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S/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及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彬彬 刘根友 +1 位作者 李正媛 李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2-786,共5页
论述了BDS/GPS双系统组合下的单频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原理,并基于该算法实现一种实时远程变形监测系统。以理县某边坡变形监测应用为例,比较了GPS、BDS及其组合系统下的观测条件和阻尼LAMBDA算法定位效果:BDS的观测卫星数多于GPS,PDO... 论述了BDS/GPS双系统组合下的单频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原理,并基于该算法实现一种实时远程变形监测系统。以理县某边坡变形监测应用为例,比较了GPS、BDS及其组合系统下的观测条件和阻尼LAMBDA算法定位效果:BDS的观测卫星数多于GPS,PDOP值相较于GPS也更加稳定;BDS单历元解标准差在N、E、U方向上分别为0.40cm、0.31cm、1.00cm,优于GPS的0.61cm、0.40cm、1.74cm。长期实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南部边坡监测中,BDS相比GPS具有一定优势。理县边坡23个月内位移量显著,3个监测站平均位移在N、E、U方向上分别达到8.70cm、43.63cm、18.03cm。强降雨是引起土质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使用累积降雨量和累积位移量建立线型回归模型,线性相关系数在0.98以上。在边坡监测中,可将实时的位移数据和降雨数据作为滑坡预警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lambda算法 变形监测 BDS优势 边坡长期位移 滑坡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在水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根友 郝晓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64-69,共6页
形变监测点近似坐标的概略精度指标为GPS单历元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结合水库形变监测点形变特征 ,采用平滑处理方法 ,“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可用于静态形变测量 ,这就将以往的“静态监测模式”与“动态监测模式”统一为“动静态... 形变监测点近似坐标的概略精度指标为GPS单历元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结合水库形变监测点形变特征 ,采用平滑处理方法 ,“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可用于静态形变测量 ,这就将以往的“静态监测模式”与“动态监测模式”统一为“动静态监测模式”。采用模拟实验和清江隔河岩大坝实测数据检验了“动静态模式”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 :单历元定位精度优于 2cm ,两小时观测数据的平滑坐标可以达到 3mm的定位精度。同时讨论了具有两个基准站的数据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形变监测 GPS单历元定位 阻尼lambda方法 动静态监测模式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编码遗传算法的空间桁架阻尼杆配置优化
3
作者 董治成 苗雪阳 +3 位作者 张梅升 姜东 张大海 费庆国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为最大化发挥阻尼杆在桁架减振中的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编码方式,依据桁架结构中杆的位置编码,改进了基本遗传算法的相关流程。进一步针对某实际空间桁架结构建立隔振器的力学模型,并以此建立安有隔振器的阻尼杆的等效力学模型和安有阻尼... 为最大化发挥阻尼杆在桁架减振中的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编码方式,依据桁架结构中杆的位置编码,改进了基本遗传算法的相关流程。进一步针对某实际空间桁架结构建立隔振器的力学模型,并以此建立安有隔振器的阻尼杆的等效力学模型和安有阻尼杆的空间桁架结构动力学模型。最后针对两种空间桁架模型,以最大化阻尼杆的减振效果为原则,利用仿真模型开展动力学响应求解和基于改进编码遗传算法的阻尼杆配置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目标位置的振幅均衰减80%以上,好于优化前的结果,并且算法相较于采用二进制编码的基本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 阻尼 改进编码 遗传算法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可控数值阻尼的无条件稳定半显式积分算法
4
作者 傅博 张付泰 +1 位作者 张清凯 陈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结构模型经过有限元方法空间离散化处理之后,可能引入虚假的高频分量,这部分高频分量会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求解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引入算法的数值阻尼有效地抑制这部分虚假的高频分量。使用半显式算法格式,通过匹配隐式ρ_(∞)-Bath... 结构模型经过有限元方法空间离散化处理之后,可能引入虚假的高频分量,这部分高频分量会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求解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引入算法的数值阻尼有效地抑制这部分虚假的高频分量。使用半显式算法格式,通过匹配隐式ρ_(∞)-Bathe算法放大矩阵的特征方程系数,提出一种具有可控数值阻尼的无条件稳定半显式积分算法,记为NSE(New Semi-Explicit)-ρ_(∞)算法,新算法通过两个自由参数ρ_(∞)和γ控制算法的数值阻尼,并且无需对结构运动方程进行加权处理。对新算法的稳定性、精度、周期延长和振幅衰减等数值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对于线弹性体系和非线性刚度软化体系均为无条件稳定。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算例,将新算法与两种具有可控数值阻尼的无条件稳定显式积分算法进行对比,证明新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虚假高频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算法 显式 稳定 数值阻尼 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斜拉桥阻尼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莉 李煜民 +3 位作者 丁自豪 刘耿耿 刘康 贾宏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6-1014,共9页
为克服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优化设计效率低、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问题难以权衡,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异”方法,提出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进行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建立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全桥地震响应分析,... 为克服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优化设计效率低、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问题难以权衡,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异”方法,提出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进行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建立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全桥地震响应分析,根据抗震需求在桥梁纵向设置黏滞阻尼器;分别建立了塔底弯矩、阻尼力和梁端位移的减震响应与阻尼器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数学模型;以减震响应面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算法进行阻尼器参数全局自动寻优分析,确定了阻尼器的最优参数,并与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的一组阻尼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计算精度好、优化效率高和更好地权衡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优点;通过优化算法获得的阻尼器参数组合相比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获得的阻尼参数组合的减震响应,塔底弯矩增大1.73%,阻尼力减小5.97%,梁端位移减小1.66%;在无需多次有限元试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更高精度的阻尼器优化参数组合,在提高减震效果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黏滞阻尼 改进粒子群算法 斜拉桥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整体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梅真 张海龙 +2 位作者 高毅超 陈业伟 李海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参数、阻尼器参数与布置位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该遗传算法在选择策略、交叉和变异操作、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等方面作了改进,并同时采用预选择机制和...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参数、阻尼器参数与布置位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该遗传算法在选择策略、交叉和变异操作、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等方面作了改进,并同时采用预选择机制和共享机制这两种小生境技术.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和改进的基本遗传算法优化结果总体一致,表明前者分析结果是正确的;前者首次得到最优解耗费的机时比后者平均少32.7%,可见前者比后者收敛速度更快;30次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稳定性更强;经前者优化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取得良好减振效果,El Centro波、集集波、人工波输入时,半主动控制结构层间位移角和绝对加速度的最大值较无控时分别平均减小64.1%、54.7%、55.9%.算例表明了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对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 半主动控制系统 整体优化 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高精度改进双曲正切模型
7
作者 杜恒 吕彦廷 +1 位作者 黄惠 马佰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9,共11页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大系统的阻尼力,导致现有动力学模型无法精确描述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征。为改善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性,该文基于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多级流道结构及非线性滞回曲线特征,对双曲正切曲线进行分割重组,进而提出了符合滞回特性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为避免模型参数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进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三级逐步逼近的选择算子,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辨识精度,并依据力学实验数据,精确地获得了模型参数与电流的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Bouc-Wen模型和数据驱动式模型,该文建立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精度最高可提高75%,能准确地描述MFC-MRD存在的非线性滞回特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 双曲正切曲线 正向运动学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盛阳 朱钰 +3 位作者 陈涛 王同 王宁 吴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存在暂态调节时间长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系统受扰动后功角特性,提出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控制策略初始...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存在暂态调节时间长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系统受扰动后功角特性,提出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控制策略初始值,给出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具体范围;最后,通过与现有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惯量及阻尼下对系统影响并验证控制策略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阻尼系数 自适应控制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边界阻尼波动方程的三层隐式θ-差分格式及其降维算法
9
作者 马湘荣 李宏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7-1102,共16页
针对边界阻尼波动方程构造全离散三层隐式加权有限差分θ-格式,证明了当θ<1/2时,具有时间一阶精度和空间二阶精度;当θ=1/2时,关于时间和空间都是二阶精度格式,并证明该格式在θ≤1/2时是无条件稳定的.特别是,利用特征投影分解(POD... 针对边界阻尼波动方程构造全离散三层隐式加权有限差分θ-格式,证明了当θ<1/2时,具有时间一阶精度和空间二阶精度;当θ=1/2时,关于时间和空间都是二阶精度格式,并证明该格式在θ≤1/2时是无条件稳定的.特别是,利用特征投影分解(POD)法对该格式做降维,建立了θ-格式的POD降维算法,分析了POD降维算法解的稳定性和误差.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上述所有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阻尼波动方程 有限差分格式 收敛性和稳定性 特征投影分解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水准分级屈服阻尼器的减震结构优化方法
10
作者 郭甘 陈云 +2 位作者 王保平 雷龙刚 张海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本文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水准分级屈服阻尼器的减震结构优化方法,以基于层间位移和楼层加速度综合考虑的指标为评价函数,首先计算出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单屈服点阻尼器的最优屈服位移及其对应的屈服承载力,据此构建... 本文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水准分级屈服阻尼器的减震结构优化方法,以基于层间位移和楼层加速度综合考虑的指标为评价函数,首先计算出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单屈服点阻尼器的最优屈服位移及其对应的屈服承载力,据此构建了多水准分级屈服阻尼器的骨架曲线和恢复力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减震结构进行优化。以9层钢框架结构为例,采用提出的减震优化方法,通过地震时程弹塑性反应分析表明:算法收敛可靠,优化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分级屈服阻尼器的减震功效,相比单一屈服点阻尼器,其对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效果更为显著,证实了分级屈服阻尼器减震结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分级屈服阻尼 多水准 减震优化 SAP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11
作者 狄依容 甄永赞 胡永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5-2875,I0002,共12页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新型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更多历史轨迹信息来增加控制器维数,得到扩展PID控制算法的统一格式。其次,通过引入步长因子,设计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扩展PID松弛格式。最后,为减小计算量与存储量,对给定时间窗口内的历史数据采取稀疏技术,使该扩展PID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兼顾了计算量少与控制效果佳的优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方法,与基于常规PID控制的方法相比,拥有更强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阻尼控制 双馈风电场 PID控制 扩展PID控制 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加载位移跟踪控制研究
12
作者 胡佳 强红宾 +3 位作者 刘凯磊 康绍鹏 杨静 王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针对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过程中易受非线性因素、参数不确定及未知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复杂及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通过设计滑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来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非线... 针对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过程中易受非线性因素、参数不确定及未知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复杂及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通过设计滑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来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进而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并提高响应速度,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该方法的稳定性。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控制模型参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搭建试验台进行验证并对比自抗扰控制、滑模控制及滑模自抗扰控制性能。结果表明:滑模自抗扰控制兼具自抗扰控制稳态误差小、抗扰性强以及滑模控制调节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了液压阻尼器试验台的位移跟踪控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试验台 滑模自抗扰控制 遗传算法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阻尼小波字典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胡俊锋 赵丽娟 +1 位作者 严雪竹 张龙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6,共8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难以准确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各故障类型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和稀疏表征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CKD算法实现复合故障...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难以准确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各故障类型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和稀疏表征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CKD算法实现复合故障的分离,并达到初步增强故障冲击特征的效果;然后进行稀疏表征字典设计先验知识分析,构造与真实故障脉冲响应更加匹配的双阻尼非对称小波参数字典,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稀疏重构出各故障特征;最后对重构分量做包络谱分析,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考虑到MCKD算法和非对称小波中的参数选取决定着最终的特征提取效果,使用鲸鱼优化算法实现参数自动优化选取。仿真数据和试验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的各类故障成分,且相比常用的单阻尼Laplace小波字典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故障 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算法 阻尼非对称小波 稀疏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
14
作者 刘亚飞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研究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分别对A相绕组和B相绕组的自感和二者间的互感展开分析,推导出反应转矩和永磁转矩。从速度波动和输出轨迹两方面入手,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的阻尼进行控制。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识别并量化速度信号中的谐波成分,并对谐波分量进行优化,实现对速度波动的阻尼控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识别并补偿在电镀过程中,由齿槽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波动,实现对输出轨迹的阻尼控制。将这两种控制结果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整体的阻尼控制。在对比实验中,针对57BYG250B型号步进电镀电机,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其它方法进行控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速度波动,还能保持反电动势的平稳状态,这为步进电镀电机在要求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 阻尼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永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BDA算法的部分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兴旺 王庆 +1 位作者 潘树国 邓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5-669,共5页
模糊度解的可靠性对GPS精密定位至关重要。针对GPS定位中存在的残余误差及未改正偏差降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问题,在LAMBDA算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不完全模糊度固定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以模糊度浮点解方差为依据、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为约束条... 模糊度解的可靠性对GPS精密定位至关重要。针对GPS定位中存在的残余误差及未改正偏差降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问题,在LAMBDA算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不完全模糊度固定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以模糊度浮点解方差为依据、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子集选取方法。对选取的模糊度子集进行LAMBDA部分固定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LAMBDA模糊度固定法比较,部分模糊度固定不仅减小了模糊度搜索空间,缓解了计算负担,而且提高了模糊度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da算法 模糊度成功率 模糊度子集 部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悬架改进型天棚阻尼控制算法 被引量:36
16
作者 张磊 张进秋 +2 位作者 彭志召 毕占东 黄大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1-935,共5页
以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为目的,通过分析车体垂向速度和垂向加速度的相互关系,设计了车辆悬架改进型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天棚阻尼控制算法为对比,对设计的算法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天棚阻尼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显著... 以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为目的,通过分析车体垂向速度和垂向加速度的相互关系,设计了车辆悬架改进型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天棚阻尼控制算法为对比,对设计的算法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天棚阻尼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显著降低车体加速度,提高乘坐舒适性,且具有计算量小,简单实用的优点,适用于车辆振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控制算法 天棚阻尼控制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器Bouc-Wen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永强 杨绍普 +1 位作者 廖英英 张耕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1-265,共5页
在除试验数据外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如何识别Bouc-Wen模型的参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磁流变阻尼器Bouc-We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采用缩小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逐渐提高遗传... 在除试验数据外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如何识别Bouc-Wen模型的参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磁流变阻尼器Bouc-We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采用缩小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逐渐提高遗传算法的识别精度。通过分析参数值与电流间的特征曲线,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再利用遗传算法得到具体的函数表达式。最后用不同幅值和频率的激励试验数据对识别结果和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缩小取值范围的方法得到的Bouc-Wen模型参数识别结果在全局最优解的附近,拟合结果和辨识出的模型均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C-WEN模型 遗传算法 磁流变阻尼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嵌入式共固化穿孔阻尼层复合材料结构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森 王辉 修瑶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建立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粘弹性层复合材料结构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对嵌入穿孔阻尼层的复合材料结构试件粘弹性层穿孔布局进行优化,在增大结构阻尼的同时尽量减少结构刚度损失。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复合材料穿孔阻尼层面积... 建立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粘弹性层复合材料结构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对嵌入穿孔阻尼层的复合材料结构试件粘弹性层穿孔布局进行优化,在增大结构阻尼的同时尽量减少结构刚度损失。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复合材料穿孔阻尼层面积比变化对阻尼与刚度的敏感度时,最优方案为穿孔直径2 mm,孔距9.90 mm,此时阻尼层面积比为96.8%;考虑该敏感度时,最优方案为穿孔直径2 mm,孔距9.06 mm,此时阻尼层面积比为96.2%。研究结果对大阻尼高刚度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构件的设计制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 穿孔阻尼 遗传算法 阻尼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位移型与速度型阻尼器位置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宏男 曲激婷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阻尼器位置优化的新型优化数学模型,考虑地震作用下不同的结构控制指标,首先假定优化模型的五种加权系数组合,在阻尼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对不同形式的结构在四类场地条件地震动作用下分别进行位移型和速度型阻...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阻尼器位置优化的新型优化数学模型,考虑地震作用下不同的结构控制指标,首先假定优化模型的五种加权系数组合,在阻尼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对不同形式的结构在四类场地条件地震动作用下分别进行位移型和速度型阻尼器位置优化。然后引入两个性能评价指标,对五种系数组合情况时两种类型阻尼器布置下的结构反应进行分析研究,使阻尼器布置方案能体现综合控制效果上的最优,得到不同情况下加权系数的最佳取值组合。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特点,为工程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目标函数选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控制 位置优化 遗传算法 位移型阻尼 速度型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位移型阻尼器位置和参数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维明 杲晓龙 +1 位作者 谢志强 彭凌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6-72,共7页
对耗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参数和位置决定着结构的减震效果。基于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一种针对位移型阻尼器优化设计的人工鱼群优化模型,模型面向以有限元模型表示的多维多自由度实际结构,对各层位移型阻尼器的位置和参数进行优化。针对结... 对耗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参数和位置决定着结构的减震效果。基于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一种针对位移型阻尼器优化设计的人工鱼群优化模型,模型面向以有限元模型表示的多维多自由度实际结构,对各层位移型阻尼器的位置和参数进行优化。针对结构中添加位移型阻尼器会使结构层剪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结构各楼层层间位移角、各楼层加速度和层剪力变化的优化目标函数,同时利用均方根的形式更加有效的反应各响应在地震波峰值段的变化特性。结构减震控制优化设计时可根据结构的不同设计需求修正目标函数的加权系数。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结构 位移型阻尼 鱼群算法 阻尼器位置 阻尼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