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级分析法在党史研究中的价值——基于几个重大党史问题的分析
1
作者 阚和庆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91,共7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阶级分析法鲜明反映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展现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价值立场,蕴含着历史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阶级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和观点贯穿于党的历史全过程和几乎一切重大原则问题之中。对于党史研究而言...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阶级分析法鲜明反映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展现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价值立场,蕴含着历史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阶级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和观点贯穿于党的历史全过程和几乎一切重大原则问题之中。对于党史研究而言,运用阶级分析法有助于把握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有助于总结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教训;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先进性和政治优势。抛弃阶级分析法,党史将失去历史正义的基础和历史逻辑的科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分析法 党史研究 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分析是重要的但非唯一的方法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3-93,共1页
苏双碧对《光胡日报》记者陈君聪谈了他对阶级分析方法的看法,原载该报1989年7月19日。报导说: 研究历史要不要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苏先生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人是划分阶级的,历史是人记载的,史料... 苏双碧对《光胡日报》记者陈君聪谈了他对阶级分析方法的看法,原载该报1989年7月19日。报导说: 研究历史要不要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苏先生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人是划分阶级的,历史是人记载的,史料就有了阶级性。同一事件不同阶级的人记载截然不同,这就要靠我们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 研究历史 阶级 地主阶级 史料 划分 记载 事件 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阶级分析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3
作者 李绍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3-46,共4页
马克思说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他说:“我的新东西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说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他说:“我的新东西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阶级存在的社会根源、阶级斗争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指出的,“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敌对阶级之间,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它们之间的斗争,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关系,有时会显得缓和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阶级分析法 政治方向 民族资产阶级 阶级差别 无产阶级专政 阶级分析 蒋介石 历史阶段 阶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政治学研究中的利益分析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祝灵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7,共5页
政治学研究中的利益分析 ,是以公共利益为分析对象 ,把政治看作是体现了权威、交换、说服三个特征的利益活动 ,结合人性化与科学化判断的一种研究视角 ,它包括利益主体、利益目标、利益观念、利益分配机制等多种分析标准。作为一种分析... 政治学研究中的利益分析 ,是以公共利益为分析对象 ,把政治看作是体现了权威、交换、说服三个特征的利益活动 ,结合人性化与科学化判断的一种研究视角 ,它包括利益主体、利益目标、利益观念、利益分配机制等多种分析标准。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它是对传统政治学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利益分析 利益目标分析 利益主体分析 利益观念分析 利益分配机制分析 经济分析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群体分析:透视现阶段社会成员结构的重要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天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20,共5页
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拥有关于阶级社会阶级结构的完整理论,其阶级分析法是我们观察分析阶级社会成员结构的根本方法。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却没有直接关于如何规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结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社会... 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拥有关于阶级社会阶级结构的完整理论,其阶级分析法是我们观察分析阶级社会成员结构的根本方法。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却没有直接关于如何规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结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群体 社会成员 阶级分析法 利益矛盾 重要方 阶级结构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分工 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政治的意识形态性剖析
6
作者 汪越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随着右翼民粹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反思身份政治,指出身份政治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成为资本主义的“共谋”或者说意识形态,但现有研究对于作为意识形态根本属性的阶级性的分析较少。基于马克思主义阶级... 随着右翼民粹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反思身份政治,指出身份政治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成为资本主义的“共谋”或者说意识形态,但现有研究对于作为意识形态根本属性的阶级性的分析较少。基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分析身份政治的经济基础、参与主体以及实践表现,可以发现当代身份政治的阶级基础是现代小资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由于当代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附属地位,今天的小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依附性更加显著,使得作为小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身份政治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削弱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反抗意志和斗争力量,强化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意识形态 小资产阶级 中产阶级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培永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7,共8页
不能把"阶级"等同为"等级",阶级取代等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构成阶级关系的阶级主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阶级斗争不是阶级行动的全部,不能一味强调对立而忽略两者的统一。阶级的消灭是两个阶级主体的共... 不能把"阶级"等同为"等级",阶级取代等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构成阶级关系的阶级主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阶级斗争不是阶级行动的全部,不能一味强调对立而忽略两者的统一。阶级的消灭是两个阶级主体的共同消灭,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理顺,特定社会关系的消灭。阶级斗争、阶级对抗只是推动阶级问题解决、消灭阶级的动力,只能暂时缓解阶级压迫的痛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问题、消灭阶级。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首先应作为分析人类社会的方法,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作为阶级斗争的行动指南。阶级分析法只是社会分析方法的一种,其使用是有限度的,不能用阶级分析包打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 等级 阶级分析法 阶级意识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目光下的劳动群众: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8
作者 李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3,106,共7页
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建立在包含着主体的世界整体性之中,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它不仅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属性如何,而且还作为准则指导着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以世界本质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内外因公式和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为工具,... 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建立在包含着主体的世界整体性之中,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它不仅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属性如何,而且还作为准则指导着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以世界本质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内外因公式和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为工具,毛泽东的唯物主义要求主体务必通过调查研究来正确把握外在世界的客观属性,以此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正确地解决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通过生产一线的劳动群众提供社会生活的感性材料,而后以阶级分析法对之进行理性升华,以此把握客体的本质,进而以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忘我地投入推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活动当中。这种以阶级目光审视下的劳动群众为内容的唯物主义,既包含着现代性的实际原则,又有着超越和批判现代性的内涵,因此对现代的中国乃至世界,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唯物主义 劳动群众 阶级分析法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兼谈理论现代化问题
9
作者 苏双碧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45-50,共6页
我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指经济建设的现代化,理论也存在着现代化的问题。在改革的历程中,出现了大量新问题,诸如阶级关系,以及商品经济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意识和旧观念、旧意识的矛盾、以及商品经济所产生的某些资本主义的消极因素和社会主... 我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指经济建设的现代化,理论也存在着现代化的问题。在改革的历程中,出现了大量新问题,诸如阶级关系,以及商品经济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意识和旧观念、旧意识的矛盾、以及商品经济所产生的某些资本主义的消极因素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间的矛盾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斗争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地主阶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消极因素 具体分析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历史主义研究方法
10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左玉河在《晋阳学刊》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毛泽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历史学家,但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外历史,对历史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影响颇大的历史研究方法。除了人们熟知的阶级分析法之外,历史主义研究... 左玉河在《晋阳学刊》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毛泽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历史学家,但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外历史,对历史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影响颇大的历史研究方法。除了人们熟知的阶级分析法之外,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在其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毛泽东 历史研究方 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析法 历史学家 中外历史 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的方法必须革命——与陈元晖同志商榷
11
作者 李铮 《心理学报》 1966年第1期16-21,共6页
1958年在我国心理学领域内开展的一次大辩论,针对着当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的忽视阶级性、生物学化以及脱离实际等现象,树立了大破资产阶级方向的革命旗帜,它所讨论的范围涉及到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内容和方法,它的规模是一... 1958年在我国心理学领域内开展的一次大辩论,针对着当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的忽视阶级性、生物学化以及脱离实际等现象,树立了大破资产阶级方向的革命旗帜,它所讨论的范围涉及到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内容和方法,它的规模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批判运动。可以说,1958年的心理学的革命,旗帜鲜明,方向明确,内容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 生物学化 资产阶级 内容和方 阶级 脱离实际 群众性 大辩论 数学方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太行根据地社会调查刍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维强 行龙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9,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与方法,40年代的太行根据地农村调查是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党不仅准确把握和解决了农村问题,推进革命,改变农村,而且形成了"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与方法,40年代的太行根据地农村调查是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党不仅准确把握和解决了农村问题,推进革命,改变农村,而且形成了"实践——理论——实践"这一具有本土特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社会调查 太行根据地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剧变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危害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新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70,共6页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泛滥是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演变的主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民主主义是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的。但是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决不能放弃。在处理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党的...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泛滥是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演变的主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民主主义是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的。但是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决不能放弃。在处理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党的关系时,应该把不同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应该把意识形态问题与党际关系区分开来。在讨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时,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思潮 阶级分析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普世价值”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新城 《学习论坛》 2009年第4期73-80,共8页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价值。关于"普世价值",有一些观点需要澄清: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能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能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称为"普世价值";不能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做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 抽象与具体 西化 社会关系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吗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共9页
对《资本论》进行政治哲学的解读源自西方学者,国内很多学者也在解读。什么是政治哲学,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相应地,他们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表达也是不同的。《资本论》明显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但是一些从事... 对《资本论》进行政治哲学的解读源自西方学者,国内很多学者也在解读。什么是政治哲学,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相应地,他们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表达也是不同的。《资本论》明显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但是一些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人认为《资本论》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就只剩下两个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虽然《资本论》中存在一些人提出的政治哲学问题,但政治哲学是不会被马克思承认的。今天一些学者所讨论的政治哲学尤其是西方政治哲学,只能算作政治学的内容。他们所谈论的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如果按照一般学科体系来归类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归类则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算得上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只是阶级分析法,而它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政治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阶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雨》节选版的两处教学局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文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雷雨》自进入高中语文课本以来,戏剧性地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阐释命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庸俗社会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雷雨》当作一个社会问题剧,从阶级性的角度解读周家与鲁家的关系。随着学术界“把文学还给文... 《雷雨》自进入高中语文课本以来,戏剧性地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阐释命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庸俗社会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雷雨》当作一个社会问题剧,从阶级性的角度解读周家与鲁家的关系。随着学术界“把文学还给文学史”口号的逐渐深入人心,中学语文教育界也开始认识到阶级分析法在解读《雷雨》时的强制性和非文学性,于是纷纷改弦易辙,试图从人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周朴园的所作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教学 节选 庸俗社会学 社会问题剧 阶级分析法 语文课本 九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
17
作者 叶建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16-20,共5页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叶建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他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叶建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他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历史、革命史和中共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毛泽东 中国革命 中共党史 研究历史 唯物史观 历史科学 历史研究 阶级分析法 《新民主主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六年全国史学理论研究述评
18
作者 张艳国 熊远报 《江汉论坛》 1987年第5期71-75,共5页
1986年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咕咕风声,成果纷陈.全年发表专业论文近一百五十篇,出版了专著(含教科书)七部,有关方面还分别于五月、七月、八月在安徽歙县、武汉、天津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兹将全年的研究成果仅就荦荦大者述评... 1986年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咕咕风声,成果纷陈.全年发表专业论文近一百五十篇,出版了专著(含教科书)七部,有关方面还分别于五月、七月、八月在安徽歙县、武汉、天津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兹将全年的研究成果仅就荦荦大者述评如下:一、关于"史学危机"的争论对于史学研究现状的估价,争论热烈,分歧较大.有一种意见认为,史学存在危机.所谓史学危机,主要是指传统史学方法论的危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被自觉不自觉地教条的结果,使史学方法论愈益落后;不仅仅是方法论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史学课题的危机,突出的问题是传统史学课题脱离现实,跟不上时代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史学方 马克思主义史学 阶级分析法 脱离现实 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方 史学危机 理论体系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未仕前经历浅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大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63-67,共5页
白居易未仕前经历,新旧唐书均无具体记载.清代汪立名“避难越中”之说,遂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建国初期,它与当时盛行的阶级分析法相适应,被当作白居易成为“人民诗人”的社会根源而大加渲染.近期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一些传统的观点都存... 白居易未仕前经历,新旧唐书均无具体记载.清代汪立名“避难越中”之说,遂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建国初期,它与当时盛行的阶级分析法相适应,被当作白居易成为“人民诗人”的社会根源而大加渲染.近期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一些传统的观点都存在着值得推敲的问题.本文作为读书质疑,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贞元 人民诗人 避难 韦应物 中国文学史 学术界 诗歌创作 阶级分析法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系统论与图书馆史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张弛 《图书与情报》 1986年第3期10-13,共4页
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也有一些重要的乃至于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争议,如图书馆与阶级斗争的问题,等等。而这又涉及方法论问题。关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力图从... 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也有一些重要的乃至于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争议,如图书馆与阶级斗争的问题,等等。而这又涉及方法论问题。关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力图从图书馆发展动力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系统理论,对这些问题发表一点肤浅意见,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发展 阶级斗争 系统论 动力系统 图书馆史 历史发展动力 生产力 阶级分析法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