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兰·巴迪欧论主体化和主体进程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士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阿兰·巴迪欧将主体分为两种机制,即实体构成机制与心理构成机制。实体机制表现为主体化的身体,将作为精神的主体与作为肉身的身体相结合。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瞬时性与持续性的主体,他将其称之为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
阿兰·巴迪欧将主体分为两种机制,即实体构成机制与心理构成机制。实体机制表现为主体化的身体,将作为精神的主体与作为肉身的身体相结合。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瞬时性与持续性的主体,他将其称之为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性和暂时性,它通常标志着主体在情境中出现的时刻,与介入相联系,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焦虑和勇气。主体进程是破坏后的重新组合,它是持久的,目的在于对当时情境的重组,通向的是超我与公正。焦虑与勇气、超我与公正,四者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横向、纵向和对角线)可构成不同的主体类型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主体心理构成机制
主体化
主体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建真理:阿兰·巴迪欧解读尼采的“反哲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毕日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阿兰·巴迪欧于1992—1995年间在研讨班上围绕三位"反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的"反哲学"思想做了系列讲座,讲义经过整理先后出版。围绕《尼采的反哲学》一书探讨巴迪欧如何界定"反哲学"...
阿兰·巴迪欧于1992—1995年间在研讨班上围绕三位"反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的"反哲学"思想做了系列讲座,讲义经过整理先后出版。围绕《尼采的反哲学》一书探讨巴迪欧如何界定"反哲学"、如何详细解读尼采的"反哲学"思想可知,巴迪欧对"反哲学"的解读是一种"介入式阅读",这种解读不是为了澄清尼采的思想,而是借此重申自己的真理哲学主张和事件哲学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尼采
“反哲学”
事件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200,共8页
阿兰·巴迪欧反对将贝克特视为表现虚无的荒诞派作家,他指出贝克特的创作中存在着从"唯我论"到"事件"思想转向,后期贝克特的作品表明,他致力于对"事件"的思考,并为此创作了"真理"的文本。...
阿兰·巴迪欧反对将贝克特视为表现虚无的荒诞派作家,他指出贝克特的创作中存在着从"唯我论"到"事件"思想转向,后期贝克特的作品表明,他致力于对"事件"的思考,并为此创作了"真理"的文本。巴迪欧以非美学思想为指导,试图以贝克特的方式阅读贝克特。他从文本的内在思想结构出发,提炼出适合于文本的批评概念,让文本的真理以概念的形式现身。他也成功揭示了一个等待事件,以文学创造的方式介入事件,并始终对事件充满希望的贝克特形象。巴迪欧的贝克特阅读对我们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解释"文本,更是为了捕获文本的"事件真理",来实现文学创作和批评话语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萨缪尔·贝克特
事件真理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迪欧的“共产主义”与真理观辨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斗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3,共10页
法国当代学者阿兰·巴迪欧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真实、想象和象征的"运作"过程,他从数学本体论出发,以"事件"之"一"来解释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多",主张真理的无限可能性是个体主体...
法国当代学者阿兰·巴迪欧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真实、想象和象征的"运作"过程,他从数学本体论出发,以"事件"之"一"来解释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多",主张真理的无限可能性是个体主体所无法完全承担,却又试图寻求共产主义理念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个人"单子"式存在及其所谓"平等"的"永恒的真理",强调真理的现实性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认为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在于现实的必然性以及无产阶级主体性,在于"重建社会",即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马克思
共产主义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大热点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其洪
卢丽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国内学界近年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翻译、引介、甄别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清理,从而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较多,但就...
国内学界近年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翻译、引介、甄别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清理,从而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较多,但就其影响力和创新性而言,主要集中在对阿兰·巴迪欧思想的研究、对生命政治学的探讨、对奈格里和哈特《帝国》的解读、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及对国外学者《资本论》研究的讨论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的是全新的话题,有的是对已有话题的深化和拓展,还有的是在与中国哲学界互动中的一种哲学观变革。我们期待着国内学者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断推出自己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生命政治学
《帝国》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兰·巴迪欧论主体化和主体进程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士薇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3CWW033
文摘
阿兰·巴迪欧将主体分为两种机制,即实体构成机制与心理构成机制。实体机制表现为主体化的身体,将作为精神的主体与作为肉身的身体相结合。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瞬时性与持续性的主体,他将其称之为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性和暂时性,它通常标志着主体在情境中出现的时刻,与介入相联系,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焦虑和勇气。主体进程是破坏后的重新组合,它是持久的,目的在于对当时情境的重组,通向的是超我与公正。焦虑与勇气、超我与公正,四者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横向、纵向和对角线)可构成不同的主体类型及其功能。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主体心理构成机制
主体化
主体进程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建真理:阿兰·巴迪欧解读尼采的“反哲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毕日生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文艺理论研究”(18AZW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激进左翼文论批判研究”(20&ZD290)。
文摘
阿兰·巴迪欧于1992—1995年间在研讨班上围绕三位"反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的"反哲学"思想做了系列讲座,讲义经过整理先后出版。围绕《尼采的反哲学》一书探讨巴迪欧如何界定"反哲学"、如何详细解读尼采的"反哲学"思想可知,巴迪欧对"反哲学"的解读是一种"介入式阅读",这种解读不是为了澄清尼采的思想,而是借此重申自己的真理哲学主张和事件哲学构想。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尼采
“反哲学”
事件
真理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成
机构
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所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200,共8页
文摘
阿兰·巴迪欧反对将贝克特视为表现虚无的荒诞派作家,他指出贝克特的创作中存在着从"唯我论"到"事件"思想转向,后期贝克特的作品表明,他致力于对"事件"的思考,并为此创作了"真理"的文本。巴迪欧以非美学思想为指导,试图以贝克特的方式阅读贝克特。他从文本的内在思想结构出发,提炼出适合于文本的批评概念,让文本的真理以概念的形式现身。他也成功揭示了一个等待事件,以文学创造的方式介入事件,并始终对事件充满希望的贝克特形象。巴迪欧的贝克特阅读对我们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解释"文本,更是为了捕获文本的"事件真理",来实现文学创作和批评话语的革新。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萨缪尔·贝克特
事件真理
文学批评
Keywords
Alain Badiou
Samuel Beckett
event-truth
literary criticism
分类号
I565.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迪欧的“共产主义”与真理观辨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斗斗
机构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项目号18ZDA02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法国当代学者阿兰·巴迪欧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真实、想象和象征的"运作"过程,他从数学本体论出发,以"事件"之"一"来解释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多",主张真理的无限可能性是个体主体所无法完全承担,却又试图寻求共产主义理念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个人"单子"式存在及其所谓"平等"的"永恒的真理",强调真理的现实性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认为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在于现实的必然性以及无产阶级主体性,在于"重建社会",即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马克思
共产主义
真理
分类号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大热点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其洪
卢丽娟
机构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的实践观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YBZX009)和“马克思低阶正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6YBZX012)
西南大学中央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哲学定位及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SWU1809010)
西南大学中央业务费重点项目“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正义观研究”(项目编号:SWU19093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国内学界近年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翻译、引介、甄别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清理,从而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较多,但就其影响力和创新性而言,主要集中在对阿兰·巴迪欧思想的研究、对生命政治学的探讨、对奈格里和哈特《帝国》的解读、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及对国外学者《资本论》研究的讨论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的是全新的话题,有的是对已有话题的深化和拓展,还有的是在与中国哲学界互动中的一种哲学观变革。我们期待着国内学者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断推出自己的创新性成果。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生命政治学
《帝国》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分类号
B089.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兰·巴迪欧论主体化和主体进程
艾士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建真理:阿兰·巴迪欧解读尼采的“反哲学”
毕日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
谭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巴迪欧的“共产主义”与真理观辨析
许斗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大热点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黄其洪
卢丽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