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1例基于基因检测的后循环缺血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情况。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基底动脉中段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 h内入院,给予静脉溶栓后桥接介入治疗,治疗后恢复较好(NIHSS评分从入院时的11分降至出院时的2...本文介绍了1例基于基因检测的后循环缺血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情况。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基底动脉中段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 h内入院,给予静脉溶栓后桥接介入治疗,治疗后恢复较好(NIHSS评分从入院时的11分降至出院时的2分)。为个体化选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介入治疗后进行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显示为中间代谢型,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方案进行3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之后根据患者随访情况调整用药。出院后2个月随访时患者预后良好且未出现出血表现。展开更多
2019年5月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何时重启抗栓治疗的文章,题目为“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stroke due to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RESTART):a randomised,open-label tri al”。1研究介绍1.1研...2019年5月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何时重启抗栓治疗的文章,题目为“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stroke due to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RESTART):a randomised,open-label tri al”。1研究介绍1.1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和冠状动脉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在高收入国家,高达1/3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出血时正在服用抗栓药物。这部分患者通常也面临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通常面临是否重新开启抗栓治疗的决定。展开更多
2018年JournalofNeurosurgery杂志报道了1例血管内取栓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病例。患者71岁,男性。既往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在医院餐厅中突然跌倒,出现左侧偏瘫和忽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8年JournalofNeurosurgery杂志报道了1例血管内取栓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病例。患者71岁,男性。既往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在医院餐厅中突然跌倒,出现左侧偏瘫和忽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8分。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介绍了1例基于基因检测的后循环缺血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情况。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基底动脉中段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 h内入院,给予静脉溶栓后桥接介入治疗,治疗后恢复较好(NIHSS评分从入院时的11分降至出院时的2分)。为个体化选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介入治疗后进行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显示为中间代谢型,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方案进行3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之后根据患者随访情况调整用药。出院后2个月随访时患者预后良好且未出现出血表现。
文摘2019年5月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何时重启抗栓治疗的文章,题目为“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stroke due to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RESTART):a randomised,open-label tri al”。1研究介绍1.1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和冠状动脉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在高收入国家,高达1/3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出血时正在服用抗栓药物。这部分患者通常也面临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通常面临是否重新开启抗栓治疗的决定。
文摘2018年JournalofNeurosurgery杂志报道了1例血管内取栓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病例。患者71岁,男性。既往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在医院餐厅中突然跌倒,出现左侧偏瘫和忽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