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疲劳开裂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桑毅彩 朱世峰 +2 位作者 吴海军 暨仕瑀 邓扬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针对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中出现的早发性、多发性、再发性疲劳开裂病害,分析桁架式纵隔板病害原因,基于能量法,提出将端部刚接斜腹杆变为端部铰接的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研制弹性阻尼支撑装置(Elastic-Damping Support Device,EDSD),... 针对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中出现的早发性、多发性、再发性疲劳开裂病害,分析桁架式纵隔板病害原因,基于能量法,提出将端部刚接斜腹杆变为端部铰接的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研制弹性阻尼支撑装置(Elastic-Damping Support Device,EDSD),将斜腹杆局部切除并安装EDSD,通过EDSD中设置的弹性阻尼单元耗散外部荷载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保障结构在长期车辆荷载等作用下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能。结合某斜拉桥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疲劳开裂处治需求,开展了该处治技术实桥应用,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实桥监测。结果表明:钢箱梁内斜腹杆局部改造安装EDSD后可大幅降低斜腹杆应力水平,有效降低斜腹杆疲劳易损部位开裂风险,增加疲劳寿命;安装EDSD的斜腹杆上的既有裂缝均无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桁架式纵隔板 斜腹杆 疲劳开裂 弹性阻尼支撑装置 处治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阻尼支撑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纵桥向减震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鹏 张大长 +2 位作者 孙雷 孙伟民 罗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87-93,共7页
以主跨为85 m的无推力靠背式下承拱桥为研究对象,旨在供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在分析动力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纵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然后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在不同部位设置阻尼支... 以主跨为85 m的无推力靠背式下承拱桥为研究对象,旨在供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在分析动力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纵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然后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在不同部位设置阻尼支撑,并进行相应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确定阻尼支撑的合理设置形式,比较阻尼支撑设置前后的位移、加速度响应时程,探讨阻尼支撑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减震效果.研究成果表明,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圈与桥面主梁间设置与桥面系成约45°的阻尼支撑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能降低位移响应峰值约30%,同时能够降低结构的内力(尤其是弯矩).故可通过消能技术使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有效控制位移和内力,并使内力分布均匀化,降低拱圈失稳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消能减震 阻尼支撑 地震反应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阻尼支撑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正良 李疏影 孙毅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针对采用阻尼支撑加固的房屋结构优化问题,以所有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之和为目标函数,各层层间位移为约束条件,考虑非比例阻尼矩阵,编制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时程分析的阻尼支撑优化程序。并对一框架结构算例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 针对采用阻尼支撑加固的房屋结构优化问题,以所有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之和为目标函数,各层层间位移为约束条件,考虑非比例阻尼矩阵,编制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时程分析的阻尼支撑优化程序。并对一框架结构算例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表明了遗传算法是对阻尼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减震 阻尼支撑 优化设计 非比例阻尼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与非线性黏滞阻尼支撑减震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瑜 刘伟庆 陆伟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9,共5页
黏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取值制约着阻尼支撑减震效果,需确定合理的速度指数取值范围.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按2种思路比较房屋在分别设置线性与非线性黏滞阻尼支撑后产生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柱轴力、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 黏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取值制约着阻尼支撑减震效果,需确定合理的速度指数取值范围.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按2种思路比较房屋在分别设置线性与非线性黏滞阻尼支撑后产生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柱轴力、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黏滞阻尼支撑在小震下较为经济有效,在大震下抗震安全度较高且方便相关支撑与连接设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支撑 线性 非线性 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滞阻尼支撑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涛 陆伟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对阻尼支撑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阻尼支撑的力学计算模型;对地震动的选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震动选取的初步建议。建立了两个三层的单榀粘滞阻尼支撑框架结构,利用IDARC 2D非线性分析软件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 对阻尼支撑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阻尼支撑的力学计算模型;对地震动的选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震动选取的初步建议。建立了两个三层的单榀粘滞阻尼支撑框架结构,利用IDARC 2D非线性分析软件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框架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响应、塑性铰分布及结构损伤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阻尼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支撑 框架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型滞后阻尼支撑设计研究
6
作者 翟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0-432,共3页
E型滞后阻尼支撑是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新型耗能抗震支撑,因含有STU锁口装置,在一般承载状态下可实现移动连接,当地震发生时STU会自动锁紧,形成临时固定连接,减小地震对桥梁破坏。文章在应用STU基础上,采用三维设计方法完成了承载200k... E型滞后阻尼支撑是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新型耗能抗震支撑,因含有STU锁口装置,在一般承载状态下可实现移动连接,当地震发生时STU会自动锁紧,形成临时固定连接,减小地震对桥梁破坏。文章在应用STU基础上,采用三维设计方法完成了承载200kN及位移达50mmE型滞后阻尼支撑的设计,并对其关键承载部件E型支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支撑 地震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阻尼支撑抑制不对中转子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栋栋 何立东 +1 位作者 陈钊 范文强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4-1189,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运行过程发生不对中时振动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弹性阻尼支撑结构,探究了弹性阻尼支撑结构对单跨不对中故障转子振动的抑制效果。通过建立转子不对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对中故障转子产生二倍频振动机理,并用有限元软件仿真... 针对旋转机械运行过程发生不对中时振动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弹性阻尼支撑结构,探究了弹性阻尼支撑结构对单跨不对中故障转子振动的抑制效果。通过建立转子不对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对中故障转子产生二倍频振动机理,并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了弹性阻尼支撑对故障转子振动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单跨双支撑转子试验台,垫高轴承座模拟转子不对中故障,通过试验研究了单个弹性阻尼支撑对不对中转子振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跨转子系统发生不对中故障时,单个弹性阻尼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其一倍频和二倍频振动幅值,二倍频振动降幅高达93%,减振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尼支撑 振动控制 不对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支撑六参阻尼器隔震结构基于李鸿晶谱的简明解法研究
8
作者 韩红 邹万杰 +2 位作者 李创第 葛新广 经承贵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7-1408,共12页
考虑带支撑六参数黏弹性阻尼器耗能隔震结构在李鸿晶谱激励下求解地震响应较为复杂,提出了一种能够获得随机地震响应的简明解法。采用带支撑六参数黏弹性阻尼器分析模型,以微分本构方程实现黏弹性阻尼器隔震结构的数学建模,结合复模态... 考虑带支撑六参数黏弹性阻尼器耗能隔震结构在李鸿晶谱激励下求解地震响应较为复杂,提出了一种能够获得随机地震响应的简明解法。采用带支撑六参数黏弹性阻尼器分析模型,以微分本构方程实现黏弹性阻尼器隔震结构的数学建模,结合复模态法与虚拟激励法,获得了隔减震体系系列响应(位移、速度以及阻尼器受力)频域解的统一表达式;以李鸿晶谱作为激励功率谱,将激励功率谱与结构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进行简化,获得了该随机激励下系统响应功率谱、响应谱矩及响应方差的简明解;给出算例,与此类问题传统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在该系统下分析动力响应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并讨论了不同支撑刚度对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减震体系 支撑六参数黏弹性阻尼 李鸿晶谱 响应谱矩 响应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阻尼连接的侧框架支撑作用下高耸塔器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贵辰 张宏涛 刘应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了减少风和地震等动力载荷对高耸塔器结构的影响,工程中一般采用弹性支撑的侧框架结构来增强主体塔器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然而采用阻尼和弹性共同支撑作用下的动力分析较为复杂,需要发展简单可靠的算法。将高耸侧框架塔结构简化为支撑... 为了减少风和地震等动力载荷对高耸塔器结构的影响,工程中一般采用弹性支撑的侧框架结构来增强主体塔器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然而采用阻尼和弹性共同支撑作用下的动力分析较为复杂,需要发展简单可靠的算法。将高耸侧框架塔结构简化为支撑梁和阻尼共同作用下悬臂梁结构的振动响应问题,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求解方程,得到了含阻尼连接的侧框架支撑的高耸塔器的振动频率解析解,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的阻尼、弹性参数和侧框架的支撑位置的高耸侧框架塔器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到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振动频率解析解,并提出了工程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塔 传递矩阵法 梁振动 阻尼支撑 弹性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采用黏滞阻尼器支撑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翁大根 贺辉 +2 位作者 吕西林 丁浩民 王华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127,共10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4个展厅,平面尺寸约180m×288m,高度约23.3m,是一个大空间钢结构,其最大跨度在房屋长、短向分别为180m和126m。建筑上的审美和使用耐久性要求结构布置上不设任何伸缩缝,导致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和立向...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4个展厅,平面尺寸约180m×288m,高度约23.3m,是一个大空间钢结构,其最大跨度在房屋长、短向分别为180m和126m。建筑上的审美和使用耐久性要求结构布置上不设任何伸缩缝,导致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和立向布置上均呈现不规则性。为了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需要增加柱间支撑,若采用全部的钢支撑体系将给部分构件增加较大的温度应力。为此在钢框架中设计三种支撑体系进行受力对比分析,即全部钢支撑(最初的方案,结构1)、部分黏滞阻尼器支撑加部分钢支撑(结构2)和全部黏滞阻尼器支撑(结构3)。通过地震时程动力响应及温度荷载作用效应分析表明:结构2和结构3与结构1受力情况相比,温度应力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也减小了。经过经济与效果均衡考虑,最后采用了结构2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馆 黏滞阻尼支撑 钢框架 抗震性能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李妍 吴斌 +1 位作者 王倩颖 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4,共6页
对7个一字形内芯外包钢管的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进行静力往复试验和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在静力往复试验中根据试件的破坏特征不断完善其构造措施以确定其合理构造,并研究合理构造的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滞回性能。静力往复试验结果表... 对7个一字形内芯外包钢管的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进行静力往复试验和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在静力往复试验中根据试件的破坏特征不断完善其构造措施以确定其合理构造,并研究合理构造的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滞回性能。静力往复试验结果表明这类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具有很好的滞回特性和耗能性能。为研究装有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对一个单自由度框架结构进行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子结构拟动力试验表明地震作用下钢支撑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地降低结构的最大位移。用ANSYS软件计算得到的和试验得到的钢支撑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反应吻合得很好,说明ANSYS计算时所用的阻尼器恢复力模型及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钢支撑阻尼 静力往复试验 滞回特性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弱层设置耗能阻尼器支撑的钢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灿 徐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126,共6页
设计制作了一个五层钢框架模型,在其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薄弱层分别设置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弹性-摩擦阻尼器等三种耗能阻尼器支撑,进行了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耗能阻尼器支撑能够有效地控制结... 设计制作了一个五层钢框架模型,在其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薄弱层分别设置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弹性-摩擦阻尼器等三种耗能阻尼器支撑,进行了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耗能阻尼器支撑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层 耗能阻尼支撑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复位功能的阻尼耗能支撑设计与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龙河 王坤鹏 樊晓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7-914,共8页
为控制结构侧向变形和震后残余变形,提出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阻尼耗能支撑,该支撑采用组合碟簧提供复位力,永久磁铁产生恒定磁场,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在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滞回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支撑滞回特性的... 为控制结构侧向变形和震后残余变形,提出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阻尼耗能支撑,该支撑采用组合碟簧提供复位力,永久磁铁产生恒定磁场,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在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滞回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支撑滞回特性的恢复力模型,并对其磁路及滞回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阻尼耗能支撑具有稳定饱满的旗形滞回特性,复位性能良好,可提供必要的抗侧刚度和复位力以减小结构层间位移及震后残余变形,其耗能能力随着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强,所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可以精确描述支撑的滞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耗能支撑 复位功能 恢复力模型 滞回特性 残余变形 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支撑阻尼对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振幅突变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潘勇 程敏 刘保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21,共6页
为分析电磁支撑阻尼参数对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振幅突变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将具有非线性电磁支撑刚度和电磁支撑阻尼特性的电磁支撑引入转子系统,建立了电磁支撑-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平均法导出了转子系统主共振频率响应方程。在... 为分析电磁支撑阻尼参数对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振幅突变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将具有非线性电磁支撑刚度和电磁支撑阻尼特性的电磁支撑引入转子系统,建立了电磁支撑-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平均法导出了转子系统主共振频率响应方程。在此基础上,基于突变理论和奇点稳定性理论分别得到转子系统分叉集曲线和临界失稳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借助数值算例讨论了电磁支撑阻尼对主共振振幅特性、分叉集突变区域以及振幅失稳区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磁支撑阻尼可以进一步优化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振幅突变的控制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振幅突变控制措施而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 转子系统 振幅突变 电磁支撑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结构应用液体黏滞阻尼器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程 马良喆 +1 位作者 薛恒丽 陈永祁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共9页
液体黏滞阻尼器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起到抗震和抗风的结构保护作用,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近十年来,在国内应设计院委托,前后计算分析了近20个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其中7座已经被业主和超限审查通过,4个工程已经完成,3座已在施... 液体黏滞阻尼器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起到抗震和抗风的结构保护作用,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近十年来,在国内应设计院委托,前后计算分析了近20个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其中7座已经被业主和超限审查通过,4个工程已经完成,3座已在施工或正在准备施工,还有几座在和业主讨论中,还有一半以上的建筑因各种原因阻尼器不能被采用,但在阻尼器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创新点或启发,希望和设计者分享。在超高层结构发展应用过程中,美国的阻尼器设备公司在阻尼器开发方面也有很多发展,均做一简单介绍,供讨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黏滞阻尼 套索支撑阻尼 外伸臂 阻尼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石英音叉品质因数研究
16
作者 陶亦缕 邵东方 +2 位作者 方飞浒 王毅 梁金星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761,共5页
随着可穿戴设备与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微型化演进,32.768 kHz石英音叉谐振器作为电子系统的“心脏”,在微型化进程中面临着品质因数急剧衰减的问题。基于Itoh热弹性阻尼理论与Hao支撑阻尼模型的尺寸依赖性关系,探究了两种微型音叉结构的品... 随着可穿戴设备与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微型化演进,32.768 kHz石英音叉谐振器作为电子系统的“心脏”,在微型化进程中面临着品质因数急剧衰减的问题。基于Itoh热弹性阻尼理论与Hao支撑阻尼模型的尺寸依赖性关系,探究了两种微型音叉结构的品质因数与特征尺寸之间的关联机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揭示了两种音叉结构热弹性阻尼和支撑阻尼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支撑阻尼对真空中品质因数的影响小于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于对热弹性阻尼的仿真数据构建了真空中品质因数的经验性公式。采用石英微加工工艺和真空封装技术,成功制备了5种不同叉指宽度的石英音叉谐振器。结果表明,品质因数的实验测量值与经验性公式之间的平均误差小于3%,二者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701,证明了经验性公式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对于两种微型音叉结构的普适性,为微型音叉的品质因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化 石英音叉 品质因数 热弹性阻尼 支撑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波分离引起的能量耗散性能分析
17
作者 徐文健 王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2-1299,共8页
通过在结构上附加阻尼弹簧支撑,利用非经典阻尼引起的模态复化效应使系统产生振动局部化现象,研究了简支梁结构在简谐位移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的抑制问题。采用波传播法描述结构的位移响应,利用阻尼弹簧支撑限制行进波分量向梁左侧区域... 通过在结构上附加阻尼弹簧支撑,利用非经典阻尼引起的模态复化效应使系统产生振动局部化现象,研究了简支梁结构在简谐位移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的抑制问题。采用波传播法描述结构的位移响应,利用阻尼弹簧支撑限制行进波分量向梁左侧区域的传播,从而实现了行波和驻波的空间分离和振动能量的定向传递。采用振动功率流方法分析了结构中的波形转换、能量储存和流动,确定了振动能量的流动方向。详细研究了阻尼弹簧支撑设计对梁结构振动能量的耗散作用,揭示了行波与驻波分离发生时刻振动能量的传递规律。通过典型算例,充分展示了利用阻尼弹簧支撑抑制结构振动响应的效果。探讨了激励频率、支撑刚度、位置和阻尼系数等参数对振动能量耗散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设计方案的抑振效果和能量耗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耗散 振动响应局部化 振动功率流 行波与驻波分离 阻尼弹簧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