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班·贝尔格无调性歌剧《沃采克》演唱方法探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4,共3页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运用十二音作曲手法,创作了20世纪最为伟大的无调性歌剧之一《沃采克》。由于独特的作曲手法加上强烈的戏剧表现在演唱方面是具有难度的,这种歌剧一直是国内声乐学者很少研究的"盲区",无调性...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运用十二音作曲手法,创作了20世纪最为伟大的无调性歌剧之一《沃采克》。由于独特的作曲手法加上强烈的戏剧表现在演唱方面是具有难度的,这种歌剧一直是国内声乐学者很少研究的"盲区",无调性歌剧的演唱方法是值得我们声乐工作者去探索的领域。文章以贝尔格的无调性歌剧《沃采克》为例证,从该作品的国内研究概况、音乐形象以及演唱方法几个方面来对贝尔格歌剧作品进行理论研究,借此得到相应的演唱方法,希望能够为无调性歌剧种类的演唱实践做出相应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班·贝尔格 无调性歌剧 《沃采克》 演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格的生活境遇与音乐成就 被引量:1
2
作者 雍凌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是一位在“世纪末”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他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贝尔格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对十二音技术的准备,对该作品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是一位在“世纪末”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他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贝尔格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对十二音技术的准备,对该作品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作品在纯音乐中注入了非音乐的因素,用结构上的对称性来隐喻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依托音乐暗喻潜在的标题,对生命进行诗意的反思,赋予了这部作品高度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班·贝尔格 《小提琴协奏曲》 十二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贝尔格的创作与其时代音乐风格与体裁语境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漪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2,共6页
音乐作品中的技术手法并非孤立行事,它既与也与社会-历史的人文环境休戚相关,也与该时期的文化思潮和音乐风格语境密切呼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主流音乐风格中,浪漫主义气质、风格混成元素都是这一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症候;同时,随着... 音乐作品中的技术手法并非孤立行事,它既与也与社会-历史的人文环境休戚相关,也与该时期的文化思潮和音乐风格语境密切呼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主流音乐风格中,浪漫主义气质、风格混成元素都是这一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症候;同时,随着协奏曲这一体裁在20世纪的发展,其内在形式规定也更趋于灵活。本文论述力图通过对该时期音乐风格与体裁语境的探讨,揭示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音乐创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作品风格的形成,绝非仅仅是作曲家纯粹主观的产物,而是受制于历史时代与社会环境,并且在历史所给予的音乐语言中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班·贝尔格 协奏曲 浪漫主义 风格混成 新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的“天鹅之歌”——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及其创作思维
4
作者 刘佳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阿尔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也是新创作模式下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创作技巧还是从音乐的戏剧结构来分析都是一首思绪缜密、情感表达十分充分的乐曲。其中蕴... 阿尔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也是新创作模式下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创作技巧还是从音乐的戏剧结构来分析都是一首思绪缜密、情感表达十分充分的乐曲。其中蕴含了作曲家对生与死的关怀以及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使之很多听众为之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班·贝尔格 小提琴协奏曲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