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PMMAIPN的阻尼行为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秦东奇 王静媛 +2 位作者 于小强 李峰 汤心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5-98,共4页
采用全自动扭辫仪和驻波管对 PU/ PMMA IPN体系的阻尼行为进行了研究。TBA结果表明 ,填料的最佳填加量为 10 %。吸音系数测试表明 ,常温时该种结构的 IPN材料的吸音系数与频率近似成峰形 ,最大吸收在 30 0 0 Hz左右。最好的吸音材料的... 采用全自动扭辫仪和驻波管对 PU/ PMMA IPN体系的阻尼行为进行了研究。TBA结果表明 ,填料的最佳填加量为 10 %。吸音系数测试表明 ,常温时该种结构的 IPN材料的吸音系数与频率近似成峰形 ,最大吸收在 30 0 0 Hz左右。最好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系数峰值为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音系数 填料 阻尼行为 高聚物 PU PMMA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LY12 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小农 张荻 +3 位作者 吴人洁 王灿 刘长松 朱震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0-22,共3页
研究了SiCp/LY12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铝合金的阻尼行为,发现随温度升高,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并且增强物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研究认为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 研究了SiCp/LY12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铝合金的阻尼行为,发现随温度升高,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并且增强物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研究认为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阻尼行为 位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Mg-Zr-Er-Zn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楚明 邱从章 +3 位作者 常亚喆 李慧中 王孟君 王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2-1606,共5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Mg-0.6Zr-0.6Er-1Zn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6%Er+1%Zn后,在晶界附近存在含Er和Zn的质点减缓了枝晶生长,起到细化Mg-0.6Zr合金组织的作用,使得其晶粒尺寸减小至60μm左右... 通过电子显微镜、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Mg-0.6Zr-0.6Er-1Zn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6%Er+1%Zn后,在晶界附近存在含Er和Zn的质点减缓了枝晶生长,起到细化Mg-0.6Zr合金组织的作用,使得其晶粒尺寸减小至60μm左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98.8MPa、83.0MPa和24.5%,较Mg-0.6Zr合金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比阻尼为48.1%,仍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r-Er-Zn合金 晶粒细化 阻尼行为: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ZK5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阻尼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琳 王锦程 +2 位作者 万迪庆 冯志刚 杨根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0-833,共4页
研究了铸态ZK5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阻尼行为。结果表明,铸态ZK51镁合金显微组织由-αMg及少量分布在晶界或晶内的Mg7Zn3相组成。室温下,铸态ZK51镁合金的阻尼值随振动频率变化不明显,只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在高温200℃条件下... 研究了铸态ZK5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阻尼行为。结果表明,铸态ZK51镁合金显微组织由-αMg及少量分布在晶界或晶内的Mg7Zn3相组成。室温下,铸态ZK51镁合金的阻尼值随振动频率变化不明显,只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在高温200℃条件下,材料阻尼性能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呈现指数下降趋势。铸态ZK51镁合金在280℃附近出现热激活弛豫阻尼峰。合金的阻尼行为可采用Granato-Lücke位错阻尼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铸态 显微组织 阻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及退火对Mg-0.6Zr系合金力学性能及阻尼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江国金 张振栋 +1 位作者 刘楚明 周海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0-22,共3页
研究了挤压及退火对Mg-0.6Zr系合金力学性能及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变形可以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潜力,但降低其阻尼性能;退火后,合金的强度降低,塑性提高,阻尼性能大幅提高。
关键词 力学性能 阻尼行为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对2D C/SiC复合材料阻尼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青 成来飞 +1 位作者 王芙愿 张立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2-528,共7页
以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 C/Si 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复合材料在700、1000和1300℃空气环境中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氧化损伤后的阻尼行为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损伤,采用动态力学分析... 以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 C/Si 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复合材料在700、1000和1300℃空气环境中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氧化损伤后的阻尼行为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损伤,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复合材料损伤前后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在700℃和1000℃空气环境中,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2D C/Si C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先增大后降低;而在1300℃空气环境中,阻尼性能变化较小,且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是由于C/Si C复合材料的阻尼由炭纤维、热解炭界面和碳化硅基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炭纤维和热解炭界面的氧化损伤会对复合材料阻尼特性产生两种影响机制,其一是使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增大的机制,主要来自于热解炭界面相损耗引起的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其二是使复合材料阻尼性能降低的机制,主要来自于纤维的损耗和界面区的过度破坏。而碳化硅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主要是通过影响碳相的氧化程度来影响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阻尼行为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孔对泡沫工业纯铝阻尼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魏健宁 李文学 +1 位作者 杜大明 胡孔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457,共4页
文章运用多功能内耗仪研究了宏观孔对空气加压渗流法制备的泡沫工业纯铝阻尼行为的影响。在室温低频率条件下测量了泡沫工业纯铝的内耗,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工业纯铝的阻尼能力比致密工业纯铝的阻尼能力提高较大,前者内耗随着测量频率的增... 文章运用多功能内耗仪研究了宏观孔对空气加压渗流法制备的泡沫工业纯铝阻尼行为的影响。在室温低频率条件下测量了泡沫工业纯铝的内耗,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工业纯铝的阻尼能力比致密工业纯铝的阻尼能力提高较大,前者内耗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增大。运用TEM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在晶界附近存在大量的位错亚结构。根据内耗测量和微观观察,讨论了泡沫工业纯铝中可能的阻尼机制,基于多孔弹性材料的平面波方程,理论计算得到了泡沫工业纯铝中内耗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行为 内耗 泡沫工业纯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5Nd-1Cd-0.6Zr-0.4Zn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建华 张文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0-62,共3页
研究了铸态和固溶态下Mg-2.5Nd-1Cd-0.6Zr-0.4Zn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提高了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室温下,铸态和固溶态合金的应变无关阻尼性能相当。该合金其应变相关阻尼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且固溶态... 研究了铸态和固溶态下Mg-2.5Nd-1Cd-0.6Zr-0.4Zn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提高了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室温下,铸态和固溶态合金的应变无关阻尼性能相当。该合金其应变相关阻尼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且固溶态的阻尼明显高于铸态的。合金的阻尼行为可采用Granato-Lucke位错阻尼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 5Nd-1Cd-0 6Zr-0 4Zn镁合金 力学性能 阻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7合金的稳态阻尼及其拟合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忠明 王锦程 +1 位作者 刘宏昭 杨根仓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研究了固溶化处理的 ZA2 7合金在自然时效稳定后的低频阻尼。根据有关的内耗理论 ,得到了 ZA2 7合金稳态阻尼的线性拟合表达式 ,利用该式可以预测 ZA2 7合金的阻尼大小和行为 ,并揭示 ZA2 7合金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 研究了固溶化处理的 ZA2 7合金在自然时效稳定后的低频阻尼。根据有关的内耗理论 ,得到了 ZA2 7合金稳态阻尼的线性拟合表达式 ,利用该式可以预测 ZA2 7合金的阻尼大小和行为 ,并揭示 ZA2 7合金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ZA2 7合金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 ,阻尼的大小与频率相关 ,与振幅无关 ,并随温度的升高单调增大 ,这是一种线性可逆滞弹性弛豫的动态滞后过程 ;ZA2 7合金的阻尼是热激活驰豫过程 ,是多个驰豫过程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27合金 阻尼行为 线性拟合 镍合金 稳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u系高阻尼合金的凝固组织控制及阻尼特性的改善(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殷福星 岩崎智 +1 位作者 坂口琢哉 长井寿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31,共9页
Mn—Cu系阻尼合金兼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质,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这类合金通常经过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来获得要求的性能和组织。加工后的Mn—Cu合金存在一个特定温度,在此温度以上合金的阻尼性能将会消失,因而影... Mn—Cu系阻尼合金兼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质,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这类合金通常经过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来获得要求的性能和组织。加工后的Mn—Cu合金存在一个特定温度,在此温度以上合金的阻尼性能将会消失,因而影响了合金的在较高温度下的使用。该温度和合金的Mn含量有关,然而提高合金的Mn含量有会降低合金的加工性及力学性能。一般Mn-Cu合金的热处理都是利用400℃附近的时效来获得相分解后的局部高Mn组织。但是目前的时效处理后的Mn—Cu阻尼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只在80℃以下。为解决Mn—Cu阻尼合金使用温度的局限性,本研究选用凝固过程控制的方法在铸造组织中来获得较大幅度的Mn含量分布。从而在Mn-Cu合金得到较高的高阻尼特性温度。本工作利用铸型温度控制的方法,将M2052(Mn-20Cu-5Ni-2Fe)合金在250~0.1K/s冷却速度范围内控制凝固。随凝固冷却速度的降低在合金的铸态组织中观察到二次枝晶间距和晶粒尺寸的明显增大。同时还发现缓冷凝固的合金的成分比快冷凝固有较大的分布幅度。铸态下的合金阻尼性能评价也证实了凝固冷却速度对合金的凝固组织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铸态组织的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然而通过对铸态组织实施时效处理后发现缓冷凝固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凝固冷却速度对时效处理后合金的阻尼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1K/s的冷却速度下缓慢凝固的合金在时效处理后高阻尼特性可持续高达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u系高阻尼合金 阻尼行为 凝固组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assive method to stabilize an airborne vehicle 被引量:1
11
作者 Timo SAILARANTA Ari SILTAVUOR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A method of augmenting an airborne vehicle for short-period dynamics and stability by passive mean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A trajectoryphas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apability is achieved for an unguided fin-stabili... A method of augmenting an airborne vehicle for short-period dynamics and stability by passive mean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A trajectoryphas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apability is achieved for an unguided fin-stabilized vehicle by flexible mounting of the fins to the vehicle body.The deflecting fins lag the body oscillation such that the harmonic oscillation can be quickly dampened.The amount of fin deflection may be chosen by a hinge-line location;among other things,the vehicle damping behaviour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is choice.Linear theory is applied and 6-DOF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pproach suitability for the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车辆 空气 谐波振荡 尾翼稳定 抑制能力 相位扰动 阻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reinforced silty clay 被引量:3
12
作者 JIA Yu ZHANG Jia-sheng +3 位作者 WANG Xuan DING Yu CHEN Xiao-bin LIU 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945-1956,共12页
Fiber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Basalt fiber is a new kind of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highperfo... Fiber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Basalt fiber is a new kind of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highperformance soil reinforcement material,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reinforced soil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In this paper,we conducted monotonic triaxial and cyclic triaxial tests,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iber content,moisture content,and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dynamic modulus,and damping ratio of basalt fiber-reinforced silty clay.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basalt fiber can enhance the shear strength of silty clay by increasing its cohesion.We find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reinforced silty clay reaches its maximum when the fiber content is approximately 0.2%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18.5%(optimum moisture content).Similarly,we also find that the dynamic modulus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same strain first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iber content and moisture content and reaches its maximum when the fiber content is approximately 0.2%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18.5%.The dynamic modul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fining pressure.However,the change in the damping ratio with fiber content,moisture content,and confining pressure i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dynamic modulu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um content of basalt fiber for use in silty clay is 0.2%.After our experiments,we us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fiber contents,and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ipping effect and binding effect a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fiber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t fiber-reinforced silty clay shear behavior dynamic modulus damping ratio optimum fiber cont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