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数阻尼正弦模型阶选择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嵩 鲍长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本文针对指数阻尼正弦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空间和结构总体最小范数的阶选择算法.该方法利用信号子空间移不变性以及阶与信号分量数匹配时总体误差最小原理建立模型阶估计准则.实验表明该方法获得了更高的阶估计精度.算法无需... 本文针对指数阻尼正弦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空间和结构总体最小范数的阶选择算法.该方法利用信号子空间移不变性以及阶与信号分量数匹配时总体误差最小原理建立模型阶估计准则.实验表明该方法获得了更高的阶估计精度.算法无需设置阈值和惩罚项,自动完成阶估计过程.它可以应用到高分辨率的谐波恢复算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阻尼正弦 模型阶选择 子空间 结构总体最小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悬索桥车致纵向运动混合阻尼减振研究
2
作者 封周权 范周健 +3 位作者 井昊坤 张弘毅 陈政清 万田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0,共11页
针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过桥时梁端纵向运动响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阻尼减振方案,采用多种类型的阻尼器控制梁端位移,以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以某在建大跨铁路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空间桁架精细模型和等效单梁简化模型,系统... 针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过桥时梁端纵向运动响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阻尼减振方案,采用多种类型的阻尼器控制梁端位移,以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以某在建大跨铁路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空间桁架精细模型和等效单梁简化模型,系统研究了混合阻尼减振方案不同阻尼器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该方案将低指数黏滞阻尼器纵向安装于桥塔与加劲梁之间,同时在桥台与加劲梁之间纵向安装电涡流阻尼器.鉴于桥台结构的特殊性,电涡流阻尼器被设计为仅能承受压力的装置,并通过样机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进一步提升减振性能,电涡流阻尼器还配备了摩擦耗能元件.该混合阻尼减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列车过桥时梁端的纵向运动响应,显著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类似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悬索桥 梁端纵向运动控制 混合阻尼减振 指数黏滞阻尼 电涡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阻尼模型多自由度系统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肖诗颖 汪梦甫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163,共9页
讨论了指数阻尼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型分解方法,基于复模态叠加法与状态空间法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计算的实数形式一般解答;同时,为了方便抗震设计计算,以上述实数形式一般解答为基础,推导了指数阻尼系统以反应谱表示的地震作用计... 讨论了指数阻尼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型分解方法,基于复模态叠加法与状态空间法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计算的实数形式一般解答;同时,为了方便抗震设计计算,以上述实数形式一般解答为基础,推导了指数阻尼系统以反应谱表示的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从而使指数阻尼系统的抗震设计与一般黏滞阻尼系统的抗震设计的过程相吻合;最后基于Matlab平台以两个案例分别验证了阻尼矩阵非奇异与部分奇异的情况下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与常用时程积分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说明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阻尼系统 复模态叠加 时程分析 反应谱法 地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静压伺服系统指数型变阻尼滑模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诗程 张朋 +2 位作者 赵守军 张春龙 冯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18,共7页
提出一种用于电静压伺服系统(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指数型变阻尼滑模控制算法,滑模面阻尼比在位置误差减小时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大,可以兼顾系统在趋近滑模面过程中的快速性和平滑性。同时,考虑系统反馈信号的噪声干扰,采... 提出一种用于电静压伺服系统(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指数型变阻尼滑模控制算法,滑模面阻尼比在位置误差减小时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大,可以兼顾系统在趋近滑模面过程中的快速性和平滑性。同时,考虑系统反馈信号的噪声干扰,采用跟踪微分器获得一阶微分项。在规范化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状态方程的系统模型,设计了滑模算法,进行了仿真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基础开环增益取20 rad/s的情况下,相比于基于前馈的非线性PID算法,指数型变阻尼滑模算法在系统低频段位置跟踪精度提升一倍,-45°相频宽由18.4 rad/s提升至29.6 rad/s,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静压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指数型变阻尼 跟踪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阻尼器性能要求 被引量:19
5
作者 万田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缆索承重桥梁端频繁的纵向移动对行车和结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更好地满足缆索承重桥的行车功能,改善支座、伸缩缝、吊索的工作条件,粘滞阻尼器的技术优势得以显现。近年来研制成功的高性能粘滞阻尼器具有阻尼指数低(通过设计新型... 缆索承重桥梁端频繁的纵向移动对行车和结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更好地满足缆索承重桥的行车功能,改善支座、伸缩缝、吊索的工作条件,粘滞阻尼器的技术优势得以显现。近年来研制成功的高性能粘滞阻尼器具有阻尼指数低(通过设计新型阻尼器活塞头、调配更加合理的阻尼介质粘度,阻尼指数可达0.1~0.2)、适应较高速度、具有长大行程的特征,用于大跨度缆索承重桥纵向支承,可以同时实现抗震消能、遏制日常行车条件下主梁端部频繁的纵向移动的组合功能。目前,高性能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已通过相关试验验证,并在多项工程中得以应用,显示了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 高性能 阻尼指数 抗震消能 纵向限位 组合功能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式中点法对于非线性阻尼结构的稳定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天林 吴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2,共5页
用能量守恒的方法证明了隐式中点法对于非线性指数阻尼的结构动力方程为数值稳定。工程中常用的双线性本构模型作为这种指数模型的特殊情况,同样满足数值稳定性条件。为了验证证明过程的可靠性,对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和两个多自由度结构进... 用能量守恒的方法证明了隐式中点法对于非线性指数阻尼的结构动力方程为数值稳定。工程中常用的双线性本构模型作为这种指数模型的特殊情况,同样满足数值稳定性条件。为了验证证明过程的可靠性,对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和两个多自由度结构进行动力非线性计算分析,对比不同时间增量步的计算结果。从而给出了针对这种非线性动力方程计算的稳定的数值积分方法,为动力计算数值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中点法 指数阻尼 能量守恒 数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求积法求解非粘滞阻尼系统的时程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潘玉华 王元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7-522,529,共7页
研究一种含有指数型非粘滞阻尼线性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时程分析问题。该非粘滞阻尼模型假设阻尼力与质点速度的时间历程相关,数学表述为质点速度与核函数的卷积。由于阻尼模型的改变,常用的数值积分方法(如Newmark-β法、Wilson-θ法)... 研究一种含有指数型非粘滞阻尼线性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时程分析问题。该非粘滞阻尼模型假设阻尼力与质点速度的时间历程相关,数学表述为质点速度与核函数的卷积。由于阻尼模型的改变,常用的数值积分方法(如Newmark-β法、Wilson-θ法)不能直接应用于这种非粘滞阻尼系统。基于一种无条件稳定的微分求积方法,给出了这种非粘滞阻尼系统的逐步积分表达式。与其他文献中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将系统动力方程扩展成状态空间方程,而是直接对非粘滞阻尼系统的动力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具有概念简单,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的优点。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粘滞阻尼 指数阻尼 微分求积法 时程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非线性阻尼系数的匹配 被引量:6
8
作者 程道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5-227,共3页
驾驶室悬置系统中的减振器阻尼直接影响卡车行驶的平顺性,在国内卡车设计中,其确定方法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非线性阻尼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参数对驾驶室振动的影响,经过对比分析可知,阻尼特性指数n<1时,对于提... 驾驶室悬置系统中的减振器阻尼直接影响卡车行驶的平顺性,在国内卡车设计中,其确定方法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非线性阻尼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参数对驾驶室振动的影响,经过对比分析可知,阻尼特性指数n<1时,对于提高卡车乘坐舒适性是比较有效的。因此,在设计样车的悬置减振器时,我们采用n<1的粘性阻尼,并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试验,有效的改善了驾驶室乘坐舒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 减振器 非线性阻尼 阻尼特性指数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轴涡动黏性充液转子动力稳定性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威 王维民 +2 位作者 任映霖 王珈乐 李维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8,共15页
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之上存在液-固耦合激振诱发的失稳区域,该失稳区域的存在直接威胁充液类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严重制约了离心机转子向高转速、大型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充液离心机转子的液-固耦合... 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之上存在液-固耦合激振诱发的失稳区域,该失稳区域的存在直接威胁充液类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严重制约了离心机转子向高转速、大型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充液离心机转子的液-固耦合机理及减振措施,通过建立黏性充液转子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结合连续性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并耦合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开展超重力充液类离心机转子的动力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研究.首先,推导扰动形式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手段求解上述扰动形式的流体动力学方程,得到壁面处的流体压强与流体剪切力并进行数值积分;其次,将所求液体等效主刚度系数及交叉刚度系数与转子动力学方程进行耦合,并采用状态空间法降阶求解动力学方程的阻尼衰减指数和涡动频率.经过对比充液转子系统在变转速区间内的阻尼衰减指数变化瀑布图与交叉刚度变化瀑布图,发现充液转子的稳定性是转子系统的阻尼、刚度、充液比和流体黏性等多个特性参数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增加转子系统外阻尼以及降低系统交叉刚度对抑制转子失稳与振动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充液转子 动力稳定性 有限差分法 阻尼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极点估计的状态空间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文利 柯有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阻尼指数和信号参数的估计方法,建立了阻尼指数和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该方法以奇异值分解和特征分解为基础,无需对高次方程求根,可以直接从系统状态传输矩阵得到信号的极点,结果表明... 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阻尼指数和信号参数的估计方法,建立了阻尼指数和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该方法以奇异值分解和特征分解为基础,无需对高次方程求根,可以直接从系统状态传输矩阵得到信号的极点,结果表明,计算量小,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状态空间 阻尼指数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滞消能支撑的设计方法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鑫 李爱群 +1 位作者 刘涛 丁幼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了分析粘滞消能支撑的减震效果,本文研究了不同布置型式下粘滞消能支撑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粘滞消能支撑的简化计算模型、水平控制力表达式和设计方法。最后,对某高烈度区的高层建筑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组合... 为了分析粘滞消能支撑的减震效果,本文研究了不同布置型式下粘滞消能支撑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粘滞消能支撑的简化计算模型、水平控制力表达式和设计方法。最后,对某高烈度区的高层建筑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组合刚度kb满足一定条件时,粘滞消能支撑的计算模型可简化为一个理想的粘性单元;当Cd、α相同时,设置位移放大型(变形系数ξ<1)粘滞消能支撑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更小,减震效果更好;当Cd、ξ相同时,最佳减震效果对应的阻尼指数α<1(非线性阻尼器);当α、ξ相同时,阻尼系数Cd越大,减震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消能支撑 水平控制力 变形系数 阻尼系数 阻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信号极点估计的一般方法
12
作者 姜文利 唐白玉 柯有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43-648,共6页
建立了阻尼指数和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噪声中阻尼指数和信号极点估计的状态空间方法:基于输出方程和状态方程的估计算法.证明了矩阵预测方法等价于状态空间方法的算法二,从而使Prony方法、K-T(SVD-Prony)... 建立了阻尼指数和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噪声中阻尼指数和信号极点估计的状态空间方法:基于输出方程和状态方程的估计算法.证明了矩阵预测方法等价于状态空间方法的算法二,从而使Prony方法、K-T(SVD-Prony)方法、矩阵束方法以及矩阵预测方法在状态空间意义之下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指数 信号 状态空间 噪声 极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晗琦 汪梦甫 沈蒲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但其相关研究却比较少。本文通过推导黏滞阻尼器的单周简谐振动耗能能力公式,得到黏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合适的参数设置范围。假定总阻尼系数和单个阻尼器的其他参数不变,比较设置1~4道刚性伸...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但其相关研究却比较少。本文通过推导黏滞阻尼器的单周简谐振动耗能能力公式,得到黏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合适的参数设置范围。假定总阻尼系数和单个阻尼器的其他参数不变,比较设置1~4道刚性伸臂减震层时结构的性能差异,可知多道减震层结构单个指标虽不是最好,但综合性能更好。假定单个阻尼器其他参数不变时,通过变化结构总阻尼系数,得知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附设阻尼器存在最优总阻尼系数(即最优附加阻尼比),通过对相应内力和位移规律的总结,得到结构合理总阻尼系数的选取规则。由此可知,附加阻尼比大小而非减震层数量才是决定此类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 刚性伸臂 阻尼指数 阻尼 最优总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六自由度机械手奇异回避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洪新 李焕良 +1 位作者 韩金华 李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2-1318,1325,共8页
针对传统机械手奇异回避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奇异分离+指数级阻尼倒数"的奇异回避算法。首先,在对机械手运动学建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Jacobian矩阵计算将导致奇异的参数分离出来;然后,介绍了指数... 针对传统机械手奇异回避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奇异分离+指数级阻尼倒数"的奇异回避算法。首先,在对机械手运动学建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Jacobian矩阵计算将导致奇异的参数分离出来;然后,介绍了指数级阻尼倒数算法的原理,并对采用指数级阻尼倒数进行奇异回避导致的误差进行了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关节角速度在奇异域的平稳光滑过渡,且仅牺牲了机械臂末端在部分方向上的精度,由此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机械手 奇异回避 奇异分离 指数阻尼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