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量阻抗轨迹的接地距离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金瑞 林湘宁 时伯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5-192,共8页
当下级线路出口发生故障时,送电侧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轨迹可能进入距离保护Ⅰ段的动作区内,引发超越现象。为此,首先分析并比较了区外三相和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2种故障情况下接地距离元件的测量阻抗轨迹的位置关系。然后,以AREVA的P443... 当下级线路出口发生故障时,送电侧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轨迹可能进入距离保护Ⅰ段的动作区内,引发超越现象。为此,首先分析并比较了区外三相和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2种故障情况下接地距离元件的测量阻抗轨迹的位置关系。然后,以AREVA的P443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的自适应偏移阻抗圆特性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装置故障前的测量量预估测量阻抗轨迹并实时计算动作区的方法。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根据所提自适应方法调整阻抗动作区的偏移量,既能实时保证距离保护Ⅰ段覆盖最大的线路范围,又能保证下级线路出口故障时距离保护不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距离保护 测量阻抗轨迹 自适应整定 偏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阻抗轨迹动态分析的软件实现
2
作者 唐喜 孟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电网故障阻抗轨迹动态分析(简称阻抗轨迹分析)是基于故障时刻智能电子设备(IED)及故障录波器记录下的COMTRADE文件,对录波文件智能解析,采用全周差分傅氏算法及阻抗向量计算法,逐点计算ZA、ZB、ZC、ZAB、ZBC、ZAC6种阻抗值,依据各阻抗... 电网故障阻抗轨迹动态分析(简称阻抗轨迹分析)是基于故障时刻智能电子设备(IED)及故障录波器记录下的COMTRADE文件,对录波文件智能解析,采用全周差分傅氏算法及阻抗向量计算法,逐点计算ZA、ZB、ZC、ZAB、ZBC、ZAC6种阻抗值,依据各阻抗值及设置的门槛值在PC机上动态绘制阻抗轨迹。阻抗轨迹分析软件采用VisualC++6.0编制,运用面向对象编程(OOP)思想进行软件设计,以Script文件格式动态编辑图形格式、属性,具体、形象地反映出继电器阻抗轨迹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轨迹分析 COMTRADE文件 OOP SCRI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阻抗动态轨迹的大型调相机失磁保护
3
作者 陈晓强 康纪良 +2 位作者 刘超 曹明宣 肖仕武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大型调相机失磁故障严重影响设备本体安全以及电网稳定,现有基于静态阈值的低电压与无功反向判据可靠性与选择性不足。文中提出一种可反映调相机运行状态的机端测量阻抗全局动态轨迹智能识别的失磁保护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建立能够准确反... 大型调相机失磁故障严重影响设备本体安全以及电网稳定,现有基于静态阈值的低电压与无功反向判据可靠性与选择性不足。文中提出一种可反映调相机运行状态的机端测量阻抗全局动态轨迹智能识别的失磁保护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失磁与其他工况下测量阻抗轨迹的特征量时间序列,基于统计学提取解释性强的特征量。利用自适应权重的全局与局部核函数组合训练多核支持向量机(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MKL-SVM),在保证模型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泛化能力;提出基于分类核空间距离的两阶段识别策略,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保护速动性。基于PSCAD仿真平台搭建调相机接入电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失磁保护方案无须采集转子侧电气量,识别准确,面对新能源接入和未知扰动时仍具有优良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失磁保护 测量阻抗轨迹 多核支持向量机(MKL-SVM) 两阶段识别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阻抗变化轨迹智能识别的水轮发电机失磁保护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超 肖仕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08-1825,共18页
大型水轮发电机传统失磁保护无法反映复杂电网环境下各种扰动测量阻抗的变化,难以同时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测量阻抗动态轨迹识别的数据驱动型失磁保护新方案,首先分析了蕴含大量系统运行信息的机端测量阻抗动态轨迹时... 大型水轮发电机传统失磁保护无法反映复杂电网环境下各种扰动测量阻抗的变化,难以同时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测量阻抗动态轨迹识别的数据驱动型失磁保护新方案,首先分析了蕴含大量系统运行信息的机端测量阻抗动态轨迹时序运动特征,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引入统计学描述轨迹时序特征分布,并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RMR)提取关键特征以增强解释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兼顾全局与局部信息的多核支持向量机(MKLSVM)模型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依据先验知识提出基于分类函数距离的双时窗判别原理以提高可靠性。通过简化等效水轮机输电系统和考虑不同电源接入的扩展系统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保护方案在保证选择性的同时提高了速动性,并且在面对电网发生复杂变化时仍具有优良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失磁保护 阻抗轨迹 多核支持向量机 智能识别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全图形化故障录波分析软件系统 被引量:14
5
作者 桂勋 郭凯 +1 位作者 谭永东 钱清泉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4-49,共6页
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逐步网络化,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故障分析要求。针对目前故障录波分析软件存在的客户版本多样化、数据格式不统一、图形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自主研发了基于网络的嵌入式全图形化故障录波分析软件系统。讨论了系统的结... 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逐步网络化,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故障分析要求。针对目前故障录波分析软件存在的客户版本多样化、数据格式不统一、图形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自主研发了基于网络的嵌入式全图形化故障录波分析软件系统。讨论了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方法以及系统中的五个关键模块:可切换的软件运行框架、COMTRADE读写引擎、可灵活扩展的网络下载子系统、灵活的波形显示控制子系统、故障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子系统。最后介绍了软件在全图形环境下的各种录波分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录波 COMTRADE标准 谐波分析 序分量分析 阻抗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录波分析中的三维分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桂勋 刘志刚 钱清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9-102,共4页
根据目前国内各种故障录波分析软件的现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电力故障三维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电力故障分析方法的优点,介绍了OpenGL技术。以阻抗轨迹为例给出了三维矢量数据的生成算法及其他多种电力故障分析算法的三维分... 根据目前国内各种故障录波分析软件的现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电力故障三维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电力故障分析方法的优点,介绍了OpenGL技术。以阻抗轨迹为例给出了三维矢量数据的生成算法及其他多种电力故障分析算法的三维分析模块图例。讨论了电力故障三维分析模块的实时交互技术和数据接口设计,总结并指出了电力故障三维分析方法在电力故障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分析 序分量 阻抗轨迹 三维分析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比较的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保护
7
作者 李辉 李钢 +1 位作者 安林 马继政 《江苏电机工程》 2011年第2期38-40,44,共4页
首先通过测量阻抗轨迹法对异相短路故障的测量阻抗的进行分析,得出牵引网发生异相高阻电弧短路故障时,常规原理的阻抗保护将拒动的结论。在异相短路故障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压向量图法对故障电压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供电臂电压和相间电压... 首先通过测量阻抗轨迹法对异相短路故障的测量阻抗的进行分析,得出牵引网发生异相高阻电弧短路故障时,常规原理的阻抗保护将拒动的结论。在异相短路故障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压向量图法对故障电压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供电臂电压和相间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根据电压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两供电臂电压和相间电压的相关比较,同时结合电流增量保护来实现异相短路故障的保护。通过已有的仿真分析和实际相间短路故障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异相短路故障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可在牵引变电所保护系统中配置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轨迹 异相短路 电压向量图法 电分相绝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荡边界圆的失磁保护新判据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鹿伟 王增平 +1 位作者 郑涛 俞隽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3,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磁保护判据——振荡边界圆判据,来解决传统的失磁保护阻抗元件无法区分失磁与振荡这一问题。推导了发生振荡时机端阻抗轨迹的方程,经过分析得到系统发生低励磁振荡时,低励程度越深,机端阻抗轨迹圆越小,并且形成包含关... 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磁保护判据——振荡边界圆判据,来解决传统的失磁保护阻抗元件无法区分失磁与振荡这一问题。推导了发生振荡时机端阻抗轨迹的方程,经过分析得到系统发生低励磁振荡时,低励程度越深,机端阻抗轨迹圆越小,并且形成包含关系。根据这一结论,提出振荡边界圆判据,当机端测量阻抗轨迹进入振荡边界圆内,认为发生了失磁故障,保护直接动作,通过仿真验证了该判据的正确性。针对振荡边界圆判据,提出了一套新的失磁保护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新失磁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边界圆 阻抗轨迹 发电机失磁 系统振荡 保护方案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fingered prosthetic hand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庭 姜力 刘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37-1542,共6页
A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lete various free manipulations by using anthropomorphic prosthetic hand. Th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force-tracking impedance control are use... A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lete various free manipulations by using anthropomorphic prosthetic hand. Th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force-tracking impedance control are used in free and constraint spaces, respectively. The fuzzy observer is adopted in transition in order to switch control mode. Two control modes use on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ler. In order to achieve grasping force track, reference force is added to the impedance controller in the constraint space. Trajectory tracking in free space and torque tracking in constrained space are realized, and reliability of mode switch and stability of system are achieved.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fric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makes use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idea to design sliding mode function, which makes th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 to zero in finite time and avoids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al sliding surface that tracking error cannot converge to zero.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onential form frictio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friction parameter is obtained through terminal sliding mode idea, and the online parameter update laws are obtained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The experiments on the HIT Prosthetic Hand IV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PING impedance control forc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prosthetic h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