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结构CuO为敏感电极的阻抗谱型NO_2传感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岭 郝增川 +3 位作者 戴磊 李跃华 吴印林 崔广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7,共7页
以浸渍技术制备的纳米CuO颗粒作敏感电极,以YSZ作为固体电解质制备了阻抗谱型NO2传感器。采用XRD、SEM对NO2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传感器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得的CuO颗粒均匀分... 以浸渍技术制备的纳米CuO颗粒作敏感电极,以YSZ作为固体电解质制备了阻抗谱型NO2传感器。采用XRD、SEM对NO2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传感器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得的CuO颗粒均匀分布在电解质的多孔层内,粒径在200 nm左右。在450~550℃,传感器对NO2有良好的敏感性,在0.1 Hz总阻抗|Z|=(Z′2+Z″2)~(1/2)姨与NO2浓度(0~200 mL.m-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的固有响应时间为50 s,共存的O2和CO2气体对传感器敏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谱型no2传感器 浸渍技术 CuO纳米颗粒 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Ni_3和Ce_2Ni_7型贮氢合金电极容量衰减的交流阻抗谱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永春 蔡秀娟 +2 位作者 阎汝煦 王大辉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7,共5页
测试不同循环状态下PuNi3和Ce2Ni7型贮氢合金电极在放电深度为50%条件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路图.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PuNi3型合金和Ce2Ni7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和接触阻抗(R2,R3)均随循环次数... 测试不同循环状态下PuNi3和Ce2Ni7型贮氢合金电极在放电深度为50%条件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路图.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PuNi3型合金和Ce2Ni7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和接触阻抗(R2,R3)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PuNi3型合金电极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较Ce2Ni7型合金电极先达到最小值.在后期循环过程中,PuNi3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及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R2,R3)均明显大于Ce2Ni7型合金电极,这说明PuNi3型合金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腐蚀与粉化均比Ce2Ni7型合金电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i3和Ce2Ni7贮氢合金 电化学交流阻抗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La_(0.6)Sr_(0.4)Co_(0.2)Fe_(0.8)O_(3)敏感电极在NO_(2)传感器中的应用
3
作者 孟德凯 刘永光 +2 位作者 王岭 戴磊 孟维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92,共8页
本文通过熔盐法分别在KCl、NaCl和KCl-NaCl体系中合成了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LSCF),并以其为敏感电极,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组装成阻抗型NO2传感器,研究了不同合成体系对传感器敏感性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熔盐法分别在KCl、NaCl和KCl-NaCl体系中合成了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LSCF),并以其为敏感电极,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组装成阻抗型NO2传感器,研究了不同合成体系对传感器敏感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LSCF敏感电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成LSCF材料的粒径与熔盐体系的熔点相关,并且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发现,通过KCl体系可以制备表面Sr含量较低的LSCF,从而提高了电导率。敏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在400℃~550℃有良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其中基于KCl熔盐体系制备的LSCF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表现出最高的灵敏度(15.75°/十),并对CH_(4)、CO_(2)、H_(2)、NH_(3)和NO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NO_(2)传感器 阻抗 钙钛矿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痕量Hg^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8
4
作者 戈芳 曹瑞国 +2 位作者 朱斌 李经建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3,共5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Hg2+ DNA 构象变化 示差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SO_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明 田彦文 王常珍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以LaF3(掺杂CaF2)的单晶片为固体电解质,Na2SO3、Na2O为参比电极,含SO2的空气为待测电极构成敏感浓差电池。利用此电池在299~319K温度范围,用不同SO2含量的空气作待测电极的情况下,进行了电动势测量.实验发现,电池的响应时间在5min之内... 以LaF3(掺杂CaF2)的单晶片为固体电解质,Na2SO3、Na2O为参比电极,含SO2的空气为待测电极构成敏感浓差电池。利用此电池在299~319K温度范围,用不同SO2含量的空气作待测电极的情况下,进行了电动势测量.实验发现,电池的响应时间在5min之内;在特定的温度下,电池的电动势E与SO2分压的对数成正比,符合能斯特公式.通过对电池阻抗谱的测量与研究,发现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LaF3单晶片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适于作为低温气体敏感浓差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固体电解质 LAF3 传感器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中基于Ta_2O_5的场效应管pH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妍 陈淼 +1 位作者 金庆辉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34,共6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Ta2O5敏感膜的场效应式pH传感器,此传感器对pH有较好的敏感性:pH为1—7的范围内呈现出-57.4mV/pH的响应,漂移性约为3mV,迟滞效应小于5mV,且无明显酸误差。对此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不同的等... 研制了一种基于Ta2O5敏感膜的场效应式pH传感器,此传感器对pH有较好的敏感性:pH为1—7的范围内呈现出-57.4mV/pH的响应,漂移性约为3mV,迟滞效应小于5mV,且无明显酸误差。对此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不同的等效电路来拟合此Si/SiO2/Ta2O5/电解液体系的响应机理,得出最佳的等效电路模型为RC(CR)(C(RW))。对拟合参数进行分析,此Ta2O5敏感膜与不同pH的电解液接触时,敏感膜与电解液的界面作用最终会引起半导体硅中空间电荷的变化,进而引起整个传感器结构的电容变化。制作的pH传感器稳定性好,适合于生物冶金过程(pH为1-4)的长时间连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O5 PH传感器 电化学阻抗 原子力显微镜 等效电路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SO_2气体传感器件
7
作者 周明 田彦文 王常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共2页
以LaF3(掺杂5%CaF2)单晶为固体电解质,Na2SO3、Na2O为参比电极,含不同SO2浓度的空气为待测电极构成敏感浓差电池,对空气中SO2浓度进行测量。在不同温度下,采用电池两极电动势方法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电池两极的电动势与SO2在空气中分压... 以LaF3(掺杂5%CaF2)单晶为固体电解质,Na2SO3、Na2O为参比电极,含不同SO2浓度的空气为待测电极构成敏感浓差电池,对空气中SO2浓度进行测量。在不同温度下,采用电池两极电动势方法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电池两极的电动势与SO2在空气中分压对数、体积分数成正比;电池的响应时间小于6 s.从测量得到的阻抗谱图,发现LaF3(掺杂5%CaF2)单晶在常温下就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适于作为气体敏感浓差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LAF3 SO2 气体传感器 阻抗 离子电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致病菌快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丽 董文钧 +1 位作者 王学斌 陈本永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设计了食物致病菌快速检测一体化系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采用TiO2纳米线束为敏感元件设计微生物免疫传感器,以高集成度芯片AD5933设计阻抗检测电路来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法测量该传感器中TiO2纳米线束的阻抗变化量,实现了致... 设计了食物致病菌快速检测一体化系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采用TiO2纳米线束为敏感元件设计微生物免疫传感器,以高集成度芯片AD5933设计阻抗检测电路来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法测量该传感器中TiO2纳米线束的阻抗变化量,实现了致病菌数量的快速检测。以大肠杆菌为例作为实验样本对检测一体化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一体化系统可以快速检测出食物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检测周期约为1 h,系统的检测下限为4.5×102cfu/mL,传感器在扫描频率为1 000 Hz~10 000 Hz之间表现出来的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物致病菌检测 电化学阻抗 TiO2纳米线 免疫传感器 AD59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导电转变的二氧化钛对CO高温感应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张建伟 孙芳洁 +4 位作者 李晓干 余隽 王兢 闫卫平 唐祯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研究了以金红石Ti02半导体材料为气敏材料的一氧化碳(cO)传感器在600-800℃之间的气敏性能.该传感器在测试温度600-700℃时对20-2000mg/m^3的CO(载气为氮氧混合物且氧气含量为2%-25%)表现出P型电导行为.随着测试温度从600℃升... 研究了以金红石Ti02半导体材料为气敏材料的一氧化碳(cO)传感器在600-800℃之间的气敏性能.该传感器在测试温度600-700℃时对20-2000mg/m^3的CO(载气为氮氧混合物且氧气含量为2%-25%)表现出P型电导行为.随着测试温度从600℃升高至700℃,传感器的感应强度迅速下降到接近于1.当温度升高到750℃以上时,传感器再次出现对CO的感应强度并且表现出n型导电行为.随着温度升高到800℃,传感器对CO的n型感应信号进一步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感应性能.利用交流阻抗谱仪对该TiO2敏感材料的高温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Ti02在高温下对CO还原气氛的诱导导电性能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p-n导电行为转变 高温CO传感器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