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阻尼减振器外特性仿真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仕生 徐中明 +1 位作者 张志飞 杨建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车辆半主动悬架的可调阻尼减振器,阐述了该减振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提出并应用并联管路节流压差和串并混联管路各分支流量计算方法,利用环形薄板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 研制了一种用于车辆半主动悬架的可调阻尼减振器,阐述了该减振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提出并应用并联管路节流压差和串并混联管路各分支流量计算方法,利用环形薄板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建立了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详细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用该模型分析了"回油管路"结构参数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规律,得出的结论为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阻尼减振器 并联管路 串并混联管路 外特性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悬架可调阻尼减振器及其控制时滞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江浩斌 方恩 周孔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4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结果显示该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性能达到半主动悬架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新方法,可根据汽车的实际行驶情况灵活地控制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从而实现预期... 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结果显示该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性能达到半主动悬架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新方法,可根据汽车的实际行驶情况灵活地控制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从而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探讨了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驱动机构动作时滞和阻尼切换时滞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驱动机构在120ms以上的时滞对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荷均有不利影响;减振器阻尼系数切换时的变化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控制效果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半主动悬架 可调阻尼减振器 控制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的建筑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崎岖 刘旭辉 +1 位作者 李连进 陈卫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2,99,共4页
基于相似理论,制作了某3层建筑结构的相似结构,建立了一个4自由度的振动系统;根据结构的振动特性对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求得了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的质量、阻尼系数及刚度;设计一套用于建筑结构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测试系统,... 基于相似理论,制作了某3层建筑结构的相似结构,建立了一个4自由度的振动系统;根据结构的振动特性对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求得了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的质量、阻尼系数及刚度;设计一套用于建筑结构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测试系统,对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时考虑结构固有频率以及外界磁场强度的情况下,安装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能使结构的振幅明显减小,整个振动过程较为稳定,验证了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减振器 半主动控制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阻尼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平 刘勇 +1 位作者 钟毅芳 周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50-352,407,共4页
考虑油液的粘度、流动特性及其与物理结构的耦合方式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油液阻尼器衰减振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同时通过巧妙的物理结构设计了结构微小的两种类型油液阻尼减振器原理样机,其多参数匹配试验研究表明所建仿... 考虑油液的粘度、流动特性及其与物理结构的耦合方式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油液阻尼器衰减振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同时通过巧妙的物理结构设计了结构微小的两种类型油液阻尼减振器原理样机,其多参数匹配试验研究表明所建仿真数学模型能较精确的模拟实际物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阻尼减振器 动态阻尼特性 物理实验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智超 耿艳萍 +2 位作者 陈朝阳 王启瑞 陈无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6-42,共7页
提出一种节流口式可调减振器的结构形式,建立该减振器理论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理论外特性,并在电液伺服振动台上进行外特性试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说明该减振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可调阻尼减振器 模型 阻尼 试验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瑞 黄华 顾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对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分析,建立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流体力学模型,模拟减振器内部流体结构,采用试验参数识别的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分析减振器的阻尼特性。阐明了减振器阻尼特性受到工作液温度、比例流量阀节流口开度以及... 通过对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分析,建立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流体力学模型,模拟减振器内部流体结构,采用试验参数识别的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分析减振器的阻尼特性。阐明了减振器阻尼特性受到工作液温度、比例流量阀节流口开度以及连接臂端激励速度的影响以及比例流量阀对减振器"温衰"效应的补偿作用。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 流体模型 阻尼特性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丽 董明明 +1 位作者 顾亮 汪国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作为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执行机构———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通过连续调节比例阀的开口来调节阻尼 ,从而达到使悬挂系统阻尼比适应车辆行驶状态变化的目的。该文通过试验检验了所研制的可控减振器的可控性和阻尼力的可调范围 ,获取了... 作为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执行机构———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通过连续调节比例阀的开口来调节阻尼 ,从而达到使悬挂系统阻尼比适应车辆行驶状态变化的目的。该文通过试验检验了所研制的可控减振器的可控性和阻尼力的可调范围 ,获取了可控减振器减压阀未开阀的条件下 ,阻尼系数与比例阀的输入电流I和工作液温度T之间的关系 ,并且拟合出可控减振器的阻力 电流、温度特性计算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装甲车辆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 实验研究 缝隙节流 阻尼特性 温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浩斌 孙鹏 +1 位作者 胡隽秀 汪若尘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8,共5页
确定了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在"软"、"硬"阻尼状态下的阻尼力设计目标。设计了以电磁阀和摆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研制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 确定了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在"软"、"硬"阻尼状态下的阻尼力设计目标。设计了以电磁阀和摆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研制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并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除后减振器压缩阻力外,其余各项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平均偏差小于7%,表明减振器的仿真模型有效。将该可调阻尼减振器装车进行的道路平顺性试验表明,与被动式减振器相比,采用可调阻尼减振器可使客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可调阻尼减振器 结构设计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主参数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丽 顾亮 +1 位作者 董明明 汪国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4,共3页
叶片式减振器配合件较多 ,存在多处缝隙。这些缝隙形状复杂多样 ,很难用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各个缝隙的流量。该文提出一种用实验估算缝隙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不关心单个缝隙的具体流量 ,而是考虑所有缝隙并联的总流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 叶片式减振器配合件较多 ,存在多处缝隙。这些缝隙形状复杂多样 ,很难用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各个缝隙的流量。该文提出一种用实验估算缝隙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不关心单个缝隙的具体流量 ,而是考虑所有缝隙并联的总流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缝隙并联总流量的流量系数 ,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流体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节流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 履带式装甲车辆 悬挂系统 比例流量控制阀 缝隙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雷 李德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针对航天器中一些部件具有频率低、位移小、加速度小的振动特征,设计了专门的实验台,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在减振过程中,该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能量主要通过摩擦和永磁铁吸附磁性液体的弹性变形来耗散.根据能量耗... 针对航天器中一些部件具有频率低、位移小、加速度小的振动特征,设计了专门的实验台,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在减振过程中,该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能量主要通过摩擦和永磁铁吸附磁性液体的弹性变形来耗散.根据能量耗散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磁性液体的种类、体积及永磁铁的形状等因素对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油基磁性液体中,柱状磁铁的减振时间随着磁性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减少;环状磁铁的减振时间随磁性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减少;在机油基磁性液体中,柱状磁铁的减振时间随着磁性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增加,环状磁铁的减振时间随着磁性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阻尼减振器 实验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道床系统道床板上阻尼减振器的理论研究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力文 李元康 王安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234-239,共6页
基于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原理设计组合式道床系统道床板上的阻尼减振器,并重点解决了道床板阻尼减 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及安装数量等相关问题,根据模态分析可以看出组合道床系统的一阶垂向 振动在26.336Hz,绕中心线... 基于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原理设计组合式道床系统道床板上的阻尼减振器,并重点解决了道床板阻尼减 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及安装数量等相关问题,根据模态分析可以看出组合道床系统的一阶垂向 振动在26.336Hz,绕中心线扭转一阶模态在31.236Hz,阻尼减振器的设计频率与此保持一致,通过共振吸收道床系统 的振动能量;基于质量感应法得到组合式道床系统1阶垂向模态和1阶侧向扭转等效质量M1和M2分别为5519.4kg和 5 465.7 kg;根据阻尼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准则(定点理论)计算质量比μ1=0.20时的等效质量为1 103.9 kg,最优刚度为 24.96kN/mm,最优阻尼为10.82kN s/m,质量比μ2=0.10时的等效质量为546.6kg,最优刚度为17.98kN/mm,最优阻尼 为5.81kN s/m。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阻尼减振器后,组合式道床系统的道床板振动降低4.5dB(z);组合式道床系统具 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相对普通道床基础减振19.1dB(z),加入被动式阻尼减振器后,基础减振量达21.5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组合道床 被动式阻尼减振器 有限元 质量感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机用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宏强 王益轩 姚敏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共2页
介绍了经编机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外形图,并对其工作原理加以阐述。运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橡胶配方和胶圈形状,利用ANSYS软件的优化设计功能进行参数设计。经动特性试验,隔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
关键词 经编机 阻尼减振器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双活塞阻尼减振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双 梁海林 +1 位作者 王一臣 王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
对普通液压阻尼减振器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麦弗逊悬架的双活塞阻尼减振器。建立了双活塞阻尼减振器的等效液压系统模型,对其阻尼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采用不同类型浮动活塞总成的双活塞阻尼减振器进行示功特性试... 对普通液压阻尼减振器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麦弗逊悬架的双活塞阻尼减振器。建立了双活塞阻尼减振器的等效液压系统模型,对其阻尼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采用不同类型浮动活塞总成的双活塞阻尼减振器进行示功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活塞阻尼减振器在伸张行程中可以产生附加阻尼力,使减振器具有更好的减振功能,提高了汽车在恶劣行驶工况下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双活塞阻尼减振器 性能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祖德 姚起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9-60,共2页
介绍了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背景和概况,同时就新型高阻尼金属丝网减振 器的工作原理、产品性能,并结合研制的AAW-3012减振器产品的动特性、抗冲击 和耐久性试验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阻尼减振器 金属丝网减振器 隔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建军 姚杰 李德才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针对航天器上长直物体的振动问题,基于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与液体的粘性耗能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导磁性壳体、永磁体和磁性液体构成,吸附有磁性液体的永磁体作为工作单元,当有振动产生时,工作... 针对航天器上长直物体的振动问题,基于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与液体的粘性耗能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导磁性壳体、永磁体和磁性液体构成,吸附有磁性液体的永磁体作为工作单元,当有振动产生时,工作单元与非导磁性壳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摩擦耗能。试验表明对数衰减率随非导磁性壳体长度(177~228 mm)的增加而增大后趋于平稳,且效果明显;对数衰减率随注入磁性液体质量(2~22 g)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并略有下降,且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粘性耗能 阻尼减振器 二阶浮力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充气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浩斌 孙丽琴 +1 位作者 杨如泉 陈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15,共6页
通过分析一种分体式充气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非线性参数化模型,仿真分析了活塞阻尼阀孔径、阻尼调节孔径、气室初始体积、活塞杆直径、油管内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减振器阻尼性能... 通过分析一种分体式充气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非线性参数化模型,仿真分析了活塞阻尼阀孔径、阻尼调节孔径、气室初始体积、活塞杆直径、油管内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减振器阻尼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测试,得到了减振器样件的阻尼特性及其可调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振器常用的中低速度范围内,所建的减振器数学模型和仿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阻尼可调减振器 阻尼特性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达锋 章一鸣 曾志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22,共6页
分析了减振器具有可调阻尼的必要性,提出了采用微机控制节流口以实现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方案。据此研制出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其调节性能良好,阻尼特性稳定。
关键词 减振器阻尼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阻尼减振器ADS阀阻尼特性测试平台设计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新星 王存堂 张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可调阻尼减振器依靠旁置的阻尼控制阀(以下简称ADS阀)来实现阻尼力的变化。ADS阀性能优劣的评判标准是阻尼特性,而该标准的测试需要将ADS阀与减振器主筒连接在一起进行试验分析,为此设计了专用的可调阻尼减振器ADS阀阻尼特性测试平台。... 可调阻尼减振器依靠旁置的阻尼控制阀(以下简称ADS阀)来实现阻尼力的变化。ADS阀性能优劣的评判标准是阻尼特性,而该标准的测试需要将ADS阀与减振器主筒连接在一起进行试验分析,为此设计了专用的可调阻尼减振器ADS阀阻尼特性测试平台。借助此测试平台可以分别对可调阻尼减振器整机和ADS阀的阻尼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测试平台能够获得ADS阀各个挡位下的阻尼特性图和可调阻尼减振器在各种工况下的示功图,为可调阻尼汽车减振器的性能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阻尼减振器 阻尼特性 ADS阀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减振器阻尼装置的设计及其阻尼特性分析
19
作者 李卫民 张彦鹏 +1 位作者 杨泽宇 唐兆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针对普通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恒定,汽车悬架性能无法在极端路面下适时调整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减振器缓冲阻尼装置。在该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建立双向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减振器阻尼特性和... 针对普通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恒定,汽车悬架性能无法在极端路面下适时调整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减振器缓冲阻尼装置。在该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建立双向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减振器阻尼特性和阀片变形量。最后,通过示功机对该减振器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普通减振器相比,新型减振器缓冲阻尼装置不仅增加了末位缓冲性能,而且减小了阀片的挠度变形量,延长了阀片的使用寿命;试验证明新型减振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仿真具有准确性,且增加新型减振器缓冲阻尼装置后减振器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缓冲阻尼装置 阻尼特性 缓冲槽 双向流固耦合 示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颗粒阻尼惯容减振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20
作者 王鑫 王宪杰 +3 位作者 郑飞云 陈永党 唐跃 胡德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42-6751,共10页
颗粒阻尼耗能原理和惯容增效原理在结构减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颗粒阻尼和惯容的优点设计一种颗粒阻尼惯容减振器(particle-damping inertial capacity shock damper,PID),其内部主要包含颗粒阻尼单元、惯性质量单元以及刚度单... 颗粒阻尼耗能原理和惯容增效原理在结构减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颗粒阻尼和惯容的优点设计一种颗粒阻尼惯容减振器(particle-damping inertial capacity shock damper,PID),其内部主要包含颗粒阻尼单元、惯性质量单元以及刚度单元。首先,阐述PID的工作原理,建立单自由度PID减振结构的力学分析模型;并制作一个小型PID实物模型,设置多种工况对PID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然后,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和离散元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进一步对PID的力学性能进行探究;最后,为验证其工程应用价值,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对配置PID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减振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PID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当其他条件一定时,PID耗能效果随着振动位移幅值和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建筑结构中,PID表现出比TMD更佳的减振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惯容减振器(PID) 力学性能测试 联合仿真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