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人工植被防风阻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岳德鹏 刘永兵 +1 位作者 徐伟 臧润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三种人工植被 (梨园、林带、片林 )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及其积沙形态特征进行观测与分析 ,比较了不同人工植被防风效益与阻沙效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在迎风面 1~ 1 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 ,为 2 2 ...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三种人工植被 (梨园、林带、片林 )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及其积沙形态特征进行观测与分析 ,比较了不同人工植被防风效益与阻沙效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在迎风面 1~ 1 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 ,为 2 2 % ;在林内距迎风面 1~ 7H范围内梨园防风效能最大 ,为 6 8.8% ;在背风面 1~ 2 0H范围内林带防风效能最大 ,为 32 % .植被阻沙量大小次序为 :梨园 >片林 >林带 .在植被的作用下 ,积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防风效益 阻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沙地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强 高甲荣 +2 位作者 何明月 赵哲光 张金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ila)灌丛林带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风速均处于起沙风速(4.53m·s^-1)以上,对农田不能形成有效防护;榆树(Ulmuspumila)乔木林带残缺不全,严重影响防风效益。沙柳林带和榆树林带都是林带背风面大量积沙,未能有效地将风沙流中的来沙阻挡在农田以外;小叶锦鸡儿片林阻沙主要分布在林内,表明其能对农田形成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 农田防护林 防风阻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3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阻沙效益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冠志 李青丰 +1 位作者 贺威 刘果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天然沙蒿、沙柳和锦鸡儿这3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阻沙效益进行分析,为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防治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标杆风蚀沙埋程度,分析各植物群落的风蚀量与阻沙量,从而对其阻沙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天然沙蒿、沙柳和锦鸡儿这3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阻沙效益进行分析,为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防治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标杆风蚀沙埋程度,分析各植物群落的风蚀量与阻沙量,从而对其阻沙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植被盖度越大,各植物群落的防风阻沙效果越明显;(2)地形条件相似,风速相同的情况下,3种植物群落在风蚀季节的临界防风蚀盖度不同。沙蒿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最小,约为60%,沙柳群落与锦鸡儿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相对较大,均大于60%,但锦鸡儿群落相对沙柳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小;(3)相同盖度下,3种植物群落的风蚀量与阻沙量之和大小顺序为:沙柳>锦鸡儿>沙蒿。[结论]在毛乌素沙地固定、半固定沙地上,沙蒿群落的防风阻沙效益突出,可作为主要固沙植物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 植物群落 植被盖度 临界防风蚀盖度 阻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隐蔽式沙柳沙障的防风阻沙效益 被引量:20
4
作者 蒙仲举 任晓萌 高永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8-180,206,共4页
对毛乌素沙地15,25和35cm的3个高度,1m×0.5m,1m×1m,1m×2m,2m×2m,2m×3m5种规格的半隐蔽格状沙柳沙障内近地表风沙流的活动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阻沙效益。结果表明,设置沙柳沙障后地表... 对毛乌素沙地15,25和35cm的3个高度,1m×0.5m,1m×1m,1m×2m,2m×2m,2m×3m5种规格的半隐蔽格状沙柳沙障内近地表风沙流的活动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规格沙障的防风阻沙效益。结果表明,设置沙柳沙障后地表土壤中细粒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与裸沙丘相比,沙柳沙障内的相对输沙率明显减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认为毛乌素沙地适宜于当地铺设的沙柳沙障规格为2m×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隐蔽格状 机械组成 防风阻沙效益 毛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沙障防风阻沙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国平 左合君 +2 位作者 徐连秀 胡春元 付亚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1,65,共5页
以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和神东矿区巴图塔沙柳基地为试验区,对沙柳沙障体系内外风速和输沙量进行了野外观测,根据调查和观测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作出沙障体系内外的风速流场图,并运用粗糙度(z0)、摩阻速度(u*)等物理参数,对复式沙柳... 以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和神东矿区巴图塔沙柳基地为试验区,对沙柳沙障体系内外风速和输沙量进行了野外观测,根据调查和观测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作出沙障体系内外的风速流场图,并运用粗糙度(z0)、摩阻速度(u*)等物理参数,对复式沙柳沙障的防风效益和阻沙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半隐蔽式、平铺式沙柳沙障防沙体系内外,风速比(V2 m/V0.3 m)的变化随着向沙障体系的逐渐靠近呈非线性增大;粗糙度(z0)的变化则随风速比(V2 m/V0.3 m)的增大表现出两种情况:当旷野风速小于起沙风速时,其趋势线方程为多项式函数,当旷野风速大于起沙风速时,其趋势线方程为指数函数;在沙柳沙障防沙体系内外,由于沙颗粒与沙柳体系内沙柳发生碰撞,输沙率随防沙体系远近的分布不再简单遵循对数或者指数关系,其极值出现的距离随风速的增加而波动,由于沙柳沙障构成的下垫面复杂多变,其对风沙流结构与风沙活动层风速廓线的影响很难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阻沙效益 粗糙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庄地区人工植被防风阻沙与土壤改良效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越 孙保平 +1 位作者 丁国栋 徐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延庆县康庄地区3种人工植被(林带、片林、杏园)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积沙形态特征以及林地土壤养分的观测与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防风、阻沙效益及土壤改良效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风面1H~1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 通过对延庆县康庄地区3种人工植被(林带、片林、杏园)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积沙形态特征以及林地土壤养分的观测与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防风、阻沙效益及土壤改良效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风面1H~1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为25.6%;在林内距迎风面1H~7H范围内杏园防风效能最大为70.0%;在背风面1H~20H范围内防护林带防风效能最大为32.3%。其阻沙量从小到大序列为:林带、片林、杏园;在植被的作用下其积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三种植被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杏园改良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防风效益 阻沙效益 土壤改良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风沙害工程控制措施防护效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奚成刚 杨成永 +2 位作者 王勐 许兆义 郝才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对集二铁路沿线风沙害严重路段所布设的各种风沙害工程控制措施的野外观测试验,从控制措施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不同措施的阻积沙效益以及保水效果等方面对各种风沙害控制措施的效益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几种措施的... 通过对集二铁路沿线风沙害严重路段所布设的各种风沙害工程控制措施的野外观测试验,从控制措施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不同措施的阻积沙效益以及保水效果等方面对各种风沙害控制措施的效益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几种措施的减速效果依次为砖墙>轨枕>荆笆>树枝;直立型控制措施障后防护距离约为其高度的5~10倍,控制措施保水能力大小依次为粘土>原始>荆笆>轨枕>树枝>草方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风害工程 控制措施 防护效益 近地表风速 效益 保水效果 工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经济林、防护林防护效益观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霞 程皓 尹业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67-1171,共5页
使用风速仪对塔里木河下游梨园和防护林带1m高度处离观测对象不同距离风速进行实地观测,使用铁杆法测量其积沙量,并对其积沙形态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不同林分防风效益和阻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背风面距林带1~20H,防护林带防风... 使用风速仪对塔里木河下游梨园和防护林带1m高度处离观测对象不同距离风速进行实地观测,使用铁杆法测量其积沙量,并对其积沙形态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不同林分防风效益和阻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背风面距林带1~20H,防护林带防风效能最大,达41.11%;距迎风面1-7H,梨园防风效能最大,为76.74%。梨园和人工防护林带的阻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梨园平均阻沙量大于林带。阻沙峰值在林缘前部,林带的阻沙范围大于梨园,阻沙峰值在林缘背部。防风效益的大小与林分平均树高、冠幅和枝下高有关。树高越高、枝下高越高,防护范围越大但防风效果降低;树木冠形越大,防风效果越好。阻沙量的大小随观测范围内防风效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效益 阻沙效益 人工防护林 梨园 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