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抗管中吸声系数的传递函数测量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袁健 林胜 贺才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了在阻抗管中采用传递函数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的原理,详细介绍了使用双传声器进行测量的方法,指出了测试的频率范围取决于阻抗管的管径大小和传声器布置的位置。
关键词 声学 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测量法 阻抗管 双传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管中的隔声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健 贺才春 林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0,116,共4页
介绍了在阻抗管中对材料的垂直入射隔声量的测试原理,详细介绍了使用四传感器法测试隔声量的测试方法。分别在两种不同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不安装样品和安装样品两种状态的测量来对阻抗管非理想吸声末端进行补偿,准确的测得了材料的隔声量。
关键词 声学 隔声量 四传声器法 阻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温阻抗管的修正传递函数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哲 王小鹏 +1 位作者 陈天宁 奚延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为预测高温阻抗管中能否产生平面波进而使用传递函数法计算材料的吸声系数,对自制高温阻抗管内空气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温度场建立了阻抗管内声场分布的仿真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将材料前端面至较远传声器之间的空气温... 为预测高温阻抗管中能否产生平面波进而使用传递函数法计算材料的吸声系数,对自制高温阻抗管内空气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温度场建立了阻抗管内声场分布的仿真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将材料前端面至较远传声器之间的空气温度梯度近似为只有轴向温度梯度,求出了轴向温度梯度时的平面波解析解,进而对传递函数法进行了修正。通过某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算法的正确性。修正与未修正算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当材料前端空气的轴向温度梯度较小时,其对吸声系数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从而扩宽了高温阻抗管的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阻抗管 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法 高温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声量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仿真计算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苗 漆琼芳 李英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为确保隔声构件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准确性,以Virtual.Lab Acoustic为平台分别基于四传声器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建立隔声量计算的声-振耦合模型,分析两种隔声量计算模型在入射声源、计算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性。将试件的解析值与阻抗管... 为确保隔声构件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准确性,以Virtual.Lab Acoustic为平台分别基于四传声器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建立隔声量计算的声-振耦合模型,分析两种隔声量计算模型在入射声源、计算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性。将试件的解析值与阻抗管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自编基于四传声器法传递损失计算程序的准确性。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隔声量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测试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件边界约束越强,低频段隔声量越大,建议进行隔声量仿真时采用自由边界条件,则计算得到的隔声量曲线较为平缓,无明显震荡现象且呈现质量控制区特性,在全频段与测试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隔声量 阻抗管 混响室 四传声器法 Virtual.Lab Acoustic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管法测量水下吸声系数的系统误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阳 华波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0-550,共11页
利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系数是水下吸声材料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测量结果相比理论计算结果更具说服力。然而在待测样品的制备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引入的系统误差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实测结果可信度。为了降低系统误差,该文提出缝隙宽... 利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系数是水下吸声材料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测量结果相比理论计算结果更具说服力。然而在待测样品的制备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引入的系统误差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实测结果可信度。为了降低系统误差,该文提出缝隙宽、垂直度和光洁度三种可能引入系统误差的因素,搭建传递函数法水下吸声系数测量的有限元模拟实验环境并验证仿真计算算法的正确性,研究相关参量对橡胶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一定误差下对相关参量的限制要求。所得结果对降低测量误差、提升实测结果可信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吸声系数 阻抗管 系统误差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阻抗管吸声系数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有剑 张勇 熊文波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首先对传递函数及阻抗管中两传声器之间测得的传递函数进行理论研究。分别用特定频率的信号和白噪声为声源,设计阻抗管模型,在算法仿真完成后,开发了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吸声系数测量系统。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某种海绵进行了吸声系数测量,... 首先对传递函数及阻抗管中两传声器之间测得的传递函数进行理论研究。分别用特定频率的信号和白噪声为声源,设计阻抗管模型,在算法仿真完成后,开发了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吸声系数测量系统。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某种海绵进行了吸声系数测量,并与传统的驻波比法进行对比,提出了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本系统的测量方法不仅简单,而且较传统的驻波比法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这对快速精确测量材料吸声系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 双传声器 阻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管法的木结构建筑隔声性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顾燕妮 周宇昊 +3 位作者 陈美臻 邓霜琪 周莹 王正 《木工机床》 2018年第4期4-7,共4页
隔声特性是木结构建筑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也是衡量现代木结构建筑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在建筑结构中应用隔声材料是减弱阻止声波传递,控制室内噪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阻抗管法进行理论研究,对国内外木结构建筑隔声的研究现状进... 隔声特性是木结构建筑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也是衡量现代木结构建筑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在建筑结构中应用隔声材料是减弱阻止声波传递,控制室内噪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阻抗管法进行理论研究,对国内外木结构建筑隔声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现代木结构建筑隔声性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阻抗管 隔声性能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电桥法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
8
作者 冯建 石雷兵 +2 位作者 周碧红 胡俊杰 许峰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四端交流分流器的等效模型,以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为电流比例标准,构建了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这一主要参数的交流电桥,采用多位双级感应分压器对标准交流电阻的电压进行分压,利用差分测量电路实现对被测分流器和标准交流电阻电压... 介绍了四端交流分流器的等效模型,以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为电流比例标准,构建了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这一主要参数的交流电桥,采用多位双级感应分压器对标准交流电阻的电压进行分压,利用差分测量电路实现对被测分流器和标准交流电阻电压差值的测量,通过双路同步采样系统实现电桥信号的测量,并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出电压幅值比和相位差,从而计算出被测交流分流器的阻值和时间常数。验证实验表明,测量装置可在20 Hz~3 kHz频率范围内实现100 A以下交流分流器的精密测量,时间常数最佳测量不确定度为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交流分流器 时间常数 阻抗电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计算机网络的高阻抗电弧炉控制系统研究
9
作者 高杨 《工业加热》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动化领域,其广泛应用成为时代潮流。计算机网络在电弧炉控制中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价值。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工业电弧炉控制系统将进一步...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动化领域,其广泛应用成为时代潮流。计算机网络在电弧炉控制中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价值。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工业电弧炉控制系统将进一步优化,推动工业领域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在工业电弧炉控制领域,引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先对高阻抗电弧炉炼钢特点以及工艺流程进行介绍,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设计了先进的高阻抗电弧炉控制系统,并对RBF算法进行分析,旨在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希望能够显著提高电弧炉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力消耗,实现对电弧的精确控制。为工业电弧炉的控制提供了更为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阻抗电弧炉 RBF算法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补偿技术的毫米波超宽带功分器
10
作者 卢启军 韩大伟 +2 位作者 张浩 张涛 朱樟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针对宽带功率分配器面积大、回波损耗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阻抗补偿技术的毫米波超宽带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在传统集总功分器输出端口添加并联LC谐振网络,可以补偿功分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并引入额外的匹配和无损耗频率点,进而有... 针对宽带功率分配器面积大、回波损耗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阻抗补偿技术的毫米波超宽带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在传统集总功分器输出端口添加并联LC谐振网络,可以补偿功分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并引入额外的匹配和无损耗频率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功分器的分数带宽.提出的功率分配器采用6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并测试验证,核心面积紧凑,仅有0.021 mm2.测试结果表明,该功分器的插入损耗为1.35~1.55 dB,0.2-dB幅度带宽为44~96 GHz,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和隔离性能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均优于11 dB.与已发布的毫米波功率分配器相比,提出的功率分配器在保持良好端口匹配的同时实现了较高的幅度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 集总电路 超宽带 阻抗补偿技术 谐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电流型阻抗谱分析仪的开发及应用
11
作者 袁剑英 邹明佳 +3 位作者 赵杰 黄扬春 于耀光 崔国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7,共9页
研制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紧凑型的锂电池电流型电化学阻抗谱(GEIS)分析仪,其具有集成度高、精度高、输出激励大和测试频率范围广等优点,满足不同锂电池GEIS测试的需求。在完成仪器整体方案设计后,对硬件系统模块展开深入测试,以确保系统可... 研制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紧凑型的锂电池电流型电化学阻抗谱(GEIS)分析仪,其具有集成度高、精度高、输出激励大和测试频率范围广等优点,满足不同锂电池GEIS测试的需求。在完成仪器整体方案设计后,对硬件系统模块展开深入测试,以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实际18650型锂电池进行GEIS测试,并将结果与专业仪器Gamry Reference 600+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仪器测试阻抗模值的相对误差和相位绝对误差分别不超过2%和3°。为验证所提出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算法,使用该仪器对实际电池样本进行测试,共获得60组不同SOC下锂电池的阻抗谱数据。将阻抗谱数据作为高斯过程回归(GPR)的输入,可以实现对锂电池SOC的估计,平均绝对误差在3.9%以内。该文研发的锂电池GEIS分析仪,有望集成于电池管理系统,为更多基于阻抗谱的锂电池状态估计算法提供实时的数据来源,以实现锂电池更高水平的运行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电化学阻抗 荷电状态估计 阻抗谱测试 锂电池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化膜电容器多频阻抗特征及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12
作者 闫昕旖 郑琳子 +5 位作者 许馨愉 熊庆 祝令瑜 汲胜昌 徐阳 陈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为评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分析其失效原因,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频阻抗特征实现金属化膜电容器健康状态评估的方法。首先,建立电容器的串并联等效模型,提取表征金属化膜电容器劣化特性参量;其次,搭建金属化膜电容... 为评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分析其失效原因,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频阻抗特征实现金属化膜电容器健康状态评估的方法。首先,建立电容器的串并联等效模型,提取表征金属化膜电容器劣化特性参量;其次,搭建金属化膜电容器加速老化测试平台及多频阻抗测试平台,获取不同劣化状态与劣化原因的电容器样品;最后,提取金属化膜电容器多频阻抗曲线中特征参量α_(S)、α_(P)和转折频率,对不同电容器的特征参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容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劣化时,α_(S)>1.91表征导电部分劣化加剧,α_(P)>0.17及转折频率高于150 Hz表征介质部分劣化加剧。该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电容器的劣化程度,还能直观反映电容器的劣化部位及原因,对喷金不良、灌封品质差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检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膜电容器 健康状态评估 劣化特性 多频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TGCN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13
作者 王泽峰 赵海波 +3 位作者 杨懋新 王团 许辉群 毛伟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现今,深度学习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低维度的时序建模,忽略了空间构造拓扑结构信息,导致反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拓... 现今,深度学习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低维度的时序建模,忽略了空间构造拓扑结构信息,导致反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拓扑结构及互相关性,使用马氏距离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邻近度的加权处理建立邻接矩阵;进一步通过切比雪夫多项式扩大空间感受野的同时减少参数量,高效地提取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特征,同时利用门控循环单元捕获其时序相关性;最后构建时空图卷积单元实现基于STGCN的地震数据与波阻抗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映射。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反演精度的同时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可以很好的体现地层的横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阻抗反演 深度学习 时空建模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14
作者 谢冰 孙广宇 +3 位作者 杨斌 刘志力 王晓东 刘颖明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在输电线路中,受线路阻抗影响,储能电站系统难以按照容量合理分配储能电站系统功率。为了更好地促进黑启动的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储能电站电池发电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 在输电线路中,受线路阻抗影响,储能电站系统难以按照容量合理分配储能电站系统功率。为了更好地促进黑启动的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储能电站电池发电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消除了由线路阻抗引发的母线电压波动,以提高储能电站系统功率分配精准度;然后,针对储能电站内多储能单元并联时,由于线路阻抗的影响造成各储能单元功率分配不均问题,分析了多个储能装置并联时的功率传输和环流特性,使得黑启动系统不断完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实验平台和半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VSG控制 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Mg阻抗梯度结构超高速撞击数值模拟
15
作者 陈兴 徐大富 +2 位作者 刘占芳 卫国宁 卢永刚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基于AUTODYN有限元软件,研究Ti/Mg厚度比值(简称Ti/Mg比值)、结构厚度/弹丸直径(t/D)比值和撞击角度θ对Ti/Al/Mg阻抗梯度结构超高速撞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Mg厚度比值对外泡碎片云膨胀特性的影响在5%以内,但增加Ti/Mg比值能提高... 基于AUTODYN有限元软件,研究Ti/Mg厚度比值(简称Ti/Mg比值)、结构厚度/弹丸直径(t/D)比值和撞击角度θ对Ti/Al/Mg阻抗梯度结构超高速撞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Mg厚度比值对外泡碎片云膨胀特性的影响在5%以内,但增加Ti/Mg比值能提高弹丸的破碎程度,Ti/Mg比值在0.625~1之间结构耗能特性最佳;随着t/D比值的增加,外泡碎片云膨胀速度和弹丸中心大碎片质量越小,而结构的单位面密度吸能量降低;斜撞击有利于阻抗梯度结构对弹丸动能的耗散,但会降低弹丸的破碎程度,θ大于40°或50°后,“滑弹效应”对阻抗梯度结构撞击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阻抗梯度结构穿孔面积随Ti/Mg比值和t/D比值的增加而降低,随θ增加而增加,并基于量纲分析拟合出了阻抗梯度结构的无量纲穿孔面积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阻抗梯度结构 超高速撞击 撞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端口阻抗测试的车载充电机传导电磁干扰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季风 耿宇宇 +2 位作者 贾晋 廖兴林 路青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频率范围广、干扰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试的等效电路建模和系统级协同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对车载充电机系统各部件进行阻抗测试和三维电磁仿真,建立了无源器件...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频率范围广、干扰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试的等效电路建模和系统级协同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对车载充电机系统各部件进行阻抗测试和三维电磁仿真,建立了无源器件、端口滤波器和高压屏蔽线缆模型,提取了系统印制电路板关键回路的高频寄生参数。其次,建立了有源器件的仿真电路模拟器等效模型,并通过双脉冲实验验证模型的精度;针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环节的仿真与建模难以同步实现的问题,采用协同建模的方法构建整个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最后,将各部件模型组合在一起,建立了完整的车载充电机系统传导电磁干扰预测模型,并依据相关测试标准进行了系统传导电磁干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150 kHz~30 MHz频率范围内,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小于9 dB,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预测车载充电机系统高压交流端的传导干扰水平,可以有效指导充电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正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充电机 电磁干扰 端口阻抗测试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宽带波阻抗重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许荣伟 王华忠 +2 位作者 张如一 盛燊 李文静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80,共22页
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深海、非常规、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推进。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提供的宽带反射波成像结果仍是目前进行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最核心的基础数据。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目标的复杂化,常规的地震波构造成像已经无法满足... 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深海、非常规、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推进。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提供的宽带反射波成像结果仍是目前进行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最核心的基础数据。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目标的复杂化,常规的地震波构造成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要求,定量的弹性参数反演并结合岩石物理转化为物性参数估计逐渐成为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因此提出了特征波反演(CWI)+宽带波阻抗建模(WBIM)的技术路线。宽带波阻抗模型的背景部分决定了三维全空间上岩性变化的趋势;宽带反射系数决定了波阻抗在三维全空间上岩性的局部跃变。采用特征波反演(CWI)方法构建背景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基于空间散乱数据约束重构方法构建背景密度,从而得到背景阻抗。宽带反射系数的生成采用保真成像道集生成、最佳照明优选的保真叠加、弱旁瓣反射系数重构以及井震结合的反射系数定量标定的技术组合。利用背景阻抗和保真高分辨的宽带反射系数,求解约束优化反问题,得到宽带波阻抗模型,它反映了地下岩石性质在三维全空间上的变化。上述基于信息融合的宽带波阻抗重构方法规避了全波形反演宽带波阻抗的不收敛性,使其适用于陆上深层超深层、非常规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从宽带反射系数、宽带波阻抗及地震分辨率的基本物理含义的分析入手,对背景阻抗模型和宽带反射系数对宽带阻抗重构结果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定量、保真、高分辨(即弱旁瓣窄主瓣)的宽带反射系数是宽带波阻抗建模精度的核心影响因素,保真高分辨率地震波成像应将弱旁瓣窄主瓣反射系数作为成像目标,定量的弱旁瓣窄主瓣(角度)反射系数本身应是非常规、岩性、隐蔽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重要基础数据。弱旁瓣反射系数的形成严重依赖低频激发、低频接收所包含的低中频数据,因此岩性油藏勘探时必须重视、保护低中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波阻抗 背景阻抗 保真宽带反射系数 中波数段阻抗成分 信息融合宽带波阻抗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应用2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蔡秋燕 刘旺林 +5 位作者 程卫 刘晶晶 张超纪 刘剑州 隆云 何怀武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18,共6页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技术床旁评估2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肺灌注情况,为该技术在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电阻抗断层成像 肺灌注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弹性阻抗同时反演
19
作者 虎鹰 代荣获 尹成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目前常用的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对不同角度数据体独立进行反演,没有考虑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间的关系。对于信噪比较低的角度数据体,反演结果质量变差。针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弹性阻抗均描述地下同一地质结构而应具有结构相似性这一观点出发... 目前常用的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对不同角度数据体独立进行反演,没有考虑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间的关系。对于信噪比较低的角度数据体,反演结果质量变差。针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弹性阻抗均描述地下同一地质结构而应具有结构相似性这一观点出发,采用交叉梯度度量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间的结构相似性。然后,将交叉梯度作为正则化约束项加入到弹性阻抗反演目标泛函中,研究交叉梯度约束下的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同时反演多个部分角度叠加数据。模型数据试算与实际数据应用结果显示,交叉梯度约束反演得到的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间具有地质结构一致性,无论是小角度弹性阻抗,还是中、大角度弹性阻抗,地质体均得到清晰显示,地层横向展布特征自然。因此,交叉梯度约束弹性阻抗反演可提高不同角度数据体反演的稳定性,并提升反演结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抗 交叉梯度 同时反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辨识
20
作者 赖纪东 崔玉妹 +3 位作者 董玮 苏建徽 徐珊珊 吕振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8,共6页
为准确在线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提出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法微网线路阻抗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数学模型,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线路阻抗辨识模型,然后进行迭代计算实时获得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值。该... 为准确在线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提出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法微网线路阻抗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数学模型,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线路阻抗辨识模型,然后进行迭代计算实时获得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值。该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参数,遗传因子的引入加快辨识响应速度,同时该方法适用于不平衡运行工况。为验证所提辨识方法性能,基于StarSim半实物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辨识精度、跟随性能及不平衡工况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参数辨识 线路阻抗 遗传因子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