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曹帅 杜翠凤 +1 位作者 谭玉叶 付建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6,共7页
矿柱宽度和充填体自立高度是阶段嗣后充填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基本假设,建立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求解。以某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矿柱不同宽度、高度条件下,水平... 矿柱宽度和充填体自立高度是阶段嗣后充填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基本假设,建立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求解。以某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矿柱不同宽度、高度条件下,水平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矿房极限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8 m和103.2 m。胶结充填体矿柱水平应力随矿柱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剪应力在矿柱中心位置达到最大,且高度越大,剪应力值也越大。在胶结充填体矿柱与非胶结充填体接触侧剪应力趋于定值。矿柱宽度分别为15、18、20 m时,其剪应力分别为243.8、292.6、325.1 k Pa。而产生剪应力的主要原因是非胶结充填体受水平应力作用在与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 胶结充填体矿柱 力学模型 应力分布 滑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采场空区破坏机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谭玉叶 王东旭 王文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58,共6页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中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其变形破坏程度受顶板、矿柱围岩稳定性以及二次开采扰动的影响。基于普氏拱理论,以矿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阶段嗣后采场失稳演化模型,得到了矿柱破坏方式和采场失稳演化过程:矿柱稳定阶段、矿柱大形变阶段、部分矿柱失效以及矿柱整体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 空区围岩 破坏机理 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阶段嗣后充填回采顺序及出矿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万海文 王文潇 王文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5,28,共4页
以马钢姑山矿后观音山矿体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2D数值软件分析了嗣后充填法开采矿房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形以及塑性区域变化情况,得到了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域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5种回采顺序方案,确定了盘区矿房回采顺序;并从... 以马钢姑山矿后观音山矿体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2D数值软件分析了嗣后充填法开采矿房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形以及塑性区域变化情况,得到了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域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5种回采顺序方案,确定了盘区矿房回采顺序;并从散体力学方面提出了阶段嗣后充填法出矿顺序,指导了矿山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阶段嗣后充填法 回采顺序 出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强度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磊 邱景平 +1 位作者 孙晓刚 邢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16-2322,共7页
利用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胶结充填体矿柱侧向滑移失稳模型,考虑采场结构参数、充填材料自身特性和充填体-矿岩(柱)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分别得出胶结充填体矿柱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所需强度模型。以中关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 利用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胶结充填体矿柱侧向滑移失稳模型,考虑采场结构参数、充填材料自身特性和充填体-矿岩(柱)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分别得出胶结充填体矿柱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所需强度模型。以中关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开展室内充填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胶结充填体矿柱后壁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胶结充填体矿柱所需强度随阶段高度的增加分别呈对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增长;中关铁矿胶结充填体矿柱所需强度为0.78~0.82MPa,经典强度设计模型计算值偏小,需选取安全系数为1.5~3.0;推荐中关铁矿使用的充填配比为灰砂比1:10、料浆质量分数70%,抗压强度、泌水率、塌落度和流动度均能满足采矿作业需求,水泥用量与原推荐方案相比可降低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 胶结充填体矿柱 强度模型 全尾砂 充填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大矿床阶段嗣后充填采场逐段优化设计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璐 杨志强 +2 位作者 高谦 李茂辉 王有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79-2685,共7页
针对厚大矿床阶段嗣后充填采矿设计采用单一和确定的采场结构型式和参数的局限性,提出采场逐段优化设计方法。以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南区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安全生产和矿岩稳固条件存在的差异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间隔式、对角式和点... 针对厚大矿床阶段嗣后充填采矿设计采用单一和确定的采场结构型式和参数的局限性,提出采场逐段优化设计方法。以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南区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安全生产和矿岩稳固条件存在的差异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间隔式、对角式和点柱式的采场结构类型;从首采阶段开始,按照阶段开采顺序,以盘区采矿成本为优化目标,采场安全系数、地表岩移和矿石损失率为约束条件,借助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逐段建立阶段嗣后充填采场设计的优化模型,获得各个阶段的采场结构型式和优化参数。通过对最优方案的数值分析,研究和评价分段采矿设计地表岩移、围岩应力和采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逐段优化设计是实现厚大贫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对矿床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 逐段优化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嗣后充填体稳定性分析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乐 许卫军 +2 位作者 姚维 邱景平 任玉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8-141,179,共5页
由于矿体的走向长度远大于矿房尺寸,因此将充填体力学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推导出充填体在一侧暴露情况下的底部剪应力表达式。结合傲牛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不同配比充填体的底部剪应力随矿房高度与宽度变化关系的分析,从而确... 由于矿体的走向长度远大于矿房尺寸,因此将充填体力学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推导出充填体在一侧暴露情况下的底部剪应力表达式。结合傲牛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不同配比充填体的底部剪应力随矿房高度与宽度变化关系的分析,从而确定矿房与矿柱高为40m,宽分别为40m和30m。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金属矿山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法 充填体强度 单侧暴露 采场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嗣后充填采充过程稳定性分析与充填体强度匹配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薛改利 高谦 杨志强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年第5期11-14,共4页
以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司家营铁矿南区为研究背景,在现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经典理论模型法和工程类比计算法,通过对矿房、胶结充填体、围岩作用下充填体和采场承载结构矿柱等四个方面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对充填体强度与采场... 以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司家营铁矿南区为研究背景,在现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经典理论模型法和工程类比计算法,通过对矿房、胶结充填体、围岩作用下充填体和采场承载结构矿柱等四个方面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对充填体强度与采场围岩进行匹配研究,进而验证充填体强度在回采和充填过程中能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铁矿床 阶段嗣后充填 强度匹配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段嗣后充填采矿大型采场底部矿柱回采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海科 弓上超 朱国涛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7期50-53,共4页
吴集铁矿北段和李楼铁矿-400 m中段采用分段凿岩高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在-400 m水平布置出矿底部结构,底部结构矿柱矿量损失大,损失率可达8%~9%。为了提高回采率,减少矿石损失,根据底部矿柱实际情况和结构特征,初步回采方案可以在充填... 吴集铁矿北段和李楼铁矿-400 m中段采用分段凿岩高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在-400 m水平布置出矿底部结构,底部结构矿柱矿量损失大,损失率可达8%~9%。为了提高回采率,减少矿石损失,根据底部矿柱实际情况和结构特征,初步回采方案可以在充填前或充填后均可以进行安全回收,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提高了矿山的资源利用率和延长服务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矿柱 阶段嗣后充填法 回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嗣后充填法爆破参数优化及试验
9
作者 胡天寿 邱宇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11期53-54,共2页
针对某矿2#矿体中深孔上向扇形爆破回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矿岩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优化了该矿阶段嗣后矿房中深孔爆破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块现象骤减,且减少了每个矿房炮孔总量和装药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关键词 阶段嗣后 爆破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底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刚 杨志强 +3 位作者 刘阳 马宁 周涛 耿帅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6期77-79,共3页
中关铁矿原设计采用双矿房共用单出矿巷道堑沟式底部结构,出矿进路和穿脉巷道局部采用锚网喷支护,出矿过程中,在出矿进路与底部结构交叉处经常发生塌方等险肇事故。为提升底部结构的安全性,结合矿床开采条件,提出了长进路双矿房堑沟式... 中关铁矿原设计采用双矿房共用单出矿巷道堑沟式底部结构,出矿进路和穿脉巷道局部采用锚网喷支护,出矿过程中,在出矿进路与底部结构交叉处经常发生塌方等险肇事故。为提升底部结构的安全性,结合矿床开采条件,提出了长进路双矿房堑沟式底部结构以及复合加强支护技术,同时对底部结构巷道围岩进行应力实时监测。结果表明:长进路双矿房底部结构成型及稳定性达到预期效果,该结构可大大减少采切工程量,提高装矿巷道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法 底部结构 复合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优化
11
作者 李宁 刘海林 +4 位作者 王雨波 李鸿飞 李鹏程 刘帅 赵宗正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采场采出矿量增加113.4%,矿石回采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单位矿石开采成本下降10.8%,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后续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合并 采矿方法优化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中厚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工艺优化研究
12
作者 黄敏 王晓军 +3 位作者 邱纪香 谷亚州 蔡思杰 黄明清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并提出采场内不留间柱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在一步骤充填后将充填体侧帮直接与矿房相连接,并采用挤压爆破提高充填体强度和矿块的回采率。实施时间是该方法的关键,ANSYS/LS-DYNA数值模拟表明:采用中深孔挤压爆破形成切割槽时,应在采场充填及充填体养护7~9 d后进行。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矿山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中厚矿体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割槽 底部结构 ANSYS/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段空场嗣后回填法的采场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 孙远江 +4 位作者 杨利军 欧在泽 何建华 万孝衡 刘源 《采矿技术》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解决杨林坳钨矿大面积采空区带来的地压安全隐患,减少矿产资源损失,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三维开挖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两步骤开挖及回填的数值分析,依据围岩的垂直拉应力、最大主应力、塑性区范围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确... 为解决杨林坳钨矿大面积采空区带来的地压安全隐患,减少矿产资源损失,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三维开挖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两步骤开挖及回填的数值分析,依据围岩的垂直拉应力、最大主应力、塑性区范围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两步骤开采的最佳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一步骤采场的取值范围为13~18 m,顶板的垂直位移和垂直拉应力随采场跨度的增加而变大;一步骤采场跨度越小,围岩越稳定,确定一步骤采场跨度为13 m,此时的围岩状态最稳定;尾砂充填体受力不均匀,上部所受应力小于下部所受应力,两侧所受应力小于中间所受应力。研究结果为两步骤开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采空区 阶段空场嗣后回填 采场结构优化 尾砂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采掘装备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中的应用
14
作者 颜武刚 张浩 +4 位作者 代建龙 李智勇 尹千才 王锋 未崴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满足国家工业生产需求,需要提升地下矿山的开采效率,由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便于实现机械化开采,在我国地下矿山得到...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满足国家工业生产需求,需要提升地下矿山的开采效率,由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便于实现机械化开采,在我国地下矿山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阶段其仍然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用人多、智能化程度较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如何实现安全、智能、绿色、高效开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采准、切割、回采三个环节智能采掘装备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智能采掘方案,并已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矿山实际生产,实现了凿岩穿孔智能化、天井掘进无人化,对推动我国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掘装备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智能矿山 天井掘进 掏槽掘进 中深孔 大直径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坑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扰动效应研究
15
作者 董军庭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为了研究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扰动岩体的破坏情况及稳定性,以马坑铁矿西矿段+100 m中段矿体开采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模拟中深孔爆破“隔一采三”开采方式和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探究矿体开采后次生应力场演... 为了研究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扰动岩体的破坏情况及稳定性,以马坑铁矿西矿段+100 m中段矿体开采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模拟中深孔爆破“隔一采三”开采方式和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探究矿体开采后次生应力场演化规律、塑性区分布特征及变形位移规律。研究表明:矿体开采引起围岩的扰动与破坏、应力集中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大致相同,主要分布在采场顶板、隅角、断层及断层与采场交界处;岩体扰动伴随拉伸、剪切等多种破坏形式,矿柱、顶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引起顶底板不同程度的沉降和隆起,但总体变形量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阶段空场嗣后充填后采空区的应力状态、损伤破坏及位移变形趋于稳定,能有效保持采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孔爆破 隔一采三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 开采扰动与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稳定性分析: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迪 邓腾飞 孙光华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60-267,共8页
针对龙湾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过程中充填体及围岩稳定性问题,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监测矿块开挖和采场充填过程中采场及其围岩位移场的演化规律;将充填采场简化为薄板力学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进行数值分析。将数值... 针对龙湾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过程中充填体及围岩稳定性问题,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监测矿块开挖和采场充填过程中采场及其围岩位移场的演化规律;将充填采场简化为薄板力学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进行数值分析。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比较吻合,表明模型计算所得的位移和应变规律基本符合实际。研究结果显示,采场稳定性与矿体强度、充填体强度、采场完整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得出的充填采场及其围岩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分布演化规律,能够为类似矿山的充填采矿作业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 采场稳定性 物理模型 相似模拟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工艺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兴东 黄雪松 +4 位作者 关强兵 王勉 王向阳 慈勤智 杨开鹏 《采矿技术》 2020年第6期1-3,16,共4页
三道桥铅锌矿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段西缘,得耳布尔河谷北侧,得耳布尔地质成矿带。矿山原设计对厚度6 m以上的矿体选用分段空场法开采,但开凿漏斗底部结构和电耙出矿的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低下。为提高生产能力,矿山拟改造采矿工艺。经设... 三道桥铅锌矿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段西缘,得耳布尔河谷北侧,得耳布尔地质成矿带。矿山原设计对厚度6 m以上的矿体选用分段空场法开采,但开凿漏斗底部结构和电耙出矿的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低下。为提高生产能力,矿山拟改造采矿工艺。经设计人员现场调查,最终决定选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同时通过引进电动铲运机、环形孔钻机等设备,改变采场底部出矿结构和采场爆破方式等,以提升生产效率。改进的设计对类似条件的中小型矿山具有借鉴与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底部结构 中深孔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力学强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智恒 《工程建设》 2019年第12期39-47,共9页
利用普氏平衡拱理论、侧帮楔体滑动理论,构建阶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体向临空面滑动的失稳模型,在考虑采场长度、高度、宽度、倾角、围岩和充填体自身材料力学特征、充填体与围岩接触面特性和爆破震动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胶结充填... 利用普氏平衡拱理论、侧帮楔体滑动理论,构建阶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体向临空面滑动的失稳模型,在考虑采场长度、高度、宽度、倾角、围岩和充填体自身材料力学特征、充填体与围岩接触面特性和爆破震动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胶结充填体在极限平衡状态下所需单轴抗压强度理论公式。以某地下稀土矿山为工程实例,开展需求强度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和充填配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宽12.5 m、高50 m、长40 m和倾角68°时,考虑1.5的安全系数后,充填体设计需求强度1.55 MPa;需求强度随采场长度、高度增加而增大,随采场宽度、倾角增加而减小;采场高度、宽度、倾角和长度对需求强度影响依次降低;推荐灰砂比1∶6、质量浓度78%的充填料浆,28 d抗压强度1.52 MPa,塌落度26 cm,流动度210 mm,流动性能较好,泌水率9.4%,不离析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 强度模型 充填体强度 胶结充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矿体阶段空场嗣后膏体充填及其稳定性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明清 王贻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8年第2期9-14,共6页
为了实现七角井铁矿急倾斜中厚矿体的安全回采,设计了阶段空场嗣后膏体充填法,并采用FLAC3D对开采和充填前后的采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及低强度膏体充填适用于稳固型的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矿石回收率82%... 为了实现七角井铁矿急倾斜中厚矿体的安全回采,设计了阶段空场嗣后膏体充填法,并采用FLAC3D对开采和充填前后的采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及低强度膏体充填适用于稳固型的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矿石回收率82%,贫化率8%,矿块生产能力900~1 200t/d。膏体充填以全尾砂、干抛尾、水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充填体浓度77%~79%,灰砂比1∶30~1∶15。采场在不充填条件下难以维持长期稳定,膏体充填控制了矿柱水平位移,减缓了顶板下沉及应力集中,有效维护了采场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中厚矿体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膏体充填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坪矿区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金亚 廖九波 王筱添 《采矿技术》 2022年第4期1-3,共3页
针对黄沙坪矿区厚大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的选择,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试验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了各影响因素与采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对采场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排序为:矿房长度>间... 针对黄沙坪矿区厚大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的选择,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试验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了各影响因素与采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对采场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排序为:矿房长度>间柱宽度>顶柱厚度,以此进行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矿房长度为50 m,间柱宽度为8 m,顶柱厚度为5 m是该矿山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大矿体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