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合身份政治:西亚大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德刚
章捷莹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31,159,160,共30页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西亚伊斯兰大国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形成了复合身份。教派争端导致三国在西亚地区的战略博弈阵营化;阿富汗弱政府、强社会的权力结构使三国的战略博弈代理人化。作者提出“复合身份政治”概...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西亚伊斯兰大国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形成了复合身份。教派争端导致三国在西亚地区的战略博弈阵营化;阿富汗弱政府、强社会的权力结构使三国的战略博弈代理人化。作者提出“复合身份政治”概念,认为土耳其、伊朗和沙特以三重身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从族群和教派身份看,土耳其与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等突厥语族群形成特殊关系;伊朗与中部哈扎拉人和塔吉克人形成特殊关系;沙特与南部普什图人形成特殊关系。从区域身份看,土耳其借助突厥语国家委员会,伊朗借助经济合作组织,沙特借助伊斯兰反恐联盟,三国在“向东看”过程中分别将阿富汗纳入各自主导的多边机制,形成了制度均势。从全球身份看,土耳其以北约的名义参与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沙特利用伊斯兰合作组织,三国与世界大国形成了议题联系。复合身份政治使土耳其、伊朗和沙特构筑相互交错的次体系,稀释了世界大国主导的阿富汗问题安全倡议,阿富汗安全格局由“多极”走向“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局势
安全事务
复合身份政治
伊斯兰大国
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以俄为师”到自主探索:中亚国家反恐政策的演变
2
作者
曾向红
何舒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9,共14页
打击防范恐怖主义对于维护中亚地区稳定与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在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亚各国的反恐政策经历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年至“9·11”事件发生前,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俄为师”;第二阶段为“9...
打击防范恐怖主义对于维护中亚地区稳定与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在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亚各国的反恐政策经历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年至“9·11”事件发生前,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俄为师”;第二阶段为“9·11”事件发生后至今,其特点为自主探索。在三十多年的探索中,中亚反恐在观念上形成了严禁宗教歧视、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以及尊重国家主权及其独特身份的特征。在制度上,中亚各国纷纷建立起更强调反恐政治目的的反恐法律体系和更完备的国内外反恐组织体系;在行动上,则更注重开展多元平衡的国际反恐合作以及强调反恐举措的全面性。中亚反恐政策的调整受到中亚各国对外部势力干涉的不满、恐怖主义形势新变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规范扩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中亚国家已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符合自身需要的反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地区
反恐政策
俄罗斯
美国
大国竞争
阿富汗局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罗英杰
《国际安全研究》
2016年第2期103-124,共22页
2014年以来,中亚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塔利班频频越境袭扰,"伊斯兰国"不断向中亚渗透,加之跨境贩毒的有增无减使得中亚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亚安全形势变化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中东和阿富汗...
2014年以来,中亚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塔利班频频越境袭扰,"伊斯兰国"不断向中亚渗透,加之跨境贩毒的有增无减使得中亚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亚安全形势变化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中东和阿富汗政策调整的因素,也有中亚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军事体制转型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反应,此外还与中亚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民族问题有关。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不仅迟滞了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进程,还对参与该地区博弈的俄美欧等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及即将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虽然目前中亚安全形势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但是中亚安全问题解决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短期内中亚的安全形势难以大幅改观。未来,我们必须要从多边、双边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中亚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安全
阿富汗局势
伊斯兰国
大国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朗普政府的中亚政策:继承与调整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亚州
曾向红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共17页
特朗普政府继续重视维持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亚政策做出了调整。在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推动美国外交政策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主要受到中亚地区形势变化、阿富汗局势演变和俄美关系发展的影响。这种调...
特朗普政府继续重视维持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亚政策做出了调整。在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推动美国外交政策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主要受到中亚地区形势变化、阿富汗局势演变和俄美关系发展的影响。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在安全上加大与中亚国家合作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力度,在经济上缩减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援助规模,在合作对象上同时提升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合作方式上以双边为基础,同时注重提升多边合作机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美国中亚政策
阿富汗局势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身份政治:西亚大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德刚
章捷莹
机构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31,159,160,共3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9A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复旦大学2020年度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的资助。
文摘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西亚伊斯兰大国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形成了复合身份。教派争端导致三国在西亚地区的战略博弈阵营化;阿富汗弱政府、强社会的权力结构使三国的战略博弈代理人化。作者提出“复合身份政治”概念,认为土耳其、伊朗和沙特以三重身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从族群和教派身份看,土耳其与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等突厥语族群形成特殊关系;伊朗与中部哈扎拉人和塔吉克人形成特殊关系;沙特与南部普什图人形成特殊关系。从区域身份看,土耳其借助突厥语国家委员会,伊朗借助经济合作组织,沙特借助伊斯兰反恐联盟,三国在“向东看”过程中分别将阿富汗纳入各自主导的多边机制,形成了制度均势。从全球身份看,土耳其以北约的名义参与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沙特利用伊斯兰合作组织,三国与世界大国形成了议题联系。复合身份政治使土耳其、伊朗和沙特构筑相互交错的次体系,稀释了世界大国主导的阿富汗问题安全倡议,阿富汗安全格局由“多极”走向“多中心”。
关键词
阿富汗局势
安全事务
复合身份政治
伊斯兰大国
安全治理
Keywords
Afghanistan
security affairs
complex identity politics
Islamic powers
security governanc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37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以俄为师”到自主探索:中亚国家反恐政策的演变
2
作者
曾向红
何舒雯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9,共14页
基金
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调研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恐怖主义新态势”
2024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战略发展专项项目“俄乌冲突以来中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中亚政策研究”(2024jbkyzx003)。
文摘
打击防范恐怖主义对于维护中亚地区稳定与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在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亚各国的反恐政策经历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年至“9·11”事件发生前,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俄为师”;第二阶段为“9·11”事件发生后至今,其特点为自主探索。在三十多年的探索中,中亚反恐在观念上形成了严禁宗教歧视、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以及尊重国家主权及其独特身份的特征。在制度上,中亚各国纷纷建立起更强调反恐政治目的的反恐法律体系和更完备的国内外反恐组织体系;在行动上,则更注重开展多元平衡的国际反恐合作以及强调反恐举措的全面性。中亚反恐政策的调整受到中亚各国对外部势力干涉的不满、恐怖主义形势新变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规范扩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中亚国家已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符合自身需要的反恐策略。
关键词
中亚地区
反恐政策
俄罗斯
美国
大国竞争
阿富汗局势
Keywords
Central Asia
anti-terrorism policy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the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罗英杰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2016年第2期103-124,共22页
文摘
2014年以来,中亚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塔利班频频越境袭扰,"伊斯兰国"不断向中亚渗透,加之跨境贩毒的有增无减使得中亚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亚安全形势变化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中东和阿富汗政策调整的因素,也有中亚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军事体制转型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反应,此外还与中亚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民族问题有关。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不仅迟滞了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进程,还对参与该地区博弈的俄美欧等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及即将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虽然目前中亚安全形势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但是中亚安全问题解决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短期内中亚的安全形势难以大幅改观。未来,我们必须要从多边、双边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中亚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威胁。
关键词
中亚安全
阿富汗局势
伊斯兰国
大国博弈
Keywords
Central Asia security
the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ISIS
great power game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朗普政府的中亚政策:继承与调整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亚州
曾向红
机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共17页
基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专项项目“中亚五国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7VDL003)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兰州大学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研究基地团队建设项目“‘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安全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8LZUJBWTD003)与自由探索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同区域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LZUJBWZY004)的资助。感谢《国际问题研究》匿名审稿人以及杨恕、汪金国、周明等师友的宝贵建议,文中错漏之处由笔者负责。
文摘
特朗普政府继续重视维持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亚政策做出了调整。在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推动美国外交政策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主要受到中亚地区形势变化、阿富汗局势演变和俄美关系发展的影响。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在安全上加大与中亚国家合作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力度,在经济上缩减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援助规模,在合作对象上同时提升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合作方式上以双边为基础,同时注重提升多边合作机制的效率。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美国中亚政策
阿富汗局势
俄罗斯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合身份政治:西亚大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的三重维度
孙德刚
章捷莹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以俄为师”到自主探索:中亚国家反恐政策的演变
曾向红
何舒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及其影响
罗英杰
《国际安全研究》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特朗普政府的中亚政策:继承与调整
陈亚州
曾向红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