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桩对含水层渗流阻挡作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依雯 黄润秋 +2 位作者 沈水龙 许烨霜 马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7-1622,共6页
超高层建筑的桩基础通常会打入到深度较大的承压含水砂土层中;在承压含水层的上方通常会进行超深基坑的开挖构建超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为了保持超深基坑的基底稳定,需要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降水施工。由于深基坑存在大量的桩基础,基桩的... 超高层建筑的桩基础通常会打入到深度较大的承压含水砂土层中;在承压含水层的上方通常会进行超深基坑的开挖构建超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为了保持超深基坑的基底稳定,需要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降水施工。由于深基坑存在大量的桩基础,基桩的存在会影响降水时地下水的渗流路径,继而影响土体的渗透性状。应用室内试验研究基桩对含水层渗流阻挡作用的机制。试验采用PVC管模拟基桩,将颗粒较均匀的砂土作为试验土体,通过室内渗流试验来研究基桩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桩对于地下水渗流有明显的阻挡效应:基桩的数量以及布置形式会对渗透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考虑砂土体积置换率的有效介质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矩形布置的基桩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但对梅花形布置的基桩应用有效介质理论计算所得的渗透系数会有将近20%的偏差;其原因是梅花形布置的基桩,会使渗流路径增加。基于对渗流路径的分析,提出了考虑有梅花形布置的基桩存在时等效渗透系数计算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室内试验 渗流 阻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渗流的阻挡效应 被引量:25
2
作者 许烨霜 沈水龙 马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2-1906,共5页
针对地下构筑物改变了地下水渗流条件这一问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是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计算的一体化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渗流的阻挡效应.该方法在地下水渗流计算中考虑三维地下水渗流,在土体固结计算中采... 针对地下构筑物改变了地下水渗流条件这一问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是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计算的一体化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渗流的阻挡效应.该方法在地下水渗流计算中考虑三维地下水渗流,在土体固结计算中采用基于Terzaghi固结理论的一维固结方法.结果表明,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的影响程度与构筑物在含水层中的埋置深度及挡水宽度有关.地下构筑物的埋置深度越深,抽水侧水位降深及沉降量越大.构筑物对水流的阻挡宽度越大,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构筑物 渗流 阻挡作用 地下水位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乾龙 郭连军 +2 位作者 张云 苏智聪 孙涛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有无挡板、挡板深度及其与抽水井的相对位置对地面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阻挡了水的渗流补给,延长了孔隙水压力和土层位移达...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有无挡板、挡板深度及其与抽水井的相对位置对地面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阻挡了水的渗流补给,延长了孔隙水压力和土层位移达到稳定的时间,增大了土层总体的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下降;同时,土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随挡板深度的变化并非线性,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相对埋入深度(本次试验为85%),在小于这一临界值时,砂层最大沉降随挡板埋入深度变化较小,在大于这一临界值时,砂层最大沉降随挡板埋入深度变化较大。在有地下构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地面沉降数值模拟时,不仅要考虑构筑物对水流的阻碍作用,也要考虑构筑物本身对土体位移的阻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地面沉降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构筑物 室内模型试验 地面沉降 抽水 阻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季昆明准静止锋与云贵高原地形的关系 被引量:24
4
作者 段旭 段玮 +1 位作者 邢冬 张亚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利用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2008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和2013年12月10-20日ERA-Interim 0.125°×0.125°再分析数据以及DEM地形高度数据,研究了昆明准静止锋(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KQSF)位置、云贵高原地... 利用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2008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和2013年12月10-20日ERA-Interim 0.125°×0.125°再分析数据以及DEM地形高度数据,研究了昆明准静止锋(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KQSF)位置、云贵高原地形和锋面附近大气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云贵高原以乌蒙山脉(103°E)分为东、西两部,云贵高原东部地区昆明准静止锋出现的频次为61.5%,西部地区出现频次为38.5%,大部分冷空气被阻挡在了云贵高原东部地区,仅有少部分较强冷空气能越过乌蒙山脉进入云贵高原西部,高原大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滞作用显著;(2)昆明准静止锋的进退与锋面前后地面温压场关系有较好的相关性,锋后冷气团越强、锋前暖气团越弱,锋面位置越偏西,反之越偏东,其相关的显著性主要体现在云贵高原西部,而在高原东部地区,地形作用降低了锋面位置与温压场的相关性;(3)高原地形阻挡作用使冷空气移动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而形成准静止锋,抬升作用使局地近地层形成顺时针的次级环流,导致逆温层的出现,一旦冷空气越过高原,抬升作用减弱,逆温层消失;(4)东西风零线能较好地描述锋面位置和冷气团厚度,体现了KQSF呈准南北向和云贵高原地区的冷空气由东向西路径特征;(5)锋后冷高压的位势高度可表示冷气团的厚度,在云贵高原东部锋面位置取决于冷气团的厚度,当锋面到达云贵高原西部后,地形的阻挡作用显著减弱和消失,锋面位置取决于冷暖气团之间势力的强弱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大地形 昆明准静止锋 锋面位置 冷气团厚度 阻挡和抬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电缆沟防火墙改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正雨 张明亮 王贻胜 《农村电工》 2019年第12期42-42,共1页
近年来,国网河南获嘉县供电公司对所属的变电站不断进行设备改造。改造过程中,经常拆除和重建变电站电缆沟防火墙,工作繁琐,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在长期运行实践中,传统防火墙也凸显出一些弊端,不利于安全管理。一是老旧的防火墙是用两侧... 近年来,国网河南获嘉县供电公司对所属的变电站不断进行设备改造。改造过程中,经常拆除和重建变电站电缆沟防火墙,工作繁琐,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在长期运行实践中,传统防火墙也凸显出一些弊端,不利于安全管理。一是老旧的防火墙是用两侧砌砖墙、中间填沙模式,虽起到阻挡作用,但阻火、阻烟、隔热和隔断电缆本体着火效果较差。若电缆本体内部着火就可以通过沙砌墙,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墙 县供电公司 电缆沟 变电站 阻挡作用 工程整体 设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吃菠菜可保护视网膜
6
作者 刘祥 《农业知识》 2004年第20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痔疮出血 阻挡作用 抗氧化剂 周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