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方法
1
作者 韩亮 刘媛 +2 位作者 蒲秀娟 谈云帆 任青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0-1013,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AgGrEgation,GraphNAGE)的AD分类新方法.首先进行图数据建模,将AD数据样本表示为图数据.采用基于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的特征选择方法,从样本的114维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感兴趣区域(Cerebral Cortex and Subcortical Regions Of Interest,CCS-ROI)的体积特征中选取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并将其用于节点建模.提出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关系建模方法,利用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遗传基因、人口统计信息和认知评分对样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构建GraphNAGE,针对每个节点,基于与该节点相关的边的权重进行最近邻域采样,然后使用均值聚合方法对采样得到的邻居节点和中心节点的数据进行聚合,最后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Softmax层实现AD分类.在TADPOLE(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ediction Of Longitudinal Evoluti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的准确率(ACCuracy,ACC)为98.20%,F_(1)分数为97.3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97.8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AD数据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AD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图神经网络(GNN) 节点建模 关系建模 相似性度量 最近邻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因果关联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迎迎 张俊瑶 +2 位作者 宋际伟 王声杰 姚俊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的方法探究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数据,采用两样本MR... 目的: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的方法探究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数据,采用两样本MR分析评估空气污染与AD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以空气污染指标包括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_(2.5))、粗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10,PM_(2.5-10))、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_(10))、二氧化氮以及氮氧化物为暴露因素,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获得其汇总数据。PM_(2.5)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23796例,包含98518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联分析;PM_(2.5-10)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23796例,包含9851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PM_(10)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5314例,包含9851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二氧化氮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6380例,包含9851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氮氧化物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6380例,包含9851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以AD为结局因素,从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组学项目(International Genomics of Alzheimer′s Project,IGAP)中获得AD的数据。AD的数据集包括患者25580例和对照人群48466例,包含7067513个SNPs的关联分析。以与AD显著相关的SNPs作为工具变量,以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选择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基于众数的简单估计和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4种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异质性检验(IVW法和MREgger回归)显示,空气污染指标与AD的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均P>0.05)。基因多效性检验(MR-Egger回归)显示,未检测到多效性(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PM_(2.5)的研究结果稳定。IVW法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欧洲人群中PM_(2.5)(P<0.001)与AD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而PM_(2.5-10)(P=0.664)、PM_(10)(P=0.664)、二氧化氮(P=0.284)、氮氧化物(P=0.567)这4种因素与AD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PM_(2.5)暴露与A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PM_(2.5)的暴露会增加AD的发病风险,但尚未发现PM_(2.5-10)、PM_(10)、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暴露导致AD发病风险增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空气污染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小杰 龙志颖 +1 位作者 郭小娟 姚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3-1138,共16页
首先综述了当前结构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3种技术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的现状;其次介绍和分析了上述3种磁共振成像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神经影像数据库及其诊断平台的建设状... 首先综述了当前结构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3种技术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的现状;其次介绍和分析了上述3种磁共振成像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神经影像数据库及其诊断平台的建设状况.另外,也提到了此课题在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阿尔茨海默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氧化应激在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4
作者 曾凡曦 赵仁清 王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695,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影响记忆、学习以及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AD主要的病理特征为淀粉样蛋白β(β-amyloid,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影响记忆、学习以及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AD主要的病理特征为淀粉样蛋白β(β-amyloid,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s),以及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hyperphosphorylated Tau,p-Tau)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s)。这些病理变化通常会诱导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AD的重要病理机制,其与Aβ和Tau沉积密切相关,是治疗AD潜在的干预靶点。然而导致AD的病理机制具有多因素特征,AD氧化应激通常与其它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AD进程。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线粒体自噬、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及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与氧化应激的调节关系,通过阐明AD病理特征、氧化应激及与其它调控机制的作用关系,发现潜在有效的干预靶点。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可有效缓解AD氧化应激,改善认知功能,但运动改善AD氧化应激的相关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因此,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运动调控氧化应激与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阐明运动可能通过影响这些信号通路改善AD氧化应激,从而改善AD相关病理特征与认知功能,这有助于从分子机制角度理解AD的发病机制,为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防治AD提供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对体外神经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玉梅 熊晓云 +3 位作者 靳蓉 孙敬民 杨林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NMF),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NMF),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方法,解剖分离15d胚胎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96孔板,48h后加药并培养72h,以MTT法观察NMF对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将接种于24孔板的细胞预先给予NMF,d3时加或不加KA处理后,以台盼蓝染色鉴别并计数死、活细胞,可得出细胞的存活率。结果: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活性,其中NMF 1、0.1、10 nmol·L^(-1)促进神经元活性增殖率分别高达34.7%、37.4%、36.7%。NMF明显促进正常胎鼠皮层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10、1nmol·L^(-1)NMF对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提高39.3%、73.5%。NMF能显著对抗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与KA损伤组相比,NMF0.1、10、1nmol·L^(-1)对损伤皮层神经元的保护率分别为77.30%、80.10%、84.15%。结论: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的活性、提高正常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并能有效地保护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提示NMF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AD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NMF 皮层神经元 海人藻酸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多模态卷积网络与跨模态特征集成的阿尔茨海默症分类
6
作者 朱厚元 郑乐乐 +5 位作者 商浩 臧雪峰 吴少琪 周广超 孙建德 乔建苹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21,共10页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不同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在成像原理和特征表达上存在固有异质性,模态间的信息融合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 Re...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不同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在成像原理和特征表达上存在固有异质性,模态间的信息融合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 ResNet架构的多模态融合网络(Multi-modal fusion network,MFN),用于AD的早期辅助诊断。该方法首先采用3D ResNet网络分别提取T1加权和T2加权磁共振图像的特征表示,然后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跨模态特征集成模块(Cross-modal feature integration module,CFIM)。相较于多模态数据直接串联,导致维度增长无法自适应调整模态权重的问题,CFIM采用分阶段融合策略,包括全局信息融合模块、局部特征学习模块和关键因素模块。最后,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决策。相比早期拼接的固定权重叠加和后期融合的浅层聚合,该策略能更精准地筛选出疾病诊断相关的特征。通过在阿尔茨海默症神经影像倡议(ADNI)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AD分类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显著优势,且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各模块的有效性,为多模态神经影像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3D多模态融合网络 核磁共振图像 跨模态特征集成模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内质网应激和神经炎症的研究
7
作者 杨乐 周怡 +1 位作者 王钶韵 赖娅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4,共8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大黄素5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50 mg/kg)、大黄素10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100 mg/kg)和多奈哌齐组(3×Tg-AD小鼠+多奈哌齐3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kDa,GRP78)和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p38、p-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小鼠认知能力下降,GFAP表达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增多,GRP78和IRE1α表达升高,NF-κB p65、p38磷酸化表达升高。与AD组相比,大黄素改善AD小鼠的认知能力障碍,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和神经炎症,并降低脑组织GRP78、IRE1α、磷酸化NF-κB p65和磷酸化p38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能力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大黄素 神经炎症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通过调控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机制对其进行治疗的研究
8
作者 王凯丽 吴韬 任朝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促使其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持续稳定调节并释放治疗药物,确保药物在治疗部位浓度达到理想水平;同时可以精准地与治疗靶点结合并发挥作用,因此,开发出新型纳米药物已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包括β-淀粉样蛋白聚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等;另外,重点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清除病变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缓解神经炎症等方面的治疗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当前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药物的脑部递送效率过低及其治疗后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等,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现状的讨论,推动纳米材料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中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纳米材料 淀粉样蛋白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新研究成果有助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诊断 被引量:1
9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6-256,共1页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显示,这一病症发病前,脑内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就会出现异常,根据这一机理,未来有望研发新的治疗药物。 迄今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13淀...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显示,这一病症发病前,脑内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就会出现异常,根据这一机理,未来有望研发新的治疗药物。 迄今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13淀粉样蛋白出现异常蓄积导致脑细胞受损是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诊断 淀粉样蛋白 神经细胞 治疗药物 致病原因 痴呆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正名
10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300-2300,共1页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日”。法国研究人员当天说,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药物多奈哌齐碱的疗效可能被低估。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药物 治疗 正名 研究人员 多奈哌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表明印度饮食成分有可能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
11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48,共1页
印度的阿尔茨默氏症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印度饮食的一种成分姜黄素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抵御这一疾病的强大武器。
关键词 饮食 阿尔茨海默氏症 预防 姜黄素 发病率 疾病 成分 印度 世界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神经“交通阻塞”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症先兆
12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1-401,共1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阻塞 交通 先兆 加利福尼亚 脑神经细胞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发现:中药抑肝散或可抑制阿尔茨海默氏症
13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日本大阪大学 抑肝散 中药 神经细胞死亡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研究揭示:磁共振扫描可提前5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基因
14
作者 高凤琴 王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4期319-319,共1页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临床症状包括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障碍等,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CLU基因是在2009年与另外两个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基因一起被发现的。当时有研究认为,携带CLU基因的人罹患这种痴呆症的风险要高1...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临床症状包括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障碍等,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CLU基因是在2009年与另外两个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基因一起被发现的。当时有研究认为,携带CLU基因的人罹患这种痴呆症的风险要高16%,但其作用机制并没有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磁共振扫描 基因 风险 老年痴呆症 美国 语言功能障碍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动态集成的阿尔茨海默症辅助诊断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浩霖 潘丹 +2 位作者 曾安 杨宝瑶 Xiaowei Song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5,共7页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AD)分类模型大多没有针对输入样本制定特定的策略,导致容易忽略样本间的个性化差异信息的问题,提出个性化动态集成AD分类模型。该模型考虑到输入样本间脑区退化程度的差异性,利用注意力机制评估特定于输入样本的各脑...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AD)分类模型大多没有针对输入样本制定特定的策略,导致容易忽略样本间的个性化差异信息的问题,提出个性化动态集成AD分类模型。该模型考虑到输入样本间脑区退化程度的差异性,利用注意力机制评估特定于输入样本的各脑区退化程度,并根据脑区退化程度对脑区特征进行挑选和融合;同时通过重新设计损失函数,解决未被选中脑区无法获得优化梯度的问题,从而提高AD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AD vs.HC(正常组)、MCIc(会向AD转化的轻度认知障碍)vs.HC以及MCIc vs.MCInc(不会向AD转化的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分类准确率表现分别提升4%、11%以及8%。同时,模型定位到的退化脑区功能与AD临床表现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ad) 动态集成策略 集成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鞘成分对阿尔茨海默氏症可能有治疗效果
16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1-1061,共1页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宫泽阳夫等发现,海鞘中含有的缩醛磷脂很可能具有治疗阿尔茨默氏症的功效。据报道,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会出现健忘、理解能力迟钝等现象,目前科学家认为该病由脑神经细胞死亡等原因引发。此前的研究发现,患...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宫泽阳夫等发现,海鞘中含有的缩醛磷脂很可能具有治疗阿尔茨默氏症的功效。据报道,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会出现健忘、理解能力迟钝等现象,目前科学家认为该病由脑神经细胞死亡等原因引发。此前的研究发现,患者大脑内缩醛磷脂的量比正常人少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治疗效果 海鞘 成分 日本东北大学 神经细胞死亡 缩醛磷脂 研究生院 理解能力 研究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氏症或将迎来新疗法
17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0,共1页
据2016年6月8日《科技日报》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保护大脑免受细菌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适量蛋白可消灭有害细菌,但免疫系统功能一旦下降,反而会产生大量β淀粉样蛋白,从而导致... 据2016年6月8日《科技日报》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保护大脑免受细菌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适量蛋白可消灭有害细菌,但免疫系统功能一旦下降,反而会产生大量β淀粉样蛋白,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Β淀粉样蛋白 疗法 《科技日报》 免疫系统功能 有害细菌 研究人员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T1、miR-27a-3p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关系
18
作者 何丽杰 张春艳 王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long chain non-coding RNA 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 LncRNA NEAT1)、miR-27a-3p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2...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long chain non-coding RNA 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 LncRNA NEAT1)、miR-27a-3p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66例作为病例组,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评分分为轻度组(≤1分,n=41)与中重度组(>1分,n=25);另取同期门诊其他就诊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66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评估认知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脑脊液miR-27a-3p、NEAT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脊液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40和Aβ4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miR-27a-3p、NEAT1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27a-3p、NEAT1水平与Aβ沉积平均标准摄取值比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 SUVR)及脑脊液miR-27a-3p、NEAT1、BACE1、Aβ42、Aβ4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SE评分[21 (17,25),9(7,11)vs. 27 (21,34)]、MoCA评分[17 (12,21),10 (7,13)vs. 27 (21,31)]、血清miR-27a-3p水平(0.55±0.13,0.46±0.06 vs. 0.97±0.22)、脑脊液miR-27a-3p(0.48±0.10,0.35±0.10 vs. 1.03±0.31)、Aβ42水平[(303.55±36.77) ng/L,(231.45±34.14) ng/L vs.(499.99±53.63) ng/L]及Aβ42/Aβ40比值(0.030±0.008, 0.022±0.007 vs. 0.048±0.010)轻度组、中重度组AD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中重度组AD患者较轻度组低(P均<0.05);血清NEAT1水平(2.31±0.64,3.13±0.76 vs. 1.05±0.20)、SUVR(1.50±0.29,1.76±0.52 vs. 0.74±0.15)及脑脊液NEAT1(3.51±1.24,4.30±1.65 vs. 1.01±0.23)、BACE1水平[(55.78±5.98)μg/L,(72.32±16.08)μg/L vs.(21.39±3.73)μg/L]轻度组、中重度组AD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中重度组AD患者较轻度组高(P均<0.05)。AD患者血清NEAT1水平与SUVR及脑脊液NEAT1、BACE1呈正相关(r=0.350,0.606,0.341,P<0.05),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73,-0.482,P均<0.05);血清miR-27a-3p水平与脑脊液miR-27a-3p水平、MMSE评分、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95,0.424,0.412,P<0.05),与SUVR及脑脊液BACE1水平呈负相关(r=-0.521、-0.447,P均<0.05)。结论:NEAT1、miR-27a-3p在A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表达趋势具有一致性,NEAT1水平均升高,miR-27a-3p水平均降低,二者水平呈负相关,与AD患者脑中Aβ沉积程度有关,并参与AD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 miR-27a-3p Β淀粉样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技术或可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预防接种”
19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8期78-78,共1页
据2013年3月20日《科技日报》援引新华社东京3月18日电,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向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实验鼠血管中注射一种基因物质,可成功使负责分解B淀粉样蛋白的基因在脑内发挥作用,实验鼠的病症得到明显改... 据2013年3月20日《科技日报》援引新华社东京3月18日电,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向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实验鼠血管中注射一种基因物质,可成功使负责分解B淀粉样蛋白的基因在脑内发挥作用,实验鼠的病症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论文刊登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基因技术 预防接种 《科技日报》 化学研究所 淀粉样蛋白 研究成果 基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揭示与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精细结构
20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12期71-71,共1页
据科学网2014年7月4日援引报道,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首次揭示与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γ-secretase)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γ分泌酶复合物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 据科学网2014年7月4日援引报道,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首次揭示与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γ-secretase)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γ分泌酶复合物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成果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复合物 发病机理 清华大学 阿尔茨海默氏症 精细结构 分泌 阿尔茨海默症 《自然》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