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坐标系捷联惯导系统极区导航及阻尼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倩 孙枫 +1 位作者 奔粤阳 于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96-2503,共8页
针对水下潜器在极区工作时,其常用惯性导航系统机械编排存在精度下降、无北向基准等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水下潜器极区工作的横坐标系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机械编排方案。在构建了横坐标系参考框架的基础上,推导出各导航参数在横坐标系统和常... 针对水下潜器在极区工作时,其常用惯性导航系统机械编排存在精度下降、无北向基准等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水下潜器极区工作的横坐标系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机械编排方案。在构建了横坐标系参考框架的基础上,推导出各导航参数在横坐标系统和常规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了横坐标系捷联惯导系统的机械编排,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误差传播特性。通过误差分析,确定了横坐标系捷联惯导系统中存在的周期性振荡,并提出了适用于横坐标系捷联惯导系统的阻尼技术,有效抑制了周期性振荡。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在极区工作的可行性和阻尼技术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横坐标系统 极区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设计的电动汽车三销节异响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超 赵要珍 曹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4-207,共4页
NVH研究对新车型的研发及汽车舒适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动车工况变换时产生的异响及冲击振动,首先通过模态测试结合噪声频谱,确定三销节轴承撞击壳体激发其模态是引起异响的主要原因。然后综合考虑减振降噪、散热及工艺成本等因... NVH研究对新车型的研发及汽车舒适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动车工况变换时产生的异响及冲击振动,首先通过模态测试结合噪声频谱,确定三销节轴承撞击壳体激发其模态是引起异响的主要原因。然后综合考虑减振降噪、散热及工艺成本等因素,采用在壳体表面局部粘贴阻尼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明确了阻尼参数及粘贴方法。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在三销节壳体自由边附近50%的表面上粘贴1.5 mm的自由阻尼可以明显抑制轴承撞击壳体激发的振动,从而有效改善冲击异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电动汽车NVH 三销节 冲击异响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雪岩 鲁英杰 +3 位作者 朱龙飞 王泽路 张超 李晓健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高速永磁电机在接近临界转速时,转子振动振幅明显增大,会导致转子疲劳破坏甚至定子转子之间产生摩擦,在轴承支撑处安装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抑制振动。为此选定某型号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针对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参数设计挤压油膜阻尼器,... 高速永磁电机在接近临界转速时,转子振动振幅明显增大,会导致转子疲劳破坏甚至定子转子之间产生摩擦,在轴承支撑处安装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抑制振动。为此选定某型号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针对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参数设计挤压油膜阻尼器,依据油膜理论确定了油膜承载长度、油膜半径、间隙、偏心率、滑油黏度等5个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油膜承载长度、油膜半径、间隙、偏心率、滑油黏度5个参数分别对最大油膜压力、油膜反力、油膜阻尼系数、油膜刚度系数的影响,分析最大油膜压力、油膜反力、油膜阻尼系数、油膜刚度系数4个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并给出选择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的原则,为高速永磁电机上应用挤压油膜阻尼器提供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 阻尼设计 油膜压力 高速永磁电机 油膜阻尼系数 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基础隔震储液罐减震性能提升
4
作者 唐子桉 孟硕 +2 位作者 罗浩 翁顺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5-233,共9页
为提升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储液罐结构的减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组合隔震方法,并基于拓展定点理论推导了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前三阶晃动模态的储液罐简化质点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增... 为提升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储液罐结构的减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组合隔震方法,并基于拓展定点理论推导了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前三阶晃动模态的储液罐简化质点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增设不同阻尼器的隔震储液罐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在常规短周期和极端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在短周期地震动下更有效地综合控制储液罐的晃动波高、底部剪力和倾覆弯矩,效果分别提升45%、16%、43%。在长周期地震动下,该方法亦能有效提升对基底位移、晃动波高、底部剪力和倾覆弯矩的控制,效果分别提升10%、37%、3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系统 储液罐 阻尼器优化设计 负刚度阻尼 长周期地震动 拓展定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乾龙 王炅 李延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2-54,共3页
详细讨论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过程 ,对于在设计中的流体、结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主要零件的结构参数和材料选择做了分析 ,通过Bingham模型计算分析 ,得到不同的结构尺寸对阻尼力和阻尼系数的增加存在很大差异 ,给出了设计尺寸... 详细讨论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过程 ,对于在设计中的流体、结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主要零件的结构参数和材料选择做了分析 ,通过Bingham模型计算分析 ,得到不同的结构尺寸对阻尼力和阻尼系数的增加存在很大差异 ,给出了设计尺寸的选择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磁流变阻尼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油膜阻尼器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雪岩 李晓健 高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84,95,共12页
为了抑制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振动,研究了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振动抑制的作用,分析了阻尼器转子不同参数下的临界转速、转子振幅以及支撑反力,采用多目标优化进行了参数设计。首先,分析了转子左右支撑等效刚度与阻尼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 为了抑制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振动,研究了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振动抑制的作用,分析了阻尼器转子不同参数下的临界转速、转子振幅以及支撑反力,采用多目标优化进行了参数设计。首先,分析了转子左右支撑等效刚度与阻尼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灵敏度。其次,在选定阻尼器内环半径后,分别研究了阻尼器间隙、阻尼器长度、滑油黏度、鼠笼支撑刚度与轴承刚度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选定了阻尼器间隙、鼠笼支撑刚度与轴承刚度作为优化变量,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使用四次多项式建立了转子临界转速、转子振幅和支撑反力的响应面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N-Ⅱ)得到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优化后转子的临界转速得以提高,支撑反力和振动幅值都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 响应面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不平衡分析 转子动力学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叶片缘板阻尼器设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杰 王延荣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27-2833,共7页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中转子叶片缘板阻尼器的设计分析问题,利用谐波平衡法代替高成本的非线性分析,建立阻尼器所能提供的阻尼比表达式,其中使用带圆角的平板模型来刻画缘板阻尼器的特征,获得接触面切向接触刚度,且其只随阻尼器轴向长度与...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中转子叶片缘板阻尼器的设计分析问题,利用谐波平衡法代替高成本的非线性分析,建立阻尼器所能提供的阻尼比表达式,其中使用带圆角的平板模型来刻画缘板阻尼器的特征,获得接触面切向接触刚度,且其只随阻尼器轴向长度与接触区域宽度一半的比值以及材料参数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对叶片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阻尼比特性曲线的影响,为阻尼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本文的模型为例,在50MPa的许用振动应力下,当阻尼器质量约为6g时,该阻尼器所能提供的阻尼比最大,约为3.1%。该方法为缘板阻尼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板阻尼 谐波平衡法 切向接触刚度 阻尼比特性曲线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防火隔离幕驱动机液压阻尼系统设计及阻尼力计算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长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该文根据目前舞台防火隔离幕驱动机使用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阻尼系统,基于阻尼系统的作用,使防火幕幕体能以多级速度自动切换实现自由下降。对阻尼系统在幕体最大自由下降速度时(阻尼回路阀口全开时)的阻尼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 该文根据目前舞台防火隔离幕驱动机使用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阻尼系统,基于阻尼系统的作用,使防火幕幕体能以多级速度自动切换实现自由下降。对阻尼系统在幕体最大自由下降速度时(阻尼回路阀口全开时)的阻尼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提升幕体的钢丝绳所需的最小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幕驱动机 阻尼系统设计 阻尼计算 钢丝绳拉力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谭伟民 沈晓冬 +2 位作者 张振忠 陆春华 许仲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130,139,共5页
简要介绍了高阻尼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叙述了应变振幅、频率、温度、热处理以及合金成分对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及阻尼设计。对高阻尼镁基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阻尼机制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敏感元件的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云波 祁晓瑾 刘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37-541,共5页
根据引信环境信息探测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EMS高g值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元件。通过ANSYS仿真对该结构进行了量程分析、抗过载分析、灵敏度分析及横向灵敏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阻尼设计方法。结合过载保护设计,较好地实现了结构... 根据引信环境信息探测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EMS高g值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元件。通过ANSYS仿真对该结构进行了量程分析、抗过载分析、灵敏度分析及横向灵敏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阻尼设计方法。结合过载保护设计,较好地实现了结构阻尼控制与过载保护的融合。最后设计了一套可行的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高G值 敏感元件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沛勇 戴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回顾了传统阻尼合金的阻尼特征和近年来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 ,由此提出了其设计准则。特别展望了铝合金 /石墨和铝合金 /锌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铝合金/锌铝合金复合材料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主梁振动对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栋 孙利民 黄洪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拉索索端阻尼器是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减振的主要措施之一。设计了索、梁和阻尼器组合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研究了组合系统在具备不同力学特性时,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梁振动降低了拉索附加阻尼器... 采用拉索索端阻尼器是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减振的主要措施之一。设计了索、梁和阻尼器组合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研究了组合系统在具备不同力学特性时,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梁振动降低了拉索附加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减振设计中,尤其是对于有可能产生索、梁耦合大幅振动的拉索必须考虑主梁参与振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拉索 减振 阻尼设计 主梁振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管路阻尼匹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寒生 周美珍 顾临怡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深水油气田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平台供油驱动海底执行器动作的工作模式。针对多根供、回油管路的阻尼对系统的整体性能、甚至安全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对上述管路的阻尼进行匹配设计的原则,以及可操作的匹配设计方法。最... 深水油气田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平台供油驱动海底执行器动作的工作模式。针对多根供、回油管路的阻尼对系统的整体性能、甚至安全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对上述管路的阻尼进行匹配设计的原则,以及可操作的匹配设计方法。最后以我国南海油气田某井口为例,对系统液压控制管路进行了阻尼匹配优化设计、仿真,设计和仿真结果与国外提供的设计资料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田 水下采油树 液压控制 阻尼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抗震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屈爱平 李龙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针对其"塔高、跨大、质重、弱阻尼"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4种典型的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阻尼体系、一塔固定一塔活动体系、...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针对其"塔高、跨大、质重、弱阻尼"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4种典型的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阻尼体系、一塔固定一塔活动体系、弹性索体系、半飘浮体系)进行比选,最终选取能够有效耗能的阻尼体系。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横向内力均小于一致激励下的计算结果;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纵向响应稍有增大,但满足结构抗震性能要求。阻尼参数设计时,通过假定的线性阻尼系数找到最优值,再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确定非线性阻尼系数,最终确定非线性指数α=0.3,阻尼系数Cα=2 250kN/(m/s)0.3。抗震验算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结构体系 行波效应 阻尼参数设计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探测三分量线圈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飞 王鹏飞 +2 位作者 王宇 张铭 林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0-441,共12页
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探测方法(semi-airborne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SAFEM)通常借助水平线圈传感器观测垂直分量磁场信号.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观测单一分量磁场信号不仅缺失水平分量磁场信息,并且在磁场响应畸... 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探测方法(semi-airborne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SAFEM)通常借助水平线圈传感器观测垂直分量磁场信号.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观测单一分量磁场信号不仅缺失水平分量磁场信息,并且在磁场响应畸变区域难以校正,造成视电阻率解释结果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为此,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能够用于SAFEM探测的三分量空心线圈传感器,采用三组相互垂直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三个分量的磁场信号.首先,为满足旋翼机载重要求,设计0.5 m直径的小尺寸圆形线圈用于接收垂直方向磁场,两个0.01 m边长的方形线圈用于接收水平方向磁场,并对三组线圈的互耦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了线圈的最佳相对位置.其次,针对线圈传感器的物理结构特点,综合线圈的寄生电阻、电感和电容值大小的分析结果,确定最终的物理结构参数.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不同阻尼状态下的传感器及前置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确定了最佳的阻尼系数调节范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带有阻尼状态调节的低噪声差分前置放大器电路作为SAFEM信号调理模块.最后,开展屏蔽室测试实验和野外探测实验验证三分量线圈传感器的可靠性.屏蔽室内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小尺寸的三分量线圈传感器带宽能够满足探测需求,能够提供与商用传感器相当的灵敏度和测量准确性.在野外探测实验中,使用该三分量线圈传感器获得了实验场地的三分量磁场响应信号,进一步证明了该三分量传感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航空电磁探测 三分量传感器 线圈互耦分析 阻尼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素霞 卢术娟 +2 位作者 孙晨龙 孙宇铎 罗金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5,共6页
为进行高速列车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研究,依据活塞孔径设计值和阻尼阀设计参数,在液压计算软件Msc.easy5中建立二系横向油压减振器的液压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的实际可用性。抽取液压系统... 为进行高速列车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研究,依据活塞孔径设计值和阻尼阀设计参数,在液压计算软件Msc.easy5中建立二系横向油压减振器的液压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的实际可用性。抽取液压系统模型中活塞复原阀、流通阀孔径和底座补偿阀弹簧刚度等阀系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活塞常通孔孔径对阻尼性能影响较大,阻尼变化最大均出现在压缩行程,阻尼力上升了1.631kN,最大上升幅度约109%;压缩行程、复原行程产生的力值受活塞流通阀、复原阀系参数影响较大,力值最大变化幅度为0.312kN;补偿阀弹簧刚度增加会导致示功图出现畸形,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油压减振器 数字试验 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间隙式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丰阳 闫维明 王维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82,共9页
本文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附加黏滞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两种新型间隙式黏滞阻尼器对结构的减震效果。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安装了黏滞阻尼器的结构在峰值响应和整个时间历程上的响应都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说明了新型间隙式... 本文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附加黏滞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两种新型间隙式黏滞阻尼器对结构的减震效果。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安装了黏滞阻尼器的结构在峰值响应和整个时间历程上的响应都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说明了新型间隙式黏滞阻尼器作为减震耗能装置,能够帮助结构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对梁柱节点的应变分析得知,斜撑式的阻尼器支撑会对与其直接相连的梁柱节点附加一定的额外负担,因此在减震设计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 速度指数 阻尼设计 振动台试验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域指标分解的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减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水龙 汤涛 +2 位作者 叶明松 邓聚才 蒋占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0-162,182,共14页
分析重型商用车高速行驶时因车身耦合共振和隔振能力不足造成驾驶室振动过大问题的原因,提出一种以驾驶室为研究对象的信域指标分解振动控制分析方法。从整车层分析角度出发,以驾驶室座椅导轨为整车全局优化的信域中心,按照振动传递路... 分析重型商用车高速行驶时因车身耦合共振和隔振能力不足造成驾驶室振动过大问题的原因,提出一种以驾驶室为研究对象的信域指标分解振动控制分析方法。从整车层分析角度出发,以驾驶室座椅导轨为整车全局优化的信域中心,按照振动传递路径方向进行路径关联层系统分解,建立整车和各分解层优化模型;对关联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振源和历经的其它关联子系统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交互分析,并通过进一步调整信域中心的振动响应水平以满足整车设计要求;此外,提出一种的多逼近式的非线性阻尼设计方法,提升了悬置系统匹配精度,避免了传统非线性阻尼拟合方法的设计缺陷;结合各层响应参数和振动传递关系,获得全角度的驾驶室振动最优控制。经过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实施解耦和移频隔振优化后,驾驶室导轨处振动信号在共振激励频率附近的幅度由原始的0.99降至0.27,降低了72.7%,解决了该车型存在的振动过大问题,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整车减振优化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其它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振动 信域指标分解法 信域中心 关联分解系统 非线性阻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在导轨式发射装置上的应用动向 被引量:6
19
作者 单奇艺 张堃 刘乐卿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描述了复合材料在导轨发射装置的应用和发展。综述了导轨式发射装置复合材料的国外发展现状,全面剖析了导轨式发射装置用先进复合材料的结构阻尼一体化设计技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技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 描述了复合材料在导轨发射装置的应用和发展。综述了导轨式发射装置复合材料的国外发展现状,全面剖析了导轨式发射装置用先进复合材料的结构阻尼一体化设计技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技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复合材料对导轨式发射装置技术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导轨式发射装置 结构阻尼一体化设计 RTM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considering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to damp interarea oscillations in power system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波 孙元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93-4198,共6页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WADC) is usually utilized to damp interarea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 However, conventional WADC design method neglects the influenc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and damp...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WADC) is usually utilized to damp interarea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 However, conventional WADC design method neglects the influenc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and damping performance of WADC desig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may deteriorate or even has no effect when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is beyond delay margin, an index that denotes delay endurance degree of power system. Therefore,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WAD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pected damping factor and required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An improved delay margin with less conservatism is derived by adopting a new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and more compact bounding technique on the derivative of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The improved delay margin, which constructs the correlation of damping facto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can be used to design WADC. WADC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nsure that power system satisfies expected damping factor when WADC input signal is delayed within delay margin. Satisfactory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 interarea oscillation time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