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威罗伊论质料理智
1
作者 石永泽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4期74-86,198,共14页
阿威罗伊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集中在《论灵魂》短、中、长三种形式的评注中。三篇评注体现了他关于质料理智的四种立场:质料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倾向,且与人类灵魂的想象能力相结合;质料理智是灵魂的纯粹倾向,与身体或灵魂的任何特定部分无... 阿威罗伊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集中在《论灵魂》短、中、长三种形式的评注中。三篇评注体现了他关于质料理智的四种立场:质料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倾向,且与人类灵魂的想象能力相结合;质料理智是灵魂的纯粹倾向,与身体或灵魂的任何特定部分无关;在人的天生的倾向与超验的积极理智结合时,就会产生质料理智;最后认为,质料理智是一种永恒的非物质实体。《论灵魂》长评注反思和批判了其哲学前辈以及他自己早期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阿威罗伊在质料理智问题上的观点转换和变化,体现了其作为伊斯兰哲人在领会和接受亚里士多德理智观时的复杂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威罗伊 质料理智 倾向 想象力 非物质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器之间:阿威罗伊医学思想探析
2
作者 白若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2-75,80,共5页
探讨阿威罗伊的医学哲学思想及对神经医学的贡献。在本体论上,继承传统的四元素说;在知识论上,将基础医学理论纳入到自然哲学的框架下。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上,将理论医学和医疗实践置于同等地位,使医疗实践获得了独立性。阿威... 探讨阿威罗伊的医学哲学思想及对神经医学的贡献。在本体论上,继承传统的四元素说;在知识论上,将基础医学理论纳入到自然哲学的框架下。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上,将理论医学和医疗实践置于同等地位,使医疗实践获得了独立性。阿威罗伊对临床医学的贡献主要在神经科学方面:明确了视网膜的光感受功能,描述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重申了卒中的心脏和大脑起源。阿威罗伊医学思想对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威罗伊 理论医学 实践哲学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本·鲁西德的认识论和阿威罗伊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德贵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5-63,42,共10页
伊本·鲁西德(Iba Roshd,1126—1198)即西方人所称的阿威罗伊(Averroès),是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史上也是重要哲学家,是沟通东西方哲学的关键人物。这里所论述的是其认识论和对西方的影响。
关键词 中世纪 宗教 阿拉伯人 阿拉伯哲学 双重真理 肉体 亚里士多德 阿拉伯文 认识论 阿威罗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与中世纪逻辑的交汇与接口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建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8,共12页
从公元8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大量翻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史称"阿拉伯翻译运动"。许多阿拉伯学者在这场翻译和研究活动中结合阿拉伯文化自身特点,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基础上创造了具有阿拉伯民族特色的"阿... 从公元8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大量翻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史称"阿拉伯翻译运动"。许多阿拉伯学者在这场翻译和研究活动中结合阿拉伯文化自身特点,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基础上创造了具有阿拉伯民族特色的"阿拉伯逻辑",尽管这种逻辑的本质仍是古希腊的逻辑传统,但他们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逻辑科学:(1)阿尔法拉比归纳论证的三段论理论;(2)阿尔法拉比的未来偶然陈述的学说;(3)阿维森纳的条件命题理论;(4)阿维森纳的模态逻辑的时态结构理论;(5)阿威罗伊的亚里士多德模态三段论理论的重构。繁荣的阿拉伯逻辑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是一个交汇地和接口处,借助于阿拉伯的翻译运动和逻辑研究,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被陆续介绍到西方的拉丁世界,事实上,许多中世纪拉丁逻辑的著名创新是从阿拉伯逻辑中借用过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逻辑 法拉比 阿维森纳 阿威罗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壁鸠鲁与近代宗教批判关系疏证——一种施特劳斯主义视角
5
作者 高山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52,共12页
近代启蒙宗教批判的思想资源主要包括三个传统:强调格物—修身的伊壁鸠鲁传统,讲求义理之辩的阿威罗伊传统,注重德性—勇敢的马基雅维利传统。伊壁鸠鲁传统把神祇视为扰乱人心安宁的恐惧之源;阿威罗伊传统将宗教视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和精... 近代启蒙宗教批判的思想资源主要包括三个传统:强调格物—修身的伊壁鸠鲁传统,讲求义理之辩的阿威罗伊传统,注重德性—勇敢的马基雅维利传统。伊壁鸠鲁传统把神祇视为扰乱人心安宁的恐惧之源;阿威罗伊传统将宗教视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和精神鸦片;马基雅维利则试图否弃基督教的隐忍和禁欲德性,倡导一种与寂静主义相对立的进取精神和入世态度。比较而言,伊壁鸠鲁传统的近代复兴和人性追问,更为深入地影响了近代启蒙的宗教批判。但也应看到,近代哲人也对伊壁鸠鲁的动机(个体心安→社会安宁)、资源(原子论→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结论(恐惧之源→谬误与枷锁)进行了大幅修正和改造,这鲜明地体现在达科斯塔、阿佩雷尔、霍布斯以及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中。因此,清理伊壁鸠鲁的神祇批判及其在近代的挪用和修正,对理解近代启蒙宗教批判的深层脉动和思想走向具有重要的正本清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 阿威罗伊 马基雅维利 霍布斯 施特劳斯 斯宾诺莎 宗教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近现代思想的发展
6
作者 李振中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1期28-31,共4页
公元1198年,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逝世后,中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阿拉伯哲学和其他学术活动,进入低潮阶段。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灭亡。1492年,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据守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格拉纳达... 公元1198年,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逝世后,中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阿拉伯哲学和其他学术活动,进入低潮阶段。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灭亡。1492年,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据守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格拉纳达,被西班牙人攻陷,阿拉伯人最终被驱逐出西班牙。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覆灭和阿拉伯穆斯林势力在欧洲的衰退,多民族的、统一的阿拉伯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1258~1798年,阿拉伯历史上称为“衰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哲学 阿威罗伊 近现代思想 阿拔斯 衰落时期 格拉纳达 阿富汗尼 伊比利亚半岛 伊斯兰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