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在保肛术后患者肛门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永华 张娅 +2 位作者 龚加庆 张林 李运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排便功能训练指导,皮肤护理方法等;出院...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排便功能训练指导,皮肤护理方法等;出院前再次强调训练方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以行为分阶段性改变理论为框架,对患者进行肛门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结果干预组术后3、6个月排便功能、肛门失禁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存质量的生活方式、心理应付/行为、抑郁/自我感受、窘迫尴尬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指导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 康复训练 排便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改变模式理论的综述 被引量:24
2
作者 白文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对目前体育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阶段改变模式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作一介绍和分析,意在希望研究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对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为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者实施锻炼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锻炼行为 阶段改变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健身运动行为改变阶段参与者的期望信念、价值信念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观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7,99,共5页
以期望—价值理论及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各个健身运动行为改变阶段的期望信念、价值信念以及行为特征,探讨影响人们选择不同健身行为阶段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思考前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是低期望信念、低价值信念;在思考期,健身... 以期望—价值理论及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各个健身运动行为改变阶段的期望信念、价值信念以及行为特征,探讨影响人们选择不同健身行为阶段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思考前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是低期望信念、低价值信念;在思考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期望信念维持低态,价值信念略有提升;在预备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期望信念和价值信念增加;在行动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的期望信念大幅增加,内在价值信念增加。在维持期,健身参与者对于健身运动的期望信念继续增加,成就价值信念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期望-价值理论 行为改变阶段 期望信念 价值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元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53-154,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把党和政府的政治主张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应该对大学生的态度施以积极的影响。结合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在态度改变的服从、同化、内化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态度改变阶段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阶段性改变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董曼丽 傅荣 殷贵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变化情况,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经历拒绝择食、迷茫择食、间断择...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变化情况,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经历拒绝择食、迷茫择食、间断择食、认知警觉择食、维持择食5种呈连续性、阶段性、递进性的改变;根据各种饮食自我管理行为提出针对性饮食指导策略。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是一个连续推进与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在每个阶段性改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策略,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饮食行为 自我管理 阶段改变 变化轨迹 指导方案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锻炼阶段与锻炼益处及障碍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新艳 徐玖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5-720,共6页
采用行为转变理论的体育锻炼阶段量表和健康信念模型的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EBBS)对320名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的锻炼益处及障碍认知,以及与不同锻炼阶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采用行为转变理论的体育锻炼阶段量表和健康信念模型的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EBBS)对320名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的锻炼益处及障碍认知,以及与不同锻炼阶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居民在不同阶段的分布较为合理,锻炼行为阶段理论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解释;居民个体对于体育锻炼的多数益处项目表示"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说明居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居民对于锻炼的障碍项目同意程度稍低,对于个体不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来说,运动障碍的作用比运动益处的作用更强烈;"锻炼环境"等外部因素只能够在短期改变个体的行为,并不能在行为的长期维持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个体的内部因素或者锻炼动机是其锻炼行为改变和维持的主要因素,这为早期的运动干预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行为 阶段改变 锻炼益处 锻炼障碍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行为和血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孙昕霙 郭怡 +1 位作者 陈平 何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0-1226,1237,共8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一直呈现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的特点,而患者的服药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探讨应用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是否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方法本研究为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016年9月... 背景近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一直呈现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的特点,而患者的服药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探讨应用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是否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方法本研究为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基本情况(人口规模、医疗卫生条件等)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单位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家为干预组(206例),3家为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开展3次基于行为转变阶段理论设计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管理。分别于基线及干预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以询问社会人口学状况、服药行为、服药障碍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完成第1次随访、第2次随访、第3次随访的患者分别为375例(干预组202例,对照组173例)、290例(干预组147例,对照组143例)、263例(干预组134例,对照组129例)。干预组在干预后12个月处于行动维持期的比例由基线时的27.7%(57/206)提高为60.5%(81/134),对照组处于行动维持期的比例由基线时的50.0%(97/194)降低为38.9%(49/129)。两组随访患者服药行为阶段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变量后,组别与随访时间点的交互项{干预组×3个月〔OR(95%CI)=3.928(2.628,5.870)〕、干预组×6个月〔OR(95%CI)=3.651(2.333,5.712)〕、干预组×12个月〔OR(95%CI)=4.133(2.315,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基线比较,干预组的收缩压在3个月〔b(95%CI)=-4.616(-8.558,-0.675)〕、6个月〔b(95%CI)=-4.348(-8.569,-0.127)〕、12个月〔b(95%CI)=-6.462(-11.208,-1.716)〕均存在积极的干预×时间交互效应(P<0.05);而舒张压在3个月〔b(95%CI)=-3.549(-6.271,-0.827)〕存在积极干预×时间交互效应(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基于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帮助更多患者进入服药行为的行动维持期,进而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行为改变阶段模型 服药行为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生化性改变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延瑞 肖颂娜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4,共7页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以上指标变化的原因是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主要进行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反应,而非矿化反应.多位研究者GC-MC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废水生化性指标和生化处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进一步证明了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生化性改善的事实.建议在今后研究中,以提高生化性改变阶段臭氧氧化反应效率为重点,破解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物 臭氧氧化 生化性改变阶段 有机物去除阶段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包呼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4,100,共5页
主要采用修订的"蒙汉"双语文字的《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1 000名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实测和统... 主要采用修订的"蒙汉"双语文字的《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1 000名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实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锻炼行为有阶段性的特点,基本呈"橄榄球"型的分布特点。在体育锻炼行为上,自我释放和自我管理与5个变化阶段高度相关,意识控制因素与后3个变化阶段高度相关,并在准备阶段出现了影响因素重叠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体育锻炼习惯 阶段性行为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变化阶段的牧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干预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庆华 代亚丽 +2 位作者 甫凤 张静平 王红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行为变化阶段的健康素养综合干预策略对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将基线调查"前进村"、"小渠子"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及对照组(n=74)。于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开始第12... 目的评价基于行为变化阶段的健康素养综合干预策略对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将基线调查"前进村"、"小渠子"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及对照组(n=74)。于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开始第12、18个月进行血压等数据收集。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总分及其"理解能力"、"最新生命体征"、"避免食物过敏"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6.10±7.62 vs.18.54±9.81,7.81±1.72 vs.5.29±2.78,5.86±2.01 vs.1.39±2.58,5.00±0.00 vs 4.57±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在第12个月分别比基线下降8.82 mmHg、3.7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在第18个月分别比基线下降6.56 mmHg、2.84 mmHg,仅收缩压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收缩压的时间主效应、干预主效应、及其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的时间主效应、及其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素养-行为变化阶段"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策略能降低牧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且短期维持效果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高血压 健康素养 行为改变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M理论量表在体育锻炼领域的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棣 张秀丽 +1 位作者 冯永丽 李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引入在西方被广泛研究的TT(M the transtheortical model,跨理论模型)理论,将其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到体育锻炼领域中,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该量表的翻译和实证性标准化研究。标准化后的量表结果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引入在西方被广泛研究的TT(M the transtheortical model,跨理论模型)理论,将其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到体育锻炼领域中,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该量表的翻译和实证性标准化研究。标准化后的量表结果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经重新整合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4个阶段,这与国外研究的体育锻炼行为变化5个阶段有一定的差异,从中启示今后对于国外的研究量表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到国内的研究项目中,还必须根据现实国情的考究、检验、标准化后才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才能科学指导体育锻炼者实施锻炼计划,也有必要进行后续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M理论量表 体育锻炼 量表标准化 阶段改变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分级单屈服面模型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德玲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在大理岩、红砂岩和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它们的极限包络线可以大致设为一条平均直线,利用此直线可以确定其斜率和粘结应力。用于计算硬化的两个硬化系数应选取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峰值前若干点的数据计算... 在大理岩、红砂岩和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它们的极限包络线可以大致设为一条平均直线,利用此直线可以确定其斜率和粘结应力。用于计算硬化的两个硬化系数应选取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峰值前若干点的数据计算。试验发现岩石的破坏与阶段改变处相距不远,不能用 Desai 提出的方法确定阶段改变参数 n。笔者认为取稍大于 2 的值是比较合适的。在预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时,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即把岩石初始压密阶段的终点作为初始状态,用该点的应力状态计算初始的硬化参数和累积塑性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单屈服面模型 极限包络线 粘结应力 硬化系数 阶段改变参数 初始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M理论及其在锻炼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显 黄志剑 郭志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3,共3页
详述了交叉理论模型(TTM)的构成,介绍了一些锻炼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使用该理论的研究,对TTM及锻炼领域中使用该理论的研究作了综合评价,认为对TTM各维度问卷是否适合中国被试需做进一步检验。
关键词 TTM 改变阶段 锻炼 改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 被引量:41
14
作者 覃艳斯 韦玲慧 梁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差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差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负荷理论构建并实施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液体摄入依从性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健康教育策略,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负荷理论 限制液体摄入 健康教育策略 情绪唤醒 行为改变阶段 液体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行为现状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嘉音 刘东玲 +3 位作者 王子辰 刘雪冰 张琼文 张玲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9,108,共7页
背景随着身体功能衰退及疾病进展,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知和医疗事务的沟通决策能力有所下降,对将来临终意愿表达造成一定影响,尽早对老年患者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将会保障其医疗决策自主权。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ACP相关行为及行为改... 背景随着身体功能衰退及疾病进展,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知和医疗事务的沟通决策能力有所下降,对将来临终意愿表达造成一定影响,尽早对老年患者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将会保障其医疗决策自主权。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ACP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阶段现状,对ACP推广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相关行为现状、行为改变阶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4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问卷(ACPES)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所处ACP行为改变阶段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84份(93.7%)。部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已有ACP相关行为,其中42例(10.9%)患者和家人/亲友谈论过医疗决策代理人,39例(10.1%)患者和家人/亲友谈论过医疗照护,23例(6.0%)患者和决策代理人谈论过决策灵活性,12例(3.1%)患者询问过医生问题,没有人全部参与4项主要ACP相关活动。292例(76.0%)患者处于行为改变前意识阶段,92例(24.0%)患者处于行为改变思考阶段。不同一般情况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自评疾病严重程度、近5年住院经历、近5年做医疗决定经历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思考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近5年住院经历、近5年做医疗决定经历是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思考阶段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部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已有ACP相关行为,且对ACP行为有一定的思考,建议医护人员在开展ACP健康教育时,将ACP看作由多个行为组成的持续过程而非单一行为,并与患者已有的ACP相关行为结合,引导其理解整个ACP行为过程,制定与行为阶段匹配的针对性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老年人 慢性病 行为改变阶段 影响因素分析 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