它们可能形成于一种裂谷向MORB环境过渡的构造环境,即初始小洋盆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墙群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阿尔金南缘构造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系的变质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6 位作者 李江 黎春泉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6-867,共12页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一早古生代变质岩系为一套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的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绢云母-白云母带、黑云母带和石榴石-角闪石带3个递增变质带。通过对石榴石-角闪石带变质作用P-T轨迹的深入研究表明,其经历了3个阶...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一早古生代变质岩系为一套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的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绢云母-白云母带、黑云母带和石榴石-角闪石带3个递增变质带。通过对石榴石-角闪石带变质作用P-T轨迹的深入研究表明,其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即经历了俯冲碰撞深埋到30~35km深度的中高压变质作用(M1),压力可达7.27×10^8~9.63×10^8Pa;随后经历了快速抬升所导致的近等温降压变质过程(M2),压力降至4.1×10^8~5.62×10^8Pa;晚期经历了降温降压退变质作用(M3)。整个过程为顺时针方向演化的P—T轨迹,其地质动力学过程属于较典型的板块俯冲碰撞→抬升模式,表明阿尔金南缘构造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俯冲碰撞及碰撞后的快速抬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系 变质作用P—T轨迹 高压变质作用 阿尔金南缘构造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内枕状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玉 陈正乐 +4 位作者 陈柏林 王永 孙岳 张昊 孟令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阿尔金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缘边界,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乃至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地貌格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中段发现了枕状玄武岩,这对研究和探讨阿尔金山乃至青藏高原北缘边界的形成及构造演化将提供重要线索。... 阿尔金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缘边界,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乃至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地貌格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中段发现了枕状玄武岩,这对研究和探讨阿尔金山乃至青藏高原北缘边界的形成及构造演化将提供重要线索。地球化学测试表明,枕状玄武岩表现为低Si O2、A12O3、P2O5和(Na2O+K2O),显示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玄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其中两个样品的Si含量较低,Fe、Ti含量较高(TFe O〉12%,Ti O2〉2%,TFe O/Mg O〉1.75),显示出具有Fe-Ti玄武岩特征。稀土元素含量(37.34×10–6~42.14×10–6)、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比值,以及Ti/100-Zr-Y×3、Ti/100-Zr-Sr/2、Zr/4-2×Nb-Y图解均表明该枕状玄武岩具有正常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的特征;而与典型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相比,样品低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在Th/Nb-Ce/Nb图中,所有样品落入弧后盆地玄武岩范围内,显示出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结合北东东向构造带内相关镁铁-超镁铁岩的特征,推测新发现的枕状玄武岩形成于远离海沟的弧后盆地内具有扩张脊的构造环境,其岩浆源区应为一个类似于N-MORB的亏损地幔。通过与阿尔金北缘东西向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内出露枕状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对比,显示出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但与柴北缘地区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及岩浆源区,推测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内的枕状玄武岩可能是柴北缘古生代蛇绿岩套的一部分,后遭受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构造肢解与拖拽,最终残留在北东东向阿尔金构造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 地球化学 N-MORB 弧后盆地 阿尔金NEE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西段榴辉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1
11
作者 张建新 许志琴 +2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崔军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阿尔金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为特征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和反应结构显示它经历了峰期的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变质条件为t=710~850℃,p>1.5GPa。... 阿尔金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为特征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和反应结构显示它经历了峰期的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变质条件为t=710~850℃,p>1.5GPa。在退变质早期,通过绿辉石分解成相对贫钠的单斜辉石及斜长石后成合晶,榴辉岩转变成高压麻粒岩,局部的平衡组合显示其t=700~800℃,p=1.1~1.4GPa。晚期的退变质作用使麻粒岩组合转变成由韭闪石、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所组成的角闪岩相平衡共生组合,其平衡变质条件为t=620~740℃,p=0.65~0.95GPa。榴辉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其原岩主要具有“T”型大洋玄武岩特征,少量具有堆晶岩性质。保存较好榴辉岩的全岩及Sm-Nd矿物等时线测定获得500±10Ma的年龄;其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503.9±5.3Ma,两者基本一致的年龄数据反映了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从而表明了阿尔金西段加里东期与深俯冲和陆-陆碰撞作用有关的山根的存在。通过与柴达木北缘存在的类似的榴辉岩的对比,估算出阿尔金断裂的左行位移为4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榴辉岩 P-T轨迹 地质年代学 片麻岩 变质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系的组成及相关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成因特征 被引量:65
12
作者 车自成 刘良 +1 位作者 刘洪福 罗金海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4期377-384,共8页
阿尔金构造带是多次俯冲—碰撞而形成的塔里木板块东南边缘,构造带内的走滑活动始于奥陶纪中晚期,中新生代强烈活动,并将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一些地质体拖曳到断裂带中,形成北山与敦煌构造楔。北山—阿拉善及断裂两侧的其他地质体受... 阿尔金构造带是多次俯冲—碰撞而形成的塔里木板块东南边缘,构造带内的走滑活动始于奥陶纪中晚期,中新生代强烈活动,并将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一些地质体拖曳到断裂带中,形成北山与敦煌构造楔。北山—阿拉善及断裂两侧的其他地质体受到走滑拉分作用的强烈改造,形成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共同构成我国中西部一条巨型走滑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盆地 阿尔金构造带 油气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金南部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文强 丁海波 +6 位作者 刘良 校培喜 曹玉亭 康磊 梁莎 廖小莹 王亚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90-2101,共12页
新疆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是南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矿矿石类型主体可分为块状磁铁矿和条带状磁铁矿,矿石围岩均为绢云钠长千枚岩,矿石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为磁铁矿+赤铁矿+钠长石+绢云母(或绿泥石)... 新疆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是南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矿矿石类型主体可分为块状磁铁矿和条带状磁铁矿,矿石围岩均为绢云钠长千枚岩,矿石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为磁铁矿+赤铁矿+钠长石+绢云母(或绿泥石),石英极少(〈5%),层控明显,为浅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LA—ICP—MS法测得其赋矿地层底部火山角砾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622.6±Ma1.4Ma,南阿尔金洋盆的闭合时代为500Ma,确定赋矿地层与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500~623Ma之间。赋矿地层下部形成于裂谷环境的火山角砾岩等与其上部的浅海相沉积地层可能分别代表南阿尔金初始洋盆与洋盆发育期间洋盆边缘相的沉积产物.表明南阿尔金在伊迪卡拉纪-寒武纪期间有洋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木那里克 磁铁矿 火山角砾岩 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程晓敢 廖林 +5 位作者 陈汉林 陈立锋 杨树锋 王步清 肖中尧 罗俊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54,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变形特征研究对探讨阿尔金构造带新生代的活动特征及阿尔金构造带与西昆仑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和沉积学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新生代变形及演化特征...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变形特征研究对探讨阿尔金构造带新生代的活动特征及阿尔金构造带与西昆仑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和沉积学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新生代变形及演化特征。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西昆仑构造带、阿尔金构造带和车尔臣断裂带的控制,且变形由西向东减弱。西南部的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受西昆仑向北冲断作用控制的冲断构造;东南部为受阿尔金断层走滑作用控制的走滑-冲断构造;而北部则为受车尔臣断层走滑作用控制的基底卷入走滑-冲断构造。中新世,盆地东南缘受西昆仑构造带大规模的冲断活动影响,导致民丰山前盆地挠曲沉降和冲断层发育,而车尔臣断裂仅有微弱活动;上新世开始,构造变形扩展到整个研究区,不仅西昆仑构造带和车尔臣断裂带表现出强烈变形,而且阿尔金断层走滑作用强烈,导致北侧次级断层的强烈走滑冲断作用和若羌山前挤压挠曲盆地的形成。新生代时期,西昆仑构造带北向冲断作用要早于阿尔金构造带的走滑变形,阿尔金构造带的走滑作用对西昆仑构造带北向冲断构造有强烈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新生代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 西昆仑构造 阿尔金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大通沟南山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廷 杨春雷 +4 位作者 李弦 秦西社 袁海潮 吴少飞 王磊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739,共12页
大通沟南山岩体出露于柴达木北缘与阿尔金构造带结合部位,侵入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索尔库里群之中。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大通沟南山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表现出较强分异的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弱–中等的Eu负异... 大通沟南山岩体出露于柴达木北缘与阿尔金构造带结合部位,侵入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索尔库里群之中。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大通沟南山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表现出较强分异的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弱–中等的Eu负异常,反映可能存在弱的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或部分熔融过程中有斜长石的残留;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等和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Y、Yb。石英闪长岩属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显示明显的右倾型,表现出较强分异的元素配分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等和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Y、Yb,具有明显的Sr、P和Ti负异常。岩体中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2.4±3.3 Ma,时代属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72±3.2 Ma,时代属晚二叠世。两岩体可能形成于大洋闭合–陆陆碰撞和碰撞造山晚期到造山后的伸展环境。这一新的成果资料对研究柴北缘与阿尔金结合部位古生代构造演化、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沟南山 U-Pb同位素测年 柴北缘阿尔金构造带 地球化学 花岗岩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