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细鳞片石墨浮选中擦洗代替再磨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丁大发
邱杨率
张凌燕
魏少巍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126,共7页
-
文摘
以江西某地固定碳含量为12.71%的细鳞片石墨为原料,依据矿石的化学成分、XRD物相分析、显微镜分析及嵌布特征等,确定适宜的浮选流程,探究在浮选流程中擦洗代替再磨的可行性和擦洗代替再磨的最佳位置。通过擦洗条件试验确定最佳擦洗条件:擦洗转速2 000 r/min,擦洗浓度20%,擦洗时间30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全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擦洗能代替石墨多段再磨—再浮流程中的再磨,擦洗获得的最终石墨精矿固定碳含量94.53%高于再磨的精矿固定碳含量93.16%;证明再磨的作用与擦洗一样,为打散及"清洗",而不是磨矿。通过药剂吸附验证试验及精矿SEM测试进一步证明擦洗对石墨表面的"清洗"。
-
关键词
嵌布特征
擦洗
阶段磨浮
吸附量测定
SEM分析
-
Keywords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
scrubbing
stage grinding and floating
adsorption determination
analysis of SEM
-
分类号
TD9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南某微细粒辉钼矿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志友
苏小琼
肖洪旭
张海平
-
机构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工程学院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3,共7页
-
文摘
针对云南某单一的低品位硫化钼矿,辉钼矿嵌布粒度粗细极不均匀,微细粒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原矿粗磨-钼粗精矿再磨的阶段磨浮选矿回收工艺,以水玻璃和硫化钠做脉石矿物的抑制剂,以煤油和2#油分别作辉钼矿的捕收剂和起泡剂,对原矿Mo品位0.22%,全流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钼精矿含Mo 50.12%,回收率92.73%的浮选指标,浮选回收工艺流程合理、药剂制度简单环保。
-
关键词
硫化钼矿
微细粒嵌布
阶段磨浮
组合抑制剂
-
Keywords
Molybdenum sulfide
fine-disseminated
stage grinding and flotation
combined inhibitor
-
分类号
P579
[天文地球—矿物学]
TD95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黑龙江某钼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超
胡红喜
陈志强
杨记平
罗传胜
-
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YFC1908904)
广东省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2GDASZH-2022010104,2023GDASZH-2023010104)。
-
文摘
针对黑龙江某大型斑岩型钼矿生产的钼精矿铜、铅杂质超标的问题,在完成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含钼0.122%的原矿,采用自主研发的钼高效捕收剂PM和粗磨—钼分步浮选—钼铜混合浮选—钼铜粗精矿再磨—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处理,全流程闭路试验取得了钼品位54.32%、钼回收率90.69%、杂质铜含量0.048%、铅含量0.062%的较好钼精矿指标。相较于原工艺流程,新工艺得到的钼精矿铜含量降低了0.322个百分点、铅含量降低了0.348个百分点。优化工艺有效地降低了钼精矿中铜、铅杂质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辉钼矿
钼分步浮选
钼铜分离
钼铅分离
阶段磨浮
-
Keywords
molybdenite
molybdenite flotation by step
molybdenum-copper separation
molybdenum-lead separation
stage grinding and stag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新疆某含石墨高钙次生硫化铜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晓峰
-
机构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6,共4页
-
文摘
新疆某含石墨高钙型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9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92.82%,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云母、高岭石等为主,并含有少量片状石墨。铜矿物主要呈浸染状、团粒状、不连续脉状、细脉状产出,粒径主要为0.037~0.15 mm,与黄铁矿、石墨等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为了确定该矿石的合适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进行1粗3精2扫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23.83%、铜回收率为75.06%的铜精矿1;精选尾矿合并进行1粗2扫浮选,精选尾矿合并粗选的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97%后进行3次中矿精选,获得了铜品位为13.01%、铜回收率为14.08%的铜精矿2,综合铜精矿铜品位为21.07%、回收率为89.14%的铜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矿物的分离回收。
-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矿
石墨
阶段磨浮
中矿再磨再选
-
Keywords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Graphite, Stage grinding-flotation, Regrinding and reflotation of middling
-
分类号
TD923.7
[矿业工程—选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