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阻却违法性事由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宇飞
《当代传播》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的从属于人格权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公权”(采访报道权)和“私权”(隐私权)的冲突。一般来说,司法实践中如存在当事人为特殊权利主体、新闻报道的...
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的从属于人格权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公权”(采访报道权)和“私权”(隐私权)的冲突。一般来说,司法实践中如存在当事人为特殊权利主体、新闻报道的事实符合公众兴趣和公共利益、当事人行使隐私公开权三种抗辩事由时,传媒可主张不承担侵权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
却违法
性
事由
新闻传播
隐私权
抗辩
事由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民法上的阻却违法
2
作者
倪受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阻却违法事由
违法
性
违法
行为
必要限度
《民法通则》
自力救济
正当防卫
民事责任
职务行为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救行为及其刑法评价
被引量:
13
3
作者
游伟
孙万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5,共4页
自救行为又称为自助行动,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情况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救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毁损或拘束等强力影响,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自救行为对自己权利的救...
自救行为又称为自助行动,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情况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救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毁损或拘束等强力影响,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自救行为对自己权利的救济有迅速和代价低廉的优点,因而,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救行为
正当防卫
请求权
公力救助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自力救助
不法侵害
构成要件
刑法
阻却违法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安乐死的非犯罪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1,共12页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社会的相当性行为说来讨论,安乐死都存在着阻却违法事由。对安乐死行为人进行期待可能性分析,不能期待患者作出规范的自然死亡的选择,也无法合理地期待医生面对患者经受病痛折磨而无动于衷。实施安乐死实乃无奈之举,缺乏期待可能性,此为阻却责任事由。安乐死的行为具有非犯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非犯罪性
故意杀人
阻却违法事由
期待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阻却违法性事由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宇飞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的从属于人格权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公权”(采访报道权)和“私权”(隐私权)的冲突。一般来说,司法实践中如存在当事人为特殊权利主体、新闻报道的事实符合公众兴趣和公共利益、当事人行使隐私公开权三种抗辩事由时,传媒可主张不承担侵权责任。
关键词
阻
却违法
性
事由
新闻传播
隐私权
抗辩
事由
新闻报道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民法上的阻却违法
2
作者
倪受彬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阻却违法事由
违法
性
违法
行为
必要限度
《民法通则》
自力救济
正当防卫
民事责任
职务行为
当事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救行为及其刑法评价
被引量:
13
3
作者
游伟
孙万恒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自救行为又称为自助行动,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情况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救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毁损或拘束等强力影响,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自救行为对自己权利的救济有迅速和代价低廉的优点,因而,无...
关键词
自救行为
正当防卫
请求权
公力救助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自力救助
不法侵害
构成要件
刑法
阻却违法事由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安乐死的非犯罪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惠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生命
心理
情境:中国安乐死研究"(09YJA840028)
文摘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社会的相当性行为说来讨论,安乐死都存在着阻却违法事由。对安乐死行为人进行期待可能性分析,不能期待患者作出规范的自然死亡的选择,也无法合理地期待医生面对患者经受病痛折磨而无动于衷。实施安乐死实乃无奈之举,缺乏期待可能性,此为阻却责任事由。安乐死的行为具有非犯罪性。
关键词
安乐死
非犯罪性
故意杀人
阻却违法事由
期待可能性
Keywords
euthanasia
non-criminal
intentional homicide
justification for inhibition of responsibility
expectant possibility
分类号
D9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阻却违法性事由
冯宇飞
《当代传播》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民法上的阻却违法
倪受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救行为及其刑法评价
游伟
孙万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安乐死的非犯罪性
李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