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城小说美术性研究——以“三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译萱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0,共7页
文学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内含的其他形式又总能寻到与文学脉脉相通的关联。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内,“中国的文学艺术同源而异派,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a,虽然各种艺术的结构、表现各异,但同为人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又... 文学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内含的其他形式又总能寻到与文学脉脉相通的关联。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内,“中国的文学艺术同源而异派,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a,虽然各种艺术的结构、表现各异,但同为人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又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在相互通连、影响、转化的过程中,引申出笔法、构造、形态、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彼此借鉴。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元素融会贯通,丰富审美意趣的同时更可延展出多层次的艺术力度,增强文学的涵盖力、升腾力。纳博科夫笔下跳跃律动的交响回声,张爱玲描述的铺排卓绝的色彩世界,众多文学巨匠散发的独特魅力,均得益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巨匠 纳博科夫 审美意趣 张爱玲 中国传统文化 阿城小说 艺术元素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精神与生活美学——论阿城的小说学兼及寻根文学的“歧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钧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从"推动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角度"重返80年代",会发现阿城小说在立场与观念、题旨与人物、语体与文体方面都具有实质的创造性:他为文学寻根,疏离宏大叙事,回归世俗精神和生活美学;他的小说"三王"复调多义,... 从"推动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角度"重返80年代",会发现阿城小说在立场与观念、题旨与人物、语体与文体方面都具有实质的创造性:他为文学寻根,疏离宏大叙事,回归世俗精神和生活美学;他的小说"三王"复调多义,塑造的人物具有原型意义,留下了巨大的阐释空间;他进行语体试验和跨文体写作,创作出了具有文章之美的诗化小说和新笔记小说。以阿城为"文化起义发动者"的寻根文学疏离了批判现实主义传统而走向了文化保守主义,标志着8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城小说 世俗精神 生活美学 文化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父”与“脱腔”——从“父子关系”的角度重释阿城及其小说创作
3
作者 褚云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5,共7页
《棋王》不仅奠定了阿城文学史地位,也被追认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而相较于并非先在的文化寻根意识,阿城小说的独到之处和不可复制性与其自身的修养、积淀及经历的关联更为密切。本文从几乎支配了阿城前三十年人生行迹的"父子关系&... 《棋王》不仅奠定了阿城文学史地位,也被追认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而相较于并非先在的文化寻根意识,阿城小说的独到之处和不可复制性与其自身的修养、积淀及经历的关联更为密切。本文从几乎支配了阿城前三十年人生行迹的"父子关系"视角,钩沉因父亲的缺席与在场所带来的苦难及脱序等构成阿城文学创作来路的历史,并辨识出其作品中对家庭经验在个人精神世界的遗留及其处理,以期为阿城主动成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城小说 父子关系 无父 脱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