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纤化纤维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彭旋华 陈京环 +5 位作者 刘金刚 赵涛 肖贵华 刘文波 许传波 杜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目的以阔叶浆为原料制备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并将其用于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方法采用共研磨的方式,以Ca(OH)_(2)为研磨助剂和润胀剂,将阔叶浆解离成微纤化纤维素(MFC),再经碳酸化和硬脂酸钠改性后制得硬脂酸钙包覆的微... 目的以阔叶浆为原料制备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并将其用于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方法采用共研磨的方式,以Ca(OH)_(2)为研磨助剂和润胀剂,将阔叶浆解离成微纤化纤维素(MFC),再经碳酸化和硬脂酸钠改性后制得硬脂酸钙包覆的微纤化纤维素(CS-MFC)。然后采用溶剂浇铸法将CS-MFC以不同比例添加到ABS中,经双螺杆混合挤出和硫化机压片后制得CS-MFC/ABS复合材料,测定MFC、CS-MFC和CS-MFC/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氢氧化钙具有显著的助研磨作用,得到的CS-MFC中硬脂酸钙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包覆在MFC表面,水接触角由18.2°提升到72.3°。将CS-MFC添加到ABS基体中,当CS-MFC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8.0MPa,增幅为15.5%;当CS-MFC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达到1.72GPa,增幅为5.5%;CS-MFC对ABS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经共研磨及硬脂酸钠改性得到的CS-MFC能有效提升ABS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ABS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化纤维素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硬脂酸钠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双酚A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琴 李建厂 +2 位作者 丁雪佳 朱杰克 张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分解产物,综述了阻燃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卤阻燃体系包括磷系、硅系阻燃剂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阻燃机理,并指出了阻燃PC/ABS合金将来... 介绍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分解产物,综述了阻燃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卤阻燃体系包括磷系、硅系阻燃剂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阻燃机理,并指出了阻燃PC/ABS合金将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目前,PC/ABS合金的阻燃逐渐向着无卤、高效、低毒、环保的方向发展,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减少添加量、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危害是今后阻燃的重要研究方向,且开发新型或复配型无卤阻燃剂已成为PC/ABS合金阻燃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热分解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合金 阻燃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废水的生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东风 刘海洪 刘广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 2、ABS 5及其激活剂JH 6 ,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 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 2、ABS 5及其激活剂JH 6 ,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 38%提高到 4 9% ,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 ,强化了ABS树脂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效果 ,加快了废水处理启动速度 ,提高了处理效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扩试等系统性试验表明 ,投加高效菌及其激活剂强化活性污泥法可在水力停留时间 8h内使ABS树脂废水化学需氧量由 770mg/L降至 12 0mg/L以下 ,实现达标排放。由色谱分析推断 ,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成分主要为低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废水处理 生化处理 活性污泥 低聚物 生物化学 化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正虹 申瑜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51,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PPO和ABS属于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SMA可以在PPO/ABS合金中起到较好的增容作用; PPO/ABS合金中ABS的含量越高,合金加工流动性越好,SMA可以使PPO/ABS合金的转矩明显降低,但其含量对转矩的影响较小; PPO/ABS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加入适量SMA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有较大改善; PPO/ABS共混合金中PPO的含量越高,合金的热稳定性越好,SMA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 共混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六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国华 邢荣芬 +3 位作者 耿佩佩 杨娜 王进炜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5,共5页
利用双螺杆的强剪切作用,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六方氮化硼(h-BN)复合材料(ABS/h-BN),通过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阻率,并借助拉伸试验、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h-BN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 利用双螺杆的强剪切作用,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六方氮化硼(h-BN)复合材料(ABS/h-BN),通过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阻率,并借助拉伸试验、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h-BN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N在ABS基体中发生了取向,当h-BN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0.176 W/(m·K)提高到0.404 W/(m·K),增加了129.6%,且拉伸强度由35.26MPa提高到38.45 MPa。ABS/h-BN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家电等的外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六方氮化硼 复合材料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与纳米CaCO_3协同改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宁 郭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降后升再降,PC质量分数在50%~60%,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先降后升再降再升;随着ACR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升后降,ACR质量分数在5%左右时,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先升后降,断裂拉伸应变急剧下降,质量分数在4%左右时,综合性能优异;ACR与纳米CaCO3复配使用时,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4%,ACR质量分数为5%时,拉伸强度可达59 MPa,冲击强度可达108 kJ/m2;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ACR改善了纳米CaCO3的界面结合与分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共聚 纳米CACO3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协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法测定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宏雄 贝沁红 +3 位作者 朱慧红 黄金凤 杨蓓 陈谷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3,共4页
采用手动法和计时法测定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熔体密度,研究了自动法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结果表明,自动法测定PS、ABS的熔体流动速率方便快捷,与手动法比较,其误差小于2%。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锆与磷酸三苯酯复配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正虹 邵佳丽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合金兼有PC和ABS的优点,但ABS的加入使PC/ABS合金阻燃性能降低,很多场合都需要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芳基磷酸酯是卤系阻燃剂的良好替代品,并已在PC/ABS无卤阻燃领域...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合金兼有PC和ABS的优点,但ABS的加入使PC/ABS合金阻燃性能降低,很多场合都需要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芳基磷酸酯是卤系阻燃剂的良好替代品,并已在PC/ABS无卤阻燃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文中结合市场及环保的要求,采用芳基磷酸酯(TPP)与磷酸锆(α-ZrP)复配阻燃PC/ABS合金,研究其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热失重分析发现,在氮气氛围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提高,尤其是高温段的热稳定性;在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测试中,TPP与α-Zr~复配阻燃并没出现良好的协同效果;而在锥形量热测试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能够延长PC/ABS合金到达最高峰值速率的时间,并减缓燃烧过程延长燃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 磷酸三苯酯 Α-磷酸锆 热稳定性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丁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粉的加工应用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谈敦礼 张庆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47-649,共3页
基于传统塑料改性方法,采用ABS接枝粉直接或间接地改性丁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氯乙烯(PVC)合金及ABS/聚碳酸酯(PC)合金的性能,突出了ABS接枝粉作为一种有效的改性剂,其使用上的方便灵活性.
关键词 丁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粉 聚氯乙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件超低温处理后的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红梅 王建军 +3 位作者 倪红军 米乐 姚尧 李欢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了应对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性能破坏的情况,尝试对ABS试样进行超低温恒温冷藏处理。室温下,将试样分4批放置在深冷箱内冷却至-190℃,并分别保持恒温3、6、9和12h,然后回至室... 为了应对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性能破坏的情况,尝试对ABS试样进行超低温恒温冷藏处理。室温下,将试样分4批放置在深冷箱内冷却至-190℃,并分别保持恒温3、6、9和12h,然后回至室温,对各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与未处理试件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能有效提升试样的抗拉强度;超过6h的处理会降低试样的延展性;深冷处理时间超过9h后,可以提高ABS试样的耐磨性;深冷处理能改变ABS试样的结晶度,使试样中高分子链排列得更加致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 深冷处理 抗拉强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李学锋 彭少贤 官文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7,共5页
通过紫外光辐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脓纳米管(ABS/CNTs)复合材料。在CNT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ρv)比基体树脂下降了10^7Ω·cm。在20~100℃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ρv受温度影响不大。... 通过紫外光辐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脓纳米管(ABS/CNTs)复合材料。在CNT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ρv)比基体树脂下降了10^7Ω·cm。在20~100℃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ρv受温度影响不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紫外光辐照下的CNTs在ABS基体中均匀分布,容易形成导电网络。复合材料在2~10GHz的微波频段内,具有较宽的介电损耗(约为2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 碳纳米管 导电性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丽公司开发具有高抗静电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6-1096,共1页
电子工业对有效抗静电材料的需求止在剧增,一般要求这些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06~108Ω。东丽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抗静电聚苯乙烯树脂供应商,它一直在力求降低永久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牌号——Toyolacparel的表面电阻(... 电子工业对有效抗静电材料的需求止在剧增,一般要求这些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06~108Ω。东丽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抗静电聚苯乙烯树脂供应商,它一直在力求降低永久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牌号——Toyolacparel的表面电阻(109Ω)。尽管添加导电性填充剂能降低表面电阻,但填充剂却有降低树脂性能的趋势,而且如果某些填充剂从树脂中脱出,可能引起生产问题。降低表面电阻的另一途径是添加锂或其他金属离子,但这些离子有可能有从树脂中浸出,并导致半导体出现机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苯乙烯树脂 抗静电性 东丽公司 抗静电材料 表面电阻 开发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丽公司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生产装置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0-710,共1页
为了适应亚洲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需求的增加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日本东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TPM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增设ABS树脂生产装置,使其ABS树脂生产能力增加110kt/a达到330kt/a。新装置将建在现有装... 为了适应亚洲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需求的增加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日本东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TPM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增设ABS树脂生产装置,使其ABS树脂生产能力增加110kt/a达到330kt/a。新装置将建在现有装置的附近,总投资约为100亿美元,预计2008年3月投产。新装置建成后,该公司ABS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402k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日本东丽公司 ABS树脂 生产装置 客户需求 马来西亚 生产能力 新装置 多样化 T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石化公司研制成功冰箱板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专用树脂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2-702,共1页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研制成功冰箱板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专用树脂。用ABS专用树脂制造冰箱样品格,具有耐冲击、耐热、耐寒、耐化学品以及无毒、无味、表面光泽性好等优异性能,完全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大庆石化公司 专用树脂 冰箱 板材 中国石油 耐化学品 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石化总厂研发成功板材级和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专用料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69,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化总厂自主研发的板材级和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专用料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这两种ABS树脂专用料在实现工业化生产后,有望结束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国内ABS树脂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化总厂自主研发的板材级和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专用料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这两种ABS树脂专用料在实现工业化生产后,有望结束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国内ABS树脂生产技术水平。我国仪用于冰箱生产的板材级ABS树脂专用料,每年就需进口200k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ABS树脂 自主研发 专用料 板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化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声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霍又嘉 朱雯雯 +5 位作者 潘博坤 徐焕辉 刘杨 游峰 江学良 刘仿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9,99,共6页
为了制备高降噪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硅藻土、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等填料,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硅藻土/AC/PVC和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研究了ABS和AC发泡剂的加入对硅藻... 为了制备高降噪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硅藻土、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等填料,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硅藻土/AC/PVC和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研究了ABS和AC发泡剂的加入对硅藻土/PVC复合材料的吸声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在PVC基体中的ABS起弹性体的作用,并增加体系的阻尼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当AC发泡剂质量分数为1.0%时,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最佳。并且这种体系具有最佳吸声效果,在6300 Hz处吸声系数可达0.86,平均吸声系数为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声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杰 郑哲楠 罗英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765,共9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的橡胶粒子相形态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合成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共混制备嵌段型ABS树脂,研究嵌段共聚物分子...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的橡胶粒子相形态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合成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共混制备嵌段型ABS树脂,研究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对材料相形态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共混可制得橡胶粒子均匀分散的ABS树脂,与市售产品相比,采用两嵌段共聚物为增韧剂的嵌段型ABS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将增韧剂改为三嵌段共聚物,材料的拉伸断裂韧性能进一步提升,但缺口冲击性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RAFT乳液聚合 嵌段共聚 相形态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导电3D打印复合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前进 诸葛祥群 +3 位作者 赵俊 于文海 田伟 罗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5,79,共5页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SAN)高胶粉和石墨鳞片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石墨鳞片粉含量的3D打印复合耗材。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耗材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SAN)高胶粉和石墨鳞片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石墨鳞片粉含量的3D打印复合耗材。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耗材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也明显增强,但断裂延展率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当石墨粉含量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以制成导电3D打印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苯乙烯-丙烯腈 石墨 3D打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尹晓刚 王琳琳 +2 位作者 王野 龚维 陈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2,共4页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韧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 ABS) 增韧剂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开发的双峰分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成工艺技术通过验收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5-1385,共1页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简称吉林石化)开发的双峰分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成工艺技术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中国石油重点项目200kt/aABS工艺包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并依靠自有技术实现产品升级。
关键词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合成工艺 双峰分布 技术 开发 产品升级 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