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胸手术后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文艳 王银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9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麻醉 镇痛 护理 肋间神经阻滞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硬膜外阻滞镇痛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丽玫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4年第3期119-120,共2页
行硬膜外阻滞镇痛病人的护理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谢丽玫硬膜外阻滞镇痛疗法适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的腰腿痛以及肢端血管痉挛性疾病。我院于1992年2月至1993年2月开设疼痛专科以来,诊... 行硬膜外阻滞镇痛病人的护理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谢丽玫硬膜外阻滞镇痛疗法适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的腰腿痛以及肢端血管痉挛性疾病。我院于1992年2月至1993年2月开设疼痛专科以来,诊治了各种痛症1980例,其中行硬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镇痛 止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高峰 陈斐 +3 位作者 孙立新 陈怀龙 尹曾 毕燕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 自控股神经阻滞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手术后三种镇痛方法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奎斌 许霁虹 张铁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NA)、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患者皮下自控镇痛在上肢手术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罗哌卡因PCNA;Ⅱ组采用芬太尼患者PCIA;Ⅲ组采用舒芬太尼患者皮下自... 目的:对比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NA)、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患者皮下自控镇痛在上肢手术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罗哌卡因PCNA;Ⅱ组采用芬太尼患者PCIA;Ⅲ组采用舒芬太尼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记录术后4、8、12、24、36h和48h各时间点患者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和镇静评分(Ramsay);并记录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Ⅰ组VASr、VASm和镇静评分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术后恶心发生率低于Ⅱ、Ⅲ组(P<0.05),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镇痛满意率则明显优于Ⅱ、Ⅲ组(P<0.05)。结论:上肢手术后采用0.2%罗哌卡因PCNA的镇痛效果优于应用芬太尼PCIA或应用舒芬太尼PCSA,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等效剂量下,应用舒芬太尼PCSA较应用芬太尼PCIA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患者控制 上肢手术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东升 姚益冰 +1 位作者 徐峰 马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2-682,共1页
瑞芬太尼是纯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起效快,半衰期短,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用于分娩镇痛㈨,对比椎管内阻滞镇痛具有操作简便,迅速等优点。目前,产科麻醉对分娩镇痛极为关注,但对中期妊娠引产镇痛却少有研究。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中期妊娠引产 瑞芬太尼 μ阿片受体激动剂 分娩镇痛 蓄积作用 重复用药 阻滞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赵娜 李晓光 +3 位作者 汪愫洁 徐涛 白云波 徐铭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以纳入本研究...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以纳入本研究的所有产妇分娩镇痛期间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的算术均值(60 mL)为分界值,将其分为高容量组(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60 mL)和低容量组(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60 mL)。中转剖宫产时,通过原分娩镇痛置入的硬膜外导管给予试验剂量的1.5%利多卡因3 mL及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10~20 mL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及麻醉效果。结果共3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产妇入选本研究。其中高容量组17例、低容量组19例。高容量组硬膜外麻醉失败率明显高于低容量组(23.5%比0,P=0.040)。两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局部麻醉药用量(P=0.057)、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至切皮时间(P=0.290)、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至术毕时间(P=0.748)均无显著性差异。36例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4例硬膜外麻醉失败者改行腰硬联合麻醉),均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Pearson相关法分析显示,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后10 min体表感觉阻滞平面与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明显相关(r=0.509,P=0.003),与单位时间镇痛药液用量无线性相关(r=0.272,P=0.125)。高容量组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后10 min右侧体表感觉阻滞平面[T9(T6,T9)比T6(T4,T7),P=0.048]及术毕右侧运动阻滞分级[1(0,1)比2(1,3),P=0.034]均低于低容量组。高容量组在切皮后分离肌肉时主诉不适(23.1%比0,P=0.058)和回纳子宫并腹腔探查时主诉不适(30.8%比15.8%,P=0.401)的产妇比率与低容量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的产妇,若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增多,不仅增加后续硬膜外麻醉失败风险,且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 中转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德峰 于有波 +3 位作者 阎妮 张丽荣 安刚 吴崇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h的MAP、ECG、HR、SpO2及Pa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h两组PaCO2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气腹后3hpH值均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维持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但气腹后3hpH值低于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镇痛 硬膜外阻滞 静吸复合麻醉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句谢谢有多重
8
作者 青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59-1860,F0003,共3页
腊月廿八,科里收治了一名脊髓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病人日夜遭受着剧烈疼痛的煎熬,无法行走,躺在床上也是坐卧不宁,最后连翻身都成为困难。本来已近年关,住院的病人成批地办理着出院手续.为的是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这... 腊月廿八,科里收治了一名脊髓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病人日夜遭受着剧烈疼痛的煎熬,无法行走,躺在床上也是坐卧不宁,最后连翻身都成为困难。本来已近年关,住院的病人成批地办理着出院手续.为的是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这病人却在这个时候住进了医院,可想那疼痛有多重。剧烈的疼痛使他无法配合治疗,于是科里请来麻醉师S为他进行了硬膜外穿刺后神经阻滞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剧烈疼痛 脊髓肿瘤 压迫神经 硬膜外穿刺 出院手续 配合治疗 阻滞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