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水平函数在求解病态非线性组方程的阻尼牛顿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曾金平 刘星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利用自然水平函数,将众所周知的阻尼牛顿法进行推广,用于求解病态非线性方程组.算法具有下降性质.在适当条件下,建立了算法的全局和局部超线性/二阶收敛性.
关键词 自然水平函数 阻尼牛顿法 全局收敛法 超线性/二阶收敛性 病态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B可微方程的非精确阻尼牛顿法
2
作者 马昌凤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求解一类基于双障碍问题的B可微方程的非精确阻尼牛顿法,并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和二阶收敛性.
关键词 B可微方程 收敛性 非精确阻尼牛顿法 双障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法及带阻尼牛顿法的收敛域定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建胜 武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给出了牛顿法和带阻尼牛顿法在满足|F′(x)-F′(y)‖≤K‖x-y}|~P,P∈(0,1)条件下的收敛域,并推广了[1—3]中的结果。
关键词 牛顿法 阻尼牛顿法 收敛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类B可微方程的阻尼牛顿法──祝贺肖伊莘教授八十寿辰
4
作者 周叔子 陈永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18,27,共6页
本文研究由非线性映射双障碍问题导出的一类B可微函数的性质,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求解相应非线性方程组的阻尼牛顿法具有全局收敛性。
关键词 非线性映射 阻尼牛顿法 B可微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经汉 陈国庆 张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7,共10页
研究了浅海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数值方法。将仿真与反演问题模型处理为相互独立的依赖于时间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使反演问题模型仅依赖于SAR影像灰度值,计算可一次性完成,计算过程中无须与正问题进行数据交互,在此基础... 研究了浅海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数值方法。将仿真与反演问题模型处理为相互独立的依赖于时间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使反演问题模型仅依赖于SAR影像灰度值,计算可一次性完成,计算过程中无须与正问题进行数据交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真与反演的一种新的一致性优化算法:阻尼牛顿-行作用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SAR影像仿真问题具有高效、可靠、计算稳定的特征;对水下地形反演问题也有较强的数值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本文3个算例反演出的地形与实际地形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优于0.72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影像仿真 水下地形反演 阻尼牛顿法 行作用方法 大型稀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深侧扫声呐的DOA估计算法研究
6
作者 董聚兵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东升 曹金亮 王晏宾 王君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4,共7页
针对测深侧扫声呐进行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时会受到阵元幅度、相位误差及低信噪比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波束域加权子空间拟合算法。首先,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进行回波方向预估计;其次,将连续... 针对测深侧扫声呐进行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时会受到阵元幅度、相位误差及低信噪比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波束域加权子空间拟合算法。首先,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进行回波方向预估计;其次,将连续线阵划分为多个子阵,并将各个子阵在预估计方向做加权波束形成;再次,采用加权子空间拟合(Weighted Subspace Fitting,WSF)算法构造代价函数;最后,采用阻尼牛顿法求解得到高精度的DOA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在阵元出现幅度相位误差条件下的角度估计均方误差相对于WSF算法减少了约0.03°。海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的测深点均方误差整体优于WSF算法,其相对测深精度提高了约9.8个百分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整体优于WSF算法,可以实现在阵元幅度相位误差及低信噪比情况下的高精度DOA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深侧扫声呐 加权子空间拟合算法 加权波束形成 阻尼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联合自聚焦实现低信噪比ISAR成像平动补偿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磊 熊涛 +1 位作者 张磊 邢孟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71,共9页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平动补偿中,由于低信噪比下包络对齐无法精确实现,因此会导致后续相位自聚焦的精度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包络相位联合自聚焦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低信噪比下对ISAR目标复杂的平动分量进行补偿.利用二...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平动补偿中,由于低信噪比下包络对齐无法精确实现,因此会导致后续相位自聚焦的精度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包络相位联合自聚焦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低信噪比下对ISAR目标复杂的平动分量进行补偿.利用二维ISAR图像熵作为目标函数,结合阻尼牛顿法进行最优化求解,在低信噪比下完成对平动分量的精确估计.另外,考虑到直接采样模式下,ISAR回波包络的缓变特性,对应平动分量可用有限阶多项式进行拟合.因此,利用归一化多项式拟合实现估计参数规模的简化,提高了估计精度和效率.Yak-42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最小熵 阻尼牛顿法 联合自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0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良龙 赵生妹 +1 位作者 郑宝玉 唐文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4-841,共8页
SL0算法是一种基于近似L0范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算法,它采用最速下降法和梯度投影原理,逐步逼近最优解,具有匹配度高、重建时间短、计算量低、不需要信号的稀疏度这个先验条件等优点。但是,它的迭代方向为负梯度方向,存在"锯齿效... SL0算法是一种基于近似L0范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算法,它采用最速下降法和梯度投影原理,逐步逼近最优解,具有匹配度高、重建时间短、计算量低、不需要信号的稀疏度这个先验条件等优点。但是,它的迭代方向为负梯度方向,存在"锯齿效应",并且SL0算法及其改进算法(NSL0)中的连续函数"陡峭性"不大,使近似L0范数的估计不精确、收敛速度慢。本文采用"陡峭性"大的近似双曲正切函数,结合修正牛顿法和阻尼牛顿法,提出一种更快速高效的信号重建算法(ANSL0)。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相比SL0和NSL0算法,ANSL0算法在匹配度、峰值信噪比和信噪比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重建算法 光滑L0范数 修正牛顿法 阻尼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修力 侯世伟 +2 位作者 路德春 梁国平 安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4-1101,共8页
基于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使用梯度塑性理论的有限元程序,用于解决应变软化后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提出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联立求解位移方程和屈服面方程,既可同时解得位移和塑性乘子,又避免了广泛使用的应力返回算法中的应... 基于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使用梯度塑性理论的有限元程序,用于解决应变软化后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提出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联立求解位移方程和屈服面方程,既可同时解得位移和塑性乘子,又避免了广泛使用的应力返回算法中的应力拉回运算。在D-P准则中引入软化模量和材料内部特征长度,使本构模型能够考虑软化和梯度效应。在软化问题求解上使用阻尼牛顿法,算例结果表明,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能够计算应变软化问题,以有限元弱形式表达的梯度塑性理论,使用一阶单元就能够得到合理的结果,在一定网格范围能够得到稳定的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塑性理论 u-λ算法 阻尼牛顿法 应变软化 网格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平衡数据的逻辑回归偏标记学习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瑜 顾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偏标记学习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机器学习框架,已有的逻辑回归偏标记算法尚不能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建立了一种可以解决数据不平衡的逻辑回归模型偏标记学习算法.基本思想是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中定义新的似然函数以达到处理不平衡数据的目的... 偏标记学习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机器学习框架,已有的逻辑回归偏标记算法尚不能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建立了一种可以解决数据不平衡的逻辑回归模型偏标记学习算法.基本思想是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中定义新的似然函数以达到处理不平衡数据的目的.算法先根据训练集中各个类别样本所占比例定义了一个新的似然函数,之后通过逼近和求导等数学手段推导得到了能够求解的光滑的逻辑回归偏标记学习模型.在UCI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数据存在不平衡问题时提高了样本的平均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标记学习 数据不平衡 逻辑回归 阻尼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交替最小二乘法推荐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宏烈 刘佳星 +1 位作者 刘艳菊 张惠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57-261,共5页
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在海量数据中更便捷地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推荐系统存在可信度低、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不足、可扩展性不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计算时间增长且精度较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法... 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在海量数据中更便捷地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推荐系统存在可信度低、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不足、可扩展性不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计算时间增长且精度较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法(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ALS)的推荐系统优化算法,在ALS基础上对两个部分进一步优化:第一部分采用LBFGS (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使搜索方向快速计算出来;第二部分采用阻尼牛顿法求解步长因子。在Spark平台上加以验证,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交替最小二乘法 L-BFGS 阻尼牛顿法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络相位联合自聚焦高分辨SAR运动补偿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磊 徐刚 +2 位作者 唐禹 李军 邢孟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10-201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包络相位联合自聚焦运动补偿算法,解决了机载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成像过程中复杂的运动误差问题。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对高阶运动误差的估计,而且可以同时补偿包络和相位误差。通过对运动误差进... 提出了一种包络相位联合自聚焦运动补偿算法,解决了机载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成像过程中复杂的运动误差问题。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对高阶运动误差的估计,而且可以同时补偿包络和相位误差。通过对运动误差进行归一化多项式拟合建立关于运动误差多项式系数的最小熵优化方程,同时利用阻尼牛顿法对其进行求解,实现高效精确的多项式系数估计。另外,设计了交替联合自聚焦算法,以实现对较大运动误差的精确估计。最后,应用实测机载聚束SAR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最小熵 联合自聚焦 阻尼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材轧制问题的快速有限元方法研究
13
作者 宋叔尼 刘静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5-1118,共4页
在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轧制力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了基于下降思想寻求牛顿方向上阻尼因子的阻尼牛顿(DN)法和基于抛物线插值思想的一维布伦特(Brent)法,即阻尼牛顿和布伦特法(DN-Brent法).将DN-Brent法同传统牛顿(N-R)法进行对比分... 在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轧制力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了基于下降思想寻求牛顿方向上阻尼因子的阻尼牛顿(DN)法和基于抛物线插值思想的一维布伦特(Brent)法,即阻尼牛顿和布伦特法(DN-Brent法).将DN-Brent法同传统牛顿(N-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得到的轧制力计算值都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但DN-Brent法所需的迭代次数和CPU计算时间小于N-R法.验证了DN-Brent法在应用刚塑性有限元方法计算轧制力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有限元 阻尼牛顿法 一维布伦特法 轧制力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环境评估中的电场逆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帆 何为 +2 位作者 付永长 罗晓初 张文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98-103,共6页
为避免高压输电线环评测试中的关于工频电场的大量测量工作,建立了高压输电线工频电场逆问题模型与方程。采用全局正则化处理因测量数据中的干扰引起的逆问题解的不适定性,采用阻尼?高斯–牛顿法搜索逆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得到输电线路的... 为避免高压输电线环评测试中的关于工频电场的大量测量工作,建立了高压输电线工频电场逆问题模型与方程。采用全局正则化处理因测量数据中的干扰引起的逆问题解的不适定性,采用阻尼?高斯–牛顿法搜索逆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得到输电线路的实际参数,根据其实际参数计算得出输电线周围的实际工频电场分布。以500kV同塔双回的输电线为例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全局正则化技术能有效解决逆问题解的病态性,进而根据求解逆问题得到的输电线实际参数,计算出输电线下方的实际电场分布。因此在环评测量中,以计算代替部分测量工作,可减少测量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电场 逆问题 全局正则化 阻尼-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